很高兴帖子能够帮到大家,尤其是现在仍然走在这条路上的双独姐妹们,大家加油 还有几点肺腑之言分享,我觉得一个家庭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妻子和母亲的角色,为什么犹太人这么重视娶妻是很有道理的。这些年来我自认为这个角色还做得不错,有几点,第一是给家里所有人足够的自由(空间)和尊重,尤其是对待孩子;然后是无条件的信任,很多人对对方的期望是以提意见的方式去达到,往往造成逆反,实际上以退为进,当你能让对方感觉到你无条件地信任他可以把事情做好的时候,人的本性是不会让你失望;第三全力的支持,放手让对方去做,信任他可以做好,如果有了差池,全力支持一起解决问题。 很多人说我们家都通情达理,其实我看班上那些鸡零狗碎的矛盾和摩擦,90%都在我家发生过,我公公是个油瓶倒了都不扶的人,我们夫妻吵架他居然还说你们等孩子大了就离婚,我爸对生活要求特别高,一天到晚让我去超市买这买那,还特别喜欢干政,我婆婆玻璃心,不知道哪句话哪件事就得罪她,我妈,哎属于那种特别有骨气绝对不低头的。这个世上没有绝对的坏人和好人,普通人都有这样那样的性格,不要把人性看的过高也别过低。对于划线,一上来就画线那是不可能的,作为家庭的核心,要记住你是核心,第一你要拿得起放得下,把自己做大做强,他们没话说,比如孩子的事后来他们都发现孩子只听父母的不听他们的而且孩子我教育的好,第二身先士卒,吃亏是福,我父母搬去老年屋就是我主动,尤其给我爸做了无数的思想工作,保证绝不会不管他。谁主动谁占先,在这件事上我老公很感动他们的让步,实际上搬去之后他们很开心,我公婆也动心想去老年屋了 最后的最后,对自己要好,我对自己很好,喜欢的东西就买,每周去spa和按摩,健身从未间断过,花时间自己保养,看书追剧炒股一样不拉,朋友很多,所以我有精力,少年期拼智商,青年期拼情商,中年期后拼体力。新一年祝大家快乐健康如意 如果想建群的可以联系我,我可以帮大家建群 小帅郭 发表于 2024-01-06 12:15
谁和你说小家和父母的钱搅合在一起了?你不用随便给人扣帽子下结论。 况且你这阅读理解能力不行,我的意思是不是所有父母都和楼主父母一样愿意用自己的工资/资产补贴生活费,而是希望给子女一笔钱然后从此自己的生活都由子女兜着,而且要达到他们满意的程度。比如说你所谓的大额花销,如果是为她花我的钱,不是必须的花费她也坚持要花,如果花她自己的钱,她就不乐意而且会觉得我让她自己负担是不孝顺。 rubysiam 发表于 2024-01-08 14:43
干嘛要她的钱?她的钱单独开个账号,大额花销从里面走,爱怎么花怎么花,定期跟她报账花完了没有。最不应该的就是把自己小家和父母的钱搅在一起,一团糊涂账。 sandasue 发表于 2024-01-07 17:41
最近养老贴越来越多,感觉大部分人都到了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的年龄。找到了14年我发的4个老人,双独养老贴,http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1704164&fid=331 没想到一晃眼十年了。借用下那个海归回国贴的内容,目前对自己的决定很满意,得到了想要的生活。再更新一下吧,希望对后来人有些参考。 先说下我犹豫很久才决定再次写一下,毕竟有很多隐私,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每家有每家的情况,欢迎理性讨论。 先更新一下 父母的情况:我公婆和我们同住,我父母住在开车10分钟的老年公寓。我母亲经历过一次大病,我婆婆经历过一次大手术若干小手术,我父亲确诊早期老年痴呆,我公公身体健康。这几年带他们看病次数增加,几乎每个月有一次要带一个人去看病,不过随着他们自已越来越熟悉,加上使用google翻译,有很多检查他们能自己去的都自己去了。经历的几次手术都是我们夫妻照顾,我家老大成年可以开车了,有时候也跑腿带老人出去看个病或者买个东西,我父母老年公寓的家具都是我家老大一手搭建的。我公公不怎么出门,我妈和婆婆活动很多,我父亲因为老年痴呆早期,所以搬到老年公寓后,每天都去楼下活动中心打牌聊天。总得来说他们落定了,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精神上还是生活上,已经完全适应也接受了,今年我爸妈回了一趟国,居然开始说起加拿大的好了(以前怎么说都说国内好)。 小帅郭 发表于 2024-01-05 14:07
lz is in Canada, where health insurance is not an issue. different from US fucka 发表于 2024-01-05 14:38
另外加拿大的老年公寓是啥情况?几乎免费吗 ddg2001 发表于 2024-01-05 14:42
和家庭其他成员关系:夫妻关系越来越好,大家都有种风雨同舟,夫妻同心其利断金的感觉,最重要的是,虽然父母在身边,但是发现最亲近的最理解自己的最能靠得住的还是自己的爱人。和孩子关系非常好,青春期都安然度过,没有一个鸡飞狗跳。最重要的是这十年孩子们都享受到了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在身边的关爱。他们对长辈非常孝顺,学会了去爱护关心老人们。我老公总说,孩子们看到我们怎么对待父母,他们也就不会差到哪里去。 和公婆:经过很多磨合,现在就像一家人了,其实也是毕竟十年了,大家什么样的人彼此都太了解了,不是坏人,但都有些个性,有时候谦让一些忍让一些,以大局为重,习惯了就过去了。我婆婆一度对我和我妈有意见,直到做了手术差点人过去了,醒来看到我给她做的饭熬的汤,就跟她儿子说想通了,这辈子再不计较纠结了。我听这话也很感慨,十年的付出也算值得了,最重要的是家人爱人都好。这些年面对生老病死更坦然了,因为自己该努力的该做的都做了。 小帅郭 发表于 2024-01-05 14:40
回一下上面看病老人公寓的问题: 我在加拿大,老人看病免费,话说加拿大福利真的太好了,当然我这么一说有人可能又会说我们把老人弄来吃福利。但是对于我们一个每年交至少30万税的家庭来说,为什么不享受这样的福利?你不享受也是别的族裔享受了,你不是蠢吗?因为华裔老人多,政府才会有各种各样的program对华裔老人。所以我真心感觉当年我留在加拿大是最正确的决定,这也是十年前我开贴的一个目的,如果需要考虑老人身边养老,一定要尽早安排,包括迁移到比较利于老人生活的地方,对老人越方便就是对你自己未来越方便,不要光想着赚纸面的$$,人到中年以后才知道,福利更重要。 老年公寓费用可以忽略不计,但就是排队时间长,尤其那些交通方便的,中国老人多的老年公寓排队时间都非常长。我父母公婆刚拿到移民身份,我就立刻排上了。就现在这个特别满意的,还是我最后去找我妈的医生开条证明她有重大疾病才马上拿到的。 小帅郭 发表于 2024-01-05 14:53
所以楼主你们是搬到了加拿大吗?看你老帖子说公民才能medicare啥的。 shubashuba 发表于 2024-01-05 14:57
看病免费,老年公寓费用忽略不计,这两条属于无法借鉴,可遇不可求的 mjtalk 发表于 2024-01-05 15:03
我和我老公都是比较会协调关系的人 ——这是关键。大家都是双独,利益对等。 凑一对性格不咋样的,然后一方独一方非独,就很难操作。楼主好福气! m口罩sk 发表于 2024-01-05 15:08
加拿大跟美国能一样吗,就医疗这一块,差别大了去了 03010103 发表于 2024-01-05 15:11
生活费是老人自己出?那老人没钱或者老人死活不愿意自己出钱的咋办sindylee 发表于 2024-01-05 15:13
抱抱你,真的不容易啊。希望一切都好。 mt.everest 发表于 2024-01-05 15:17
谢谢!感动陌生人的拥抱,其实我也觉得自己很棒,有段时间(疫情期间,我父母公婆都来同住,我感觉就像住回大学集体宿舍了,可能对大多数人来讲无法接受,但就那样我也承受了。当然有一些遗憾,如果重来可能会做得更好,但是我已经尽全力了,在面对父母这方面,问心无愧,而且这十年没有白过,无论是和家人的时光,自己的历练,都是收获满满 小帅郭 发表于 2024-01-05 15:24
羡慕加拿大医疗保险又不愿意搬来加拿大拿低工资,那就是自己的选择了。 iloveGelato 发表于 2024-01-05 15:25
没必要这么高高在上吧,我还看过朋友圈因为在加拿大约不上医生,做不了手术,直接飞回中国做手术的呢 mjtalk 发表于 2024-01-05 15:28
哎别这么说,这样争执就成了地域贴了,我本意是上来分享一些经历,看到最近很多人发愁养老的问题,希望给大家一些借鉴。但是人就是趋利避害,所以有些问题总会要找些理由,但事实上是只要有问题就会有解决方法,不是也有美国的申请了白卡,搬去纽约吗?所以我观察,问题不是客观阻碍,是主观,如果不想弄就总会有借口和理由,对于我们这种双独是不得不考虑的,反而被逼就弄了,反而好了。弄不弄是各家的事,如果想走我这条路的,可以参考下。 小帅郭 发表于 2024-01-05 15:35
金钱问题:我们从父拿到永居身份后,开始和我们同住开始,就提出了分担生活费的问题。提生活费没什么可丢人的,也不存在不孝顺。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我们是照着长期生活来打算的,双方都是独生子女,说白了如果有钱最后也是留给我们,在需要的时候付出该付的,这就是全家人力往一处使。我们夫妻从来没啃过一分钱老,所有的家产都是两人白手起家努力挣下,我们为了不让老人辛苦来照顾我们,所以一直都有请阿姨做饭打扫卫生,加上日常开销,一个大家庭的开销相当滴高,所以当我们提出生活费之后,双方老人都毫不犹豫答应了。而且由于他们自己出了生活费,去超市买菜心理也就没有负担,我们总是说你们想吃啥买啥随便拿,不会有种吃住子女的压力。 所以我第一个建议是,最好把财务问题安排好,减少矛盾。对于我们家目前这个情况的下一步,就主要是双方父母的国内资产问题,我父亲因为有老年痴呆所以我需要早点安排资金可以让未来他的照顾有更好的安排。 小帅郭 发表于 2024-01-05 14:14
谢谢lz分享,要是都有了1米的收入 没有兄弟姐妹的幺蛾子, 我想养老对大部分人来说都太不是问题了……. 流浪的小孩 发表于 2024-01-05 15:40
每家父母真的不一样。比如我妈,如果是我出钱,那肯定是想吃啥买啥,没压力的。如果她自己出钱,就不一样了,肯定会说压力大。我要是敢提生活费,我妈一定会哭闹的。 High.eee 发表于 2024-01-05 15:48
那是极有可能的,会哭的妈也能吃香喝辣啊。我这两个妈以前也总是在孩子面前哭闹,直到有一天,她们发现哭闹也不管用了,反而就不哭闹了。我反正做事努力但是也有个限度,过了限我就撤,几个回合下来对方也知道了。这点对所有人都适用 小帅郭 发表于 2024-01-05 16:00
LZ分享得很具体,给想走这条路的双独家庭很多参考,赞。但这并不是唯一一条路,也未必是最好的一条,每个家庭父母子女经济各种情况千差万别,美加,甚至美国不同州区别都很大,没必要judge非分出个高低对错。各家按照自己的情况尽量安排好就行了。 baifumei 发表于 2024-01-05 16:04
我之前和楼主一样,独生子女也打算将来办父母过来的,但是他们探亲一共来了三四个月就坚决要走,主要觉得看病没有国内方便,心里非常焦虑。但是他们当时并没有生病,来之前做了全面的体检。如果有个头疼脑热,我就带他们去看urgent care。但我爸闹着让我给他办医疗保险,我给他们约新的家庭医生就要等三个月,他们不到65岁,每天讲自己多老了身体多么不好了,也怕孩子们从学校带病毒回来,所以坚决要走,让我至少每年回去看他们。说实话,我觉得楼主的办法我家是行不通了,我用了半年时间才彻底消化掉这件事。我之前生娃加疫情,几年没有和他们团聚了,对和父母团聚心里有非常深的期待,没想到探亲三四个月结果是这样,所以很佩服楼主也很羡慕楼主。 小小刀 发表于 2024-01-05 16:14
请问楼主是怎么处理公婆之间生活、卫生、处事习惯上的不同的? wondermm 发表于 2024-01-05 16:09
可能每个人偏执的程度不一吧。我妈是从小在家就闹,和我爸结婚几十年也闹,闹了一辈子的人,我不觉得我能改变她。我妈一闹,我爸就撤,然后周而复始,没停过。我妈和同事在单位打架,把对方打破相过的。 如果办移民过来住在你家里,你也没地方撤啊。 不过,我撤回美国她确实不闹了。 High.eee 发表于 2024-01-05 16:09
这事也别立刻下决定。很多事情变化很快,我一个朋友,母亲是同仁医院的,那国内医疗资源不要太好,父母坚决回国,放弃了加拿大身份(都拿到移民放弃了),结果过了7,8年,现在痛苦了,身边没有孩子,光有资源没有用,吵吵着要她再重新办移民过来。 根据我周边的经验,能办先办,反正办也需要时间,等办到了再说,也许最后他们变了,就算不来放弃也没事。其实我这么说还有个原因,就是我看我那朋友太痛苦了,每年都得回去,回去就是一个月全程跑腿照顾父母,就这样每次见到我还是愁。所以有时候就是你坚决一点,到了一定年龄不能完全顺他们的意思,他们不可能有你考虑得长远。另外看医生这件事,刚开始很慢,一旦固定下来,比如他们常用得家庭医生专科医生,就很规律,定期复查什么的都很方便了,刚开始他们有落差太正常了 小帅郭 发表于 2024-01-05 16:21
重大问题坚决不退让(比如孩子教育问题),非重大问题尽量包容(生活习惯问题)。小事能忍则忍,忍不了或者有什么问题尽量我老公去传达,我不直接对他们。这是第一 第二,划分界限,我公婆房间我从来不进,他们自己的地界爱怎样怎样 第三,厨房是重灾区,很多鸡毛蒜皮的矛盾都在厨房中发生,所以我能不在厨房呆就不在厨房呆。眼不见心不烦 第四,尽量转移注意力,我工作忙,加上兴趣爱好多,所以不太关注小事,有些看不惯的习惯就好了 第五,尽量往好的方面想,烦的时候就想,我也不能改变什么,下限已经定好了,只能往上限努力,改变自己心态,对自己也不是坏事,就当锻炼心态了。 小帅郭 发表于 2024-01-05 16:32
老公传达以后公婆如果继续我行我素咋办? 继续忍耐吗? wondermm 发表于 2024-01-05 16:36
赞一个!提前规划肯定比事到临头焦头烂额要好。 我家老人移民后也很积极主动,自己开车看医生买菜吃饭自由出行,家人只要搭把手就行了。不过马上要将近80和90岁了,决定年轻那个满80岁就不自己开车了。马上我们也要面对他们不能独立生活以后怎么安排的问题。 如果找个司机一周定期几天接送合适吗? HHW13 发表于 2024-01-05 16:29
给楼主手动点赞👍。 老年公寓和医疗在美国福利州也有。周围很多老人都这样。咱们一代移民, 在美国兢兢业业这么多年, 合理合法地给父母移民, 合理合法的福利为什么不要。 照顾4个老人很不容易, 我周围的老人都是跟着女儿, 基本都分开住, 很多还有其他的子女帮帮忙。 楼主两口子不容易。 snow-fox 发表于 2024-01-05 16:22
你把你妈搬过来,你劳工先撤 吃鸡蛋 发表于 2024-01-05 16:33
继续讲啊,一次不行就两次,用不了几次对方也会败下阵来。不信你把你自己代入一下,想象你去你儿子媳妇家,如果你儿子来跟你说好几次,你会不给你儿子面子吗?你不想你儿子为难吧? 所以我说夫妻关系最重要,,因为这里是要借你老公的力,你能不能借到他的力,怎么借他的力就要看你和他的平时的关系。一般的父母,只要不是特别刁钻,总还是不想让自己孩子为难的。如果他真的让自己孩子为难了,那自己孩子也看得清谁让自己难受嘛。 所以有些事咱要忍,而且还得让老公看到咱在忍,那么当咱不能忍的那些事说给他,他就会重视,咱不能啥事都不让那就是成了咱太强势。 小帅郭 发表于 2024-01-05 16:44
佩服楼主的能力,有金刚钻就能揽瓷器活儿。 我有朋友也是一心把四个老人接来养老,但是全家人情商高的不多,最后结果真的是惨烈加唏嘘。 maifangzi 发表于 2024-01-05 16:35
谢谢你,我不够忍耐、脾气也不太好。我老公跟婆婆沟通的时候,婆婆总是口头表示认可但是又说自己做不到。我认为她不是做不到,而是自己主观不愿意改变。说到这个就气不打一出来,心塞。 wondermm 发表于 2024-01-05 17:23
删 盈盈一笑 发表于 2024-01-05 17:58
老有人拿这两点说事,你也可以努力呀,要么搬到加拿大,可是你又不见得愿意放弃美国的薪水,没有什么可遇不可求,只有取舍而已。而世上的事,全部都是取舍,都是抉择。我和那个回国贴的楼主一样,属于果断做事不拖泥带水的,想清楚了就去做,又想这个又想那个就蹉跎了。不想搬的也没事,想清楚了就把父母国内早点安排好,就是不能当鸵鸟,过了这十年,发现世上很多该来的事是躲不过的 小帅郭 发表于 2024-01-05 15:09
先更新一下 父母的情况:我公婆和我们同住,我父母住在开车10分钟的老年公寓。我母亲经历过一次大病,我婆婆经历过一次大手术若干小手术,我父亲确诊早期老年痴呆,我公公身体健康。这几年带他们看病次数增加,几乎每个月有一次要带一个人去看病,不过随着他们自已越来越熟悉,加上使用google翻译,有很多检查他们能自己去的都自己去了。经历的几次手术都是我们夫妻照顾,我家老大成年可以开车了,有时候也跑腿带老人出去看个病或者买个东西,我父母老年公寓的家具都是我家老大一手搭建的。我公公不怎么出门,我妈和婆婆活动很多,我父亲因为老年痴呆早期,所以搬到老年公寓后,每天都去楼下活动中心打牌聊天。总得来说他们落定了,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精神上还是生活上,已经完全适应也接受了,今年我爸妈回了一趟国,居然开始说起加拿大的好了(以前怎么说都说国内好)。
🔥 最新回帖
楼主夫妻都是牛人啊,真心的。就你们两边父母这样的,搁大多数家庭都得离婚或者吵翻
子女做到问心无愧就行了吧,不要强求父母满意
谁和你说小家和父母的钱搅合在一起了?你不用随便给人扣帽子下结论。
况且你这阅读理解能力不行,我的意思是不是所有父母都和楼主父母一样愿意用自己的工资/资产补贴生活费,而是希望给子女一笔钱然后从此自己的生活都由子女兜着,而且要达到他们满意的程度。比如说你所谓的大额花销,如果是为她花我的钱,不是必须的花费她也坚持要花,如果花她自己的钱,她就不乐意而且会觉得我让她自己负担是不孝顺。
🛋️ 沙发板凳
看到这个贴,去看了楼主的旧帖,很赞。祝福
和父母的关系:我之前在版上看到有些人说下定决心回国给父母养老,我觉得勇气可嘉,但现实真实情况是,先不说养老,就说长期和父母住在一起,大多数人都受不了。尤其当老人日渐衰老加上患有疾病,你和父母在一起感受到的负面情绪会越来越多,他们对疾病的抱怨,对对方的抱怨(我父母以前一直关系不错,近年因为患病原因,彼此抱怨颇多,其实就是两个人的能力都越来越弱,双方都指望对方给与),所以做子女的,光是提供情绪价值这一点,对很多人来说就过不了这关。有一段时间,我几乎每隔一两天就要去给他们劝架,安慰这个安慰那个,比我上班还累。在那个回国养老贴里,我看到很多人提到一些情况,但唯一没有提到的就是,对一个正当壮年的人来说,全职给年老的几个老人养老,这其实是巨大的精神损耗,这种损耗是需要靠一些其他途径去发泄负能量并补充养分的,否则的话很快就吃不消。 我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走过了这一段发现消耗有点大,所以我对后来人的建议是,能做的做,做不了的也要说no,先顾好自己才能顾好父母。比如我父母刚开始吵架那时候我着急,总想着做好他们的工作,但现在想来,到了这个时候生活就是这样的,无法劝解,随他们去。所以有时候我就不介入。现在我是每周隔一两天带孩子去看望他们,去的时候顺便给他们做顿饭,陪他们说说话。
加拿大看病是不是都免费?
另外加拿大的老年公寓是啥情况?几乎免费吗
不免费, 但是比较便宜,按照收入的一定百分比。 我父母一个月老年金也就那点钱,所以老年公寓一个月就几百块, 还包水电,免费internet啥的
的确是共同经历些事,关系才会更好。 养老靠一个人根本不行,需要很多专业帮手,选最合适自己家庭的方式。
看病免费,老年公寓费用忽略不计,这两条属于无法借鉴,可遇不可求的
我一直在加拿大,medicare是后来美国的网友在讨论的。我觉得美国肯定也有医疗解决的办法,就是要提早打听规划。前两天那个4个老人在国内,一方犹豫要不要辞职回国的那个就是规划太晚,被迫行动往往容易失败。
另外一定要在内心里做好长远打算,不要轻易遇到问题就放弃,学会迂回战,尤其不要闹出重大矛盾,有些问题当时解决不了,之后可以慢慢解决,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什么事情只要长期坚持做下来结果都不会差。自己先做好心理建设,对伴侣也是,那个一上来就要老公去陪自己父母吃饭的也是心急,未来几十年呢,还怕不够饭吃吗?最好不要给对方太大的影响,慢慢融入就更容易接受。
老有人拿这两点说事,你也可以努力呀,要么搬到加拿大,可是你又不见得愿意放弃美国的薪水,没有什么可遇不可求,只有取舍而已。而世上的事,全部都是取舍,都是抉择。我和那个回国贴的楼主一样,属于果断做事不拖泥带水的,想清楚了就去做,又想这个又想那个就蹉跎了。不想搬的也没事,想清楚了就把父母国内早点安排好,就是不能当鸵鸟,过了这十年,发现世上很多该来的事是躲不过的
是的,不对等的我也不知道咋搞,反正世上的事没有容易的,我俩也是练的,主要是感情基础好,经得住折腾,越练越有感觉
你要是看了半天就得到这么一个结论,那我也是白说了。 我的主题是,事在人为,尽早打算,长远目标,关系至上
那老人在国内的生活费哪里来?其实就是他们国内的生活费折一下而已。如果家里贫困那肯定就算了,不愿意出的就要自己做工作了。你看过我原帖吗?在提出生活费之前我是做了一些功课和铺垫的,不可能一上来就让他们出生活费,是铺垫好了他们心理上也到位了才提出来的。
谢谢!感动陌生人的拥抱,其实我也觉得自己很棒,有段时间(疫情期间,我父母公婆都来同住,我感觉就像住回大学集体宿舍了
Lz 是个 聪明有计划的人,处事也很有智慧, 和老公的关系, 和父母的关系, 和公婆的关系都处理得得当。谢谢你的帖子。
没必要这么高高在上吧,我还看过朋友圈因为在加拿大约不上医生,做不了手术,直接飞回中国做手术的呢
哎别这么说,这样争执就成了地域贴了,我本意是上来分享一些经历,看到最近很多人发愁养老的问题,希望给大家一些借鉴。但是人就是趋利避害,所以有些问题总会要找些理由,但事实上是只要有问题就会有解决方法,不是也有美国的申请了白卡,搬去纽约吗?所以我观察,问题不是客观阻碍,是主观,如果不想弄就总会有借口和理由,对于我们这种双独是不得不考虑的,反而被逼就弄了,反而好了。弄不弄是各家的事,如果想走我这条路的,可以参考下。
不能这么说,每家经济情况不一样,老人性格也不一样的。
每家父母真的不一样。比如我妈,如果是我出钱,那肯定是想吃啥买啥,没压力的。如果她自己出钱,就不一样了,肯定会说压力大。我要是敢提生活费,我妈一定会哭闹的。
你没和老人养过老吧,你知道有多少次我跟自己说,要是有个兄弟姐妹帮衬一下该有多好。。。 我带我妈去看病辛苦一天回来,马上要给她做饭,做完饭要去开导她;我爸看医生一看就是俩小时,看完带他们吃个饭马上赶回去上班;他们各种账单要处理,时不时我爸说电脑启动不了了,我妈什么东西又要打印了,又收到什么短信了邮件了,哪天要是跟他们不高兴了,连个帮忙去说话的都没有,还得我自己硬着头皮去哄,世界上不是这个问题就是那个问题,哪有不是问题的时候
那是极有可能的,会哭的妈也能吃香喝辣啊。我这两个妈以前也总是在孩子面前哭闹,直到有一天,她们发现哭闹也不管用了,反而就不哭闹了。我反正做事努力但是也有个限度,过了限我就撤,几个回合下来对方也知道了。这点对所有人都适用
可能每个人偏执的程度不一吧。我妈是从小在家就闹,和我爸结婚几十年也闹,闹了一辈子的人,我不觉得我能改变她。我妈一闹,我爸就撤,然后周而复始,没停过。我妈和同事在单位打架,把对方打破相过的。 如果办移民过来住在你家里,你也没地方撤啊。 不过,我撤回美国她确实不闹了。
你说对了,这才是参考的价值,就是我这条路也很不容易,大家要走这条路参考的不完全是好的地方,还有不好的地方,那些困难能不能抗,不能把任何事想的太好太容易,就我这条路上经历的那些艰苦,要掂量掂量能不能搞定,比如如果婚姻关系本来就不好的就别折腾了,那只会雪上加霜。如果经济困难的,那就先挣钱,还是那句话自己顾好了才能顾他人,
这事也别立刻下决定。很多事情变化很快,我一个朋友,母亲是同仁医院的,那国内医疗资源不要太好,父母坚决回国,放弃了加拿大身份(都拿到移民放弃了),结果过了7,8年,现在痛苦了,身边没有孩子,光有资源没有用,吵吵着要她再重新办移民过来。 根据我周边的经验,能办先办,反正办也需要时间,等办到了再说,也许最后他们变了,就算不来放弃也没事。其实我这么说还有个原因,就是我看我那朋友太痛苦了,每年都得回去,回去就是一个月全程跑腿照顾父母,就这样每次见到我还是愁。所以有时候就是你坚决一点,到了一定年龄不能完全顺他们的意思,他们不可能有你考虑得长远。另外看医生这件事,刚开始很慢,一旦固定下来,比如他们常用得家庭医生专科医生,就很规律,定期复查什么的都很方便了,刚开始他们有落差太正常了
这题我会 他们还不够老 还身体健康 能跑能跳 等他们75以后大部分想法就变了 愿意跟着儿女 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照顾4个老人很不容易, 我周围的老人都是跟着女儿, 基本都分开住, 很多还有其他的子女帮帮忙。 楼主两口子不容易。
赞一个!提前规划肯定比事到临头焦头烂额要好。 我家老人移民后也很积极主动,自己开车看医生买菜吃饭自由出行,家人只要搭把手就行了。不过马上要将近80和90岁了,决定年轻那个满80岁就不自己开车了。马上我们也要面对他们不能独立生活以后怎么安排的问题。 如果找个司机一周定期几天接送合适吗?
重大问题坚决不退让(比如孩子教育问题),非重大问题尽量包容(生活习惯问题)。小事能忍则忍,忍不了或者有什么问题尽量我老公去传达,我不直接对他们。这是第一 第二,划分界限,我公婆房间我从来不进,他们自己的地界爱怎样怎样 第三,厨房是重灾区,很多鸡毛蒜皮的矛盾都在厨房中发生,所以我能不在厨房呆就不在厨房呆。眼不见心不烦 第四,尽量转移注意力,我工作忙,加上兴趣爱好多,所以不太关注小事,有些看不惯的习惯就好了 第五,尽量往好的方面想,烦的时候就想,我也不能改变什么,下限已经定好了,只能往上限努力,改变自己心态,对自己也不是坏事,就当锻炼心态了。
你把你妈搬过来,你劳工先撤
lz 你是不知道还有的兄弟姐妹不出钱也不出力的吧!
我每次回国就陪母亲体检,看牙等。 基础病药物调好,老妈一切还挺好的。她住的地方环境也非常好,也经常出去旅行,医疗也很好,也有小时工帮助她打扫卫生,我不在的时候小时工也陪诊比如做CT这样的,一般的她不需要,走路距离医院,我是准备孩子大学了就多回去,等我妈特别需要我了,我就长回。 我每天早晚电话,基本知道母亲在干嘛,有什么思想变动,需要什么。 我妈也比较注意每年按时打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所以她还挺好的。
老公传达以后公婆如果继续我行我素咋办? 继续忍耐吗?
是的,再过几年,他们想法也许会变,可是同时我和我老公的想法也会改变了,我爸当时眼含热泪控诉他体检做胃镜时我不在身边,和如果我孩子们从学校带病毒回来,我妈肺有结节很危险的时候,我也深深被触动。我知道我家对他们来说不是一个好环境。有一天,我听到我老公对老大说,你外公不会再到我们家来了,我们以后回去看他。我想有些人就是不适合生活在一起吧。
手动点赞一把,其实人生躲不过去的也就是生老病死…双独实在太难了…
继续讲啊,一次不行就两次,用不了几次对方也会败下阵来。不信你把你自己代入一下,想象你去你儿子媳妇家,如果你儿子来跟你说好几次,你会不给你儿子面子吗?你不想你儿子为难吧? 所以我说夫妻关系最重要,,因为这里是要借你老公的力,你能不能借到他的力,怎么借他的力就要看你和他的平时的关系。一般的父母,只要不是特别刁钻,总还是不想让自己孩子为难的。如果他真的让自己孩子为难了,那自己孩子也看得清谁让自己难受嘛。 所以有些事咱要忍,而且还得让老公看到咱在忍,那么当咱不能忍的那些事说给他,他就会重视,咱不能啥事都不让那就是成了咱太强势。
我领居是用她家照顾孩子的阿姨接送她家老人去血液透析,看病这些。她家请这个保姆十几年了,从老大刚出生开始,后来老大上学,她上午在家带老二,老二中午睡觉,她清理房间外加准备饭,下午2:30去接老大放学再送去课外活动,家长6点去课外活动班把老大接回家,老二澡已经洗完吃好饭。 她家每天会给一些清洁任务,有时候是洗衣服,有时候是院子,想在两个孩子都大了,她父母去她家的时候,这个保姆就是照顾她父母。 你也可以UBER接送你父母,美国福利医保也报销。
美国的老年公寓说实在的不如有些老人在国内的家宽敞明亮,也不喜欢那个福利医疗。有的是老人跟家里另一半相处不好,所以没办法。儿女自然希望在这边方便,省得飞来飞去,又是免费福利便宜公寓,住院有免费护工自己不需要出钱,去医院福利医保UBER是报销的。老人在的时候还能帮着带带孩子,或者孩子放学去老人家吃个饭,但是某些老人不愿意那样的日子。
除非儿女另一伴也与老人相处很好,儿女家里请保姆不需要老人烧饭,照顾孩子,弄院子当平常打发时间的,又有很多娱乐,又有自己好房子住,和花钱买的医疗不是穷人医保,自己会开车想去哪去哪,不需要麻烦子女开车带路。
不搬了,我老公态度其实很好,但我妈已经明确表态想我一个人专心照顾她了。我确认过她想我离婚…… 我觉得还是算了吧,我尽我努力做我能做到的,离婚做不到,抛弃孩子做不到。
谢谢你,我不够忍耐、脾气也不太好。我老公跟婆婆沟通的时候,婆婆总是口头表示认可但是又说自己做不到。我认为她不是做不到,而是自己主观不愿意改变。说到这个就气不打一出来,心塞。
抱抱楼主!估计大多数看帖的都跟我一样非常感激楼主的分享,你的经历对很多人有借鉴意义。希望你忽视那些鸡蛋里挑骨头的,不要影响自己的心情。你做的真的非常好,你愿意分享出来说明你人品很赞,你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周末愉快!
请展开说说结果如何惨烈?
删
删是啥意思?
看了半天原来你憋着一口怨气diss在美国的网友
美国的,又不是不能去加拿大。人家加拿大的也能来美国高薪,这是LZ夫妻愿意为父母牺牲
给mm点个大大的赞!有爱心,有责任感,睿智,能干!真的很不容易。谢谢mm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