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没有任何国内支付手段才这么问的,纯外国人,国内至亲没了没家人代付钱的,外国人只有卡的,如何买 karenkn 发表于 2024-01-05 22:17
具体例子在哪?怎么个情况? 小猪QQ 发表于 2024-01-05 12:41
刚刚圣诞和元旦假期去了三亚,妈呀,哪哪哪都是人,我爸妈从国内的城市飞,我们国外飞北京然后转三亚,往三亚的飞机都是满舱 人很多,消费也是真的贵,平安夜和跨年的自助餐都是上千的价格,一家出去吃个海鲜大排档都是几千的价格。我是真的被三亚的价格惊到了 可能三亚就是个例,不代表全国 nutrilite 发表于 2024-01-05 10:08
刚跟国内朋友聊天,说银行里的钱不知道放哪里好,存款利率低,放着又贬值;股市房市都不行;消费又不敢。在考虑到香港开户炒港股和美股。 落地花生 发表于 2024-01-04 13:11
连续看到好几个国内存钱到银行后钱被挪用或盗走的视频,银行不赔,打官司都没用,好恐怖 alanbeil 发表于 2024-01-04 13:17
经济确实在下行。绝大部分人都开始收缩开销。我一个朋友在一个欧洲公司上班20年,今年退出中国,失业了。快速发展3,40年后,进入经济周期的衰减期。由于上升期特别长,很多积累的矛盾不知道要多久来消化。所以不知道这波下行要持续多久。 bunnybear 发表于 2024-01-04 13:08
所以是不是不应该提前订酒店啊 Temporarilycalm 发表于 2024-01-04 13:29
美国经济也在衰退啊,全球都一样吧 crystal22 发表于 2024-01-04 13:36
在国内,提前这么多时间预定飞机旅馆很少见,不会有什么优惠,我早就发现了,提前一两个星期就行。 mermaidyuu 发表于 2024-01-04 13:40
这肯定不是存款,应该是买了理财产品。 点苍鹤云 发表于 2024-01-04 13:43
你是回国消费的又不是回国挣钱的,你的父母辈估计也退休了吧,退休金又不会降。对华人上99%的人来说,中国经济通缩都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事情Moscow79 发表于 2024-01-04 13:35
一个对金融知识基本等于零的老百姓为了保险,不敢炒股,不敢买理财产品,去国有银行只想存钱,被穿着制服的银行工作人员骗买了理财产品,还以为是储蓄,能怪老百姓? 胡现红说,她一进银行营业大厅,就有一位银行工作人员热情地迎了上来,主动询问她办理什么业务。当得知胡现红要办理定期存款续存后,这位工作人员向胡现红推荐说,银行内部有一个利息高一点的储蓄,问她要不要办。胡现红表示,因为孩子上学要交学费,需要用钱,只存一年的定期。这名工作人员(事后得知名叫黄超杰)说这个就是一年的定期。 胡现红只有小学二年级的文化水平,自助柜员机也不太会使用。在这名“热心”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她输入密码,完成了一系列手续。 一年后,2023年5月25日,胡现红再次来到了工商银行项城市支行办理续存。但银行工作人员查询后却告知胡现红,她的账户里面没有钱。 胡现红到工商银行项城支行询问时,大堂经理邝曼曼承认黄超杰是银行的员工,黄超杰的做法属于个人行为,不属于银行行为。 2023年9月8日,她在河南省信访局进行登记。河南省信访局转交周口市信访局处理,周口信访局转项城信访局处理,项城信访局再转工商银行项城支行处理,项城支行则是不予受理。 随后,胡现红向项城市人民法院起诉工商银行项城支行储蓄存款合同纠纷。法院发出的民事裁定书显示,原告提供的证据不能足以证明与被告存在储蓄存款合同关系,驳回原告胡现红起诉。 对此,网友热议纷纷。 不少网友为当事人鸣不平:“银行工作人员代表的是银行啊”“存你银行的,又不是存员工个人账户的”“员工行为如果不能代表银行,那为什么他可以代表银行接待储户呢”…… 值得注意的是,存款变理财的事情此前就有发生。 据河北青年报,2019年3月27日,李先生到永城市某银行中山街支行(以下简称中山街支行)办定期存款,在银行大厅里,工作人员郭某接待了他。郭某主动询问了李先生要存多少钱?存多长时间?在得知他存35万,需要存一年时,郭某介绍有一款理财产品,年息6厘,保本保息。很少到银行里办理存款业务的李先生就按郭某的指导办理了存款业务。 回到家里的李先生感到不对劲,存款咋连个凭证都没有呢?次日,他又来到银行找到郭某,索要存钱的单据。郭某称,合同用完了,如果想要合同到三天后再来办。 2020年3月27日,约定的时间到期,李先生到银行取钱。银行工作人员却称,他们没有这个业务。李先生立即给郭某打电话,郭某在电话里称,因为疫情的原因不能正常上班,等上班后就给办。就这样又拖了六七天后,郭某又说银行电脑升级还要再等几天,又等了十多天,郭某又说,证券公司不能正常营业,钱拿不回来。李先生问,自己是把钱存到银行里的,与证券公司啥关系?这时郭某才说, 证券公司是银行的第三方合作公司,钱弄到证券公司去了,现在证券公司倒闭了,钱也就取不出来了。 bigtime 发表于 2024-01-04 13:49
9月份在网上订了上海浦东的Fairfield Inn, ¥560多;结果12中旬去住时只要470; 9月份订了某二线城市一家Holiday Inn Express; 11月改行程发现降了¥100多; 10月份提前了八星期订的从上海到某二线城市的东航飞机票$160;到起飞日期两星期被取消了;改定另一航班发现便宜了,只要$95。取消的原因应该是乘客太少。 总之,国内旅馆不是很满;国内飞机也不是很满。想回国的朋友们不用提前几个月订。我觉得一个月之内就行了。 Walker1921 发表于 2024-01-04 13:03
我认识国内人的情况挺割裂的 有抱怨小生意难做的,有吐槽孩子补课现在都是天价一对一的 有报复性旅游消费游山玩水的,圣诞新年的照片也是人满为患 nickbear 发表于 2024-01-04 13:55
来自某三线成市的data:公务员降薪20%;在医院工作的药剂师降薪30%。 同样某三线公检法系统的公务员现在不招美国回去的留学生了。这个不知是不是全国都一样? Walker1921 发表于 2024-01-04 13:34
就业率新低,工资新高,美国衰退在哪里? bzzby 发表于 2024-01-04 13:40
肯定呀!供过于求,不论是商品还是服务,看视频说网约车原来有280万,现在翻倍560万 Challenger2021 发表于 2024-01-04 14:05
这个不能算是报复性消费。国内的旅游除了2022年其实都挺不错的。生活好了好些年,大家也习惯大假的时候出门走走,但这一年多明显消费降级啊。为什么淄博会火,哈尔滨会火,就是因为去了的给的评论都是便宜,所以便宜成了大家出门旅游第一吸引点。 圣诞新年那又不花钱,到有圣诞树有彩灯的地方照个相而已。 清夜无尘 发表于 2024-01-04 14:03
感觉是经济产业结构出现了问题,政策调整的话需要钱。 nonane 发表于 2024-01-04 14:11
回复 29楼laohua001的帖子 通缩对经济有害(比如日本),适当通胀有利于经济。”美国物价翻倍“ 有什么数据吗?从超市价格看,价格已经回落了不少。 crispr 发表于 2024-01-04 14:14
不买房不养娃,再报复性旅游才能花多少钱?家里有在旅游业的,说这两年大部分旅游是特种兵式旅游,自驾游为什么热,是因为大家觉得road trip多有趣吗?就国内高速两侧那“风景”,真有人是图这个吗?还不是因为比高铁飞机便宜。这两年火的景点和热门打卡项目,比如淄博烧烤,东北搓澡,都是接地气的,说白了就是便宜 红豆酒酿 发表于 2024-01-04 14:11
真的还是假的啊,降的有点猛。 nonane 发表于 2024-01-04 14:07
去东北算上路费肯定是不便宜的,就是感受个气氛 proletariate 发表于 2024-01-04 14:18
拖家带口去东北的绝大部分都是没出过山海关的北方人,交通费没那么恐怖。网上热炒的“南方小土豆”基本都是无房无娃的年轻人。还是那句话,不买房不养娃,只要有工作有工资,那日子不要太爽,去趟东北不算什么。 红豆酒酿 发表于 2024-01-04 14:25
回复 42楼crystal22的帖子 世界上哪个国家的薪水,有美国这么高得离谱?餐馆打工,美国收入是中国的6倍。 哄哄1213 发表于 2024-01-04 14:21
没有吧。 YouTube上有个餐馆老板招炒锅。一周6天,每天12小时。节假日上班,给补休。管吃管住,一年5万美刀。 我家亲戚饭馆二厨,差不多条件。一年9万+年节红包 laohua001 发表于 2024-01-04 14:30
美国你说的8万都找不到人。 你看见的那个老板在做梦。 Harenough 发表于 2024-01-04 14:33
酒店价格哪个国家都是随机变动的,说明不了啥。我几乎每次订可以free cancel的酒店,在临近跟前总会cancel,因为有更好的deal。哪个国家都一样。 我是马甲 发表于 2024-01-04 14:31
药剂师是自家亲人;公务员是二手信息。我家没有公务员。 Walker1921 发表于 2024-01-04 14:19
包吃包住了。如果不包吃住,大城市,收房租饭钱的话,估计结余到手可没有5万。没看隔壁双职工天存不下钱嘛hellokitty1978 发表于 2024-01-04 14:40
回复 48楼laohua001的帖子 餐馆招端盘子的,上海是6000人民币,纽约是4500美元。 哄哄1213 发表于 2024-01-04 14:4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cAfWVmKK0w 看这个老板的youtube。 以前有个视频专门讲她要找炒锅 laohua001 发表于 2024-01-04 14:41
她要出什么价是出价。 我知道的开餐馆的朋友就是8万都找不到她说的那个强度的炒锅。不是一个两个。 这里的餐馆朋友可以 chime in 一下。 Harenough 发表于 2024-01-04 14:44
只有我看了高兴吗?回国只是去消费的。 左蹄猪猪 发表于 2024-01-04 14:46
一周工作6天,每天12个小时,节假日上班,一年5万。这个老板是不是对美国的人工费用有什么误解。 Pokemon999 发表于 2024-01-04 14:36
人肉大喇叭白岩松和专家讨论怎样才能让老百姓花钱,这两天被全网骂, 能说明一些问题 qqyxgz 发表于 2024-01-04 13:35
我按时薪$10,每周超40小时时薪$15,一年52周来算,年薪居然只有$45760。 所以,那个老板给年薪5万,也不是没可能😓 点苍鹤云 发表于 2024-01-04 14:54
除非你国内没有亲朋好友。最近国内家人朋友不少担心年轻人就业和经济远景的。 MissWW 发表于 2024-01-04 15:18
纽约州最低工资已经是15刀了。你这显然不能最低工资啊 qgp 发表于 2024-01-04 15:15
我娃在洗衣房打工,时薪就是$10。 点苍鹤云 发表于 2024-01-04 15:20
就是啊,这边上班的难道不是最希望国内房价白菜价,然后人工巨巨巨便宜,这样回国养老可以很爽嘛。 hellokitty1978 发表于 2024-01-04 14:48
谢谢有用的信息,网上订旅馆是hotels.com? or? 高铁那个网上提前买?我是指英文网站收美国卡 karenkn 发表于 2024-01-04 15:46
这也有点天真了。国内真到了那一步什么都跌到白菜价,如果你是外籍,你回的回不去都成问题;到时候你还愿不愿意回去是另一个问题。。。 skyfi 发表于 2024-01-04 15:37
欧洲公司在中国的福利如何, 他们裁人给的补偿是是按照欧洲标准还是国内标准? 好多年前以前认识一人在爱立信,各种reorg之后已经都通知了他们在这边有可能关门,可以拿近两年的薪水。。。后来又过了好久他还是这么说。 哈哈好羡慕 Dida123 发表于 2024-01-04 13:38
大厂还好,还给n+1的赔偿,至少几个月内不会太窘迫。有些小公司老板直接跑路,想告都找不到人。 retiep 发表于 2024-01-04 13:40
就是银行内部人员搞的鬼 但跟上次那个某银行为了防止储户上诉把他们都变红码的比起来差远了。 mermaidyuu 发表于 2024-01-04 13:55
国内人不太会提前太久做旅游计划。商务很多也是说走就走。提前太多订机票宾馆。倒是火车票,尤其热门的非高铁倒是要提前抢 wqmg 发表于 2024-01-04 16:17
美国通胀,啥啥都涨价,不知道算不算事一种衰退。 nonane 发表于 2024-01-04 14:09
总之,国内旅馆不是很满;国内飞机也不是很满。想回国的朋友们不用提前几个月订。我觉得一个月之内就行了。
🔥 最新回帖
支付宝可以联信用卡 我回去高德打车都用支付宝
微博搜
三亚自从被东北人占领后,宰客哇哇的,你说的这价格已经比18年那会儿低多了。
通缩的话,钱是升值的
🛋️ 沙发板凳
连续看到好几个国内存钱到银行后钱被挪用或盗走的视频,银行不赔,打官司都没用,好恐怖
哪个银行
一带一路本来是为了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结果没想到黑人兄弟姐妹们真心零元购,这就......
欧洲公司在中国的福利如何, 他们裁人给的补偿是是按照欧洲标准还是国内标准?
好多年前以前认识一人在爱立信,各种reorg之后已经都通知了他们在这边有可能关门,可以拿近两年的薪水。。。后来又过了好久他还是这么说。 哈哈好羡慕
不要太早;我推荐订48小时或24小时之前cancel 不要钱的那种;快到时间的两三天在查一下;
就业率新低,工资新高,美国衰退在哪里?
这肯定不是存款,应该是买了理财产品。
国内机票越提前越贵。非春运节假日千万别早买。
不是主动通缩的,出口降了产能还在,只能拼命的卷,卷死一部分其他人才能活下来。问题是卷死了一部分需求又降了,只能继续卷
一个对金融知识基本等于零的老百姓为了保险,不敢炒股,不敢买理财产品,去国有银行只想存钱,被穿着制服的银行工作人员骗买了理财产品,还以为是储蓄,能怪老百姓?
胡现红说,她一进银行营业大厅,就有一位银行工作人员热情地迎了上来,主动询问她办理什么业务。当得知胡现红要办理定期存款续存后,这位工作人员向胡现红推荐说,银行内部有一个利息高一点的储蓄,问她要不要办。胡现红表示,因为孩子上学要交学费,需要用钱,只存一年的定期。这名工作人员(事后得知名叫黄超杰)说这个就是一年的定期。 胡现红只有小学二年级的文化水平,自助柜员机也不太会使用。在这名“热心”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她输入密码,完成了一系列手续。 一年后,2023年5月25日,胡现红再次来到了工商银行项城市支行办理续存。但银行工作人员查询后却告知胡现红,她的账户里面没有钱。 胡现红到工商银行项城支行询问时,大堂经理邝曼曼承认黄超杰是银行的员工,黄超杰的做法属于个人行为,不属于银行行为。 2023年9月8日,她在河南省信访局进行登记。河南省信访局转交周口市信访局处理,周口信访局转项城信访局处理,项城信访局再转工商银行项城支行处理,项城支行则是不予受理。 随后,胡现红向项城市人民法院起诉工商银行项城支行储蓄存款合同纠纷。法院发出的民事裁定书显示,原告提供的证据不能足以证明与被告存在储蓄存款合同关系,驳回原告胡现红起诉。 对此,网友热议纷纷。 不少网友为当事人鸣不平:“银行工作人员代表的是银行啊”“存你银行的,又不是存员工个人账户的”“员工行为如果不能代表银行,那为什么他可以代表银行接待储户呢”……
难道不是在讨论过国内的影响?如果经济困难时间延长,最终海外华人也会受到影响
就是银行内部人员搞的鬼 但跟上次那个某银行为了防止储户上诉把他们都变红码的比起来差远了。
有点看不懂了,物价降点总比美国物价翻倍强吧?
这个不能算是报复性消费。国内的旅游除了2022年其实都挺不错的。生活好了好些年,大家也习惯大假的时候出门走走,但这一年多明显消费降级啊。为什么淄博会火,哈尔滨会火,就是因为去了的给的评论都是便宜,所以便宜成了大家出门旅游第一吸引点。
圣诞新年那又不花钱,到有圣诞树有彩灯的地方照个相而已。
真的还是假的啊,降的有点猛。
美国通胀,啥啥都涨价,不知道算不算事一种衰退。
不买房不养娃,再报复性旅游才能花多少钱?家里有在旅游业的,说这两年大部分旅游是特种兵式旅游,自驾游为什么热,是因为大家觉得road trip多有趣吗?就国内高速两侧那“风景”,真有人是图这个吗?还不是因为比高铁飞机便宜。这两年火的景点和热门打卡项目,比如淄博烧烤,东北搓澡,都是接地气的,说白了就是便宜
感觉是经济产业结构出现了问题,政策调整的话需要钱。
通缩对经济有害(比如日本),适当通胀有利于经济。”美国物价翻倍“ 有什么数据吗?从超市价格看,价格已经回落了不少。
其实疫情前旅游就是到处人山人海了,觉得最近火的只是短视频放大了这个效应
很多人被裁下岗都去送快递、外卖、开网约车,搞得服务行业也卷得不行。
对比2年前,我家保险基本翻倍。
原先去Costco,400刀一车,现在要700-800刀。
去东北算上路费肯定是不便宜的,就是感受个气氛
就业率也就是恢复到新冠前的情况,工资新高是哪里看到的,不过就算涨了点,能赶得上疯狂上涨的物价吗?
药剂师是自家亲人;公务员是二手信息。我家没有公务员。
世界上哪个国家的薪水,有美国这么高得离谱?餐馆打工,美国收入是中国的6倍。
拖家带口去东北的绝大部分都是没出过山海关的北方人,交通费没那么恐怖。网上热炒的“南方小土豆”基本都是无房无娃的年轻人。还是那句话,不买房不养娃,只要有工作有工资,那日子不要太爽,去趟东北不算什么。
真是离了大谱
山海关以北谁没事拖家带口去哈尔滨
没有吧。
YouTube上有个餐馆老板招炒锅。一周6天,每天12小时。节假日上班,给补休。管吃管住,一年5万美刀。
我家亲戚饭馆二厨,差不多条件。一年9万+年节红包
美国你说的8万都找不到人。
你看见的那个老板在做梦。
一周工作6天,每天12个小时,节假日上班,一年5万。这个老板是不是对美国的人工费用有什么误解。
我主要是跟18,19年的上海比;那个时候绝对不会有这种情况;所以才吃惊;那时候都是越近越贵;再近一点就真没有了;那时候吃早餐乌央乌央的人;这次就三;
公务员去年降薪30%,但收入还可以。保荐人降薪30%,还是有5米一年,明年限薪。一手信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cAfWVmKK0w
看这个老板的youtube。
以前有个视频专门讲她要找炒锅
是,几乎都有食堂了,外面饭店生意才差了。
餐馆招端盘子的,上海是6000人民币,纽约是4500美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cAfWVmKK0w
自己看
提前一个月
那个youtube上的老板如果是美国的,那他是的幻想。一周72小时工作,5万?我只能说祝他成功吧。
她要出什么价是出价。
我知道的开餐馆的朋友就是8万都找不到她说的那个强度的炒锅。不是一个两个。
这里的餐馆朋友可以 chime in 一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r-023jNhn0
美国纽约,请炒锅比登天还难,4300美元包吃住,你愿意吗?
通缩,放银行就是赚的,哪来的贬值
就是啊,这边上班的难道不是最希望国内房价白菜价,然后人工巨巨巨便宜,这样回国养老可以很爽嘛。
这是自私吧,你不能因为共产党搞独裁就希望中国经济倒退吧,中国经济好,全球都受益,包括中国人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2qCZ5YFgmw
这可是美国餐馆老板真实视频
这个报价,估计是专门针对那些走线刚到法拉盛,急需一份工作的福建老乡。
我按时薪$10,每周超40小时时薪$15,一年52周来算,年薪居然只有$45760。 所以,那个老板给年薪5万,也不是没可能😓
这种人肉喇叭就会翻炒社会热点,但是从来不给solution, 当然知道也不能说。
纽约州最低工资已经是15刀了。你这显然不能最低工资啊
除非你国内没有亲朋好友。最近国内家人朋友不少担心年轻人就业和经济远景的。
小老百姓担心也没用,都是顺着时代潮流飘 顶多就是互相告诫多存钱少投资
我娃在洗衣房打工,时薪就是$10。
我看了也高兴,刚从国内回来玩得很爽,啥都便宜。一路五星级酒店比美国三星还便宜,早餐超丰盛。通缩吧,那我今年多安排回国几次消费哈哈
找律師吧,你娃的第一桶金來了
这话说的,退休金不会降,谁能担保? 回国只消费不挣钱就乐见国内经济下行了?
这也有点天真了。国内真到了那一步什么都跌到白菜价,如果你是外籍,你回的回不去都成问题;到时候你还愿不愿意回去是另一个问题。。。
高铁我都是微信小程序 同程旅行好像 多15块手续费 酒店如果大的国际连锁app里没有 我就booking 还不行就同一个微信小程序。。。
包吃包住,吃和住,比自己外面花钱吃和住,可能省下一些
文革时候东西不要太便宜, 你回得去, 敢回去吗?
你娃是未成年人做散工吧,正经工作哪个地方敢不付到最低工资的?
赞新角度,lz也没说对他有坏处吧?
不管欧洲还是国内都比美国好,这点挺羡慕的
看到很多欧美企业都给n+3甚至n+6的呢,流口水
有人在日本泡沫时期买的公寓住宅,后来市场价降到了当初买入价格的一半,但是苦苦撑着银行贷款到付清,太不划算了。好像全世界不是每个国家都有美国这种个人破产。
那次也是河南吧
国内人不太会提前太久做旅游计划。商务很多也是说走就走。提前太多订机票宾馆。倒是火车票,尤其热门的非高铁倒是要提前抢
旅馆是用booking.com; 同时也看Marriott的App是不是用点数换便宜;;最后那个合算用那个;
飞机票和高铁都是用trip.com; 买高铁票时trip.com每次要收3美元的手续费;试过用铁路12306但是怎么也搞不定;家人也无法代买,验证通不过;回国第一次坐高铁时到窗口纠缠了半天;好像家人现在可以把我加到代买名单里,下次回国看看能不能让家人代买。
酒店机票临近出行日很多都比提前订便宜,高铁票价格基本不浮动,旺季不好抢,能确定行程的话最好提前买好高铁票
你家资产 工资这几年涨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