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了 xiaoxiao66 发表于 2023-12-29 09:27
回复 4楼momosun的帖子 她之后几个清朝皇帝 咸丰 同治 光绪 宣统都绝后 atypia 发表于 2023-12-29 10:18
回复 1楼asileyi的帖子 一将功成万骨枯,就看人家老公咸丰一死,雷厉风行斩杀肃顺顾命六大臣,这种政治手腕和决断力,这可绝对不是一般人 momosun 发表于 2023-12-29 09:38
值什么值,年轻时要侍候咸丰,咸丰是最丑皇帝,天花,矮,跛脚,而且病歪歪,30岁就崩了。很少sex。 慈禧当权后也不能乱搞,周围男的也都是太监。性挫折就转向政治。 不幸的一生。 jeso1 发表于 2023-12-29 12:15
27岁就守寡了,这个算福算祸? 这个福感觉没有享上, 有传言安得海和小李子身子净得不彻底, 不知道啦。。。 ilal 发表于 2023-12-29 14:05
虽有奢华的生活,但民间一直有传说属羊的命不好就是说慈禧的。早年丧父,中年丧夫,晚年丧子。然后死后被暴尸。从中国传统来说,怎么说也不能是命好。 tiger1103 发表于 2023-12-29 19:18
她二十出头就守寡了,咸丰皇帝讨厌她太能干太有见识,早就不敢召见她了。 ChristinaW 发表于 2023-12-29 14:08
顾命大臣有8个。怎么给你省了2个。 miaka 发表于 2023-12-29 19:38
所以大清幸亏有慈禧。要不然在咸丰那就亡国了。 那时候的爱新觉罗的子孙一个个都扶不上墙。 miaka 发表于 2023-12-29 19:44
败家娘们 coconutam 发表于 2023-12-29 20:17
慈禧可不是败家娘们, 当时要不是有她,新疆保不住。你说慈禧是败家娘们是被洗脑了。好好自己看那段历史吧。 lilygerm 发表于 2023-12-29 21:27
左宗棠的功劳,怎么是她的?她本来也想赔出去的 河边垂钓 发表于 2023-12-29 21:29
天哪, 你分不清决策者和执行者吗?李鸿章劝慈禧不要,是慈禧听了各方意见,最后拍板打的。 lilygerm 发表于 2023-12-29 21:34
还有中法战争,当国的恭王都躺平了, 结果慈禧直接撸了他,任用有锐气的主战派, 这才先败后胜,打出一个不胜不败的局面。 ChristinaW 发表于 2023-12-29 21:43
她其实就是庚子搞砸了,甲午的锅都是应该光绪背。 Mediterranean 发表于 2023-12-29 21:49
垃圾里找优点,这都快成一代明君了 河边垂钓 发表于 2023-12-29 21:53
甲午的锅主要应该李鸿章背, 光绪年轻气盛,天天听李鸿章吹牛说我们有多厉害, 那当然是要打的了,谁能想到李鸿章的部队这么不经打~~ 反正不管谁背,这口锅的确跟慈禧没关系, 人家在颐和园颐养天年琢磨着过生日,根本没掺和, 至于什么挪用北洋水师经费修园子,更是子虚乌有。 ChristinaW 发表于 2023-12-29 21:58
你用不着这么酸,对比中国历代帝王,慈禧还真就是一代明君了。很不幸,她接的摊子是真垃圾, 但凡好一些,她可真能成中国的叶卡捷琳娜大帝。 lilygerm 发表于 2023-12-29 22:03
回复 52楼ChristinaW的帖子 李鸿章的责任在于没劝住光绪,不应该打的。 Mediterranean 发表于 2023-12-29 22:05
庚子搞得太砸了,而且那个量中华之物力说得实在太恶心了。 Mediterranean 发表于 2023-12-29 22:11
怎么记得李鸿章并不想打,是光绪的老师翁同龢硬撺掇光绪打,好像翁师傅和李鸿章两人不对付,光绪倒是该背甲午的锅,他最后采纳了老师的意见。 Jody 发表于 2023-12-29 22:10
去细看一下庚子时,清军能烂成什么样,读读老舍自己原版写的他爹是怎么死的,他是怎么抱怨守城的汉族士兵都跑光了,就剩不多的满族士兵。。。后来汉族是怎么逼着老舍把这段删了。清军是正了八经打一打也不至于成那样。慈禧是什么时候从紫禁城仓皇出逃的。慈禧最大的错误就是不能充分认识清军有多烂。你再看看蒋委员37年什么时候从南京战略撤退的,蒋委员长对他自己的懦夫本质,中国人的懦夫本质还是很清楚的。 lilygerm 发表于 2023-12-29 22:26
烂成什么样她任人不明没有责任吗? 河边垂钓 发表于 2023-12-29 22:36
那时整个官场,社会都烂透了,她还有谁能用,有左宗棠,曾国藩已经是万幸了 lilygerm 发表于 2023-12-29 22:43
所以她也没啥力挽狂澜的能力,还说出一国之君最可羞耻的话,严重打击国民信心,算个啥明君啊 河边垂钓 发表于 2023-12-29 22:46
你这属于杠精啊, 我没时间精力写一部中国史世界史论点论据级别的宏篇著作来拍你。什么最可羞耻的话,什么严重打击国民信心,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论据。没有慈禧清朝咸丰挂了时就差不多也完了。那时清朝要完的话,中国可太惨了, 汉族本身那烂样估计能有南宋那么大? lilygerm 发表于 2023-12-29 22:57
也没人说她是明君啊,只不过说不该她背的锅她不背,比她干得更糟的皇帝们有的是~~ ChristinaW 发表于 2023-12-29 23:36
光绪是他亲妹妹的儿子,慈禧为了权力,都能下毒 calrose 发表于 2023-12-29 13:34
同治的死她也要负责人,而且在同治死后,逼死了他的皇后。 yulingxi 发表于 2023-12-30 01:42
为了给自己祝寿,拿北洋水师的军费去修圆明园,导致甲午战争大败,割地赔款。当时很多大臣们出来反对修圆明园,但慈禧打滚撒泼,说大家欺负她孤儿寡母。从这件事就能看出她的眼界。后面大清亡不意外。苦的是老百姓。 tinmouse85 发表于 2023-12-30 08:14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QIwi7u6KpR0
一将功成万骨枯,就看人家老公咸丰一死,雷厉风行斩杀肃顺顾命六大臣,这种政治手腕和决断力,这可绝对不是一般人
她之后几个清朝皇帝 咸丰 同治 光绪 宣统都绝后
re
是呀
这一段历史,看了心惊胆战
慈禧当权后也不能乱搞,周围男的也都是太监。性挫折就转向政治。
不幸的一生。
她有没有sex估计都会胡搞政治吧。性生活很难影响人品和头脑。
绝后不挺好的吗
她给下毒了?几个皇帝都绝后,也是盲国之象啊
同时期的日本天皇拥抱维新,让日本走上强国之路
慈禧在干嘛。。。。这个名字永远都跟臭狗屎联系在一起
她二十出头就守寡了,咸丰皇帝讨厌她太能干太有见识,早就不敢召见她了。
顾命大臣有8个。怎么给你省了2个。
当然是福。她那老公死了她才能一手遮天。
古时候女人从父夫子。她死爹死老公死儿子所以才能一言堂。对于古人来说她肯定是命好的不得了的了。
所以大清幸亏有慈禧。要不然在咸丰那就亡国了。 那时候的爱新觉罗的子孙一个个都扶不上墙。
咸丰可不算丑, 道光才叫丑。 咸丰没天花吧, 得过天花的是康熙。 慈禧一生还算不错了。看看婉容过的什么日子。
而且也只杀了3个~~
而且吧,清朝总比太平天国好。
慈禧可不是败家娘们, 当时要不是有她,新疆保不住。你说慈禧是败家娘们是被洗脑了。好好自己看那段历史吧。
左宗棠的功劳,怎么是她的?她本来也想赔出去的
这样说的话,慈禧高兴坏了, 立刻说,这些那些的条约的锅我不背, 都不是我签的,和我没关系~~
天哪, 你分不清决策者和执行者吗?李鸿章劝慈禧不要,是慈禧听了各方意见,最后拍板打的。
她是被他们描绘的未来后果吓到的才没同意的。好吧,你说拍板就拍板吧。
那种位置的人都没有温情,看看武则天搞死搞残了多少儿子?
还有中法战争,当国的恭王都躺平了, 结果慈禧直接撸了他,任用有锐气的主战派, 这才先败后胜,打出一个不胜不败的局面。
她其实就是庚子搞砸了,甲午的锅都是应该光绪背。
我认为甲午的锅应该李鸿章背,汉族男性背,搞了那么多年的洋务运动,海军陆军砸进去那么多钱,仗打成那屎样子。李鸿章在历史上应该剐了他。
甲午的锅主要应该李鸿章背, 光绪年轻气盛,天天听李鸿章吹牛说我们有多厉害, 那当然是要打的了,谁能想到李鸿章的部队这么不经打~~ 反正不管谁背,这口锅的确跟慈禧没关系, 人家在颐和园颐养天年琢磨着过生日,根本没掺和, 至于什么挪用北洋水师经费修园子,更是子虚乌有。
你用不着这么酸,对比中国历代帝王,慈禧还真就是一代明君了。很不幸,她接的摊子是真垃圾, 但凡好一些,她可真能成中国的叶卡捷琳娜大帝。
李鸿章的责任在于没劝住光绪,不应该打的。
怎么记得李鸿章并不想打,是光绪的老师翁同龢硬撺掇光绪打,好像翁师傅和李鸿章两人不对付,光绪倒是该背甲午的锅,他最后采纳了老师的意见。
庚子搞得太砸了,而且那个量中华之物力说得实在太恶心了。
他的责任,是搞洋务除了自己捞足以外,就搞出这么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烂摊子。
是啊,恶心到家了,还好意思浪费折腾。
去细看一下庚子时,清军能烂成什么样,读读老舍自己原版写的他爹是怎么死的,他是怎么抱怨守城的汉族士兵都跑光了,就剩不多的满族士兵。。。后来汉族是怎么逼着老舍把这段删了。清军是正了八经打一打也不至于成那样。慈禧是什么时候从紫禁城仓皇出逃的。慈禧最大的错误就是不能充分认识清军有多烂。你再看看蒋委员37年什么时候从南京战略撤退的,蒋委员长对他自己的懦夫本质,中国人的懦夫本质还是很清楚的。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平时花了那么多军费养兵, 事到临头却说我们求和不打了,可能么?
翁同和是中国近代史最倒霉的人物之一,为了给李鸿章洗白,他背了无数黑锅。
最黑的一口锅,说他不给北洋水师发经费,不肯花钱买军舰。
其实翁同和主掌户部,但是北洋水师从头到尾,没有一两银子的预算是从户部走的。 也就是说,不是李鸿章朝翁同和要银子,而是相反, 李鸿章捞足了以后,剩下的各地的税银,才会解入户部, 然后翁中堂拿这些银子螺蛳壳里做道场,维护一个国家的运转。
慈禧作为王朝统治者, 不管重用能臣镇压太平天国也好, 搞洋务运动自强也好。。。 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自己身后的宝座。 当年她励精图治的时候,正好自己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是一致的, 所以君臣同治,搞出一个大好局面。
庚子年,洋人要她还政给光绪,这个就不能忍了, 明知打不过,但还是要打,反正打起来死的不是她, 最后最多割地赔款,割完赔完自己还能剩下一大块,比下台强。
烂成什么样她任人不明没有责任吗?
那时整个官场,社会都烂透了,她还有谁能用,有左宗棠,曾国藩已经是万幸了
所以她也没啥力挽狂澜的能力,还说出一国之君最可羞耻的话,严重打击国民信心,算个啥明君啊
你这属于杠精啊, 我没时间精力写一部中国史世界史论点论据级别的宏篇著作来拍你。什么最可羞耻的话,什么严重打击国民信心,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论据。没有慈禧清朝咸丰挂了时就差不多也完了。那时清朝要完的话,中国可太惨了, 汉族本身那烂样估计能有南宋那么大?
真完又能怎么样?汉族分分合合的次数还少吗?还差这一次?
比烂的话我就无话可说了。毕竟几千年奇葩皇帝真不少。之前一些ID的评论直奔明君去了。
同治的死她也要负责人,而且在同治死后,逼死了他的皇后。
推儿子失败的虎妈责任~~
至于说她逼死同治皇后,完全是无稽之谈,又是一口黑锅~~ 没有动机没有利益,更何况当时慈安太后还活着,是真正的后宫之主。
为了给自己祝寿,拿北洋水师的军费去修圆明园,导致甲午战争大败,割地赔款。当时很多大臣们出来反对修圆明园,但慈禧打滚撒泼,说大家欺负她孤儿寡母。从这件事就能看出她的眼界。后面大清亡不意外。苦的是老百姓。
这又是一口与事实不符的黑锅~~
实际上,北洋水师该得的经费,一分钱都没少。 说户部不给钱,是李鸿章几次要求追加拨款被驳。 是真的没钱么?不是,钱都到了李鸿章和他手下们的口袋里去了。 掌管户部的翁同和,虽然思想保守僵化,但是人家操守好, 两袖清风管钱袋子,一两银子恨不得掰成两半用,当然不愿意再把银子给这些硕鼠。
至于慈禧挪用,更加是不存在的。 挪用的是“海军衙门军费”,这个衙门跟北洋水师无关, 是光绪的老爸在昆明湖上练的“海军”需要的军费。。。 昆明湖上练海军?听上去跟于谦他爸的蒙古海军一样搞笑对不对? 实际上这个衙门就是巧立名目筹款建颐和园的, 昆明湖上练海军,总得先把昆明湖修好对吧~~ 以这个名义,开了一个“海防捐”,就是众筹, 有钱人花钱捐个补不上缺没有实职的官位,等于买个社会地位。 所以修颐和园不但没有挪用北洋的军费,实际上连户部的税银都没动用。
实际上当时慈禧已经逃到了西安,而且知道了洋人无意让她退位,所以已经稳坐泰山又得瑟起来了。 这句话是在谈判的讨价还价阶段,指示谈判的李鸿章等人,我们大清只有这点钱,多赔赔不出来的意思, 翻译成白话,就是”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的意思,反正要的不是她的命。
清军没那么烂,失败的一大主因是百姓(极度被压榨所以想颠覆政权?)给联军带路,从没有清军把守的小门进入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