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1楼lisifessvg的帖子 如果是爱标榜自己喜爱音乐的,只是路过,而没有停下脚步,那的确是有讽刺意味 Immandfuel 发表于 2023-12-28 17:43
又是这种鸡汤文。 就算去通知那些买了100块钱票听他演奏的人,告诉他们他会在地铁站露天拉45分钟,你看他们是不是都愿意付100块钱来听? 人家买票听演奏,那钱绝对不是仅仅为了听演奏而已 - 否则买个CD啥的一样听。难不成他当场演奏就是beauty,如果出个CD,就不是beauty了?人家花那钱去听演奏还有为了买个气氛,或者其他的什么。怎么就说的好像那100块钱就单纯是为了这“beauty"而来的似的。。。 Centauri 发表于 2023-12-28 17:44
的确很伤感, 上班路上就是告诉我这人是大牛, 演唱会门票得100 一张, 我也不会停下来听。 普通人就是韭菜, 忙忙碌碌为了吃穿住行。 tinystar01 发表于 2023-12-28 17:48
开玩笑。那些花100美金去听他演奏会的知道他在这里演奏能和他如此近距离接触,而且不要钱或者一两美金就够了,肯定冲过来了。 关键是:那些愿意花钱去听名人演奏的听众,他们懂音乐吗?还是只是在附庸风雅? 渔非凡 发表于 2023-12-28 18:10
换我的话,一百块门票我大概不愿意出,毕竟一百块还包含了场地费;但是五十块我绝对愿意出。 三点五个米的琴啊,冲着这把牛逼的琴也得听一听。听CD哪能和听现场一个感觉。 coalpilerd 发表于 2023-12-28 18:25
“那些花100美金去听他演奏会的知道他在这里演奏能和他如此近距离接触,而且不要钱或者一两美金就够了,肯定冲过来了” 不要钱,他们当然有可能过来 - 只是有可能啊。但花100块钱,这个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 去高级场合听一场演唱会,那确实是能附庸风雅。在地铁站和音乐家近距离接触,能满足“附庸风雅”的要求么?更多是喝冷风吧。。。 所以这文章,最大的误区之一,就是把那些人花100块钱去听音乐会,当做这些人真的认为这个音乐的'beauty"值100块钱 - 我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不认为仅仅音乐的'beauty"就值这个钱。肯花这个钱的,大部分都是因为连带的其他原因 - 比如,附庸风雅(当然,可能也有钱多的认为100块钱和1块钱没差别的。。。) Centauri 发表于 2023-12-28 18:25
还记得疫情期间马友友打完疫苗在那免费拉了一会儿,好像给钱的也不多。马友友在本城的音乐会贵的票800多,便宜的也得100多。不知道打疫苗的人是没认出来呢还是就是淡定。 October_wind 发表于 2023-12-28 18:30
对古典音乐没兴趣,所以如果送我票,我大概率也不去(要是能卖掉最好 :-) 但如果是我感兴趣的表演,有些我是可能会觉得值得的。但是,去现场,就像你说的,实际上可能图的是现场那个感觉和气氛。像文中那种纯粹的音乐的“beauty"本身,是不怎么值钱的。但这东西和其他的环境配合的好的话,价值就可能大大增加。 Centauri 发表于 2023-12-28 18:29
那我不同意你。你觉得音乐的beauty本身不值钱只是因为你不喜欢或者不够内行。如果是内行,他们肯定更在乎的艺术内容本身,而不是包装。 渔非凡 发表于 2023-12-28 18:38
如果拉的是巴赫的小提琴奏鸣曲和变奏曲,路人不停下来听很正常。有些巴赫小提琴奏鸣曲听起来比较无趣,有些又过于炫技,需要比较高的音乐水平的人来欣赏。要是拉个meditation,或者匈牙利舞曲,应该不少人会停下脚步。 拾得寒山 发表于 2023-12-28 18:49
感觉这故事只是鸡汤文。刚来美国时去看了一场免费的音乐会,其中就有这个人的独奏和合奏。当时他还只是在他家乡表演。不太懂音乐,但当时整场下来,只觉得这个人不简单,特别有感染力,很吸引眼球,绝不是在地铁拉琴没人会注意到的角色。 Veri 发表于 2023-12-28 18:59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lifestyle/magazine/pearls-before-breakfast-can-one-of-the-nations-great-musicians-cut-through-the-fog-of-a-dc-rush-hour-lets-find-out/2014/09/23/8a6d46da-4331-11e4-b47c-f5889e061e5f_story.html 查了下,确实有报道。youtube上也有录像。 果然拉了最炫技的“Charconne”。还拉了两遍 -- 第一首和最后一首。有一个人听了9分钟,是认真学习小提琴多年,本来准备走专业的。他知道这首曲子有多难。 还有个在mall里擦皮鞋的,说这些musician特别吵,通常她会叫警察。不过这个确实还是不错的,所以她第一次没有叫警察。哈哈。 拾得寒山 发表于 2023-12-28 19:2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rPf0JIN0F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JhZ0J3bIYc 他后来又去了火车站 这次不一样了 linda527 发表于 2023-12-28 19:46
大部分人可能没法区分顶尖之间的差别,但顶尖和普通的区别在几乎任何领域都是明显的。 engine_us 发表于 2023-12-28 20:09
说明所谓直击人心灵的音乐,天籁之音的提琴,也都是炒作啊,换个地方听不出来。🤭 pudu 发表于 2023-12-28 21:34
可以去商场,有闲暇购物的人会停下来的,有个小提琴家,ray chen,就是跑过去和一个钢琴手合奏,吸引了很大一堆人围观拍视频。 希望你回到从前 发表于 2023-12-28 18:35
在地铁这不是找虐吗,找个广场公园我相信大把人围观,虽然这个实验设定是错误的,但即使是这一瞬间,我相信大部分人还是受到了美学教育,埋下了一颗美的种子,这就够了。 虎踞龙蟠 发表于 2023-12-28 17:41
Ray真的不一样 一听就是世界级 aliceflorrick 发表于 2023-12-29 04:37
如果是爱标榜自己喜爱音乐的,只是路过,而没有停下脚步,那的确是有讽刺意味
就算去通知那些买了100块钱票听他演奏的人,告诉他们他会在地铁站露天拉45分钟,你看他们是不是都愿意付100块钱来听?
人家买票听演奏,那钱绝对不是仅仅为了听演奏而已 - 否则买个CD啥的一样听。难不成他当场演奏就是beauty,如果出个CD,就不是beauty了?人家花那钱去听演奏还有为了买个气氛,或者其他的什么。怎么就说的好像那100块钱就单纯是为了这“beauty"而来的似的。。。
喜爱这个人的,才真需要停下脚步吧。
光喜爱音乐的,犯不着啊。。。如果只为音乐本身的话,那难道听到他演奏的CD,就也要停下脚步致敬?
开玩笑。那些花100美金去听他演奏会的知道他在这里演奏能和他如此近距离接触,而且不要钱或者一两美金就够了,肯定冲过来了。
关键是:那些愿意花钱去听名人演奏的听众,他们懂音乐吗?还是只是在附庸风雅?
如果有提示这是位大牛,我想大概会有至少一半人冒着迟到的风险停下来听他演奏哪怕一首完整的曲子。
一般要饭的一小时都能上百
“那些花100美金去听他演奏会的知道他在这里演奏能和他如此近距离接触,而且不要钱或者一两美金就够了,肯定冲过来了”
不要钱,他们当然有可能过来 - 只是有可能啊。但花100块钱,这个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
去高级场合听一场演唱会,那确实是能附庸风雅。在地铁站和音乐家近距离接触,能满足“附庸风雅”的要求么?更多是喝冷风吧。。。
所以这文章,最大的误区之一,就是把那些人花100块钱去听音乐会,当做这些人真的认为这个音乐的'beauty"值100块钱 - 我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不认为仅仅音乐的'beauty"就值这个钱。肯花这个钱的,大部分都是因为连带的其他原因 - 比如,附庸风雅(当然,可能也有钱多的认为100块钱和1块钱没差别的。。。)
换我的话,一百块门票我大概不愿意出,毕竟一百块还包含了场地费;但是五十块我绝对愿意出。
三点五个米的琴啊,冲着这把牛逼的琴也得听一听。听CD哪能和听现场一个感觉。
对古典音乐没兴趣,所以如果送我票,我大概率也不去(要是能卖掉最好 :-)
但如果是我感兴趣的表演,有些我是可能会觉得值得的。但是,去现场,就像你说的,实际上可能图的是现场那个感觉和气氛。像文中那种纯粹的音乐的“beauty"本身,是不怎么值钱的。但这东西和其他的环境配合的好的话,价值就可能大大增加。
通透
我认为,真正懂音乐的,在地铁里一秒钟能听出来这是个百万级别演奏家,而不是芸芸众生级别的落魄小提琴手,那么这个人肯定会停下来静静欣赏。但是路过的2000人里面有多少真正听得出这种差别的?所以大多数人只是因为不识货而错过罢了,就像不识货的人会把几百年的古董当废品卖掉一样。害怕上班迟到的priority的确大于普通街头艺人的表演,但不一定会大于大牛演奏家的表演。
认不认出来都一样 - 能白听的话,不会有多少人主动送上100多甚至800多吧。。。
那我不同意你。你觉得音乐的beauty本身不值钱只是因为你不喜欢或者不够内行。如果是内行,他们肯定更在乎的艺术内容本身,而不是包装。
实际上,越在乎艺术内容本身,就越应该同意我的观点。我说纯粹的音乐的“beauty"本身,是不怎么值钱的,这话可能不太准确。我重新组织一下,应该说,这纯粹的音乐的“beauty"本身,肯定不需要人花100块甚至更高的价钱去欣赏。愿意花那么多钱的,除非是钱多了完全不在乎,否则主要是奔着其他目的去的。
原因很简单么,大师的音乐做成CD,也是同样的艺术内容本身,却显然不会那么贵。那么内行人,难道会认为是这些CD卖便宜了?应该提价?我猜不至于吧。。。
这倒是正解。我老公也拉小提琴,他最讨厌的就是巴赫 😂
在哪吹个唢呐更吸引人吧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lifestyle/magazine/pearls-before-breakfast-can-one-of-the-nations-great-musicians-cut-through-the-fog-of-a-dc-rush-hour-lets-find-out/2014/09/23/8a6d46da-4331-11e4-b47c-f5889e061e5f_story.html
查了下,确实有报道。youtube上也有录像。
果然拉了最炫技的“Charconne”。还拉了两遍 -- 第一首和最后一首。有一个人听了9分钟,是认真学习小提琴多年,本来准备走专业的。他知道这首曲子有多难。
还有个在mall里擦皮鞋的,说这些musician特别吵,通常她会叫警察。不过这个确实还是不错的,所以她第一次没有叫警察。哈哈。
那我也去YouTube上免费观赏一下人均100刀的音乐 :)
去看了。同时停下来欣赏的有三四个人,其中一个女士还认出了他。拉完以后另外有一个男士鼓掌。哈哈。他一个小时赚32刀,去公园拉一天估计能赚个几百刀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JhZ0J3bIYc
他后来又去了火车站 这次不一样了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hnOPu0_YWhw
火车站那次带了一整个乐队还有大幅海报,还安排了座位,当然不一样了 😂
这个是他的charconne的完整演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yXOrVv-fNk
也不全是赶着上班。大部分人挤一挤,几分钟还是有的。 估计绝大部分人不喜欢吧。
大部分人可能没法区分顶尖之间的差别,但顶尖和普通的区别在几乎任何领域都是明显的。
这个我认同 顶尖和普通的区别 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听出来 顶尖的绝对是touch your heart
手工点赞👍
很有道理。
有道理
换taylor swift 试试,挤瘫,保证什么上班啊迟到啊都不是回事
你听不出来不代表人家听不出来 对于耳朵不好使的人可能确实听不出来 不过专业演播厅的结构回音确实是有影响 小提琴重要一课就是projection 就是怎么样很好的把声音传达给听众
Ray真的不一样 一听就是世界级
不懂音乐,因孩子学校的活动而参加了平生第一次音乐会。听到一个人拉得特别有感染力,就着节目单上的名字查到他这段故事,可算振作精神把整场听完。😄
邮轮上有古典音乐演出,大厅或户外没有几个听众。 一问表演者来自莫斯科基普等地音乐学院。 船上几千游客没几个人感兴趣。
Definitely agree this comment.
你没坐地铁上过班。。。又是冬天,又是工作日,又是早上rush hour,又是地铁站,真是buff叠满,谁有空有那闲情逸致停下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