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的《繁花》感觉要爆的节奏,王家卫很会拍

r
rindo
那个时候穿旗袍最多的是饭店服务员。。。
hijklmn 发表于 2023-12-27 23:34

切,我大学第一场舞会就是穿的旗袍,是我外婆箱子里翻出来的,当时的主题就是民国风。跟服务员那种完全两样的,还夹丝绵呢。
m
mt.everest
90年代,老钱都是被打到了的。这批人,如果是30岁,都是上山下乡批斗的对象。如果是20岁,那就是整个童年都没人管的小赤佬。
这种老钱人家,不要太小心低调啊!都不敢出去高声喧哗的,房子一般没收了,也拿不回来,就住石库门亭子间里面的一间。
要是有海外关系的,那就有一多半跟着海外亲戚出国赚钱了。
要是能把自己家的别墅拿在手里四十年(49年到90年),那这种肯定是“民族资本家”,一般都是有人在无党派或者其他民主党派里面做大佬的,这种是真还有点钱,但是也是绝对不敢做生意的,这么多年都能站对山头,肯定是老老实实低调做人的。
90年代发财的一般都是底层草根,反正也没什么可以失去的,就豁胖大干一场这种,或者就隔壁大江大河里面那种,红三代加上资本家叠buff,随便倒腾点东西都发财的。
g
gokgs
看了看, 乱哄哄的, 没啥意思。 俺喜欢辛芷蕾, 算是一个亮点, 哈哈。
h
happyforever22
你觉得只要刀工好装盘漂亮的菜就好吃, 人家觉得菜本身的味道做得好才叫好吃,标准不一样。
最搞笑的那些烂片的剧粉整天苦口婆心地劝人,跳过这几集就好了, 忍了大白滤镜就好了, 忽略他的台词就好了,整个一个污泥里可能有宝贝的感觉。 我估计在烂片中沉沦也是一种HIGH, 瘾君子一样。
喜羊羊888 发表于 2023-12-28 11:46

什么时候劝过你了,放出的四集已足够。台词和滤镜的问题,这个戏里有吗?我不要求别人和我的观点一样,但是只看了个头看了个片花甚至只是几个图片的就跳出来骂人家装,你觉得正常?
m
mt.everest
我不觉得黄河路是老钱去的地方。应该都是做生意的,招待客户的。以前我们公司招待比较重要的客户才去因为位子比较难订,我们一般去富民路上保罗酒家,也小有名气。
TooTall 发表于 2023-12-28 11:51

同意。黄河路整个90年代,都是上海高调做生意的代表,记得一天到晚看到他们过个年放了多少多少烟花。
m
mt.everest
这部电视剧有很多优点咋不说,一上来就是说导演装b,这楼里有多少人经历过当时的上海生活,大部分都是普通老百姓,电视里讲的人群显然不是普通老百姓。这电视剧的重点是场景吗,难道不是一群搞钱搞事业的人吗?
mallow111 发表于 2023-12-28 11:51

我们是普通老百姓,但是皇帝都有几个穷亲戚,都在一个城市生活,难道我们连富人怎么炫富都会不晓得?
s
shalalala2
我不觉得黄河路是老钱去的地方。应该都是做生意的,招待客户的。以前我们公司招待比较重要的客户才去因为位子比较难订,我们一般去富民路上保罗酒家,也小有名气。
TooTall 发表于 2023-12-28 11:51

所以说呀,他拍得让你觉得这帮人都是老钱,穿上西装就跟普通人的腔调完全不一样,就是不对的。不过无所谓了,你可能喜欢王家卫的浪漫主义,我更喜欢李安的现实主义
m
mallow111
什么时候劝过你了,放出的四集已足够。台词和滤镜的问题,这个戏里有吗?我不要求别人和我的观点一样,但是只看了个头看了个片花甚至只是几个图片的就跳出来骂人家装,你觉得正常?
happyforever22 发表于 2023-12-28 11:55

就是这样的,根本没把电视剧好好看一下就说导演装b,平时那些烂片一堆人说好看的,真是不懂了,一个电视剧好看不好看,是从方方面面评价的,就凭几个镜头就否定,非常不公平
m
mallow111
我们是普通老百姓,但是皇帝都有几个穷亲戚,都在一个城市生活,难道我们连富人怎么炫富都会不晓得?
mt.everest 发表于 2023-12-28 11:56

这么牛逼,自己去拍一个出来看看,我看这片挺好比很多烂片好的多
T
TooTall
所以说呀,他拍得让你觉得这帮人都是老钱,穿上西装就跟普通人的腔调完全不一样,就是不对的。不过无所谓了,你可能喜欢王家卫的浪漫主义,我更喜欢李安的现实主义
shalalala2 发表于 2023-12-28 11:57

我一点都没觉得这帮人是老钱啊。就爷叔是老钱文革吃了苦头刚从提篮桥放出来。阿宝也可以算老钱的资本家后代但是文革落魄了。其他人马伊琍和她的小姐妹们是去日本或者南方淘过金的papi开的小店一点不老钱。唐嫣那个角色就是白领外贸员。
s
shalalala2
这么牛逼,自己去拍一个出来看看,我看这片挺好比很多烂片好的多
mallow111 发表于 2023-12-28 11:58

也不是一无是处啦。演员台词啥的都不错。戏剧冲突的展现更像茶馆这种舞台剧。
p
pevcmao
这些人群一样是小市民,没一个是老钱。因为老钱逃的逃整得整早跑光了。我的姨婆算老钱了,在建国东路有花园洋房,也不是这个驾势,那个时候人还不敢炫富,都比较低调。除了亚叔可以展现一下老上海,别的人一副老钱派头就是过了。不过我应该还是会继续看看
shalalala2 发表于 2023-12-28 11:45

没错 有些观众看个电视非要自我代入装自己是老钱 90年代除非去拍官二代,其他都是平民
m
mt.everest
这么牛逼,自己去拍一个出来看看,我看这片挺好比很多烂片好的多
mallow111 发表于 2023-12-28 11:58

我说人明星长得一般,比如某某,你们这群人就非叫我晒照片,说我必须长得比她们好看才能评价。
我说电视剧不好看,比如xx,你们这群人现在升级了哈,连电视剧都必须拍出自己的,才能评价电视剧了???
h
happy3001
整个片子都是昏暗的。白天晚上都好暗,看着有点难受。感觉更像舞台剧。
a
awesome010
这也不能说啊。真的比较老钱的,那时候最好的都离开了,一批在上海的 多少都自杀了。子女一辈子苦透苦头。 已经筛了一批人了。 那又不能拍的咯。 国内路子不一直这样,一批批筛人,永远有后面更狠更想上位的。所以到一定程度就要收手。
m
mt.everest
我一点都没觉得这帮人是老钱啊。就爷叔是老钱文革吃了苦头刚从提篮桥放出来。阿宝也可以算老钱的资本家后代但是文革落魄了。其他人马伊琍和她的小姐妹们是去日本或者南方淘过金的papi开的小店一点不老钱。唐嫣那个角色就是白领外贸员。
TooTall 发表于 2023-12-28 12:00

不是老钱,就不要有老钱的做派啊,一副睥睨众生的小时代感,这味道对吗?
应该是一群瘪三装相,并且觉得自己沐猴而冠,才是对的味道。
据说就算是美国总统子女,一旦选上了,都有这种症状,觉得自己是假装的。那一群底层瘪三一旦有钱了,又不是从小有钱的,怎么就能这么自然而然呢?
味道不对。
F
Felixa
90年代,老钱都是被打到了的。这批人,如果是30岁,都是上山下乡批斗的对象。如果是20岁,那就是整个童年都没人管的小赤佬。
这种老钱人家,不要太小心低调啊!都不敢出去高声喧哗的,房子一般没收了,也拿不回来,就住石库门亭子间里面的一间。
要是有海外关系的,那就有一多半跟着海外亲戚出国赚钱了。
要是能把自己家的别墅拿在手里四十年(49年到90年),那这种肯定是“民族资本家”,一般都是有人在无党派或者其他民主党派里面做大佬的,这种是真还有点钱,但是也是绝对不敢做生意的,这么多年都能站对山头,肯定是老老实实低调做人的。
90年代发财的一般都是底层草根,反正也没什么可以失去的,就豁胖大干一场这种,或者就隔壁大江大河里面那种,红三代加上资本家叠buff,随便倒腾点东西都发财的。

mt.everest 发表于 2023-12-28 11:54

其实就是气质不对,那时候发财的没有那么气质好的,暴发户当时就是贬义词。这些演员气质太好了
a
awesome010
回复 213楼Felixa的帖子
那个啥范湉湉的老板娘蛮准确的哈哈。
T
TooTall
不是老钱,就不要有老钱的做派啊,一副睥睨众生的小时代感,这味道对吗?
应该是一群瘪三装相,并且觉得自己沐猴而冠,才是对的味道。
据说就算是美国总统子女,一旦选上了,都有这种症状,觉得自己是假装的。那一群底层瘪三一旦有钱了,又不是从小有钱的,怎么就能这么自然而然呢?
味道不对。
mt.everest 发表于 2023-12-28 12:05

没觉得老钱做派,除了爷叔。各人生活背景不同认识就会不同。我觉得味道很正。说瘪三的可能还是生活环境不同吧。
F
Felixa
王墨镜一直就是做作啊。转景摆拍都很刻意。已经过时了。你看李安从来不搞这种华而不实的东西。其实90年代上海基调跟别的地方没啥两样,就李焕英的滤镜就很好。王这个港人是不懂的,还在搞张爱玲的调调。虽然但是,他把上海人的聒噪拍出来了。哈哈。
shalalala2 发表于 2023-12-28 11:30

确实,感觉他拍的是张爱玲那个时代的上海,跟90年代的上海感觉有点格格不入。
m
mt.everest
其实就是气质不对,那时候发财的没有那么气质好的,暴发户当时就是贬义词。这些演员气质太好了
Felixa 发表于 2023-12-28 12:06

嗯嗯,一个个都是小时代。
其实是不对的。
气质好的,一半都是读书的,一半是海外华侨回来探亲的。暴发户,比如杨百万,那个气质就不是那样的。
那个年代也不讲究气质,老板们必须大金链子戴上,大哥大一打,露出一个金色劳力士和西装上的标签,然后雇佣一个司机开皇冠,再加一个波浪卷的丝袜小蜜,那才算对味儿,人家才放心和你做生意。
90年代上海不是风气之先,主要是按照南方生意人的style做生意,然后打扮是从香港传到广东,广东带到上海,这样的。
上海人也看不懂老钱,所以做生意必须高调。
m
mt.everest
没觉得老钱做派,除了爷叔。各人生活背景不同认识就会不同。我觉得味道很正。说瘪三的可能还是生活环境不同吧。
TooTall 发表于 2023-12-28 12:07

嗯嗯,你环境好,知道啦。。。
扶苏
其实我不太明白大家为什么那么纠结场景真实还原与否,这又不是拍记实片,那些架空剧,乱改历史的剧大家不也都看得津津有味吗?我不觉得出戏,不是有人这么说从未觉得是民国,演员的做派和上海话都让我觉得拍的是真真正正的上海,氛围感很重要。
happyforever22 发表于 2023-12-28 11:06

场景是基本还原了。弄堂,当时的马路,和平饭店,黄河路。那些说不像上海的,基本都是年纪比较轻,也没去过90年代上海的人吧(我是这么觉得的)。
霓虹灯也不是黄河路独有的,我姥爷住金陵路,以前也是霓虹灯很多的。南京路一样。淮海路确实霓虹灯不多。因为淮海路有法国梧桐树。上海过去租界,不同地区确实会有不同的风格。比如外滩是英国风格,往北到了虹口就是日本租界就完全不一样了。南京路灯红酒绿,到了淮海路那就是法国的红楼花园洋房了。豫园那一带又是中国江南园林特色的建筑群。上海有天主教堂,还有清真寺。
好些人对上海的也就是刻板印象。根本不知道真正的上海什么样。过去的上海就是五花八门,所以才说海纳百川。
焱焱
对 总结到位 张爱玲的调调 问题张爱玲写的都是解放前的上海
pevcmao 发表于 2023-12-28 11:36

王家卫就会装腔作势表面功夫,张爱玲对人性描白的犀利深刻,他拍不出来的。
F
Felixa
嗯嗯,一个个都是小时代。
其实是不对的。
气质好的,一半都是读书的,一半是海外华侨回来探亲的。暴发户,比如杨百万,那个气质就不是那样的。
那个年代也不讲究气质,老板们必须大金链子戴上,大哥大一打,露出一个金色劳力士和西装上的标签,然后雇佣一个司机开皇冠,再加一个波浪卷的丝袜小蜜,那才算对味儿,人家才放心和你做生意。
mt.everest 发表于 2023-12-28 12:09

差不多就是这感觉,没落贵族和草莽英雄的气质是绝对不一样的,王家卫眼里的90年代上海是没落贵族又发财了,但是真实情况应该是草莽英雄突然有钱了,所以味道就不对了
f
fredman
这也不能说啊。真的比较老钱的,那时候最好的都离开了,一批在上海的 多少都自杀了。子女一辈子苦透苦头。 已经筛了一批人了。 那又不能拍的咯。 国内路子不一直这样,一批批筛人,永远有后面更狠更想上位的。所以到一定程度就要收手。
awesome010 发表于 2023-12-28 12:04

我80年代来美国的。85年前想来美国又来不了的都是没花头的。有本事的85前都走光了。
上海这帮“上流人"被共产党整的真的是反动。。。。

r
redapple99
回复 213楼Felixa的帖子
那个啥范湉湉的老板娘蛮准确的哈哈。
awesome010 发表于 2023-12-28 12:07

我不喜欢她演的女老板太stereotype了,同样的还有那个女领班。 重点是宝总好帅,派头十足,王家卫真的很会拍帅哥。
h
haizhongzhou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wHLUGHuZ048?si=pOIBmCHuAgq45U41
s
shalalala2
其实就是气质不对,那时候发财的没有那么气质好的,暴发户当时就是贬义词。这些演员气质太好了
Felixa 发表于 2023-12-28 12:06

对的。你看了觉得他们和普通人是两个世界就是没拿捏住。说实在的,这帮人恐怕学历还不如普通人。那时候上交大复旦还没这么难。名校毕业出来很少自己白手起家做生意。有点背景的都出国了。所以年纪轻轻做生意的多半都没别的选择了,社会地位不高的。哪有这种前呼后拥的大佬作派?
扶苏
有概念和大规模是两回事。上海90年代很多人去日本打工,寄钱回来就买房买电器。我家亲戚都是90年代中换的商品房。
番茄85 发表于 2023-12-28 11:21

RE 那就是少数人。90年代初是基建拆迁,隧道,大桥。2000开始大规模资本投入房地产,拆迁面积越来越大。从2000开始就没停过。普通人大规模买房要到2000以后了。毕竟上海本地人几个人能靠工资买房?而且当时还有分房。一开始都是香港,台湾,外国的华侨这种人,和少数发财的中国人。
扶苏
对的。你看了觉得他们和普通人是两个世界就是没拿捏住。说实在的,这帮人恐怕学历还不如普通人。那时候上交大复旦还没这么难。名校毕业出来很少自己白手起家做生意。有点背景的都出国了。所以年纪轻轻做生意的多半都没别的选择了,社会地位不高的。哪有这种前呼后拥的大佬作派?
shalalala2 发表于 2023-12-28 12:13

那时候大学没扩招,交大复旦很难上的。
m
mt.everest
场景是基本还原了。弄堂,当时的马路,和平饭店,黄河路。那些说不像上海的,基本都是年纪比较轻,也没去过90年代上海的人吧(我是这么觉得的)。
霓虹灯也不是黄河路独有的,我姥爷住金陵路,以前也是霓虹灯很多的。南京路一样。淮海路确实霓虹灯不多。因为淮海路有法国梧桐树。上海过去租界,不同地区确实会有不同的风格。比如外滩是英国风格,往北到了虹口就是日本租界就完全不一样了。南京路灯红酒绿,到了淮海路那就是法国的红楼花园洋房了。豫园那一带又是中国江南园林特色的建筑群。上海有天主教堂,还有清真寺。
好些人对上海的也就是刻板印象。根本不知道真正的上海什么样。过去的上海就是五花八门,所以才说海纳百川。
扶苏 发表于 2023-12-28 12:10

马路是对的,但是装饰全是错的。不是那个风格的。
我网上随便搜索了一个:
https://windleisure.com/2021/05/17/90%E5%B9%B4%E4%BB%A3%E7%9A%84%E4%B8%8A%E6%B5%B7%E5%AE%9A%E6%A0%BC/
你看看。这是对的风格。人可以装修好看,但是房子还是没钱搞成电视剧那样的。就算是和平饭店,也不行。
r
rindo
那个时候是流行港风,但是就算广州那边,离香港那么近,也不会是完全的港风,肯定会有本地的演变
上海当时的时髦圈算是广州的二道贩子,港味更加淡,会是接点地气的鲜格格
我不知道当年的上海富豪圈是什么样子,但是当年和平饭店里进出的人,不是这个味道
whatever. 发表于 2023-12-27 23:58

哈哈,九江路,梦特娇。 和平饭店当年有我们单位的长包房,接待客户的,午休时间经常被我们当作打牌基地
扶苏
没觉得老钱做派,除了爷叔。各人生活背景不同认识就会不同。我觉得味道很正。说瘪三的可能还是生活环境不同吧。
TooTall 发表于 2023-12-28 12:07

RE 估计没看过剧,就看个宣传片,爷叔说的那段话,还有和平饭店的几个镜头说事。
m
mt.everest
那时候大学没扩招,交大复旦很难上的。
扶苏 发表于 2023-12-28 12:14

那个年代大学生很吃香的,毕业了就是国家干部,给分配工作,没多少人舍得下海的。
s
shalalala2
那时候大学没扩招,交大复旦很难上的。
扶苏 发表于 2023-12-28 12:14

哦,那我周围哥哥姐姐蛮多,最差也是科大这种。
f
florence
纪录片里的九十年代黄河路 VS 繁花里的黄河路

p
pevcmao
嗯嗯,你环境好,知道啦。。。
mt.everest 发表于 2023-12-28 12:10

Re 平民都知道啦
m
mt.everest
差不多就是这感觉,没落贵族和草莽英雄的气质是绝对不一样的,王家卫眼里的90年代上海是没落贵族又发财了,但是真实情况应该是草莽英雄突然有钱了,所以味道就不对了
Felixa 发表于 2023-12-28 12:11

说的对!
m
mt.everest
哈哈,九江路,梦特娇。 和平饭店当年有我们单位的长包房,接待客户的,午休时间经常被我们当作打牌基地
rindo 发表于 2023-12-28 12:16

找找照片呢?
我感觉当年我妈带我去和平饭店找海外华侨的同学玩,不是这个装修?
当然也很震撼,但是不是这种风格。没有那么多的木饰面

m
milk_bottle
对白都是上海话?听不懂,不想看个中文剧还要一直盯着字幕
r
rindo
场景是基本还原了。弄堂,当时的马路,和平饭店,黄河路。那些说不像上海的,基本都是年纪比较轻,也没去过90年代上海的人吧(我是这么觉得的)。
霓虹灯也不是黄河路独有的,我姥爷住金陵路,以前也是霓虹灯很多的。南京路一样。淮海路确实霓虹灯不多。因为淮海路有法国梧桐树。上海过去租界,不同地区确实会有不同的风格。比如外滩是英国风格,往北到了虹口就是日本租界就完全不一样了。南京路灯红酒绿,到了淮海路那就是法国的红楼花园洋房了。豫园那一带又是中国江南园林特色的建筑群。上海有天主教堂,还有清真寺。
好些人对上海的也就是刻板印象。根本不知道真正的上海什么样。过去的上海就是五花八门,所以才说海纳百川。
扶苏 发表于 2023-12-28 12:10

我小学里面就有一个教堂。那时候都是关着的,有时候体育课或者自由活动课会溜进去看看
清夜无尘
对白都是上海话?听不懂,不想看个中文剧还要一直盯着字幕
milk_bottle 发表于 2023-12-28 12:27

有普通话版的。也都是演员原声。
扶苏
回复 69楼的帖子
你一直说上海从解放前到2000年怎么怎么没变,之后突变。除了上海本地人,我们很多外地人也都是从八九十年代生活过来的。上海90年代咋可能会有民国感?
我虽然不是上海人,也看过一些影视作品,比如苏州河,婆婆媳妇与小姑,股疯,还有一部肖雄演的啥,都是90年代上海,我倒感觉那种生活状态和现在也差不太多,和民国差着十万八千里。
渔非凡 发表于 2023-12-28 00:49

上海就是集大同于一体的地方。所以不要用几部戏去看上海。上海有小市民,弄堂房子,也有花园洋房,有高楼(老式带抽水马桶的大厦),有二层洋楼,有四库门,还有豫园那种中国江南的楼阁。
上海有凯司令,红房子西餐厅,也有排骨年糕,盐水鸭,有豆浆油条,也有咖啡。上海人很习惯这种不同文化的融合,也清楚上海的多面性。
很普通的家庭,偶尔也会去西餐厅点个罗宋汤开开洋荤。上海人骨子里要面子,要体面,追求生活质量,会过日子,那是从来没变过的。
说股疯这部戏的,说实话多少有点丑化上海人了。说到潘虹,看看潘虹以前演的戏,比如人到中年,那也是上海。
小市民是对上海的刻板印象罢了。
a
awesome010
我不喜欢她演的女老板太stereotype了,同样的还有那个女领班。 重点是宝总好帅,派头十足,王家卫真的很会拍帅哥。
redapple99 发表于 2023-12-28 12:12

胡歌哦 看看不就是典型的。 最后找的老婆 不谈了。 太典型了。 对他无语了。
s
shalalala2
那个年代大学生很吃香的,毕业了就是国家干部,给分配工作,没多少人舍得下海的。

mt.everest 发表于 2023-12-28 12:18

那个时候做生意的都加个公文包,叼跟烟,满口烂牙,有点猥琐的样子。哈哈。
扶苏
记得潘虹有个叫股疯的电影,查了一下,94年上映的,拍的92年的故事,比较符合当时的时代特征。
blanch23 发表于 2023-12-28 00:55

上海的很小的某一部分的缩影。而且多少用了很多的刻板印象。
j
jakon
片子总看过吧,泛黄,然后珠光宝气无光十色的。
shalalala2 发表于 2023-12-28 11:33

民国生活过的人会告诉你民国一点也不泛黄,满地饿殍,你这样的人根本没机会识字
s
spyj007
看了小说,地域特色过于强了琐琐碎碎还挺油腻,难看得很弃了,对电影兴趣不大
扶苏
上海97年有商品房概念?97香港都回归了。
happy3001 发表于 2023-12-28 01:14

显然你不了解上海。也不了解当时的国情。97年,香港回归,上海单位还能分房子呢。商品房又贵,能怎么大批量卖给本地人?单位什么时候结束分房,商品房才开始大量被本地居民接受。
r
rindo
我80年代来美国的。85年前想来美国又来不了的都是没花头的。有本事的85前都走光了。
上海这帮“上流人"被共产党整的真的是反动。。。。


fredman 发表于 2023-12-28 12:11

确实,60时候走掉一批,然后78年后陆续又走掉一批。但说以前的有钱人完全没了也不是,90年代都已经落实政策了,并不是只有暴发户的。还有一批不算资本家,但是以前的类似金领白领的,当年上海的气质主要靠这批人撑着
临时工
繁花写的是一群底层众生,所以我比较同意是一群瘪三。
这个故事是一个荤面素底的关于一群瘪三的粗俗却又温柔的悲(此处大写加粗加黑)歌,而不是一个关于“腔调”的故事。

临时工
九十年代初的黄河路是一个油腻粗糙的地方···不是拉斯维加斯
扶苏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港风是日风的落地版
和平饭店刚改开的时候进出的风格,我刚仔细想了下,骨子里带着根正苗红的那种刚的


whatever. 发表于 2023-12-28 01:17

香港是追着老上海脚步的。要不是TG封锁,香港都发展不起来。上海当时是亚洲第一大都市。得益于新中国的第一任市长成毅,基本保留了上海,没怎么动。因为上海的生产力,后来TG中央也没有怎么大动上海(毕竟要靠上海生产啊)。
香港得益于一批逃避TG从内地去那里的人。尤其搞影视工业的基本都是上海过去的。所以,香港电影受了很强大的上海电影风格。
上海本来是中国的影视剧中心。上海戏剧学院是很有实力的。后来也慢慢不如北京了。影视中心也从上海转移出去了。想想过去有多少上海电影制片厂的戏,上海译制片厂,上海动画片。
上海可不是只有弄堂文化,小市民?这本来就是为了攻击上海创造出来的一种词汇罢了。上海从解放前很长时间都是文化中心。文学,戏剧,画家等都住在上海。上海绝对是有文化氛围的地方。
y
yy9922
上海就是集大同于一体的地方。所以不要用几部戏去看上海。上海有小市民,弄堂房子,也有花园洋房,有高楼(老式带抽水马桶的大厦),有二层洋楼,有四库门,还有豫园那种中国江南的楼阁。
上海有凯司令,红房子西餐厅,也有排骨年糕,盐水鸭,有豆浆油条,也有咖啡。上海人很习惯这种不同文化的融合,也清楚上海的多面性。
很普通的家庭,偶尔也会去西餐厅点个罗宋汤开开洋荤。上海人骨子里要面子,要体面,追求生活质量,会过日子,那是从来没变过的。
说股疯这部戏的,说实话多少有点丑化上海人了。说到潘虹,看看潘虹以前演的戏,比如人到中年,那也是上海。
小市民是对上海的刻板印象罢了。
扶苏 发表于 2023-12-28 12:31

说这么多都没用
苏州河,婆婆媳妇与小姑,股疯,还有一部孽债,中国人一看就觉得是中国的上海
墨镜拍的繁花,大部分人都说这不是中国大陆九十年代的上海
T
TooTall
剧里郑凯那个角色比较象前面有人说的暴发户,以前是小混混,一帮混社会的兄弟,可能卖外烟,戴个大金链子,说话揆浪头那种。
扶苏
说这么多都没用
苏州河,婆婆媳妇与小姑,股疯,还有一部孽债,中国人一看就觉得是中国的上海
墨镜拍的繁花,大部分人都说这不是中国大陆九十年代的上海
yy9922 发表于 2023-12-28 12:38

你怎么不说人到中年,庐山恋这种上海电影厂拍的戏呢?你也没看过是不是?
90年代开始,上海电影厂就不怎么出戏了。我不知道什么原因,有说是政策原因。不止上海电影厂,上海译制片厂,动画片都不怎么出好戏了。所以,有多少真正描绘上海的好的作品?当时的重心不都在北京文化上吗?过把瘾就死,顽主等等。
我小时候上海滑稽戏很流行的,还有滑稽戏的电影。后来就没声音了。
你要不喜欢看王家卫的戏就不看。不要说这不是上海。这部戏比N部莫名其妙的导演拍的上海像上海多了。
爱咋咋地吧
2 Gemini是鲜奶啊发布了一篇小红书笔记,快来看吧! 😆 DBfrs9ZrrgWGiaQ 😆 http://xhslink.com/vuTbiy,复制本条信息,打开【小红书】App查看精彩内容!
评论区上海ID争论,繁花里的上海到底是不是虚假的。
T
TooTall
繁花写的是一群底层众生,所以我比较同意是一群瘪三。
这个故事是一个荤面素底的关于一群瘪三的粗俗却又温柔的悲(此处大写加粗加黑)歌,而不是一个关于“腔调”的故事。


临时工 发表于 2023-12-28 12:36

小说里也只有小毛是底层,如今的中远两湾城当年的棚户区的苏北人。阿宝是资本家后代,沪生家军区干部。汪小姐梅瑞都是白领,还有玲子她们都是开小店老板。
如果非要说瘪三那只有小毛是,但是剧里没有这个角色。
公用马甲4
对的。你看了觉得他们和普通人是两个世界就是没拿捏住。说实在的,这帮人恐怕学历还不如普通人。那时候上交大复旦还没这么难。名校毕业出来很少自己白手起家做生意。有点背景的都出国了。所以年纪轻轻做生意的多半都没别的选择了,社会地位不高的。哪有这种前呼后拥的大佬作派?
shalalala2 发表于 2023-12-28 12:13

你说的只是你那时候感觉的上海, 那我说说我那时候感觉的九十年代初期和中期的上海。
那时候复旦交大都很难, 尤其是在那个年代我们都不觉得清华北大有啥特别,大家都在拼出国拼复旦拼交大。 名校毕业出来的确白手起家做生意的很少,但是并不是没有。复兴就是那时候开始的。马云那时候在上海骑着自行车推销互联网版的黄页。还有一些有野心有梦想的年轻人大学毕业以后创业搞互联网。
黄河路那时候就是灯火辉煌,很多饭店没有几个钞票的普通人是不敢进去。有头脑有钞票的上海人也在那时候开始买起来商品房,那时候上海街头的外国人也很多。
繁花, 上海话的版本, 真的是太有腔调了, 可能也只有上海, 才有这样的腔调。

a
awesome010
剧里郑凯那个角色比较象前面有人说的暴发户,以前是小混混,一帮混社会的兄弟,可能卖外烟,戴个大金链子,说话揆浪头那种。
TooTall 发表于 2023-12-28 12:39

是的哈哈哈哈哈哈。陈龙也蛮准的。上海话版本的看了好咋劲。
家里文广上戏的飘过。现在 唉 啥领域都和北京的差不少。 呵呵。。。 那时候可以去清北 不去的 不少,家里拦住,怕卷入运动。
T
TooTall
要说底层,有一部小说叫同和里,也是写的上海,文革前后的,里面是底层弄堂居民,主角是个苏北小皮匠,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下。这部比繁花好读,结构比较简单。
s
shalalala2
民国生活过的人会告诉你民国一点也不泛黄,满地饿殍,你这样的人根本没机会识字
jakon 发表于 2023-12-28 12:33

hehe, “你这样的人”?什么意思,搞人身攻击吗?至于吗?我怎么你了?我说民国片这么拍,可没说都拍对了。我一点也不喜欢民国片,除了周润发的上海滩。
T
TooTall
是的哈哈哈哈哈哈。陈龙也蛮准的。上海话版本的看了好咋劲。
家里文广上戏的飘过。现在 唉 啥领域都和北京的差不少。 呵呵。。。 那时候可以去清北 不去的 不少,家里拦住,怕卷入运动。
awesome010 发表于 2023-12-28 12:47

有个小角色也拿捏很准,辛芷蕾饭店被开除的领班,有正统上海女人的清高,看不上招首弄姿的小服务员,又嫉妒人家拿了高额小费暗搓搓告状。
s
shalalala2
是的哈哈哈哈哈哈。陈龙也蛮准的。上海话版本的看了好咋劲。
家里文广上戏的飘过。现在 唉 啥领域都和北京的差不少。 呵呵。。。 那时候可以去清北 不去的 不少,家里拦住,怕卷入运动。
awesome010 发表于 2023-12-28 12:47

陈龙演的不错
A
Acad
王家卫风格的上海
a
awesome010
回复 261楼TooTall的帖子
好多配角都很准很不错。 哈哈哈。我一直想会不会冷不丁出来个曹可凡串的。 其实电视台好多原来的主持都可以串这些。 可惜都没啥意识。天天到处混。
m
mallow111
你怎么不说人到中年,庐山恋这种上海电影厂拍的戏呢?你也没看过是不是?
90年代开始,上海电影厂就不怎么出戏了。我不知道什么原因,有说是政策原因。不止上海电影厂,上海译制片厂,动画片都不怎么出好戏了。所以,有多少真正描绘上海的好的作品?当时的重心不都在北京文化上吗?过把瘾就死,顽主等等。
我小时候上海滑稽戏很流行的,还有滑稽戏的电影。后来就没声音了。
你要不喜欢看王家卫的戏就不看。不要说这不是上海。这部戏比N部莫名其妙的导演拍的上海像上海多了。
扶苏 发表于 2023-12-28 12:41

这里面有个主要问题就是前面说的那些上海的影视作品拍的都是小人物,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那些作品拍的不是有钱人的资本家生活,就好比文革时期都是拍打土豪分田地,没人敢拍红卫兵的强取豪夺,很多地主有钱是因为人家勤劳致富,所以这么多年看下来,历史就被篡改为红卫兵是正义的化身,所有有钱人都是为富不仁
a
awesome010
陈龙年轻时候很好看。 我有个同学很像,爸还是奥地利大使馆的.好多女生喜欢..... 陈龙垮的好厉害。 辛芷蕾太端了吧 。像搞特务的军统的。
s
shalalala2
你说的只是你那时候感觉的上海, 那我说说我那时候感觉的九十年代初期和中期的上海。
那时候复旦交大都很难, 尤其是在那个年代我们都不觉得清华北大有啥特别,大家都在拼出国拼复旦拼交大。 名校毕业出来的确白手起家做生意的很少,但是并不是没有。复兴就是那时候开始的。马云那时候在上海骑着自行车推销互联网版的黄页。还有一些有野心有梦想的年轻人大学毕业以后创业搞互联网。
黄河路那时候就是灯火辉煌,很多饭店没有几个钞票的普通人是不敢进去。有头脑有钞票的上海人也在那时候开始买起来商品房,那时候上海街头的外国人也很多。
繁花, 上海话的版本, 真的是太有腔调了, 可能也只有上海, 才有这样的腔调。


公用马甲4 发表于 2023-12-28 12:46

你说的和我说的没有什么区别。“马云那时候在上海骑着自行车推销互联网版的黄页。”所以你那个时候认识马云了?不正好说明那个时候生意人的地位吗?我哥交大通讯工程,全班人没一个创业的,都去了独资合资企业,我哥毕业都95年了。90年代的互联网还是在dial-in, bbs阶段吧。大搞绝对是以后的事了。
l
loveinblack
回复 261楼TooTall的帖子
好多配角都很准很不错。 哈哈哈。我一直想会不会冷不丁出来个曹可凡串的。 其实电视台好多原来的主持都可以串这些。 可惜都没啥意识。天天到处混。
awesome010 发表于 2023-12-28 12:57

曹可凡要是出来的话, 我觉得我会忍不住笑场的。
其实曹可凡倒是可以演他自己的。
v
vvl
我说人明星长得一般,比如某某,你们这群人就非叫我晒照片,说我必须长得比她们好看才能评价。
我说电视剧不好看,比如xx,你们这群人现在升级了哈,连电视剧都必须拍出自己的,才能评价电视剧了???
mt.everest 发表于 2023-12-28 12:03

还加一个,我们说拍得像民国时期,人问你在民国生活过吗? 以后拍片也不需要什么服饰道具指导了,只要不是建国后的,反正大家也没评论资格
a
awesome010
回复 268楼loveinblack的帖子
他可以演去吃九转大肠的充文化人 开包间的暴发户。
r
rindo
那时候大学没扩招,交大复旦很难上的。
扶苏 发表于 2023-12-28 12:14

也没那么难,当年招本地生比例高一点。不过学历又不保证气质的,当年复旦交大也没现在这么热门。说起来出生,也就圣约翰毕业的才值得抬一抬眉毛。
渔非凡
场景是基本还原了。弄堂,当时的马路,和平饭店,黄河路。那些说不像上海的,基本都是年纪比较轻,也没去过90年代上海的人吧(我是这么觉得的)。
霓虹灯也不是黄河路独有的,我姥爷住金陵路,以前也是霓虹灯很多的。南京路一样。淮海路确实霓虹灯不多。因为淮海路有法国梧桐树。上海过去租界,不同地区确实会有不同的风格。比如外滩是英国风格,往北到了虹口就是日本租界就完全不一样了。南京路灯红酒绿,到了淮海路那就是法国的红楼花园洋房了。豫园那一带又是中国江南园林特色的建筑群。上海有天主教堂,还有清真寺。
好些人对上海的也就是刻板印象。根本不知道真正的上海什么样。过去的上海就是五花八门,所以才说海纳百川。
扶苏 发表于 2023-12-28 12:10

其他不说,你上海上等人的优越感是足足的。
a
awesome010
没觉得 扶苏写的有什么优越感上等人。 挺客观实际的话。 看的人自己自卑感太强了吧。
渔非凡
显然你不了解上海。也不了解当时的国情。97年,香港回归,上海单位还能分房子呢。商品房又贵,能怎么大批量卖给本地人?单位什么时候结束分房,商品房才开始大量被本地居民接受。
扶苏 发表于 2023-12-28 12:33

你们上海这么落后?我们家那边90年代中后期就不怎么分房了,大家开始自己买房。98年都国企下岗大潮了,还分房…….
b
baileymama
确实不接地气,拍得跟舞台剧一样浮夸和不真实。
渔非凡
还加一个,我们说拍得像民国时期,人问你在民国生活过吗? 以后拍片也不需要什么服饰道具指导了,只要不是建国后的,反正大家也没评论资格
vvl 发表于 2023-12-28 13:00

没住过民国时期,但住过90年代的中国啊。骗鬼呢
a
awesome010
分房就是落后 。 这逻辑真服了。 瑞士现在还有单位分房呐。
T
TooTall
曹可凡要是出来的话, 我觉得我会忍不住笑场的。
其实曹可凡倒是可以演他自己的。
loveinblack 发表于 2023-12-28 12:59

就象温兆伦演了他自己,挺好玩的。
s
shalalala2
其他不说,你上海上等人的优越感是足足的。
渔非凡 发表于 2023-12-28 13:05

是啊,说的好像北京没有天主教堂,清真寺似的。我个人认为这些都是殖民地历史的遗留。没什么值得骄傲的。留下来了就当文化来看,没有好与不好之分。真正值得骄傲的是确实出了一批牛人。
渔非凡
没觉得 扶苏写的有什么优越感上等人。 挺客观实际的话。 看的人自己自卑感太强了吧。
awesome010 发表于 2023-12-28 13:07


对对对,你们都没有刻意表现优越感,一定是别人自卑不小心衬托出了你们的优越感。继续
飞袖
还加一个,我们说拍得像民国时期,人问你在民国生活过吗? 以后拍片也不需要什么服饰道具指导了,只要不是建国后的,反正大家也没评论资格
vvl 发表于 2023-12-28 13:00

这个剧的突兀感就类似于猛然看到秦始皇在用大屏幕手机。 反正我是当穿越剧看。当然了这个剧是某些人梦中的上海该有的样子。王家卫帮着完成了这个梦。誓死维护的心情也可以理解。所以打算不参加争论了。
s
slowvsflash
看了个片段还以为是解放前旧上海的谍战片,竟然是90年代的故事。
a
awesome010

对对对,你们都没有刻意表现优越感,一定是别人自卑不小心衬托出了你们的优越感。继续
渔非凡 发表于 2023-12-28 13:10

搞笑吧你。 本来就在讨论当时什么样子。 谁这么空来管你感不感到自卑。
你列个单子呐,哪些话让你感到自卑, 我们送到广电总局去,作为标准。
s
somuch
挺好看的。就是背景色调太像民国了。
sagegreen 发表于 2023-12-27 22:29

+1 不喜欢这个色调,像老上海。 不符合90年上海蓬勃发展生机勃勃的调性。

渔非凡
看了个片段还以为是解放前旧上海的谍战片,竟然是90年代的故事。
slowvsflash 发表于 2023-12-28 13:11


然后几个优越感作祟的上海“上等人”信誓旦旦地说90年代上海就是这个样子的。别人反对?你们乡巴佬又不是上海人知道个鬼。其他上海人反对:你们普通老百姓哪里知道上流社会的事…..无言以对啊。
临时工
我没看电视剧。居然没有小毛! 阿宝是从资本家后代一夜打翻在地变成瘪三的。瘪三在此处不是贬义词。
a
awesome010
回复 285楼渔非凡的帖子
既然不是上海人,当时也不在上海。 那么凭什么说你觉得应该怎么样呐? 再说了,看到现在,也没见你说一句两句实际的陈述性描述性的内容啊。 这么容易自卑,是因为父母没照顾好你小时候吧。
h
hr717
王家卫看上去就是很能zhuangbility,他是不是盲人呀?不分昼夜地老戴个墨镜……
wanwanma 发表于 2023-12-27 23:17

王家卫就是被乱吹出来的,没有一部电影能讲清楚一个故事比如重庆森林,2046,或者就是一点破事拖个两小时唧唧歪歪比如花样年华。这人的作品就是一股旧时代的酸腐气。
s
shalalala2
王家卫就是被乱吹出来的,没有一部电影能讲清楚一个故事比如重庆森林,2046,或者就是一点破事拖个两小时唧唧歪歪比如花样年华。这人的作品就是一股旧时代的酸腐气。
hr717 发表于 2023-12-28 13:16

重庆森林我还蛮喜欢的,不过也是看看金城武王菲,故事讲啥都不记得了。他的片子都是名角堆出来的,先吸引人来看,然后搞的别出心裁,话题度高。就这样。
乖囡囡
回复 136楼florence的帖子
同样是灯红酒绿,但那会儿的上海却是一种有朝气蓬勃的,并不是电视剧里那种靡靡的,就像前面有人说的,老建筑里面都是不少根正苗红的装饰。人说话和做事很闹又土但并不是这个电视剧里表现的风尘气。那会儿流行的装逼是装外资白领气质,并不是装民国风的逼,整个装逼方向都是反了。这个剧可以当时空错乱的穿越剧来欣赏。
飞袖 发表于 2023-12-28 09:49

说的没错!
m
mt.everest
也没那么难,当年招本地生比例高一点。不过学历又不保证气质的,当年复旦交大也没现在这么热门。说起来出生,也就圣约翰毕业的才值得抬一抬眉毛。
rindo 发表于 2023-12-28 13:01

圣约翰你个鬼啊,华政么华政来。
华政根本没人考的好伐。
我高中同学们差不多就是完全没有选择了,也去浙大,不去华政啊。。。
m
mt.everest
其他不说,你上海上等人的优越感是足足的。
渔非凡 发表于 2023-12-28 13:05

都告诉你们了,一个正宗的小市民上海宁,必须三句话内带到自己祖上阔过,住在上只角。
做不到的就是乡毋宁。
m
mt.everest
你们上海这么落后?我们家那边90年代中后期就不怎么分房了,大家开始自己买房。98年都国企下岗大潮了,还分房…….
渔非凡 发表于 2023-12-28 13:08

九十年代中后期肯定上海还分的。因为我记得我一个姐姐就分到了。
但是呢,九十年代中后期肯定也是有商品房买卖的,因为我家亲戚和我家,都是那个时候买到过的。
m
mt.everest
没住过民国时期,但住过90年代的中国啊。骗鬼呢
渔非凡 发表于 2023-12-28 13:09

就是这个问题啊,你要是玄幻一下30年代的上海,那反正那批见过的人也死了,你尽管发挥就好了。
可是,我们这群大妈,见过90年代的上海,还好好的活着,并且是灌水生力军,你王家卫就当我们死掉啦?我们连发声都不行啦?
渔非凡
回复 285楼渔非凡的帖子
既然不是上海人,当时也不在上海。 那么凭什么说你觉得应该怎么样呐? 再说了,看到现在,也没见你说一句两句实际的陈述性描述性的内容啊。 这么容易自卑,是因为父母没照顾好你小时候吧。
awesome010 发表于 2023-12-28 13:15

笑死。没人承认你莫名其妙的优越感你开始人身攻击了?我家庭条件比你好多了你信不信?真可怜啊,啥都没有就靠上网一张嘴,难怪你想象中的上海是解放前那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