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的《繁花》感觉要爆的节奏,王家卫很会拍

f
fatcat0524
哦,是“90年代的上海”,这他喵的他自己不说,还以为拍的是30年代的上海滩风云呢。建议把墨镜摘了再拍,不然他这色调都掌握不住。
a
awesome010
游本昌演的很好。 林栋甫没参加可惜了。
我在27号隔壁长大的哈哈哈 老熟悉了。
其实是股疯片子拍的比较准确。
c
camila
回复 91楼fay1224的帖子
独播库好像可以
l
lm0317
胡歌看着竟然不油腻 那我要去看看了
似曾相识
个人感觉90年代浦东的变化其实是非常大的,可能是和我们各自经历有关,眼看着陆家嘴拆迁,从东方明珠到八佰伴张杨路到金茂大厦。浦东反倒是这十几年陆家嘴地区没什么太大变化,变化大的是中环到外环。
k
kareisss
个人感觉90年代浦东的变化其实是非常大的,可能是和我们各自经历有关,眼看着陆家嘴拆迁,从东方明珠到八佰伴张杨路到金茂大厦。浦东反倒是这十几年陆家嘴地区没什么太大变化,变化大的是中环到外环。
似曾相识 发表于 2023-12-28 02:55

我也觉得
飞袖
个人感觉90年代浦东的变化其实是非常大的,可能是和我们各自经历有关,眼看着陆家嘴拆迁,从东方明珠到八佰伴张杨路到金茂大厦。浦东反倒是这十几年陆家嘴地区没什么太大变化,变化大的是中环到外环。
似曾相识 发表于 2023-12-28 02:55

就是啊,在上海待过的人都知道我说的是对的,90年代上海已经开始大规模现代化建设了,一些著名的大型建筑不少都在那个时期开始和完成的。到了99年上海已经很新潮的样子了。上海现代化绝对不是那个mm 说的是从2000年后才开始的。2000年以后是开始大搞居民楼的迁建了,不少老熟人都被迁出了最好的地段。为了新区也开始大规模的多建地铁新的线路和轻轨。
s
simbelmyne
我看完第一集就买了腾讯视频vip,看的是美术和摄影,还有片尾我朋友的名字 演员里面爷叔和汪小姐演的最好了 王家卫说自己只是对原著一个诠释,有时我看到一点一代宗师的影子,他打光和运镜就那个样子,我朋友发给我的片场照片里打光就是那么暗。。。
C
Chowhound
等养一下再看
m
minren
初看。精致,与众不同,使人耳目一新。没有普通电视剧流水账似的絮叨毛病,有略写与详写对比鲜明的艺术节奏感和美感。如同好酒,值得品尝。

a
awesome010
个人感觉90年代浦东的变化其实是非常大的,可能是和我们各自经历有关,眼看着陆家嘴拆迁,从东方明珠到八佰伴张杨路到金茂大厦。浦东反倒是这十几年陆家嘴地区没什么太大变化,变化大的是中环到外环。
似曾相识 发表于 2023-12-28 02:55

是这样的
c
coconutam
看了个开头就弃了,不吸引我
g
grilo
真的是好看的 胡歌还是胡歌
N
Namama
没什么满意不满意的。就是以前上海是一种感觉,现在的上海是另一种感觉。很多人只认识后来的上海,所以看繁花还觉得那是民国时期。上海是一个神奇的城市,尤其解放后到2000年。好像进入了一个胶囊,几乎没变过,哪怕经历过文革,上海都没怎么变。真正的变化是从2000以后开始的。过去的上海文化也渐渐消失了。
扶苏 发表于 2023-12-28 00:20

多说了10年吧,3年大变样和浦东开放是在90年代,内环大动迁也是
不过如果是90年代初的话,确实和解放时变化不大
N
Namama
说实话90年代的上海是苏州河的那个样子。真的不是这种民国的上海滩。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3-12-28 00:03

如果只看那几个光鲜亮丽的点,还是能找到的 城市的大部分确实不行
N
Namama
行吧,满大街的大波浪卷和连衣裙,裁缝店里老阿姨推荐样板都会说这是港版
whatever. 发表于 2023-12-28 00:28

剧里爷叔是解放前就做生意的人,怎么会看得起港版 当然是只看英国欧洲的款式
N
Namama
上海97年有商品房概念?97香港都回归了。
happy3001 发表于 2023-12-28 01:14

房屋大规模商品化确实90年代末的事情
人生在线
太做作了。看了一集就看不下去了。最初手写票炒股的,根本不是这个风格,装年代久远的B可以,反正见证人都不在了,装过去2,30年的B要经得住考验,见证的一代脑子都还好使着呢。
第二只熊猫
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这剧完全不是我记忆中上海中的样子。完全按照民国风乱拍。黄河路我去过,上大学93,94的时候跟好几个舅舅去过,完全不对。弄堂也完全不对。苏州河也不对。我爷爷奶奶苏州河边石库门。经常去。 至于商品房,我父母1970年就买了商品房。对,就是文革的时候,私人开发商品房。1991买了另外一套,多层商品房。
m
minren
1990年上海交易所正式开业时的照片。那时,上海那个圈子里的做派,是学香港的。



a
awesome010
就知道 多少人要跳出来 当初不是这样那样的。 我了解的上海最正宗。 呵呵呵。 现在的情况,有人肯拍肯播,就不容易了。 长点心吧。
这部剧的节奏非常快,有过去港剧的风格。毕竟王家卫以前是tVB的导演。
第一二集,节奏飞快,可能太快了,主要为了介绍阿宝经商的开头,拜师,第一桶金原始积累,经历了一次股市风波,背了黑锅,被车撞,然后,第三集才真正进入故事,节奏正常起来。非常精彩。目前几集,完全没有废镜头。第一二集虽然节奏过快,出场人物目不暇接,但是没有到看不懂的地步。有点杜琪峰电影的风格,各种情节拼凑,就能明白人物关系。非常有意思。
说民国的,主要是和平饭店给人的感觉,加上打光,给人的错觉。但其实2000前,上海最时髦高档的饭店仍然是锦江,和平等。2000年后,新的饭店,大厦才越来越多。尤其浦东都是2000年以后开始发展的,慢慢有了规模。
很多人估计对上海的这段历史完全不了解。想当然的认为这是民国。如果是民国,拍的就应该是大世界,百乐门。
上海解放以后没有大兴过土木,一直到90末,2000开始,才大变样。故事从1993开始叙说,当时上海外滩,黄浦区那一带确实就跟解放前差不太多。黄河路当时崛起,昙花一现。2000后就被各种涌入的资本取代了。
扶苏 发表于 2023-12-27 23:47

怎么可能,当年的 波特曼 静安四季都是2000年前的好吧
g
galah
不喜欢王家卫
就是啊,在上海待过的人都知道我说的是对的,90年代上海已经开始大规模现代化建设了,一些著名的大型建筑不少都在那个时期开始和完成的。到了99年上海已经很新潮的样子了。上海现代化绝对不是那个mm 说的是从2000年后才开始的。2000年以后是开始大搞居民楼的迁建了,不少老熟人都被迁出了最好的地段。为了新区也开始大规模的多建地铁新的线路和轻轨。
飞袖 发表于 2023-12-28 03:06

完全同意,2000年的时候上海已经很新潮了
河边垂钓
完全同意,2000年的时候上海已经很新潮了
富 发表于 2023-12-28 08:08

是的,2000我去浦东写字楼找闺蜜玩,完全不比后来见到的欧美精华地带的大楼逊色
Z
Zmei
90年代的上海是日本瑞丽风流行的年代。
飞袖 发表于 2023-12-27 23:36

确实!
a
awesome010
90年代的上海是日本瑞丽风流行的年代
都把这忘了。 话说那时候每家都有在日本的。 超级多的故事。
m
meraviglia
王家卫拍戏凭感觉。
有演员吐槽,到片场都不知道今天拍什么。只见王导坐在那里,当场写一两张草稿,然后就开始根据提纲开始拍,要拍十几遍,直到王导叫卡,也不知道拍了啥。
这种风格拍电影可以,但拍电视剧,肯定要拍那么久(三年)。
所以王家卫拍的戏故事性不强,连贯性不够,更像MV。
落地无声
看了4集沪语版的,看得头疼,吵的
不过汪小姐和玲子还是挺典型的上海女孩
楼上说所以王家卫拍的戏故事性不强,连贯性不够,更像MV,我赞同。 这戏里做生意更像是办家家。
但是为了沪语,我估计我会并劳,看下去
F
Felixa
90年代的上海拍成30年代的上海滩是肯定不对的,非说那个时候就是那个样子也是没道理的,大多数上海人都记得那是什么样子,确实就不是这个样子。这只是王家卫眼中的90年代上海,问题是他90年代也不在上海啊?要是拍美国80年代的纽约却用了一套盖茨比式鎏金时代的滤镜,那肯定也会被人提出异议的
P
Pamper
感觉还不错啊 我先去看看 待会来评
w
wanwanma
林栋甫也蛮装的,一直标榜着老客勒……
焱焱
90年代的上海是日本瑞丽风流行的年代。
飞袖 发表于 2023-12-27 23:36

瑞丽还是后来的,剧中92年的时候应该是"上海服饰", 我家阿姨辈都喜欢看的,估计是抄抄港饰日饰的。
A
Avrill
回复 6楼yuleonly的帖子
独播库
落地无声
瑞丽还是后来的,剧中92年的时候应该是"上海服饰", 我家阿姨辈都喜欢看的,估计是抄抄港饰日饰的。
焱焱 发表于 2023-12-28 09:17

朋街么?
H
Huahuapig
很好看,细节做到极致。。
T
Taisy66
好像还行 我去看了
f
florence
T
Taisy66
突然觉得上海话蛮好听的
飞袖
回复 136楼florence的帖子
同样是灯红酒绿,但那会儿的上海却是一种有朝气蓬勃的,并不是电视剧里那种靡靡的,就像前面有人说的,老建筑里面都是不少根正苗红的装饰。人说话和做事很闹又土但并不是这个电视剧里表现的风尘气。那会儿流行的装逼是装外资白领气质,并不是装民国风的逼,整个装逼方向都是反了。这个剧可以当时空错乱的穿越剧来欣赏。
l
leilani
我想去看看
s
sagegreen
我看完第一集就买了腾讯视频vip,看的是美术和摄影,还有片尾我朋友的名字 演员里面爷叔和汪小姐演的最好了 王家卫说自己只是对原著一个诠释,有时我看到一点一代宗师的影子,他打光和运镜就那个样子,我朋友发给我的片场照片里打光就是那么暗。。。
simbelmyne 发表于 2023-12-28 03:08

你买的是腾讯视频海外版吗?没看到这个片子呀
似曾相识
就是啊,在上海待过的人都知道我说的是对的,90年代上海已经开始大规模现代化建设了,一些著名的大型建筑不少都在那个时期开始和完成的。到了99年上海已经很新潮的样子了。上海现代化绝对不是那个mm 说的是从2000年后才开始的。2000年以后是开始大搞居民楼的迁建了,不少老熟人都被迁出了最好的地段。为了新区也开始大规模的多建地铁新的线路和轻轨。
飞袖 发表于 2023-12-28 03:06

可能和每个人的经历有关吧,小学生中学生的活动范围相对比较小,主要是家附近。我对浦东的变化很熟悉是因为父母工作单位的关系,是从陆家嘴拆迁就见证历史的。90年代初甚至中期,浦东都还是浦西很多人眼里的乡下,不愿意搬来的。一些亲戚朋友家住黄浦杨浦的,确实90年代没什么大变化,大规模的老居民区拆迁安置印象中是90年末商品房开放购买以后开始的。
m
mt.everest
我感觉这个戏买了很多很多的流量,但是拍的一般。
不是演员的锅,是王家卫的锅。他住过90年代上海嘛?
我90年代的记忆和他拍的东西完全没关系啊。
另外,这个调调拍得好的,是潘虹和刘青云演的“股疯”,是不是还有王汝刚?不说了,我挖出来再看了。
贴一个沪语版的链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K411W7kc/?vd_source=bf235896c987b42e4399a8de5e313590
渔非凡
可能和每个人的经历有关吧,小学生中学生的活动范围相对比较小,主要是家附近。我对浦东的变化很熟悉是因为父母工作单位的关系,是从陆家嘴拆迁就见证历史的。90年代初甚至中期,浦东都还是浦西很多人眼里的乡下,不愿意搬来的。一些亲戚朋友家住黄浦杨浦的,确实90年代没什么大变化,大规模的老居民区拆迁安置印象中是90年末商品房开放购买以后开始的。
似曾相识 发表于 2023-12-28 09:59


不是建筑本身的变化,是人的精神面貌和穿着打扮,以及建筑内部的软装。
m
mt.everest
瑞丽还是后来的,剧中92年的时候应该是"上海服饰", 我家阿姨辈都喜欢看的,估计是抄抄港饰日饰的。
焱焱 发表于 2023-12-28 09:17

上海服饰是90年代中期的。
我偷偷买,哈哈哈
m
mt.everest
很好看,细节做到极致。。
Huahuapig 发表于 2023-12-28 09:36

做的错了,做到极致又怎么样?
历史虚无主义呢,完全可以拍玄幻片
E
Eminemer
里面大多是上海人,所以演的还可以
n
nodoubt1981
上海人觉得墨镜王拍得脱离现实,太做作了。
T
TooTall
生活的圈子不同会有认知的差别。繁花里的人物是那个时代抓住机遇走在浪尖的人,肯定和普通弄堂民众的生活氛围不同。认购证当时普通人不敢碰或者就买个几张,和大户室的人天差地别。黄河路当时的确热闹,金碧辉煌水晶大吊灯,我家亲戚做生意的所以跟着去过。昨天看到弄堂搬家那里就是普通人家的场景了。
我是书粉也是上海小囡,虽然剧跟书差别很大,不妨碍我觉得基调很还原九十年代,看得过瘾。上海话一些俚语太亲切了。
m
metis
回复 136楼florence的帖子
同样是灯红酒绿,但那会儿的上海却是一种有朝气蓬勃的,并不是电视剧里那种靡靡的,就像前面有人说的,老建筑里面都是不少根正苗红的装饰。人说话和做事很闹又土但并不是这个电视剧里表现的风尘气。那会儿流行的装逼是装外资白领气质,并不是装民国风的逼,整个装逼方向都是反了。这个剧可以当时空错乱的穿越剧来欣赏。
飞袖 发表于 2023-12-28 09:49

特别同意你说的“朝气蓬勃”的感觉。我从90年代中期在上海生活了近十年,感觉的到上海那个阶段蓬勃发展的势头,还有普通人心中洋溢的自信和对未来的希望。
j
jincieryi2008
快进看了半集,我觉得这种风格的剧或者店员早已经过时了。。。
f
foreverf
和王鹤棣的那个现偶差不多,调光滤镜高级些, 都是男主出现就仰角慢镜头 单看脸我更喜欢棣棣,毕竟年轻,
a
awesome010
生活的圈子不同会有认知的差别。繁花里的人物是那个时代抓住机遇走在浪尖的人,肯定和普通弄堂民众的生活氛围不同。认购证当时普通人不敢碰或者就买个几张,和大户室的人天差地别。黄河路当时的确热闹,金碧辉煌水晶大吊灯,我家亲戚做生意的所以跟着去过。昨天看到弄堂搬家那里就是普通人家的场景了。
我是书粉也是上海小囡,虽然剧跟书差别很大,不妨碍我觉得基调很还原九十年代,看得过瘾。上海话一些俚语太亲切了。
TooTall 发表于 2023-12-28 10:27

是的。 我在里面27号隔壁长大哈哈哈。 汇合一群爸妈都在外滩附近上班的同学朋友,就觉得差不多。 唉算了。现在都啥样了。 还要内讧 服了。 除了超熟上海土著发小,我看朋友 特别是北京的, 现在都吓死人。噤若寒蝉。 半个字都不敢说错。 点赞都不敢。 上海土著还吵啥 能播能有点推广就已经背后有人出大力了。
s
sunsetdance
上海服饰是90年代中期的。
我偷偷买,哈哈哈
mt.everest 发表于 2023-12-28 10:21

哈哈,我也买过一阵
J
JasmineJ
回复 6楼yuleonly的帖子
https://www.olevod.com/index.php/vod/play/id/52491/sid/1/nid/1.html
h
happyforever22
其实我不太明白大家为什么那么纠结场景真实还原与否,这又不是拍记实片,那些架空剧,乱改历史的剧大家不也都看得津津有味吗?我不觉得出戏,不是有人这么说从未觉得是民国,演员的做派和上海话都让我觉得拍的是真真正正的上海,氛围感很重要。
E
Emilyll
我要说王墨镜一直挺做作的感觉会被粉丝拍飞。不过这个剧会追,然后还非常期待油管有个陈小姐说电影来用上海话评点一番,曾经看过她评点《爱情神话》,《第一炉香》,实在是个很妙的女影评人。
飞袖
其实我不太明白大家为什么那么纠结场景真实还原与否,这又不是拍记实片,那些架空剧,乱改历史的剧大家不也都看得津津有味吗?我不觉得出戏,不是有人这么说从未觉得是民国,演员的做派和上海话都让我觉得拍的是真真正正的上海,氛围感很重要。
happyforever22 发表于 2023-12-28 11:06

问题是这不是架空剧啊,是非常有时代印记的年代剧啊。这是特定的年代背景下发生的故事。不少人都真实经历过。这个是挑战观看的人的记忆和精神是否错乱的 问题。 如果是全架空都挺好了,这剧竟然拍出了穿越好几个时空的感觉。
番茄85
房屋大规模商品化确实90年代末的事情
Namama 发表于 2023-12-28 07:00

有概念和大规模是两回事。上海90年代很多人去日本打工,寄钱回来就买房买电器。我家亲戚都是90年代中换的商品房。
s
shalalala2
其实我不太明白大家为什么那么纠结场景真实还原与否,这又不是拍记实片,那些架空剧,乱改历史的剧大家不也都看得津津有味吗?我不觉得出戏,不是有人这么说从未觉得是民国,演员的做派和上海话都让我觉得拍的是真真正正的上海,氛围感很重要。
happyforever22 发表于 2023-12-28 11:06

因为没人经历过架空的历史啊,当然想拍啥拍啥。这里上海老阿姨不少,都是要凸显一下自己是过来人。哈哈
h
hi_there
非常浮夸,灯光镜头都过于刻意做作,居然把90年代的大陆拍成了民国风,王家卫老了。
焱焱 发表于 2023-12-27 22:45

同意,拍得象是四十年代了,不符合剧情
p
pevcmao
90年代的上海不是这样 没共鸣
T
TooTall
说象民国的很奇怪啊,你们在民国生活过吗?亲身经历过?
番茄85
90年代股市跟菜市场似的。闹哄哄的。90年代上海服饰流行的是日风不是港风。有钱人都去日本买衣服。
a
awesome010
那时候每家人都有去日本的,各种离奇的故事都有,而且日本那时候确实是顶峰。唉唉唉。那时候日本好像经济巨好,去了努力的都捞到好多钱好多机会。 不少霍的出的人一下子大飞跃,然后走错路大崩盘的也好多。可惜这种不能拍了。
河边垂钓
90年代的上海不是这样 没共鸣
pevcmao 发表于 2023-12-28 11:22

色调确实不太对头,氛围感也和印象中的不大一样,不过看着质感还不错,打算去看看,当艺术片看还是可以的
番茄85
因为没人经历过架空的历史啊,当然想拍啥拍啥。这里上海老阿姨不少,都是要凸显一下自己是过来人。哈哈
shalalala2 发表于 2023-12-28 11:21

这不是凸显问题。而是年代太近的片子还是需要主意年代感。拍文革时期总不好背景是今天的高楼大厦。太出戏了。
r
rindo
就我一个人觉得里面的上海话有点怪吗?不如爱情神话里的自然,甚至不如阿飞正传里的
c
couchpotato
电视剧还是好看的,就是要抱着比较开放的心态,不带太多预设。 跟原著基本小说关系比较淡,基本上王家卫借金宇澄的壳讲自己的故事。然后肯定也不是文艺电影的调调, 反而故事特别密,噱头十足,看得出王家卫是想拍给非文艺片受众看的。我觉得第二集剪辑有点问题,尤其配乐我有点吃不消,但听说后面越来越好。黄河路乍浦路九十年代是极尽繁华热闹的,上海人都知道,剧里的景还是搭得很还原。上海人看沪语版觉得太亲切太原汁原味了,台词是下过十足功夫的。
我觉得如果希望王家卫十足还原小说或者九十年代上海市民生活的全貌,那是会失望的。如果愿意看他挑时代的一角讲一些故事,那还是对99%国产剧的降维打击, 不仅包括画面,也包括剧本水平和故事的密度和推进的方式。
我也非常非常推荐《繁花》的小说,作为一个上海人这绝对是我除了《红楼梦》以外的最爱的中文长篇。小说调子是繁华下透着悲凉的,不仅讲九十年代,也讲前三十年。讲繁花绽放,更讲繁花凋零,是会看着不停落泪的。我希望有朝一日,可能是几十年以后,会有一部贴着《繁花》原来调子拍的电视剧,把三四十年的故事都拍进去。到时候胡歌可以演阿宝他爹。也不晓得中国的电视剧电影市场会不会有这样一天。听说娄烨之前也想买版权的,我倒觉得娄烨这个生在长在社会主义中国的上海人是可以拍出原著的调子的,只是没办法上映罢了....
s
shalalala2
我要说王墨镜一直挺做作的感觉会被粉丝拍飞。不过这个剧会追,然后还非常期待油管有个陈小姐说电影来用上海话评点一番,曾经看过她评点《爱情神话》,《第一炉香》,实在是个很妙的女影评人。
Emilyll 发表于 2023-12-28 11:13

王墨镜一直就是做作啊。转景摆拍都很刻意。已经过时了。你看李安从来不搞这种华而不实的东西。其实90年代上海基调跟别的地方没啥两样,就李焕英的滤镜就很好。王这个港人是不懂的,还在搞张爱玲的调调。虽然但是,他把上海人的聒噪拍出来了。哈哈。
e
evergreenmimi
他的这个旧时代调调和中国大陆不搭
p
pevcmao
色调确实不太对头,氛围感也和印象中的不大一样,不过看着质感还不错,打算去看看,当艺术片看还是可以的
河边垂钓 发表于 2023-12-28 11:29

以前潘虹有部电影 股疯 那才是90年代的上海 香港人拍不出以前的上海
s
shalalala2
说象民国的很奇怪啊,你们在民国生活过吗?亲身经历过?
TooTall 发表于 2023-12-28 11:24

片子总看过吧,泛黄,然后珠光宝气无光十色的。
渔非凡
这不是凸显问题。而是年代太近的片子还是需要主意年代感。拍文革时期总不好背景是今天的高楼大厦。太出戏了。
番茄85 发表于 2023-12-28 11:29

还有拍古代戏如果出现水管,现代的楼,水泥地都是让人很出戏的。
T
TooTall
片子总看过吧,泛黄,然后珠光宝气无光十色的。
shalalala2 发表于 2023-12-28 11:33

片子也不一定真实啊,都是电视剧
m
mallow111
其实我不太明白大家为什么那么纠结场景真实还原与否,这又不是拍记实片,那些架空剧,乱改历史的剧大家不也都看得津津有味吗?我不觉得出戏,不是有人这么说从未觉得是民国,演员的做派和上海话都让我觉得拍的是真真正正的上海,氛围感很重要。
happyforever22 发表于 2023-12-28 11:06

因为要装b一下,才显示自己的格调,烂片看着一点意见都没
p
pevcmao
回复 157楼飞袖的帖子
确实是,主要他不是架空剧 想象下 民国谍战剧都是靠电脑手机收集情报 怎么看得下去
f
fredman
非常浮夸,灯光镜头都过于刻意做作,居然把90年代的大陆拍成了民国风,王家卫老了。
焱焱 发表于 2023-12-27 22:45

门口站个日本人就是扛日剧。
站个国民党就是谍战剧。。。
r
rindo
个人感觉90年代浦东的变化其实是非常大的,可能是和我们各自经历有关,眼看着陆家嘴拆迁,从东方明珠到八佰伴张杨路到金茂大厦。浦东反倒是这十几年陆家嘴地区没什么太大变化,变化大的是中环到外环。
似曾相识 发表于 2023-12-28 02:55

浦东是乡活头,哈哈。 90年东方商厦刚造好的时候,边上还有农田,徐家汇也跟乡下差不多
T
TooTall
以前潘虹有部电影 股疯 那才是90年代的上海 香港人拍不出以前的上海
pevcmao 发表于 2023-12-28 11:30

所以我前面说感受跟自己的生活环境圈层有关。股疯是平民百姓,很真实,和繁花里的小老板人群不一样。
p
pevcmao
王墨镜一直就是做作啊。转景摆拍都很刻意。已经过时了。你看李安从来不搞这种华而不实的东西。其实90年代上海基调跟别的地方没啥两样,就李焕英的滤镜就很好。王这个港人是不懂的,还在搞张爱玲的调调。虽然但是,他把上海人的聒噪拍出来了。哈哈。
shalalala2 发表于 2023-12-28 11:30

对 总结到位 张爱玲的调调 问题张爱玲写的都是解放前的上海
番茄85
因为要装b一下,才显示自己的格调,烂片看着一点意见都没
mallow111 发表于 2023-12-28 11:34

为什么讨论电视剧也有人这样口出恶言。聊聊天不好吗?
s
shalalala2
片子也不一定真实啊,都是电视剧
TooTall 发表于 2023-12-28 11:34

你如果没生活过,这种不是原汁原味的事情很难解释。你能想象你老家90年代是这样的吗?上海没有本质区别。
T
TooTall
浦东是乡活头,哈哈。 90年东方商厦刚造好的时候,边上还有农田,徐家汇也跟乡下差不多
rindo 发表于 2023-12-28 11:35

对的,当时再过去一点田林那边都是农田,徐家汇的大中华橡胶厂一股味儿
h
happyforever22
因为要装b一下,才显示自己的格调,烂片看着一点意见都没
mallow111 发表于 2023-12-28 11:34

你觉得是装,我觉得是认真,如果国内的片子都能认真地装一下挺好的,最起码不敷衍
T
TooTall
你如果没生活过,这种不是原汁原味的事情很难解释。你能想象你老家90年代是这样的吗?上海没有本质区别。
shalalala2 发表于 2023-12-28 11:38

我就是上海人,黄河路经常去,就是剧里的样子。苔圣园,上海人应该都知道。
h
haizhongzhou
九十年代灯红酒绿的黄河路和苏州河畔的弄堂完全是两个世界,如果拍的是霓虹街的近景,感觉会尤其强烈。墨镜的运镜虽然夸张太氛围,但这部剧总体觉得不错。
r
rindo
怎么可能,当年的 波特曼 静安四季都是2000年前的好吧
富 发表于 2023-12-28 08:01

四季比波特曼晚了十年不止
a
awesome010
为什么讨论电视剧也有人这样口出恶言。聊聊天不好吗?
番茄85 发表于 2023-12-28 11:37

mitb倒了 过来好多大土包子ws凤凰男.....
还喜欢装b装各种懂 还随便开口贬低这里女生。。。然后马上发现,人都比wsn水平高经历背景好。 然后就崩不住了。
r
rindo
说象民国的很奇怪啊,你们在民国生活过吗?亲身经历过?
TooTall 发表于 2023-12-28 11:24

哈哈,这个问的好
s
shalalala2
所以我前面说感受跟自己的生活环境圈层有关。股疯是平民百姓,很真实,和繁花里的小老板人群不一样。
TooTall 发表于 2023-12-28 11:36

这些人群一样是小市民,没一个是老钱。因为老钱逃的逃整得整早跑光了。我的姨婆算老钱了,在建国东路有花园洋房,也不是这个驾势,那个时候人还不敢炫富,都比较低调。除了亚叔可以展现一下老上海,别的人一副老钱派头就是过了。不过我应该还是会继续看看
喜羊羊888
你觉得是装,我觉得是认真,如果国内的片子都能认真地装一下挺好的,最起码不敷衍
happyforever22 发表于 2023-12-28 11:39

你觉得只要刀工好装盘漂亮的菜就好吃, 人家觉得菜本身的味道做得好才叫好吃,标准不一样。
最搞笑的那些烂片的剧粉整天苦口婆心地劝人,跳过这几集就好了, 忍了大白滤镜就好了, 忽略他的台词就好了,整个一个污泥里可能有宝贝的感觉。 我估计在烂片中沉沦也是一种HIGH, 瘾君子一样。
w
wacxg
这些人群一样是小市民,没一个是老钱。因为老钱逃的逃整得整早跑光了。我的姨婆算老钱了,在建国东路有花园洋房,也不是这个驾势,那个时候人还不敢炫富,都比较低调。除了亚叔可以展现一下老上海,别的人一副老钱派头就是过了。不过我应该还是会继续看看
shalalala2 发表于 2023-12-28 11:45

一群小商人暴发户,演成了民国老钱风+港风。
h
happyforever22
运镜,镜头语言,光影,色调在电视剧中都是一流,氛围感,演员的挑选和表现都好于一般的剧,上海和上海人是中国最复杂最难拍的,特别是大陆的背景,这种洋气的贵气的气质是内地演员很少拥有的,不明白那么多烂剧一大堆人捧,一个认真拍出来的却是如此挑剔和高要求,说不好就算了,骂上和攻击上了也是匪夷所思。


T
TooTall
这些人群一样是小市民,没一个是老钱。因为老钱逃的逃整得整早跑光了。我的姨婆算老钱了,在建国东路有花园洋房,也不是这个驾势,那个时候人还不敢炫富,都比较低调。除了亚叔可以展现一下老上海,别的人一副老钱派头就是过了。不过我应该还是会继续看看
shalalala2 发表于 2023-12-28 11:45

我不觉得黄河路是老钱去的地方。应该都是做生意的,招待客户的。以前我们公司招待比较重要的客户才去因为位子比较难订,我们一般去富民路上保罗酒家,也小有名气。
m
mallow111
你觉得是装,我觉得是认真,如果国内的片子都能认真地装一下挺好的,最起码不敷衍
happyforever22 发表于 2023-12-28 11:39

这部电视剧有很多优点咋不说,一上来就是说导演装b,这楼里有多少人经历过当时的上海生活,大部分都是普通老百姓,电视里讲的人群显然不是普通老百姓。这电视剧的重点是场景吗,难道不是一群搞钱搞事业的人吗?
j
jacquelinezhang
YouTube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