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山大師的一生—在匆忙的弘法中(下)

a
appletea520
楼主 (北美华人网)
人要怎麼做?修該如何修? 奉菩薩指示 :往後每日一篇 憨山大師的事蹟與修行故事,以 學習效仿他的精神與作為。 請您除了每日定課與奉行斷惡修善外,也要多多參考本篇故事案例,並希望您多多轉發分享,往後亦將製作相關影片:(以下取自網路後編輯分享)
文章目錄頁面:http://mouniassn.pixnet.net/blog/category/list/3128237    大師在徑山和達觀大師的許多弟子一同紀念達觀大師。大師先後寫了一篇祭文,後又把達觀大師的舍利藏在文殊台,弟子法鎧建了一座塔,大師又作了一篇塔銘刻在塔前。    這年大師在徑山過年,開堂為大眾講《參禪切要》。因為法鎧請問法相宗義,大師便寫了一本《世相通說》。這時間大師還寫了一篇《擔板漢歌並引》,玆引於下:    「徑山法窟,自大慧中興臨濟之道,相續慧命,代之不乏。近來禪門寥落絕響,久矣。頃一時參究之土,坐滿山中,至有一念瞥地,當體現的,得大自在背,惜乎!坐在潔白地上,不肯放捨,以為奇特,不知反成法礙也。教中名所知障。所以古德云:『直饒做到寒潭皎月,靜夜鐘聲,隨叩擊以無虧,觸波瀾而不散,猶是生死岸頭事。所謂荊棘林中下腳易,月明簾下轉身難,各抱守竿頭,靜沈死水,尚不許坐住,說有未到瞥地,偶得電光三味,便以為得,弄識神影子者乎。』此參禪者得少為足,古今之通病也。恐落世諦流布,疑誤多人,有請益者,乃笑為《擔板漢歌》以示之。歌曰    擔板漢,擔板漢,  如何被他苦相賺。  只圖肩上輕,  不顧腳跟絆。  縱繞擔到未生前,  早已被他遮一半。  這片板,頂上枷。  渾身骨肉都屬他。  若不快便早拋卻,  百千萬劫真怨家。  坐也累,行也累,  明明障礙何不會?  只為當初錯認真,  清淨門戶生妖魅。  開眼見,閉眼見,  白日太空生閃電;  乾闥婆城影現空,  癡幾說作無宮殿。  要得輕,須放下。  臭死蝦蟆爭甚價;  烏豆將來換眼睛,  魚目應須辨真假。  有條路,最好行,  坦坦蕩蕩如天平;  但不留戀傍花柳,  管取他年入帝京。  捨身命,如大地,  牛馬駝驢不須避;  果能一擲過須彌,  劍樹刀山如兒戲。  如愛他,被他害,  累贅多困費管帶;  一朝打破琉璃瓶,  大地山河多粉碎。  我勸君,不要擔,  髑髏有汗當下乾;  分身散影百千億,  從今不入生死關。    看了《擔板漢歌》,那深含理性的生動言句,使人明瞭參禪的路頭風光及其到家的消息,確是宗門實修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