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 将近五年未回国谈谈回国一个多月的感受

d
dvdhe
楼主 (北美华人网)


背景:坐标经济发达省份二线城市,2019年来美国念硕士,中途经历疫情+毕业+找工作,将近5年没有回过国. 今年有机会回国休息一个多月,有如下的直观感受:
1. 经济不怎么景气, 以前印象中很繁华热闹的老城区,如今商铺一排排都空着或者等待转租.可能是城市规划的原因,人口在不同区的分流很严重,如今有人气的地方集中在几个大的商圈.
2.接上条,如今消费降级市场下沉是大趋势.最直观的感受是身边的朋友不再对pdd嗤之以鼻.另外免费的公园打败了付费健身房,因为有看到一个健身行业的朋友在吐槽当地健身房发工资都困难,至于跑路已经是常规操作了.
3. 庞大的退休群体.虽然存在幸存者偏差(我回去逛的时候年轻人大都在上班)但是明显感觉到老龄化加速的趋势,坐公交的时候几乎都是老人卡,而且可以预见的是以后老年人只会一年比一年多.
4. 标语和语录明显多了很多,另外也会看到很多在私家车或者网约车上贴国旗的.
5.很多人对美国的态度两极分化,有一些抱有敌意但也同时很好奇美国是不是真的像国内新闻里说的一样.身边亲属和朋友有的不动声色在攒金币,有的是真心觉得国外水深火热.
6.垃圾分类执行的挺好的,而且目前回收资源的服务很火.很多小区楼下有专门回收衣服鞋子纸壳子的自助设备,东西扔进去就有钱,属于是互联网时代的收废品了.
7.好吃的东西太多了.这一点毋庸置疑,光奶茶品类都已经卷生卷死了.但是在外面吃一顿的消费,对于当地平均工资来说也不是很便宜.
8.生活非常便利,代价是让渡了大部分的隐私信息,不过大部分人也不关心.目前日常支付还是以扫码和刷脸支付为主,没怎么用上NFC.
9.接上条,对于没有身份证的外籍人士就很不便利了.去哪里都要身份证实名验证,而且Visa卡回去基本没用上.
10.坐地铁和高铁都需要安检,摄像头很多(不过谁知道会不会在它该坏的时候坏掉呢).
11.开车很难.电动车和行人乱窜,不守交规.
最后补充一条有趣的观察:
目前国内的同龄人(曾经的同学或者朋友)大体分为四种:
1.在体制内有关系和背景的,工作大多很闲适待遇也不错,而且一部分也结婚生子了.
2.凭借自己努力考进体制内或者事业单位的但是家里没有关系的,会抱怨被压榨,很累但是不敢辞.
3.私企打工人,方差比较大什么样的都有,但是很少有生孩子安定下来的.
4.全职在家考公考编没上岸的.
补充:因为回国只停留了一个月所以只能浮光掠影记录一下最直观的个人感受,无法面面俱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反诈宣传力度很大,在车站地铁站这样的公共场所都可以看到反诈宣传的提示.
看到有评论说这些感受都是地理老生常谈,我觉得这也说明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或许事实确实如此吧?
目前国内最震撼我的是阶级固化,就身边统计学来说,同学聚会发现基本上所有同学都完美继承上一代阶级.本来很多学校公认的败家子,什么大学胡混退学的,双商都不太行的,结果目前混得都还不错.反而一些出身不好但是公认很优秀的同学,也只是艰辛度日,没能出人头地.在美国我身边真的见过贫民窟里一路上学混到中产的,也见过因为吸毒从中产跌落的.不得不承认阶级这种东西真可怕,感觉只要不吸毒,不赌博,不乱投资,就是放个傻子都行.
我早说过,国内以后就是苏联模式,编制为王,进不了编制也要进国企央企这种泛体制内的地方.如果不是外企那种WLB还行且有可能作为润出去的跳板的地方,体制外的工作给钱再多都不要去,还不如全职脱产家里蹲考编制上岸.
过去30年带点自由化色彩的体制外经济高速发展才是几千年历史上一个不起眼的outlier,而且所谓的改革开放本身也充满偶然性,并不能代表东亚洼地的客观规律.历史总将均值收敛到东亚的传统常态,就像伊朗那样.
现在在国外遇到国内出来的旅游团,绝大多数团员都是这种从体制内退休的大叔大妈.基本上全身名牌,消费能力很强.到了国外就各种找奢侈品店买买买.年轻人出来旅游的一看就是有钱有闲的各种泛二代.普通中产出国游很少见了.

p
pwwq
垃圾分类,在北京天津各种小区看到的, 基本上就是随便乱扔, 分类桶的确放在那里,都是乱扔的, 还有专门捡纸箱子的人,每天晚上 坐在楼下的花坛边,等着去掏垃圾桶
6
66liuliu
楼主太年轻,其实90年代早期跟现在很像,发展趋势大概率是90年代中期就剩国有经济维持基本运转,然后重新放开推动经济。然后“新中国”的历史里面一直是这两种态势交替,楼主所谓的东亚洼地均值,也是这两种状态交替。太阳底下无新事。文革算得上outlier。
平平平平
中国一直都是这样,体制内和体制外俩重天
c
chuqiu
回复 2楼pwwq的帖子
我家那种小地方, 垃圾分类就是个笑话。 各种垃圾大家随便丢到任何一个垃圾桶。问我妹。我妹说我们这地方根本就没有分类处理垃圾的设备,各种垃圾分类箱就是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
A
AnjiaToronto


背景:坐标经济发达省份二线城市,2019年来美国念硕士,中途经历疫情+毕业+找工作,将近5年没有回过国. 今年有机会回国休息一个多月,有如下的直观感受:
1. 经济不怎么景气, 以前印象中很繁华热闹的老城区,如今商铺一排排都空着或者等待转租.可能是城市规划的原因,人口在不同区的分流很严重,如今有人气的地方集中在几个大的商圈.
2.接上条,如今消费降级市场下沉是大趋势.最直观的感受是身边的朋友不再对pdd嗤之以鼻.另外免费的公园打败了付费健身房,因为有看到一个健身行业的朋友在吐槽当地健身房发工资都困难,至于跑路已经是常规操作了.
3. 庞大的退休群体.虽然存在幸存者偏差(我回去逛的时候年轻人大都在上班)但是明显感觉到老龄化加速的趋势,坐公交的时候几乎都是老人卡,而且可以预见的是以后老年人只会一年比一年多.
4. 标语和语录明显多了很多,另外也会看到很多在私家车或者网约车上贴国旗的.
5.很多人对美国的态度两极分化,有一些抱有敌意但也同时很好奇美国是不是真的像国内新闻里说的一样.身边亲属和朋友有的不动声色在攒金币,有的是真心觉得国外水深火热.
6.垃圾分类执行的挺好的,而且目前回收资源的服务很火.很多小区楼下有专门回收衣服鞋子纸壳子的自助设备,东西扔进去就有钱,属于是互联网时代的收废品了.
7.好吃的东西太多了.这一点毋庸置疑,光奶茶品类都已经卷生卷死了.但是在外面吃一顿的消费,对于当地平均工资来说也不是很便宜.
8.生活非常便利,代价是让渡了大部分的隐私信息,不过大部分人也不关心.目前日常支付还是以扫码和刷脸支付为主,没怎么用上NFC.
9.接上条,对于没有身份证的外籍人士就很不便利了.去哪里都要身份证实名验证,而且Visa卡回去基本没用上.
10.坐地铁和高铁都需要安检,摄像头很多(不过谁知道会不会在它该坏的时候坏掉呢).
11.开车很难.电动车和行人乱窜,不守交规.
最后补充一条有趣的观察:
目前国内的同龄人(曾经的同学或者朋友)大体分为四种:
1.在体制内有关系和背景的,工作大多很闲适待遇也不错,而且一部分也结婚生子了.
2.凭借自己努力考进体制内或者事业单位的但是家里没有关系的,会抱怨被压榨,很累但是不敢辞.
3.私企打工人,方差比较大什么样的都有,但是很少有生孩子安定下来的.
4.全职在家考公考编没上岸的.
补充:因为回国只停留了一个月所以只能浮光掠影记录一下最直观的个人感受,无法面面俱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反诈宣传力度很大,在车站地铁站这样的公共场所都可以看到反诈宣传的提示.
看到有评论说这些感受都是地理老生常谈,我觉得这也说明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或许事实确实如此吧?
目前国内最震撼我的是阶级固化,就身边统计学来说,同学聚会发现基本上所有同学都完美继承上一代阶级.本来很多学校公认的败家子,什么大学胡混退学的,双商都不太行的,结果目前混得都还不错.反而一些出身不好但是公认很优秀的同学,也只是艰辛度日,没能出人头地.在美国我身边真的见过贫民窟里一路上学混到中产的,也见过因为吸毒从中产跌落的.不得不承认阶级这种东西真可怕,感觉只要不吸毒,不赌博,不乱投资,就是放个傻子都行.
我早说过,国内以后就是苏联模式,编制为王,进不了编制也要进国企央企这种泛体制内的地方.如果不是外企那种WLB还行且有可能作为润出去的跳板的地方,体制外的工作给钱再多都不要去,还不如全职脱产家里蹲考编制上岸.
过去30年带点自由化色彩的体制外经济高速发展才是几千年历史上一个不起眼的outlier,而且所谓的改革开放本身也充满偶然性,并不能代表东亚洼地的客观规律.历史总将均值收敛到东亚的传统常态,就像伊朗那样.
现在在国外遇到国内出来的旅游团,绝大多数团员都是这种从体制内退休的大叔大妈.基本上全身名牌,消费能力很强.到了国外就各种找奢侈品店买买买.年轻人出来旅游的一看就是有钱有闲的各种泛二代.普通中产出国游很少见了.


dvdhe 发表于 2023-12-19 08:25

楼主回国做社会调查了,很不错。加油。
B
BlueBlueBird


背景:坐标经济发达省份二线城市,2019年来美国念硕士,中途经历疫情+毕业+找工作,将近5年没有回过国. 今年有机会回国休息一个多月,有如下的直观感受:
1. 经济不怎么景气, 以前印象中很繁华热闹的老城区,如今商铺一排排都空着或者等待转租.可能是城市规划的原因,人口在不同区的分流很严重,如今有人气的地方集中在几个大的商圈.
2.接上条,如今消费降级市场下沉是大趋势.最直观的感受是身边的朋友不再对pdd嗤之以鼻.另外免费的公园打败了付费健身房,因为有看到一个健身行业的朋友在吐槽当地健身房发工资都困难,至于跑路已经是常规操作了.
3. 庞大的退休群体.虽然存在幸存者偏差(我回去逛的时候年轻人大都在上班)但是明显感觉到老龄化加速的趋势,坐公交的时候几乎都是老人卡,而且可以预见的是以后老年人只会一年比一年多.
4. 标语和语录明显多了很多,另外也会看到很多在私家车或者网约车上贴国旗的.
5.很多人对美国的态度两极分化,有一些抱有敌意但也同时很好奇美国是不是真的像国内新闻里说的一样.身边亲属和朋友有的不动声色在攒金币,有的是真心觉得国外水深火热.
6.垃圾分类执行的挺好的,而且目前回收资源的服务很火.很多小区楼下有专门回收衣服鞋子纸壳子的自助设备,东西扔进去就有钱,属于是互联网时代的收废品了.
7.好吃的东西太多了.这一点毋庸置疑,光奶茶品类都已经卷生卷死了.但是在外面吃一顿的消费,对于当地平均工资来说也不是很便宜.
8.生活非常便利,代价是让渡了大部分的隐私信息,不过大部分人也不关心.目前日常支付还是以扫码和刷脸支付为主,没怎么用上NFC.
9.接上条,对于没有身份证的外籍人士就很不便利了.去哪里都要身份证实名验证,而且Visa卡回去基本没用上.
10.坐地铁和高铁都需要安检,摄像头很多(不过谁知道会不会在它该坏的时候坏掉呢).
11.开车很难.电动车和行人乱窜,不守交规.
最后补充一条有趣的观察:
目前国内的同龄人(曾经的同学或者朋友)大体分为四种:
1.在体制内有关系和背景的,工作大多很闲适待遇也不错,而且一部分也结婚生子了.
2.凭借自己努力考进体制内或者事业单位的但是家里没有关系的,会抱怨被压榨,很累但是不敢辞.
3.私企打工人,方差比较大什么样的都有,但是很少有生孩子安定下来的.
4.全职在家考公考编没上岸的.
补充:因为回国只停留了一个月所以只能浮光掠影记录一下最直观的个人感受,无法面面俱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反诈宣传力度很大,在车站地铁站这样的公共场所都可以看到反诈宣传的提示.
看到有评论说这些感受都是地理老生常谈,我觉得这也说明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或许事实确实如此吧?
目前国内最震撼我的是阶级固化,就身边统计学来说,同学聚会发现基本上所有同学都完美继承上一代阶级.本来很多学校公认的败家子,什么大学胡混退学的,双商都不太行的,结果目前混得都还不错.反而一些出身不好但是公认很优秀的同学,也只是艰辛度日,没能出人头地.在美国我身边真的见过贫民窟里一路上学混到中产的,也见过因为吸毒从中产跌落的.不得不承认阶级这种东西真可怕,感觉只要不吸毒,不赌博,不乱投资,就是放个傻子都行.
我早说过,国内以后就是苏联模式,编制为王,进不了编制也要进国企央企这种泛体制内的地方.如果不是外企那种WLB还行且有可能作为润出去的跳板的地方,体制外的工作给钱再多都不要去,还不如全职脱产家里蹲考编制上岸.
过去30年带点自由化色彩的体制外经济高速发展才是几千年历史上一个不起眼的outlier,而且所谓的改革开放本身也充满偶然性,并不能代表东亚洼地的客观规律.历史总将均值收敛到东亚的传统常态,就像伊朗那样.
现在在国外遇到国内出来的旅游团,绝大多数团员都是这种从体制内退休的大叔大妈.基本上全身名牌,消费能力很强.到了国外就各种找奢侈品店买买买.年轻人出来旅游的一看就是有钱有闲的各种泛二代.普通中产出国游很少见了.


dvdhe 发表于 2023-12-19 08:25

预测楼主是学统计的。 不过说的很好,很真实。
g
godblessyou
还是那句老话, 对土生土长的华人来说,中国是好脏好乱好快活,美国是好山好水好寂寞
q
qigege1212
疫情前回国我们小区就垃圾分类,垃圾桶还不放一起,我辛辛苦苦分门别类扔好,眼睁睁见一个车把各个垃圾🪣的垃圾装一起拉走了,留下我风中凌乱。现在不知道进步没有。多
C
CindyMC13
和楼主同感,普通人在国内很艰难。
K
Kakalalala
我回国就一个感受,开心。哪有这闲工夫研究别人。
v
vsfan
这地里来的 写的人才30岁吧
m
mermaidyuu
公交当然都是老人坐,因为舍不得花钱打车,各个城市都这样。年轻人都开车或者打车。
我对我爸妈小区收废品的特友好,经常免费赠送,因为他们不仅自己创造了就业机会,还保护了环境。
l
layjohns
回国就回国,亲朋好友走走,吃吃喝喝,和父母待一段,还要回去做社会观察和调查?平时和父母通话不随便聊聊不就知道了,这需要专门回去观察?
w
whatever.
公交当然都是老人坐,因为舍不得花钱打车,各个城市都这样。年轻人都开车或者打车。
我对我爸妈小区收废品的特友好,经常免费赠送,因为他们不仅自己创造了就业机会,还保护了环境。
mermaidyuu 发表于 2023-12-19 16:15

诶,我家也是
每次我回家都会有大量快递+大量瓶装饮料,我妈妈都收拾好了盒子瓶子送去给小区里收废品的老人
那个老人是有退休工资的,但一个月一千多点,还想着要补贴一下孩子,所以非常节俭
只要看到退休后的不同待遇,就不要嘲笑那些一门心思考公务员的人,真的非常不一样

w
whatiget
谢谢分享,喜欢听不一样的声音和经历。不过同意楼上,年轻人都喜欢打车或者自己开车,我的同学都不愿意挤公交。还有另一现象就是年轻人体质特别弱,跑一点累一点都不行。
樱桃花
阶级固化挺吓人的。生来就不平等让人感到悲凉
t
tuer
看到隐私就忍不住了,最没隐私的是美国,真心的。知道个名字手机号,不太注意的祖宗十八代都查出来了
c
clover12
我回家就是吃吃喝喝,没想那么多
y
ysyyrps
楼主太年轻,其实90年代早期跟现在很像,发展趋势大概率是90年代中期就剩国有经济维持基本运转,然后重新放开推动经济。然后“新中国”的历史里面一直是这两种态势交替,楼主所谓的东亚洼地均值,也是这两种状态交替。太阳底下无新事。文革算得上outlier。
66liuliu 发表于 2023-12-19 10:57

看篱笆网上很多人说现在明显比90年代难 当然回去吃喝玩乐应该很爽,据说大家消费欲望没以前高,商家为了留住顾客服务态度非常好
J
Jimmy.Woo
回复 11楼Kakalalala的帖子
因为 是他们的工作 说不定 根本 没回去
B
Beingyourself
看篱笆网上很多人说现在明显比90年代难 当然回去吃喝玩乐应该很爽,据说大家消费欲望没以前高,商家为了留住顾客服务态度非常好
ysyyrps 发表于 2023-12-19 20:13

肯定比 90年艰难,现在物价是90年代几倍,失业,减薪,但是民生物资价格并没有跌。
F
Fibers
回复 1楼dvdhe的帖子
"过去30年带点自由化色彩的体制外经济高速发展才是几千年历史上一个不起眼的outlier,而且所谓的改革开放本身也充满偶然性,并不能代表东亚洼地的客观规律.历史总将均值收敛到东亚的传统常态,就像伊朗那样."
手动点赞这句话!
s
softness
楼主太年轻,其实90年代早期跟现在很像,发展趋势大概率是90年代中期就剩国有经济维持基本运转,然后重新放开推动经济。然后“新中国”的历史里面一直是这两种态势交替,楼主所谓的东亚洼地均值,也是这两种状态交替。太阳底下无新事。文革算得上outlier。
66liuliu 发表于 2023-12-19 10:57

问题是文革一发生,对许多个体生命而言就是巨大的灾难,就像疫情期间封城一样。经济这样冷下去,对许多人来说也就是一生啊
h
haaa
阶级固化挺吓人的。生来就不平等让人感到悲凉
樱桃花 发表于 2023-12-19 20:01

这固化不算啥,以前的城乡(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还有某五类,稚童幼子都算
跟九十年代最大的区别是流动性,九十年代是从凝滞趋向流动,身心都是,人开始流动,脑子思想开始转动。九十年代国企是不行,但是乡镇企业八十年代就开始了,九十年代开始转民企/私企了
b
bigsnail
别的领域咱不清楚,但阶层固化在学术领域非常不明显。很多农村来的娃能干能拼又听话,受导师赏识得到提拔。反倒是富裕家庭或者大城市名校出来的娃一心想着出国然后转码,所以国内那些学术新生代牛人很多都是农村或者小地方出身的。
l
laohua001
据我观察,现在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生活比90年代好太多了,比十年前也好了很多。 也许是生活越好越需要钱,所以压力越大吧。
j
jakon
你在美国有什么隐私?
h
haaa
回复 27楼laohua001的帖子
一般人都是跟同时间,同空间的人比,再加上手机,很多人开始跟同时间,不同空间的人比
另外一个就是,现在很多人的生活状态不稳定,一旦失业,生存就开始有问题,住的房子,吃的食物,都需要靠收入来维持。所以有些人就回乡回农村,但是农村生活又不是所有人能忍受的,除了中老年人,很多人其实回去了还是要出来,那日子他们过不了
l
laohua001
回复 27楼laohua001的帖子
一般人都是跟同时间,同空间的人比,再加上手机,很多人开始跟同时间,不同空间的人比
另外一个就是,现在很多人的生活状态不稳定,一旦失业,生存就开始有问题,住的房子,吃的食物,都需要靠收入来维持。所以有些人就回乡回农村,但是农村生活又不是所有人能忍受的,除了中老年人,很多人其实回去了还是要出来,那日子他们过不了
haaa 发表于 2023-12-19 21:40

我只是和城市的农村的认识的人比。显然生活水平显著上升。
比如8线农村的亲戚,现在几乎都盖了新房,买车,有的家里农用车+家用车。过年回老家,车堵的进不了村。 城里的亲戚,感觉一个比一个有钱,绝大多数家庭有车。请我出去吃个饭,就是8000,10000的花。我真不知道他们的家底到底多少。
还有就是现在亲戚朋友聚会没人谈政治,都是谈吃,穿, 玩, 谈钱,咋样挣钱。不知为啥版上那么多回国感想都和政治有关。
当然,也许有些人的亲朋好友的生活水平下降。所以觉得生活越来越差。
h
haaa
我只是和城市的农村的认识的人比。显然生活水平显著上升。
比如8线农村的亲戚,现在几乎都盖了新房,买车,有的家里农用车+家用车。过年回老家,车堵的进不了村。 城里的亲戚,感觉一个比一个有钱,绝大多数家庭有车。请我出去吃个饭,就是8000,10000的花。我真不知道他们的家底到底多少。
还有就是现在亲戚朋友聚会没人谈政治,都是谈吃,穿, 玩, 谈钱,咋样挣钱。不知为啥版上那么多回国感想都和政治有关。
当然,也许有些人的亲朋好友的生活水平下降。所以觉得生活越来越差。
laohua001 发表于 2023-12-19 21:47

那宏观数据不支持你的亲朋好友代表整体 国人收入占gdp的比例低,消费和gdp比例也低,消费不如其它金砖国家,俄罗斯,印度什么的
y
youyouzou
肯定比 90年艰难,现在物价是90年代几倍,失业,减薪,但是民生物资价格并没有跌。
Beingyourself 发表于 2023-12-19 21:07


90年代,🐷⚰️总理,直接东北千万级别的集中下岗。
不知道你这个啃哪个腚才这么肯定比90年代艰难。
B
Beingyourself

90年代,🐷⚰️总理,直接东北千万级别的集中下岗。
不知道你这个啃哪个腚才这么肯定比90年代艰难。
youyouzou 发表于 2023-12-19 21:58

现在多少人失业,数据都不敢公布了。
h
haaa

90年代,🐷⚰️总理,直接东北千万级别的集中下岗。
不知道你这个啃哪个腚才这么肯定比90年代艰难。
youyouzou 发表于 2023-12-19 21:58

是不是从没想过,城镇户口,国企职工在当时中国人中的比例,为什么有人会叫新八旗 是不是也没想过,出国的人人数上还是家里是农村户口的多,包括靠读书留学出国的

h
haha12345
商铺一排排都空着或者等待转租
是商业形态变了,大家都网购了..
墨染云烟
才来五年…没见识过美国的衰退大失业吧。没见过中西部小镇和鬼村吧。没去过铁锈带吧。 就这还非要扯政治。有房子的自己跑home depot之类的,能看到一堆走路都不利索的老头还在打工, 思考下这是为啥了吗?当年大裁员时,大妈我都想去Costco做greeter。
l
layjohns
我靠,还不如90年代,真是什么话都敢说。你问问这群货让他们回到90年代愿意不?
u
usayso
这5年回趟国,不去尽情享受却搞起了茶叶蛋调查,不管你是否是轮子装卸工,但你肯定满脑子都是轮子
y
youyouzou
是不是从没想过,城镇户口,国企职工在当时中国人中的比例,为什么有人会叫新八旗 是不是也没想过,出国的人人数上还是家里是农村户口的多,包括靠读书留学出国的


haaa 发表于 2023-12-19 22:03


确实从没想过,因为根本不需要想;那个年代过来的看看周围,就知道大部分就是农民,他们住的啥破烂,穿的啥。
你是不是没想过,大下岗之前的新八旗,也就那种日子,更多人口的农民为什么羡慕他们?
吹90年代比现在好的,图样图森破还能理解。要不然非蠢即坏,或兼而有之。俺这个53叔,90年代,绿皮火车也是跑了很多地方的。眼睛看到的比对着屏幕想象出来的,那是vivid得多。
t
temphan
回国就是美容,美甲,美发,买衣服,全方位变美。加上吃吃喝喝,逛逛街,实在是太开心了。
N
Namama
那宏观数据不支持你的亲朋好友代表整体 国人收入占gdp的比例低,消费和gdp比例也低,消费不如其它金砖国家,俄罗斯,印度什么的
haaa 发表于 2023-12-19 21:52

一个是消费占GDP比重,一个是消费的实际增长速度
两个完全不同的数据,都能拿来反驳? 体现老百姓购买力改善程度的,是消费增长速度
N
Namama
是不是从没想过,城镇户口,国企职工在当时中国人中的比例,为什么有人会叫新八旗 是不是也没想过,出国的人人数上还是家里是农村户口的多,包括靠读书留学出国的


haaa 发表于 2023-12-19 22:03

当时国企员工确实是新八旗,所以要改革 因为大规模改革,所以90年代很多人确实日子不好过
这依然是完全不矛盾的两点
N
Namama

确实从没想过,因为根本不需要想;那个年代过来的看看周围,就知道大部分就是农民,他们住的啥破烂,穿的啥。
你是不是没想过,大下岗之前的新八旗,也就那种日子,更多人口的农民为什么羡慕他们?
吹90年代比现在好的,图样图森破还能理解。要不然非蠢即坏,或兼而有之。俺这个53叔,90年代,绿皮火车也是跑了很多地方的。眼睛看到的比对着屏幕想象出来的,那是vivid得多。
youyouzou 发表于 2023-12-19 23:52

觉得90年代日子比现在好的,都是脑抽
b
bigsnail
我一直记得90年代中期的某一天,爷爷奶奶去外地探亲,我爸妈终于在周末我上完奥赛班回来的时候给我烧了一顿肉犒劳犒劳,全是给我一个人吃的。平时根本捞不着的,因为上边有爷爷奶奶,下边有表弟堂妹,平时一锅肉我最多只能分到一两块儿而已。结果哪天我爸光顾着高兴说话,把那一锅肉烧糊了,气的我妈一边心疼的掉眼泪,一边在狠狠的骂我爸。我爸尴尬的只能赶紧去把锅里不糊的那几块留给我,他们一口都没吃。我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大口把肉都吃了,嘴里喊着好吃,其实根本没吃出是什么滋味儿,除了糊味。
左蹄猪猪
我回家就是吃吃喝喝,没想那么多
clover12 发表于 2023-12-19 20:11

同样,玩得开心
k
kingdabing
楼主说的很好,谢谢分享。
d
doudoudou
你坐公交除了早八前能看到学生,其他时间当然都是老人啊,老人免费啊。你拼车试试,十次有十次不会有五十以上的人。。。。。
O
Openroad
跟我回经济不发达省会城市的体验差不多
啥玩意
啥玩意
这5年回趟国,不去尽情享受却搞起了茶叶蛋调查,不管你是否是轮子装卸工,但你肯定满脑子都是轮子
usayso 发表于 2023-12-19 23:51

严重属实。连是不是真回国了都可以质疑一下,大妓院隐形软文
V
ValyriaC
还是那句老话, 对土生土长的华人来说,中国是好脏好乱好快活,美国是好山好水好寂寞
godblessyou 发表于 2023-12-19 11:27

真实了,我回国旅行好开心。但对很多abc娃来说就只能接受高档的那一面,住一下老房子就腹诽说这是平民窟
h
hawk
谢谢分享。很实在。
z
zmmicloud
回复 1楼dvdhe的帖子
Writer is too young.
s
shellfly
19年才来美国读书,lz好年轻啊!这认知已经远远甩开同龄人啦!你会在美国混得很棒👍
y
yhgator
看篱笆网上很多人说现在明显比90年代难 当然回去吃喝玩乐应该很爽,据说大家消费欲望没以前高,商家为了留住顾客服务态度非常好
ysyyrps 发表于 2023-12-19 20:13

说不如90年代的也有人信?估计是90年代就来美国的吧,那会回国肯定比现在回国爽,那会回趟国就是衣锦还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