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爬过the vessel,当时爬的时候就跟同伴开玩笑说这地方好适合自杀,不仅仅是建筑栏杆的关系,而是走过每一层、看着一面高楼大厦一面河水的风景,会让人忍不住思考人生……而且有点莫名其妙的,这个结构给人一种略微的绝望感,大概是重复、循环的金属结构带来的感觉。顶层风景很美,但不是充满希望的那种美。我们走着上上下下的楼梯,几乎每隔一会儿就会遇到一个坐在楼梯上沉思的人。相比之下,little island就更生机勃勃充满希望。ljoiooq 发表于 2023-12-17 23:09
建这个目的是啥,又不能住又没有风景, 让纽约人民和游客锻炼身体? jeso1 发表于 2023-12-17 21:53
当一座知名的建筑
成为了自杀圣地
那么附在这栋建筑身上的光环
就会瞬间消失
“The Vessel”
▼
这是一栋纽约最著名的地标性建筑物之一
建造它总共花费了2亿美元
三年的时间才在真正建完
与旁边普通的写字楼相比这栋建筑
显得尤其特别
这栋建筑造型灵感来源于船支
一共有18层、2500个台阶
总长超过1.6公里
可以说你要是想要步行走到顶层
你几乎等同于在爬一座大山
虽然这栋建筑内部并没有什么商店
但是依靠着超强的设计感
与建筑大师名字的加持
让许多网红都来到这里打卡拍照
每天都有几十万游客前来
一睹大师之作的“the vessel ”
在最近开始出现问题了
这些问题让它无限期的停止了对外开放
太多人来这里自杀了
在2020年这一年的时间里先后有
两女一男在这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很多网友在第一次自杀发生之后
就提议应该增加建筑内部
护栏的高度
但是并没有受到采纳
直到接二连三的自杀发生才引起重视
the vessel每一层的走道
其实都有一块玻璃护栏
但这块玻璃护栏并不高即使是最顶层
护栏也只到普通人的腰间
这栋网红建筑出事以后
设计它的人成为了网友们声讨的对象
大家都说设计师一心只想完成自己的设计
却不在乎安全性所以才导致这么多自杀的发生
这位背锅的设计师
就是顶顶有名的
↓
托马斯·赫斯维克
英国当下最红火的建筑设计师之一。设计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英国馆、2012年伦敦奥运会火炬塔,他参与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的设计图纸击败了许多建筑名师。
可能对他大家并不熟悉
但是如果各位有去过上海的世博会
你一定见过它
看起来"毛茸茸的钢刷球”
“上海世博会英国馆”
▼
10年这座建筑是他的成名之作
很多人都因为《种子圣殿》
而认识托马斯
六层楼高的立方体
矗立在上海的黄浦江旁
显得各位的扎眼
“南洋理工大学教学中心”
▼
一到晚上每一层楼透出来的光亮
会将它的轮廓衬得更加的明显、清晰
而那些内部中的植被
在灰色的墙体的衬托下
显得尤为的清新
南洋理工教学中心虽然是托马斯
设计建筑的集大成者
但是它远远没有下面这座建筑来得出名
在上海除了“英国馆”以外
托马斯还有另一件作品
这件作品很特别它会“跳舞”
“会跳舞的大楼”
▼
它里面有音乐厅、表演厅、画廊
等等艺术空间
外墙可以流动的675根管子
都是用黄铜纯手工制作而成
从中国的流苏之中获取灵感
托马斯花费了大半年的时间反复的
更改设计图纸才最终创造出了
这一座想象力的建筑
“温哥华双子楼”
▼
这两栋一共有着401套公寓的住宅楼
因为类似的外形太像高脚杯
它们被网友戏称为
“温哥华高脚杯”
虽然被网友拿来开涮
但是这栋建筑还是有着非常强的设计感的
底部建筑自带的花圃
让整体充满了自然的气息
而顶端的透明玻璃
则让内部环境变得更加的明亮
除了外型被吐槽
网友们也担心建造这样的建筑太浪费钱了
所以很多人都想叫停这个项目
不过可惜的是托马斯
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建造它们了
因为已经获得了许多投资
关于“the vessel”的自杀
其实并不能全怪到托马斯的身上
因为就算他把护栏设计成两米
那些想自杀的人依旧会自杀
他完全阻止不了
如果是私有的商业建筑,死人死多了,谁愿意租?做生意,多多少少有一些自己把握不了的不确定因素,所以做生意的人很难没有一点迷信,喜欢吉利,不喜欢晦气,全世界都这样。
这个建筑看上去确实有些邪气。他设计的其它建筑也是
设计师当然有责任。国内好多玻璃护栏高过人头,把人的自杀念头打消的无影无踪。
说的真好👍 我初看图片觉得这个建筑有很美的节奏韵律,但让人觉得压迫感,工业社会的冰冷,存托出人的渺小无望。
这个问题不应该问设计师 应该问城市规划 设计师只是出满足要求的设计,然后从一众设计中被选中 不可能甲方让他设计公寓楼 or else 他出来这个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