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北美华人网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活久见 烂尾20年的违建房 如今却住满了人
查看北美华人网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3年12月17日 16点39分 PT
共 (1)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n
neweggone
一年多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在港片的小宇宙里,九龙城寨绝对堪称上古传奇。
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香港的寮屋难民便在此汇聚,自发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小型社会。 九龙城寨的楼房有十多层高,却没有专业建筑工程师参与,居民们都是一个搭一个自发而建。 数十年来,几万人就挤在那些摇摇欲坠、毫无规划的老旧建筑里,远远看上去像极了一座军事要塞或是古堡。
“三不管”的九龙城寨,酷似香港这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里的异度空间,以一种极其另类的方式,充当着赛博朋克试验场。 尽管九龙城寨拆了已经快30年,但描写它的电影依旧络绎不绝,江湖上也依然有它的传说。 时过境迁,在150公里外的广州市天河区,一处翻版“九龙城寨”竟能悄咪咪地扛到2023年末。 匪夷所思啊!老铁们…
真是鸟大了什么林子都有: 有人头铁改规划,有人花钱买违建,有人图便宜租危楼… 如果这几样buff都叠给一个楼盘,那也真是邪门儿到家了! 今天咱们要聊的大瓜,就是大名鼎鼎的广州龙怡苑—— 一处位于广州天河中山大道BRT黄村站人行天桥北侧的违建烂尾楼,在小半个大湾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大老远看去,几栋临街的楼房外墙都没装修,红砖就赤裸裸地露在外面,很大一部分墙体已经发黑,有些低楼层房源的阳台已用水泥封牢。 楼下的底商聚集着各种小餐馆、小卖部、手机维修…反正是城中村有啥,它有啥。
知道的这是广州天河最贵烂尾楼,不知道的还以为九龙城寨转世投胎。 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就这么一出废墟一样的半成品,如今已经住满了租户。 一打听才知道,住满租户的那幢楼为两梯八户,共128户,出租方就是所谓的小区物业,按朝向、楼层、户型不同,月租金在1500-3000块不等。 电费9毛到1块5一个字,水费4块钱一吨,做饭只能用罐装液化气,俗称煤气罐; 除此之外,每月另收管理费40块、垃圾处理费20块,同样是交给物业公司。
啧啧啧,这日子都TM过回九十年代了… 听到这儿,估计已经有老铁懵逼了——居住条件这么差,怎么还会有人愿意租? 别闹了!谁愿意啊? 要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租这么个鬼地方啊! 从龙怡苑出发,坐地铁去珠江新城就30-40分钟,到金融城不到4公里远,骑单车20分钟就够。 以两室两厅户型为例,租龙怡苑2000块打住了,但相似地段没3000-5000块,想都别想。 虽然身在一线城市广州,但这里的许多租户还真就一个月收入4000-5000块,夫妻俩月入加一起不过万的,比比皆是,一分钱当然要掰成两半花。 再一个,龙怡苑许多房源都是“物业直租”(对非商办来讲,这词儿咱听着都新鲜),没有中介费,也不要求提供身份证、户口本、居住证啥的,交齐押金,按月付租金就能入住。 对于很多初来广州乍到、收入不稳定、没有完善社保的租户来讲,这可太方便了! 那又有小伙伴问了:违建楼连房产证都没有,你往外租个锤子? 不要紧,人家小区物业有高招: 虽然没有房产证,但咱们可以提供购房合同,如果遇到检查不能住,还能退还租金。 能把烂尾楼运营得如此人性化,龙怡苑怕是蝎子拉粑粑——毒一份了。
但,违建就是违建,穿上马甲照样认识它。 该处理的问题,您得及时处理吧? 今年11月底,当地街道人员做出回应:龙怡苑确实是违建,问题很复杂,难以处理。 您这回复仿佛在说:“虽然我错了,但我不改…” 常凯申听了都得直呼“内行!”
十年烂尾无人问,一朝住满天下知,说多了都是眼泪。 那么问题来了,广州市中心这么个奇葩楼,又是违建、又是烂尾的,到底是怎么来的? 小弟扒了扒这里的弯弯绕绕,可真是开眼了—— 2003年7月,龙怡苑开盘,转年8月,项目一、二、三期便已售罄。 彼时,靠着优越的地段和设计新颖的外立面,吸引了不少天河区改善客户。 然而好景不长,2004年11月底,已交付的一、二期业主每户门前突然收到天河区《关于“龙怡苑”违法建设问题的公告》。 这份《公告》横空出世,不知道给多少人的命运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那里面唠的嗑,就跟三句半里的第四个人似的,净捅硬词儿: 龙怡苑是未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兴建的违法建筑; 所有住户停止装修并迅速搬离,否则将于2004年12月10日对小区停水停电。 刚刚乔迁之喜,哥们弟兄才请完客、上完礼,还TM没三天呢直接让人从自己家轰出去了… 搁谁谁能干? 打这以后,广州最大的宅基地违建诞生了—— 2000多名业主血本无归,广州市中心临近金融城寸土寸金的地段多了一道扶不平的伤疤。 2004年12月,公安机关介入该案,调查发现: 龙怡苑的9幢21层建筑物所在的20000多平方米用地中,有12000多平方米经批准作工业用地,后经规划部门调整为村民住宅用地,其余8000平方米均为农用地。 即使是宅基地农民住房,也得按规定申请报建,但龙怡苑的开发商,那叫一个“无知者无畏”: 从2002年动工起,这个项目压根儿就没办理过任何规划审批手续! 2005年2月,天河区前进街前进第一股份合作经济社原社长刘仲权、广州市业祥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刘业祥、副总经理周考仪三人先后被拘留逮捕,同年6月份,项目包工头被捕。 上述四人因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罪和单位行贿罪被判处1年半至3年半不等有期徒刑,合作经济社被判处罚金200万元。 此外,这一案件当年还揪出了当地城管综合执法支队的多名基层干部充当“保护伞”的问题。 2009年底,龙怡苑项目开发商涉案人员出狱后,私自对楼房进行装修,并对外出租。 这才有了今天大伙儿看到的一幕… 荒诞又心酸。
我充分理解2000名业主买到违建烂尾楼的苦衷, 也充分理解1400多名租户找到一处廉价居所的不易。 但是,问题总还是要解决的。 既然已经确认了“项目系违建”,那就理应按照违建来处理—— 该拆除拆除,该重建重建,对谁都好。 站在天河区或广州市的角度讲,解决这么一处违建,大概率能换回几十亿的土地出让金收入,还能顺便提升一把核心区域的城市面貌; 对于20多年前买了龙怡苑项目的业主而言,我相信没有一家一户能接受小半辈子血汗钱就换这么一处违建房; 对于住在这里的租客而言,不能只看到租金便宜,从而忽略了安全隐患。况且,随着时间推移,这个半成品的安全隐患只会越来越棘手… 其实不光是龙怡苑,在广州这座老牌一线城市,还有不少类似的历史遗留问题—— 像广州“最大烂尾楼”——澳洲山庄,甚至已经到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步。 许多人嫌弃广州城中村太多,影响一线城市的市容; 但我想说,烂尾楼真的是比城中村丑陋百倍的东西! 我们在此大声疾呼:以雷厉风行的手腕整治烂尾楼,真的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 一方面,通过解决时代留下的沉疴,足以彰显保交楼的决心,为房企和老百姓重塑信心; 另一方面,许多烂尾楼挤占城市核心地段,积极盘活这些核心土地资源,有利于让土地市场发挥领头羊效应。 同志们,啥叫好钢用在刀刃上… 广州违建楼烂尾多年,却依旧能住满人。 面对这么个糟心事儿,我们不妨再多想一步—— 那些租住在里面的朋友,为啥不回老家去? 为啥宁可住烂尾楼,也要拼命留在一线城市? 原因很简单,只有这样的城市,才能给大伙儿提供足够充分的就业。 在广州,两口子月入七八千,租住两千元的违建烂尾楼确实很难! 但如果搬离广州,看似离开了不那么体面的房子,但很可能连七八千也挣不到。 类似情况,在几座头部城市屡见不鲜: 在北京,许多人为了每月能多攒下1000-2000元,每天忍受着三四个小时的通勤时间; 在上海,许多打工人挤在简陋的老房子里合租,在深圳,30-40%的居民常年住在城中村里… 这就是我们国人可爱可敬的一面—— 哪怕自己委屈一下,多吃点苦,也想给家庭、为孩子多挣些钱。 从这个角度不难看出,当今中国楼市最大的真相: 超大、特大城市的住房需求依然十分紧张! 统计数据告诉我们: 中国现有6亿栋房屋! 是6亿栋!不是6亿套! 但这真的表示,中国人的住房已经饱和了吗? 那些群租在烂尾楼、城中村、大杂院、石库门里的朋友—— 相当多一部分人在老家是有房子的:小到百八十平米,大到三五百平米! 从统计学意义上说,他们的居住空间不可谓不富裕… 但抛开统计学,回到现实生活,你去问问这些朋友:缺不缺房子住?听听人家怎么说? 所谓“住房已经饱和”这种说法,在超大、特大城市是100%的伪命题。 你可能会质疑,租住在违建烂尾楼的朋友,未来大概率会流向保障性住房。 我劝你首先考虑两个现实问题: 其一,难道想要留在头部城市的刚需客群,只有这部分人吗?租住在正儿八经单元楼的朋友要不要买房? 其二,将天量人口安置在保障性住房,可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个过程要花多少钱?要花多少时间? 楼市运行到筑底期,本质上是挤掉前期炒作泡沫,部分稀释了肉眼可见的套利空间; 若拉长时间轴线来看,核心城市中长期需求仍然是波动上行的。 这一点,是由未来的产业布局与人口聚集形式决定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和情绪为转移。 简而言之,未来很可能只是换一批人赚钱、换一批人陪跑而已。 我们的确应该用更加冷静和审慎的眼光,来看待今天的楼市—— 整体性饱和,是客观现实; 结构性短缺,却从未改变…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香港的寮屋难民便在此汇聚,自发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小型社会。 九龙城寨的楼房有十多层高,却没有专业建筑工程师参与,居民们都是一个搭一个自发而建。 数十年来,几万人就挤在那些摇摇欲坠、毫无规划的老旧建筑里,远远看上去像极了一座军事要塞或是古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