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说跟他们socia、mingle了,就有advocate和sponsorship。而是直接对sponsor说:请sponsor我,因为我deserve it. 同时你要让sponsor 和advocate 清楚地看到支持你,对他们的好处。比如偶尔的拉垮,从而证明你平时的能力和network。如果一直兢兢业业,反倒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你的价值。
抱怨的人,没有一个会想要自己搞个business的。说明了一切。就是entitlement。 我见过好多人不论种族,受不了公司直接自己出去单干。什么肤色,种族,市场doe not care your skin。要不然台积电怎么做的那么好? 任何公司都应该招揽人才。做不到的公司就是要被淘汰,比如IBM,intel,现在的波音。那种认为公司可以种族歧视还能get away的,基本自己没干过实业,以为赚钱是靠嘴吹就行的。
这题我会 爱哭的孩子有糖吃。 我一有机会就像老板表忠心,问老板觉得我需要增长的地方是哪些?(然后我就可以提要求说我觉得这些个机会帮助我增长。这时候皮球就到老板啦。至少留下个TRAIL 了). 你不能说我差在沟通能力,但又不给我沟通能力的机会不是?? 。如果不给,我Performance review 就会委婉的表达不是我不想,不是我行,是没有锻炼机会啊。(manage up ). 管理层的KPI就是要grow the team and staffs . 多来几次,老板也就知道不能敷衍这个员工。
这题我会 爱哭的孩子有糖吃。 我一有机会就像老板表忠心,问老板觉得我需要增长的地方是哪些?(然后我就可以提要求说我觉得这些个机会帮助我增长。这时候皮球就到老板啦。至少留下个TRAIL 了). 你不能说我差在沟通能力,但又不给我沟通能力的机会不是?? 。如果不给,我Performance review 就会委婉的表达不是我不想,不是我行,是没有锻炼机会啊。(manage up ). 管理层的KPI就是要grow the team and staffs . 多来几次,老板也就知道不能敷衍这个员工。
这题我会 爱哭的孩子有糖吃。 我一有机会就像老板表忠心,问老板觉得我需要增长的地方是哪些?(然后我就可以提要求说我觉得这些个机会帮助我增长。这时候皮球就到老板啦。至少留下个TRAIL 了). 你不能说我差在沟通能力,但又不给我沟通能力的机会不是?? 。如果不给,我Performance review 就会委婉的表达不是我不想,不是我行,是没有锻炼机会啊。(manage up ). 管理层的KPI就是要grow the team and staffs . 多来几次,老板也就知道不能敷衍这个员工。
这题我会 爱哭的孩子有糖吃。 我一有机会就像老板表忠心,问老板觉得我需要增长的地方是哪些?(然后我就可以提要求说我觉得这些个机会帮助我增长。这时候皮球就到老板啦。至少留下个TRAIL 了). 你不能说我差在沟通能力,但又不给我沟通能力的机会不是?? 。如果不给,我Performance review 就会委婉的表达不是我不想,不是我行,是没有锻炼机会啊。(manage up ). 管理层的KPI就是要grow the team and staffs . 多来几次,老板也就知道不能敷衍这个员工。
有一次,开会的时候,一个有资历的白人男性夸一个白人女性的时候,我差点没有忍住,笑出来,因为完全没有任何事实依据。我佩服人家能面不改色,当众夸!
对呀 自身利益最大化 手下head count越多越好 而不是帮着公司勤俭持家恨不得减员增效
所以我提到老祖宗的”合纵连横”
以史为鉴,合纵需要团结,连横需要发展。即合纵的各方,必须要懂得放弃,运用“舍得”这种精神,大舍才有大得,不舍永远不得。而连横的一方,必须要知道在与别人合作的同时,不断深度发掘自身的潜能,强大自我。
自身力量要一直加强,同时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老板,老板的老板,同级,下级,公司外部的network。😄
是这样的。脏活累活总得有人干。但是升职的总是那个不干活的😃
是啊,队伍拉大了。
所以我们至少得提携自己人不是。能帮的帮到位。也是拉好自己的心腹队伍。就干活来说面试说得再糟糕的小中也比口若悬河的老白靠谱无数倍,这真是毫无悬念的。。。
真正会干活的白人其实也不是口若悬河的😂
那是东西两岸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洪波区哪有印度人的份。
东亚裔在职场上想躺平很难的。招东亚裔就是指望你出活的。我看一百多年华人的地位没改变多少,和当年修铁路的华工处境差不多。
确实没有本质改变可能还更糟,因为又来了三哥三姐大管家。100年前出卖体力,100年后出卖脑力而已。我是尽量躺。
老中在职场上就跟盐商的宁强驮马一样,矮小温顺,吃苦耐劳,哎。
一盘散沙都不是。各种对立, 大湾区看不起玉米地的 东岸老钱看不起新近码农的 读书的看不起走线的 二代们看不起老留读书的 哦,还有有机看不起吃麦当劳的(这个不是搞笑吗?! ) 更不要说, 台湾人,香港人,大陆一线,大佬其他线更是有时候暗自嚼劲~~
争来争去,忘记我们在美国,基本情况我们在别人眼里是一个群体,那就是那个能出活但政治为0的,自己都不团结的亚裔团体~~~
心塞
......
出个禁止中国人买房禁止留学生的法律,这个坛子上多少人叫好啊。
你觉得是因为大家都不知道要直接对人家说我这里优秀那里全能,您要是推了我,我能让你200%回报率,所以才今天的亚裔普遍性升不上去? 真要推崇DEI,就应该知道DEI强调的是改变这个系统,去掉这些barriers,不用PUA minority哪里做的不够,不用跟minority天天说你要去找人sponsor你。
DEI 和 环保 和 AA 差不多,在upper management 那里,是块砖,哪儿有用,往哪搬。所以你得顺势而为,给自己搬点有用的砖。什么砖? 合众纵横。socia、mingle 只是糊了点泥,不够用,需要砖。
你看看,窝里横的本事体现在你这了
招大陆同胞可以,其它的不可信。我已经被台湾澳门人背后捅了好几次刀。
东欧白人肯定比华人社会地位高;
我们部门就是这样对待华裔的,年轻的华裔有时间精力还不如把精力放在读个高学历上;
DEI 是什嬷意思?
你看版上的发言就知道了 多少人踩亚裔老板的同时表示宁愿跟白人老板
还不如创业;
我最近也深深发现了。确实是隐形歧视。我们组从去年3月到现在,主动离职了3个人,都是华裔。
3个人都是一路读完硕士,然后出来工作,可是没有发展,没有未来。白人们甚至连大学都没有读过(高中毕业出来工作或者当兵,再然后用公司福利读大学的,读出来都30好几的,这种我就认为是没有读过大学!),却可以有好的机会和发展。
这是系统性的问题。不是因为自己做的不好。
好在跳槽之后,某些方面总能得到改善(钱,title,工作内容)
印度裔比较特殊 历史上美国的种族划分把他们当成白人过 感觉美国白人对他们的xenophobia比较少
这明显就是站着说话 不腰疼的。
我想表现,根本被打压,不给机会。我可不温良谦恭让。然并卵。最后只能通过跳而升。
祝继续击穿天花板 最近我碰到俩老中女vp感觉好点了
群体利益
如果没有隐性歧视,其实sponsor和advocacte应该主动出现而非需要不停mingle才能得来。现阶段的这种挫败感正说明我们要继续坚持一点点推进。
这就跟大家没留在国内工作一个道理,是因为不爱国吗,是因为上面赚的再多也不愿分一点肉汤给下面,外企国外起码做点表面文章。
这个现阶段要熟悉才是。
抱怨的人,没有一个会想要自己搞个business的。说明了一切。就是entitlement。
我见过好多人不论种族,受不了公司直接自己出去单干。什么肤色,种族,市场doe not care your skin。要不然台积电怎么做的那么好?
任何公司都应该招揽人才。做不到的公司就是要被淘汰,比如IBM,intel,现在的波音。那种认为公司可以种族歧视还能get away的,基本自己没干过实业,以为赚钱是靠嘴吹就行的。
我从第一次做hm的时候在差不多情况下就先看同胞,然后其他东亚裔,然后其他(其他不包括印度人) 我们公司亚裔不少,挺抱团的
所以,不够努力的不是这些需要被sponsored的minority,而是那些手里拿着sponsorship的。还是回到一个根本问题,minority的underrepresented的状态并不是他们不懂得如何自我发展,他们面对的根本问题是系统问题。 要培养leadership,要锻炼communication,要学会怎么寻找sponsors都没有错,但这些都是职场基本技能锻炼的范畴,in principle每个职场人要往上发展都需要培养,跟改善minority representation不是因果关系。我不否认对现有系统的改变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我只是不会认为minority往上发展收到阻力是因为他们做的不够好。
很同意,公司不只是死命干活,和人沟通,还有找上升门道都很重要
对呀,hm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要有这个主动划拉的意识。
同样地 ,很多时候亚裔hm的日子也就那样了,也就这点资源能耐,与其恶骂自己的亚裔mannager,自己跳槽就好了,人高处走,大家都理解。我就只能到这个水平了,小朋友如果能走得更远,我替你开心。
我也发现,竟然有特别优秀爱干活的白男没有火箭飞升。看来爱干活在职场是缺点。
理是这个理,但是头儿把所有的苦累打杂活都给你干,给另外一个想提拔的那种high visibility和higher level的项目,你哪里有时间抬头看路呢,很多时候你想看路,也得站的高才看的清,这里不是说高一级职称,是说那些能看到更大picture的项目管理之类的活儿。
原因就是。
最好的亚裔就是工作价值榨取完以后,最后最好断子绝孙没有后代,还不玷污白人血统。
同房大丫头长得再好,在聪明伶俐,也不能扶正做太太。
不能同意更多了
真的是这样 公司里分配活谁是主角谁是配角 一目了然
不知道你是哪个年代的人 国内高收入的白领比美国华裔混得强多了
在美国职场歧视贴里批评国内职场是个啥意思?
Diversity equity inclusive.我猜,应该对了
因为你根本不懂什么是好领导。 好领导得拉到资源。白男白女出门做个talk就能拉到生意。华南华女谈生意能力行吗?
人家黑人也会拉生意。而且还互帮互助。就算你找个客户是亚裔;人家还不想跟你合作想跟白人合作。
你老板管多少白人?这才能体现他多融入领导层。手下都是亚洲人有什么用。
这题我会 爱哭的孩子有糖吃。
我一有机会就像老板表忠心,问老板觉得我需要增长的地方是哪些?(然后我就可以提要求说我觉得这些个机会帮助我增长。这时候皮球就到老板啦。至少留下个TRAIL 了).
你不能说我差在沟通能力,但又不给我沟通能力的机会不是??
管理层的KPI就是要grow the team and staffs . 多来几次,老板也就知道不能敷衍这个员工。
我们正好相反裁的白人和黑人留的华人,任劳任怨的老黄牛一个人可以顶替几个人裁了谁干活啊,但是升管理层很少升华人
我老板手下20多个人, 除了我一个亚女 , 其余所有都是白男。 就因为这样, 一个一代移民亚男 把我们部门弄的output最多的一个部门,每个下属都服服帖帖的,证明他有真正领导力,可是升VP就被卡 而且我们不是谈生意,就是理工科技术和operation部门。
所以为什么要promote你们部门领导做VP?VP不需要谈生意?不需要和客户打交道?然后回公司传达任务?
如果你们部门和客人一点交集都没有,那你们部门谁当大头都不会被promote成VP。定位就是在lab里做好实验就行。
还有不要以为output最多就是最棒。你领导那么卷,让他做VP全公司都要被卷死。这不是其他人愿意看到的。也许你白男同事天天打小报告。
总之他那么能干就应该自己单干。给人打工当领导不是这样当的。
就是因为你们是干硬活儿的,需要真行的在一线顶着啊,你老板变成VP,谁干活呢?
传统行业的exec都是白人/白男。到exec的位置上不是看你能不能干活,能不能带team了。所以你的manager现在的优势和exec的criteria没大关系
牛!学到了。也会教给我娃。多谢!
你喊你要上白妞,白妞就给你上?搞得你喊有用样的
出个禁止招中国学生的政策,版上就有人说反正不影响ABC。。。别人还没斗亚裔,亚裔自己就先斗起来了。
华人什么时候能跟别的minority斗了?华人不配。
说白了都是华男不争气。华女在职场以一当十。 按性价比来看,华女嫁华南亏大了。那些家里不干家务的老公都不配有老婆娃。
亏大了不至于,不是啥样的锅配啥样的锅盖嘛。
从另一个方面看,近代以来的中国全面落后,连日本这个曾经的学生都另觅师傅了,华男确实要负主要责任,在关键时刻没能拯救中华民族,整的华裔在美帝所有族裔面前垫底。
我也看到国内动辄年入200-300W RMB, 也比美国职场给的高多了;
这些老板还玩不过你吗?大家都和老板沟通要哪个方面improve。即使improve了也是给satisfaction而已,又不会给你好的项目,好项目的人选是老板亲订的,你去硬要,老板也有几万个理由说你做现在做的更合适你。如果不是老板的亲信,就会敷衍你。
老板管很多亚洲人其实是很不好的处境,因为如果提拔他,他手下人也节节高以后管理层就会有很多亚裔,这个是上面不愿意看到的。
与其抱怨不如努力研究游戏规则,自己付出更多的努力爬上一两级,有机会多支持自己的少数族裔和女性同事下属。一点点的改变。
而不是抱怨不公然后躺平。
如果能比同事花更多精力得到升职的话,很多华人都会愿意做。当你试过很多遍都无事一成后,躺平比继续花精力不断恶心自己感觉好太多太多了。
这种操作只对真心care DEI的公司和老板有用 再说到了一定级别机会得自己去争取的 不是你跟老板多要求就能得到的了
其实在升到ceo和彻底躺平在第一级之间是有很大的空间的。银行里升不到md也还是可以升到d,vp的。努力总会有一些回报的,真完全一事无成也是很少见的。
大部分医生都是单打独斗自己看病人,不存在很多政治斗争,除非你想当什么院长啥的。 然后赚的钱也基本够了。
也不是。很多老中还是以升到经理层为荣的。至少给了这个机会,很少有拒绝的。
有些道理。在复杂的社会里,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如果作为少数族裔又能和主流族裔的重要成员组织起来,也可以形成利益团体,这是成为领导人的关键。要知道,所有成功的民族和国家都具有有组织的攻击性,像是狼群一样,也就是食肉动物。食肉动物的属性和领导的属性是一样的,你必须具有相关利益才能成为这个领导性组织的一员。
挑剔衣着,offer给的钱不够competitive,感觉这个亚裔避开了一个火坑。 Btw,我穿衣服最讲究的时期,整天正装/dress+高跟鞋+精致妆容,是在一家很挫钱很少的传统行业。自从离开那个行业进了tech,再也没有穿过正装,连面试都是便服,现在衣着越来越随便,TC也越来越多,公司的culture也越来越好。 所以面试就是双向选择吧,你嫌candidate穿便装面试,也许人家特意穿便装筛选掉culture不好的公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