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跟风《 晒过去十年 家庭工资收入》帖子,也来发个帖子回看自家十年。 十年坐标东西两岸高房价地区。 我和老公都是工科不同专业,现在同在tech行业,工作function稍微不同。2013年毕业,2015年很幸运拿到绿卡,没有经历太长的熬绿卡阶段,刚毕业先生了两娃,所以开始几年两人都在养老公司狗着,后面几年经历两次短暂异地,搬家团聚,老公跳槽卷厂,我接着跳槽养老公司。 以下是我们的十年~~~(数据包括了base+bonus+stock, 开始几年stock基本没有。只挑了收入变化比较大的关键的几年, 其它年份具体数据不记得了, 大概就是每年1-5%的涨幅,或者升职涨幅在15%左右) 2013: 我提前一学期毕业先找到工作入职,彼时老公正在准备毕业答辩,简历只投了我附近的两三家公司, 顺利入职其中一家公司和我团聚,我和他的总工资:8万 + 10万 2016: 生完两娃,绿卡也顺利到手,我升职两次内部换location到老公的新工作地点,老公升职一次后面跳槽工资涨了40%左右: 11万 + 19万 2020: 我跳槽(20% 涨幅)升职一次,老公经历了升职,跳槽再升职:16 万 + 39万 2023: 我跳槽(20% 涨幅)并升职, 老公升职并跳槽: 24 万 + 90 万 回头看看,我和老公起点相差不多,十年下来我收入是十年前的3倍,老公是十年前的9倍,家庭总收入差不多6倍多。2013-2016 我生娃耽误了不少因为一直在养老公司,每次换工作都 favor wlb over pay,相比后面几年在卷厂的老公,升职时间更长,跳槽涨幅也大大不如。 接下来十年展望: 我争取在工作上更上一层楼,把两娃顺利送入大学,争取在娃大学毕业时我退休,老公换到养老公司狗着。 Happy10000 发表于 2023-12-14 14:59
羡慕你老公薪水涨幅,真是赶上了tech的红利。 星月花草 发表于 2023-12-14 15:05
2个月前注册的号,就等着做年末收入总结用 eragshs 发表于 2023-12-14 15:05
以后这种帖子请说明学历,专业,职位 dana466 发表于 2023-12-14 15:11
说了是工科,high tech行业,phd 毕业十年, 职位三线养老厂的L6 和一线卷厂L7 Happy10000 发表于 2023-12-14 15:14
linkedin+meta?感觉我认识楼主咩 evaearly 发表于 2023-12-14 15:15
Linkedin L6 怎么可能我这么低的,(lll¬ω¬) Happy10000 发表于 2023-12-14 15:17
see 这就是女性大多数的现状 同工不同酬+家庭拖累。 起点一样,慢慢的女性就被越甩越远。你可以说为了家庭心甘情愿,但是事实就是男权社会。 mfc 发表于 2023-12-14 15:51
回复 9楼Happy10000的帖子 工科是一个方向,不是专业。纯羡慕语文不好的人也可以拿高薪😂 jennyjiang 发表于 2023-12-14 15:40
一个跳槽从39万到90万是怎么算的呢?大家都是tech的。这样的跳槽涨幅没见过。meta居然能给涨这么多? 公用马甲50 发表于 2023-12-14 17:02
不是的,39-》90 是花了三年的时间,期间经历了L6升L7,然后再平跳L7. Happy10000 发表于 2023-12-14 17:08
真赞。你们真棒!我也有个l7的meta面试,结果居然为了照顾孩子不去面了。继续躺平。前短时间来问要不要去面大家都劝躺平。。。。哎人生真struggle啊。楼主感谢你的真诚分享。咱们当妈妈的最后都选择了带娃support老公。 公用马甲50 发表于 2023-12-14 17:10
哈哈, 你应该去试试的啊!不过l6到l7,再加上那几年股票涨得多,变化是最大的。我老公去之前工资也差不多了,算是平跳。 Happy10000 发表于 2023-12-14 17:12
真赞。你们真棒!我也有个l7的meta面试,结果居然为了照顾孩子不去面了。继续躺平。前短时间来问要不要去面大家都劝躺平。。。。哎人生真struggle啊。楼主感谢你的真诚分享。咱们当妈妈的最后都选择了带娃support老公。我准备娃上大学后出来再战!互勉! 公用马甲50 发表于 2023-12-14 17:10
说实话我有点怕meta, 可不可以请教是不是meta家L7压力特别大?我这种一直在躺平厂的担心搞不定。 你老公升职很快!赞你的贤内助! 公用马甲50 发表于 2023-12-14 17:15
认识这样的人,80万收入,大厂管理层,甲方,可以告诉大家的是压力大的无法想象。我一点都不羡慕。当然楼主肯定是来发成功经验的,也感谢你的分享! 台灯MM 发表于 2023-12-14 17:11
压力很大很大。。。不止是meta,之前的一个卷厂也差不多。一直在突破自己的各方面极限,需要处理方方面面的事情,calander经常是好几个会议同时book。基本也没有什么休假的时间。我自己是不愿意去这种地方的,最多去个二线的,然后职位能更上一层就好。 Happy10000 发表于 2023-12-14 17:20
最后这三年的涨幅能是华人的常态吗?发这种贴,除了让自己爽一下和看帖的人更焦虑些,有何普遍意义? bigcatlu 发表于 2023-12-14 19:36
想请问这种情况(老公很忙很忙assume无法顾家)带两娃怎么balance?家务外包吗?全职保姆吗? Shani 发表于 2023-12-15 00:56
纯好奇想问问楼主,都这么成功了,每天还在烦恼什么?有什么烦恼不可以用钱解决吗? emmay 发表于 2023-12-14 23:32
疫情前39,疫情后90?wowCloudy20 发表于 2023-12-15 03:13
楼主说的家庭和娃的安排,实在是深有感触。可惜我还不在加州家政服务(特别是华人家政$方便的地方。一般我上班下午老公负责接娃(有时候也是边打电话),但遇到老公重要的会议,我也要到办公室上班的时候就很抓瞎。准备这个holiday break好好计划一下明年的一些接送安排。现在初步想请我孩子要好的同学的Nanny,紧急情况按次付费接送一下。 我们这边住的有钱人多,如果孩子小,基本妈妈不上班还有part time nanny, 如果两父母都是高薪全职的工作,家里雇了全职Nanny。 我是工作上躺平的那个,所以好多事还是想自己做(特别有一个小孩小学,需要多时间和她相处),加上我周围华人几乎没有,也找不到很信任的人长期把孩子事情包出去 susanlora 发表于 2023-12-15 09:56
感觉lz也没有躺平 只是和老公相比谦虚一点 LZ的L6还有工资放到其他普通家庭也都是bread winner的水平了 LZ真的很谦虚 说自己是躺平的那个 通好奇管孩子家务怎么处理 就算吃饭可以外包 接送辅导作业 课外活动 也都很难完全不管 小马和小猴 发表于 2023-12-15 12:46
手动给你点个赞,确实是这样的。职场中的隐形性别歧视,比如同样的performance,有重要的项目lead机会,通常会给男职工。面试的时候被压级别和工资, 同工不同酬。 我身边事业干的好的女性,大部分是没有小孩,甚至未婚,还有一小部分是家里老公给力,愿意牺牲事业负责大部分家务。 Happy10000 发表于 2023-12-14 16:43
没有踩的意思,但30多岁在加州tech行业挣二十多万真的算低的了,楼主对自己评价挺客观的。 但也没什么不好,每个家庭分工不一样,适合自己就行 poppydance 发表于 2023-12-15 13:43
姐妹,你这个发的贴子和跟贴都是矛盾重重啊,不是质疑 你收入: 感觉你在现实中是不是憋坏了,没朋友炫这些么?要在网上和陌生人炫一下?听你怼人说自己语文差是top2,也就是北大清华呗,感觉原生家庭应该不宽裕吧?现在需要报复式的炫这个? 你一方面说自己都淡忘了,不在乎,一方面每年数字记得是清清楚楚,回帖里面精确到百分比,一开始就肯定有track。我工作和你老公一样,早就忘了哪年什么收入了,说明你非常在意钱 我自己做tech这块儿,觉得付出和收入不成比例,这个行业和其他行业相比,收入太高,华人多占了便宜也就可以了,更要多反省一下,帮助别人,尊重社会的各行各业,帮不了别人就闭嘴,上来再炫耀一次,有什么意思?更是加深华人stereotype就是天天钱钱钱。 你和我身边私校华人家长很像,华人90%都是马公,金融业quant,收入高,和人沟通交流能力弱,爱好单一。 Qshdz 发表于 2023-12-15 14:07
回复 75楼pinkladyss的帖子 本来就是年底闲了灌灌水,没想有什么意义,要不你来分享一个? 还有我觉得楼里有几个姐妹分享的挺好的。 Happy10000 发表于 2023-12-15 14:12
我不在tech 毕业后工资从老公的一半 到三分之一(老公跳槽)再到一半(我再跳)再到三分之二(我再跳) see?不在tech就算我很努力很努力 也不如tech 而且我老公放tech都是比较差劲的小厂工资 不过我老公已经把重心放家庭了 表示不可能去卷了 但我还想卷 所以后续还不一定 Cath226 发表于 2023-12-14 21:01
这里面绝对数字其实并没有太大意义,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相差可以很大。我们在高收入高消费地区,周围的双职工家庭收入其实都差不太多,没有什么好炫耀的。再说昔日同学里,有些人早几年就已经上市公司cxo,有人一出生就是富二代,永远都比不过来。
只是回想起当初刚工作拿着8万年薪的时候,比起之前一年2万的奖学金,觉得钱真多,工作真好。等到老公也开始工作,两人加起来18万,那会租着1400刀的两居室,买了第一辆新车,每天出去吃香的喝辣的,感觉特别富有。 后来有了两娃也背上了房贷,开始月光,老公这才跳出舒适圈。第一次跳槽其实只涨了几万块钱,每个月能存下一点点钱。再后来家庭收入到50-60之间,经济上的安全感才慢慢回来,但是马上疫情来了,房价物价飞涨,换了大房子剩下的钱也不多了。再到最近一年多,收入又多了,每天烦恼的事情却是不少,时间精力都不够,生活质量与上一个阶段其实并没有改善。
这么多年,心理上最富有的时候,应该是刚工作那会。 ------------------------------------- 年底了,跟风《 晒过去十年 家庭工资收入》帖子,也来发个帖子回看自家十年。
十年坐标东西两岸高房价地区。 我和老公都是工科不同专业,现在同在tech行业,工作function稍微不同。2013年毕业,2015年很幸运拿到绿卡,没有经历太长的熬绿卡阶段,刚毕业先生了两娃,所以开始几年两人都在养老公司狗着,后面几年经历两次短暂异地,搬家团聚,老公跳槽卷厂,我接着跳槽养老公司。 以下是我们的十年~~~(数据包括了base+bonus+stock, 开始几年stock基本没有。只挑了收入变化比较大的关键的几年, 其它年份具体数据不记得了, 大概就是每年1-5%的涨幅,或者升职涨幅在15%左右)
2013: 我提前一学期毕业先找到工作入职,彼时老公正在准备毕业答辩,简历只投了我附近的两三家公司, 顺利入职其中一家公司和我团聚,我和他的总工资:8万 + 10万 2016: 生完两娃,绿卡也顺利到手,我升职两次内部换location到老公的新工作地点,老公升职一次后面跳槽工资涨了40%左右: 11万 + 19万 2020: 我跳槽(20% 涨幅)升职一次,老公经历了升职,跳槽再升职:16 万 + 39万 2023: 我跳槽(20% 涨幅)并升职, 老公升职并跳槽: 24 万 + 90 万
回头看看,我和老公起点相差不多,十年下来我收入是十年前的3倍,老公是十年前的9倍,家庭总收入差不多6倍多。2013-2016 我生娃耽误了不少因为一直在养老公司,每次换工作都 favor wlb over pay,相比后面几年在卷厂的老公,升职时间更长,跳槽涨幅也大大不如。
接下来十年展望: 我争取在工作上更上一层楼,把两娃顺利送入大学,争取在娃大学毕业时我退休,老公换到养老公司狗着。
2个月前注册的号,就等着做年末收入总结用
看到你的id居然想起小李的新片
哈哈,你观察仔细,那会不知道怎么借马甲所以申请了一个。
是的,赶上了最近几年tech的红利。
一山更比一山高,坐等看看能不能炸出一个收入更高的十年分享。
说了是工科,high tech行业,phd 毕业十年, 职位三线养老厂的L6 和一线卷厂L7
linkedin+meta?感觉我认识楼主咩
Linkedin L6 怎么可能我这么低的,(lll¬ω¬)
好吧 那就不是我认识的。应该是intel+fb
工科是一个方向,不是专业。纯羡慕语文不好的人也可以拿高薪😂
LinkedIn 没这么低
手动给你点个赞,确实是这样的。职场中的隐形性别歧视,比如同样的performance,有重要的项目lead机会,通常会给男职工。面试的时候被压级别和工资, 同工不同酬。 我身边事业干的好的女性,大部分是没有小孩,甚至未婚,还有一小部分是家里老公给力,愿意牺牲事业负责大部分家务。
我语文确实并不是很好,高考拖了后腿,刚好够得上top2。 具体专业就不说了,太容易被人肉了,算是硬核工科。 high tech行业知识更新很快的,学校学的那点东西只是个基础。
不是的,39-》90 是花了三年的时间,期间经历了L6升L7,然后再平跳L7.
真赞。你们真棒!我也有个l7的meta面试,结果居然为了照顾孩子不去面了。继续躺平。前短时间来问要不要去面大家都劝躺平。。。。哎人生真struggle啊。楼主感谢你的真诚分享。咱们当妈妈的最后都选择了带娃support老公。我准备娃上大学后出来再战!互勉!
哈哈, 你应该去试试的啊!不过l6到l7,再加上那几年股票涨得多,变化是最大的。我老公去之前工资也差不多了,算是平跳。
说实话我有点怕meta, 可不可以请教是不是meta家L7压力特别大?我这种一直在躺平厂的担心搞不定。
你老公升职很快!赞你的贤内助!
互勉互勉,我也是打算娃大一点后,自己出来再战的。现在一直在狗着,龟速发展。
压力很大很大。。。不止是meta,之前的一个卷厂也差不多。一直在突破自己的各方面极限,需要处理方方面面的事情,calander经常是好几个会议同时book。基本也没有什么休假的时间。我自己是不愿意去这种地方的,最多去个二线的,然后职位能更上一层就好。
谢谢!也不算是成功经验,起码我自己,一直在underpay,算是给姐妹们一个警示吧。虽说回头看看,只要生了娃,我好像也还是选同一条路。
之前的卷厂估计是香蕉厂吧
非常感谢真诚分享!
人比人,气死人。
华人都是挣点辛苦小钱。
公司里白人普通大学小本,甚至高中毕业,一年真正工作,大概就几十天,轻轻松松几百万一年。
l 7才不到一百吗,好像也没啥意思
看看就好,别往心里去。我周围那么多专科医生都没到90万呢。
加油!人生有点像升级打怪的游戏,选好你的战场,努力奋斗。
这里面绝对数字其实并没有太大意义,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相差可以很大。我们在高收入高消费地区,周围的双职工家庭收入其实都差不太多,没有什么好炫耀的。再说昔日同学里,有些人早几年就已经上市公司cxo,有人一出生就是富二代,永远都比不过来。
只是回想起当初刚工作拿着8万年薪的时候,比起之前一年2万的奖学金,觉得钱真多,工作真好。等到老公也开始工作,两人加起来18万,那会租着1400刀的两居室,买了第一辆新车,每天出去吃香的喝辣的,感觉特别富有。 后来有了两娃也背上了房贷,开始月光,老公这才跳出舒适圈。第一次跳槽其实只涨了几万块钱,每个月能存下一点点钱。再后来家庭收入到50-60之间,经济上的安全感才慢慢回来,但是马上疫情来了,房价物价飞涨,换了大房子剩下的钱也不多了。再到最近一年多,收入又多了,每天烦恼的事情却是不少,时间精力都不够,生活质量与上一个阶段其实并没有改善。
这么多年,心理上最富有的时候,应该是刚工作那会。
这是自然啦。老号原来的牛逼吹多了,容易被人发现对不上。
今后夫妻都工作的家庭,不许再报告收入了
有全职妈妈或者全职爸爸的家庭,才有资格show off
我老公的烦恼90%是工作时间长压力大,人际关系复杂。我最近工作烦恼是business need不大,技术老旧也没有成长空间,换地方又怕忙不过来。 生活上,基本没有购物欲望,很多高档玩具买了一直在积灰。去旅行经常因为老公工作需要临时改变行程,或者我们一边玩,他一边开会,娃们不开心还得哄着。平时很少有机会一家人一起坐下来好好吃顿饭。偶尔拉着老公看个剧,人家不到5分钟就睡着了。以前我们经常窝家里一起玩游戏,现在家里三台游戏机,很长时间没有动过了。滑雪票买完,发现没有时间去玩。 两个娃目前看来既没有我的智商也没有他爹的勤奋,推不动也没有时间推。国内老人也到了要考虑养老的问题,两家各有一位不懂事又难搞的老人。
买菜+卫生的家务外包。吃饭的话一周固定两三次送餐服务,剩下的下班路上带回来,wfh时就叫外卖或者烤箱烤个牛排之类的。住家保姆我只在娃小的时候请过,实在不想家里有外人。我老公负责早上送娃,下午afterschool呆到6点,那会我一般下班了,不然我老公一边打电话开会一边开车接娃。课外活动尽量安排在afterschool里,有一些外面的找能负责接娃的地方。其他时候就我自己上了。
一般都是家里一个parent躺平。楼主的情况应该是楼主负责工作上躺平的照顾家。除了楼主列的事情,家里得有一个家长随时待命,学校各种活动,带娃看医生, 找各种各样的资源,弄些ec等, meta家的l7空降刚join不久忙到不怎么能顾家我觉得是正常的(吧?)。娃的事情不能全外包的。
说句得罪楼主的,如果有高房贷,这个收入段的又会尽量把孩子送私校(即使是好学区) 很少有人舍得雇全职保姆的。不是“有什么烦恼不可以用钱解决吗”这种状态。。。除了工作上的烦恼,还是带娃照顾家to balance work and life的烦恼。当然一方躺平就会好很多。
这个涨幅确实非常impressive!
是L6升L7,再平跳Meta L7,应该差不多的。羡慕归羡慕,开会估计是开不完的了。
你说的很对,我们周围的邻居朋友,除了有小奶娃的,真没见到家里有全职保姆的。大部分也就是院子外包,每月几次劳模上门打扫卫生,出去旅行不太需要考虑buget但是坐飞机基本都是经济舱,真没到“有什么烦恼不可以用钱解决”这种状态。
是啊,我也是觉得娃的事情能亲历亲为还是要自己上,像学校三天两头搞活动,偶尔小娃看到妈妈在学校当volunteer,别提多高兴多骄傲了,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接送的事情能找到靠谱的backup最好,我之前还找过专门接送小孩的类似uber的机构,里面的司机有专门的background check,不过到底还是觉得不放心。
LZ真的很谦虚 说自己是躺平的那个
通好奇管孩子家务怎么处理 就算吃饭可以外包 接送辅导作业 课外活动 也都很难完全不管
是这样的,我没展开来写,这不时间也久远了,每年的收入不看w2,也是只记得个大概。 刚开始工作10万这个是肯定的,记得那会google的ng offer也就高几万。到16年经历三次5%左右的merit increase和一次升职(除了涨base,target bonus也涨了),跳槽前大概14万的工资,拿到新offer是19万不到20万,确实是40%的increase。后面几年公司发展顺利股票大涨,中间还拿到special bonus,到2020年再次跳槽前,在这家公司tc也超过30万了,这次跳槽涨幅20%+。 同理,11万经过三次merit和一次promotion,也接近14万了,跳槽涨幅20%不就16万了。我在前一家公司,除了每年的merit increase,还拿到过一次年中的special adjustment,估计也是当时工资在pay range底端,hr和hm都看不下去了。。。
孩子这部分目前还是我自己负责的多,辅导功课和安排课外活动以及接送,老公有空时帮忙接送。大娃刚上学那两年我每天辅导作业,现在轮到老二了。一般晚饭后我辅导老二写作业,老大就在隔壁房间写自己的作业,写完之后再练会琴。睡前会和小朋友一起看会书或者电视,然后打发去洗漱送上床。我再收拾收拾家里。哦,有几天晚上老大会有课外活动需要接送,一般会让老二带上书一起去。 现在我们俩每天“下班”时间大概是晚上11-12点之间,我老公偶尔需要工作超过12点。
隐形歧视确实存在,不过作为女性本身也有一定责任,主要在于不敢争取,自己就认为自己deserve less。回想我过去二十年工作,很多次可以争取更挑战,职业发展更好的机会的时候都放弃了。然后拿着稳定的收入躺平任由周围更aggressivel的印度同事拿走本来自己可以做的更挑战的任务。然后结果当然是人家跳槽收入越来越高,自己不思进取原地踏步。所以我不怪社会,这是自己过去贪图安逸和照顾家庭的选择。但是即将步入退休,我决定最后拼搏一把,主动承担和男同事一样压力,一样强度的工作,看自己可以到达什么高度。说实话我觉得当我拼的程度和男同事一样的时候在职场也得到了基本相应于男同事的认可和尊重。但是肯定有些很narrow minded的人还是会想办法打压你,这个要靠长期抗争才能改变。
这几年我知道的薪资真的普遍涨挺多的,多过3%的涨幅很正常。如果在公司赚钱的主力部门,升职涨薪机会也会更多,打个比方,如果target bonus 20%的话,top performer可以拿到30-40%,项目做得好还有一次性的special bonus。
懂你。
没有踩的意思,但30多岁在加州tech行业挣二十多万真的算低的了,楼主对自己评价挺客观的。 但也没什么不好,每个家庭分工不一样,适合自己就行
谢谢你的分享,说的很好,我们女性也是要自我反思一下。 但是现实的困难也是有的,我感觉我承担的工作量并不比比我工资高的男同事少,只是我没有办法和他们一样在公司耗那么长的时间,到点准时要下线。还有reporting chain上女性太少,和男上司social没有同性别优势。
唉,这就勾起我最近的一个伤心事了,我现在公司的pay range很大,最近刚被manager暗示我其实在pay range的底端,他本意是想说上升空间很大,可惜我听了实在是高兴不起来。
感觉你在现实中是不是憋坏了,没朋友炫这些么?要在网上和陌生人炫一下?听你怼人说自己语文差是top2,也就是北大清华呗,感觉原生家庭应该不宽裕吧?现在需要报复式的炫这个? 你一方面说自己都淡忘了,不在乎,一方面每年数字记得是清清楚楚,回帖里面精确到百分比,一开始就肯定有track。我工作和你老公一样,早就忘了哪年什么收入了,说明你非常在意钱 我自己做tech这块儿,觉得付出和收入不成比例,这个行业和其他行业相比,收入太高,华人多占了便宜也就可以了,更要多反省一下,帮助别人,尊重社会的各行各业,帮不了别人就闭嘴,上来再炫耀一次,有什么意思?更是加深华人stereotype就是天天钱钱钱。 你和我身边私校华人家长很像,华人90%都是马公,金融业quant,收入高,和人沟通交流能力弱,爱好单一。
本来就是年底闲了灌灌水,没想有什么意义,要不你来分享一个? 还有我觉得楼里有几个姐妹分享的挺好的。
有一些专业确实起点不太高,但是后面发展就看个人了,我也有学会计和土木的同学,现在发展得比我们都好。
我没说自己是马工,tech也不是只有马工。 我周围确实大部分是tech行业的,这也是事实。 扯原生家庭和本科学历就更无厘头了,我并不觉得有任何关系。周围的同学朋友只要知道什么公司级别,大概收入也就知道了,关系近跳槽升级都会说,还有一起吐槽今年又多交了多少税。 记得关键点的工资很正常吧?跳槽时总要算算,看看要不要接offer啊。
华人普遍学历高,工作努力,收入高怎么就是占便宜了?
还有怎么就被扣上不尊重社会的各行各业的帽子了,不要脑补得太厉害了。
我真是不理解你们这种人,你对钱没兴趣,你干嘛进钱贴呢? 你爱好不单一,你开个有趣的贴不好吗?何苦在别人的钱贴里回贴呢?
我是穷人,没有炫耀的资本啊,不想拉低你们带起来的收入平均值啊
别这么说啊,和那些大佬比,我们都是穷人,和学生时代比,我们都挺有钱的了。 如果一直停留在刚毕业的那个收入,房子买便宜一些,少生一个娃,每天到点下班晚上看看剧,周末一家人和乐融融,也挺开心的。
记的是医生?这是变相BSO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