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两个原因。 1 北大和清华是交替在上海招生的。比如北大今年在上海招,清华就是明年。所以如果赶上清华不招生,想考也没得考,除非保送。(我那时候是这样,现在不知道是不是变了)。 2 就算清华在上海招生,也不是所有科系都在上海招生。一般都是给出一些不太热门的科系。 扶苏 发表于 2023-12-12 11:23
不想离开上海,怕户口全国统一分配,那是30年前的事了。 哄哄1213 发表于 2023-12-12 12:10
啊?什么时候的事?我那时候清华北大都找,是0志愿,填报不影响第一志愿录取 pineappletin 发表于 2023-12-12 12:15
回复 101楼pineappletin的帖子 那是后来 我们那时候都是先填志愿 后考试. 考不上清北就直接去二本. 所有大部分没有加分的 都直接保送了. maomi50zhi 发表于 2023-12-12 12:18
看不上。去了#1😂 RedCrayon 发表于 2023-12-11 23:58
难道不是协和? daremighty 发表于 2023-12-12 13:16
哈哈哈哈。 很多上海人是因为复交已经够好,加上完全不想离开上海。 whatif9999 发表于 2023-12-12 00:17
协和就是清华吧 :) jackrose 发表于 2023-12-12 13:17
那时候也是先填志愿后考试,但清北属于0志愿,填报不影响第一志愿的录取 不过即使这样,很多人也不填这个0志愿,因为知道自己肯定考不上 pineappletin 发表于 2023-12-12 12:30
合并以后的事情吧?原来不相干的二学校? dadamajiadada 发表于 2023-12-12 13:24
当年全国都是强烈重理轻文 kingboo 发表于 2023-12-12 09:07
以前分配的年代,专业绝对比学校重要多了。最悲催的是进去的时候还是分配的,读着读着不包分配了,被我赶上了 rindo 发表于 2023-12-12 12:08
是的,以前是两所学校,九十年代协和分数线和清华差不多 Treeflower05 发表于 2023-12-12 13:27
协和根本不愿意被清华合并,协和自己名字多响,清华医学院是个什么东东~结果搞出一个四不像的名字,协和-清华医学院。而且现在据说协和跟清华有分手迹象,清华自己重新另起炉灶搞医学院了,把协和边缘化,协和要出走。 01年以前协和是北大代招的。之后清华代招。说协和就是清华的是不是太年轻了 文心雕虫 发表于 2023-12-12 13:35
北大医学院又是和谁合并的? Iced_Mocha 发表于 2023-12-12 13:42
北大是NO2 bzzby 发表于 2023-12-12 00:01
re 说清华理科比北大强的应该是两所都没上过 文理都是北大强 清华工科强 这是有非常客观的历史背景的(50年代的院系调整) 不是键盘侠上下嘴唇一碰能改变的 annnna 发表于 2023-12-12 11:42
我对医学院真的不太熟悉。。。北医和协和哪个分数高,还是像北大清华一样并称Top2? Iced_Mocha 发表于 2023-12-12 13:48
确实都没上过,纯路人观点。但是路人观点也能说明问题,这个主贴讨论的就是为什么不上清华,清华此处等于中国最顶尖大学或者说最难考大学;如果路人观点觉得北大是最顶尖的,主贴里的问题恐怕就是为什么不上北大了。北大的同学们如果有被冒犯到,请见谅! Felixa 发表于 2023-12-12 13:50
协和高。但协和只有临床,好像还是8年制。不管北大代招还是清华代招,协和录取分数都高于这俩最牛B学校。 北医更大更综合,基础医学,口腔,啥都有。护理学是把录取分拉低的专业。但是北医的8年制的录取跟协和可能没太大区别 另一个冷知识:作家冯唐是90年代初考上协和的人,医学博士。北大代招所以他大学前两年都在北大读书。后来出国,转行商业咨询,写书,倒是成名了。 文心雕虫 发表于 2023-12-12 13:51
协和高。但协和只有临床,好像还是8年制。不管北大代招还是清华代招,协和录取分数都高于这俩最牛B学校。 北医更大更综合,基础医学,口腔,啥都有。护理学是把录取分拉低的专业。但是北医的8年制的录取跟协和可能没太大区别 另一个冷知识:作家冯唐是90年代初考上协和8年制的,医学博士。北大代招所以他大学前两年都在北大读书。后来出国,转行商业咨询,写书,倒是成名了。 文心雕虫 发表于 2023-12-12 13:51
协和8年,是顶级高分才能进的,但是不知道和姚班比,谁的分数更高。出国以后才知道姚班,应该比少年班还要牛不少的样子 dadamajiadada 发表于 2023-12-12 13:57
家门口有个不错的大学,就决定不去清华了。 海珠桥 发表于 2023-12-12 13:57
咳,比高考分数其实是很没意思的事情…… 姚班顶尖高手应该都是竞赛保送的。就像北大数理化,经常集齐了所有奥数奥物奥化的金银铜牌选手,人家都没参加过高考的 文心雕虫 发表于 2023-12-12 14:00
其实如果在上海混,北清毕业也不比复交加太多分,孩子还得离开身边四年。其它地方,可能会对这二个学校更星星眼🤩 dadamajiadada 发表于 2023-12-12 14:06
那倒不是,当年上海高考北大清华是提前批录取,不影响第一志愿报复旦交大,所以我知道的很多人都报了top2提前批。 就要美美的 发表于 2023-12-12 14:09
上海考生,考上海复交大学,要比考北京两所容易N倍。 最狠的时候,都快一半上海本地生源了。比如,学校戏称 上海复旦大学。 youyouzou 发表于 2023-12-12 14:14
93年开始没有指定分配了。刚好30年。 youyouzou 发表于 2023-12-12 12:21
要么你年轻,要么你不是上海的。上海有一些年,保送北清都很少有人愿意去。因为听说很多父辈大学毕业被分配去很差的地方的故事,已经被吓坏了。所以那些年去北清的,普遍来说都不如去复交的学习成绩好。同学里有一些都是放弃保送北清,参加高考进复交,情愿冒高考风险,不愿意冒户口风险 dadamajiadada 发表于 2023-12-12 14:18
当初上海600分满分,我们那一届只有一个报考清华,最后以463分给录取了。这个分数在全年级里面,高考排名只能进前40%。97年零志愿出来后,北清在上海的录取分数线,立马跳到530分。给你特权,就可以招到最优秀的生源,这是体制的特色。 哄哄1213 发表于 2023-12-12 14:27
因为听说北京吃的太差。当年中学同学暑假去北京玩,她姐大学在北京,回来说东西太难吃,饿了两星期 rindo 发表于 2023-12-12 00:23
30多年前,上海人喜欢考中专,那是因为大学统一分配。 那个年代之前存在你说的。 之后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这两所猛招本地生源,比北京两所摘本地生源的比例高N呗。 最多的几年,能接近1半,某年上海交大泄漏的本地关系户生源惨不忍睹。 牛逼的上海生源有,但是底线学生根本是外省211都不如的。 youyouzou 发表于 2023-12-12 14:36
听说现在上海进北清非常不容易了。我们那个年代,市重点有保送北清名额浪费,因为也是有成绩要求的,成绩达到的,不愿意保送。 dadamajiadada 发表于 2023-12-12 14:31
她同学没去对地方, 北大伙食相当好,我觉得北大比清华吃得好。 Yesterdayom 发表于 2023-12-12 14:33
胡说八道。只有直属院校是全国分配的,而且那都是5,60年代的事了。分到外地多还是因为出身不好什么的,都是父母那代的事了。8,90年代周围没有上海本地生分到外地这种事。 rindo 发表于 2023-12-12 14:41
不包分配你赚了,没背景的给你分配到山沟军工厂,核基地,你都没办法。 那时候大学生少,不包分配档案转回家,然后自己跑到大城市找工作,也可以立下脚。 youyouzou 发表于 2023-12-12 13:34
过去几十年,上海靠零志愿的方式,确保了全市最优秀的生源被北清录取。每年全市5万考生,现在要进北清,高考分数必须排名全市前50。 哄哄1213 发表于 2023-12-12 14:42
听说有一些年,上海的市重点中学里,保送清华,不去,情愿自己去考复交的,也不是一个二个,怕户口转去学校,就回不了上海了。很多上海人出了国,才知道北清原来那么牛,上海人填都不会填的大学。 dadamajiadada 发表于 2023-12-12 13:22
你就别胡说八道了。 我正好93毕业分配改制的。从学校分配变成 双项选择。当时读的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 上面的几级,想办法不要被分配到 卫星测控中心,核武器研究院这种单位。 youyouzou 发表于 2023-12-12 14:52
30多年前,上海人喜欢考中专,那是因为大学统一分配。 那个年代之前存在你说的。 之后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这两所猛招本地生源,比北京两所摘本地生源的比例高N呗。 最多的几年,能接近1半,某年上海交大泄漏的本地关系户生源惨不忍睹。 牛逼的上海生源有,但是底线学生根本是外省211都不如的。 我弟92年地狱大省进的上交,20个新生入学奖学金名额之一。差清华分数线大约10分(总分710)。你就不要猛吹上海生源素质多高了。 他进去之后,班上学习也碰到了一个学习特牛逼的,河南的,只能当老二,学习好的没有上海人。觉得学校学风很差,老师也不认真,读完转身就考研去清华了,变成泯然众人了。 youyouzou 发表于 2023-12-12 14:36
赚个屁啊……考之前当然是看好学校专业,知道大概会去哪儿的。要不当年外贸金额那么热呢。谁管你什么北大清华的 rindo 发表于 2023-12-12 14:53
可惜你拦不住某些人, 只要是清华, 不管啥烂专业都要去啊, 然后看不起选择其他学校热门专业的学生。 公用马甲4 发表于 2023-12-12 15:06
你弟弟的例子, 正好说明不是所谓的高分, 就等于综合素质。 92年高考上海本地去交大的,成绩特别好的非常多, 因为大家都不愿意去复旦军训一年,尤其是听了师兄师姐讲大连南昌吃馒头挑大粪喂猪种菜之类的悲惨遭遇 , 更是坚定不移的选择了交大。 我们高中班里同学交大毕业的,可能在学校是没有拿入学奖学金,没有第一名,但是工作以后出了很多人才, 有创业上市公司, 有大所合伙人,有知名高管,有出名的基金经理。。。当然也有名声太大进去的, 汗。 但是觉得我高中班里的出的人才, 真的特别的多。 我其实很不理解的, 就是干嘛非要比一个高低上下,大家选择最合适自己, 自己最喜欢的,不都挺好的吗, 何必呢。 公用马甲4 发表于 2023-12-12 15:04
怕被调济到地质系考古系,我怕鬼 .岸. 发表于 2023-12-12 15:20
看看铊杀事件,清华哪来的勇气称自己是第一。虽然我很武断。 yoyo2013 发表于 2023-12-12 13:47
回复 186楼aiwawa的帖子 现在是连文科状元都报清华了 现在清华招生有一套,可不是二十年前了 insighteyse 发表于 2023-12-12 15:26
在新泽西毒死清华丈夫的那位不是北大化学系毕业的么。 heyykitty0 发表于 2023-12-12 15:29
你和我说的不是一回事情。除了北京,上海人和外地人比,进哪个大学都容易,你这个没有说错。如果只说上海人,那个年代,即使复交全部都是上海人,读书再差,也比进北清的强,因为大家怕迁户口等问题,上面一个层主已经讲了,这个情况到97年。因为大家把复交放北清之前,情愿学校差,也不愿意把户口迁出上海等原因 至于说上海人喜欢考中专,我知道的情况,是怕读了高中考不上大学,就麻烦了。你说的情况不成立,因为可以上上海地方大学,根本不会分去外地的,比如当年的上海大学,上海工大之类的。 高中不在上海读的,应该不知道上海的特殊性 dadamajiadada 发表于 2023-12-12 15:08
啊?什么时候的事?我那时候清华北大都找,是0志愿,填报不影响第一志愿录取
顶这个
那是后来 我们那时候都是先填志愿 后考试. 考不上清北就直接去二本.
所有大部分没有加分的 都直接保送了.
93年开始没有指定分配了。刚好30年。
我们那个时候是第一志愿,考不上基本就连普通重点大学都没戏,除非填服从分配。先报志愿再考试。 像我胆小的,就不敢填清华,给自己留余地。但我同学,平常成绩比我差一点,也够清华分数线的,报了清华也如愿以偿地去了清华。
那时候也是先填志愿后考试,但清北属于0志愿,填报不影响第一志愿的录取
不过即使这样,很多人也不填这个0志愿,因为知道自己肯定考不上
难道不是协和?
协和就是清华吧 :)
听说有一些年,上海的市重点中学里,保送清华,不去,情愿自己去考复交的,也不是一个二个,怕户口转去学校,就回不了上海了。很多上海人出了国,才知道北清原来那么牛,上海人填都不会填的大学。
合并以后的事情吧?原来不相干的二学校?
我们是第一志愿 不过 既然可以跳级加保送 何必高考呢? 还能省一年时间
是的,以前是两所学校,九十年代协和分数线和清华差不多
清华理科跟北大也不在一个竞争档次很多年 到现在,数学也还是不太行,哪怕丘成桐去坐镇。
不包分配你赚了,没背景的给你分配到山沟军工厂,核基地,你都没办法。
那时候大学生少,不包分配档案转回家,然后自己跑到大城市找工作,也可以立下脚。
协和8年医专业,应该比清华分数还高吧?有没有姚班分数高不知道。是有一个超级牛的姚班吧?哪一年开始的?楼里有姚班的吗?让我敬仰一下
协和根本不愿意被清华合并,协和自己名字多响,清华医学院是个什么东东~结果搞出一个四不像的名字,协和-清华医学院。而且现在据说协和跟清华有分手迹象,清华自己重新另起炉灶搞医学院了,把协和边缘化,协和要出走。
01年以前协和是北大代招的。之后清华代招。说协和就是清华的是不是太年轻了
协和并入清华,应该气死了很多协和人!
北京医科大学
北医啊。原北京医科大学。
北大医学院是北大合并了北京医科大学……这帖子里真是看到年龄断层了
主要原因是,1952年院系调整,北大自己的医学院独立出去成了北医(也包含了其他部分院校的医学系)。所以00-01年合并算是回归。一个冷知识,屠呦呦当年是被北大录取读医学院,没读完就成了北医。所以屠呦呦是真的北大校友
看看铊杀事件,清华哪来的勇气称自己是第一。虽然我很武断。
第一句话说得太对了
确实都没上过,纯路人观点。但是路人观点也能说明问题,这个主贴讨论的就是为什么不上清华,清华此处等于中国最顶尖大学或者说最难考大学;如果路人观点觉得北大是最顶尖的,主贴里的问题恐怕就是为什么不上北大了。北大的同学们如果有被冒犯到,请见谅!
协和高。但协和只有临床,好像还是8年制。不管北大代招还是清华代招,协和录取分数都高于这俩最牛B学校。
北医更大更综合,基础医学,口腔,啥都有。护理学是把录取分拉低的专业。但是北医的8年制的录取跟协和可能没太大区别
另一个冷知识:作家冯唐是90年代初考上协和8年制的,医学博士。北大代招所以他大学前两年都在北大读书。后来出国,转行商业咨询,写书,倒是成名了。
路人也得接受现实啊
我们的那个年代,协和是医学界的李元霸。
医学界的图谱1
其他医学院,相互之间说我是哪里那里的协和…
协和8年,是顶级高分才能进的,但是不知道和姚班比,谁的分数更高。出国以后才知道姚班,应该比少年班还要牛不少的样子
协和曾经有一段时间,招分堪比突破图,偶儿还高。后来没法比了。
咳,比高考分数其实是很没意思的事情……
姚班顶尖高手应该都是竞赛保送的。就像北大数理化,经常集齐了所有奥数奥物奥化的金银铜牌选手,人家都没参加过高考的
其实如果在上海混,北清毕业也不比复交加太多分,孩子还得离开身边四年。其它地方,可能会对这二个学校更星星眼🤩
这到是,姚班估计都是保送的
那倒不是,当年上海高考北大清华是提前批录取,不影响第一志愿报复旦交大,所以我知道的很多人都报了top2提前批。
上海考生,考上海复交大学,要比考北京两所容易N倍。
最狠的时候,都快一半上海本地生源了。比如,学校戏称 上海复旦大学。
没啥解释的,我身边还有说北大不如浙大的,我都淡定,各种赞同说对,呵呵,没啥好争的。
各个时间段不一样,估计你年纪轻一些吧。很长时间,北清没有提前录取,即使有提前录取,上海学生都不会报北清,怕户口转去北京,毕业分配去了东北,甘肃之类的
要么你年轻,要么你不是上海的。上海有一些年,保送北清都很少有人愿意去。因为听说很多父辈大学毕业被分配去很差的地方的故事,已经被吓坏了。所以那些年去北清的,普遍来说都不如去复交的学习成绩好。同学里有一些都是放弃保送北清,参加高考进复交,情愿冒高考风险,不愿意冒户口风险
97年上海启动北清零志愿之前,北清在上海的录取分数线,一直是非常低的,和中纺大一个水平,因为一直招不到好的生源,北清在96年就干脆不在上海招生了,不得不逼上海市政府出了零志愿这一招。
当初上海600分满分,我们那一届只有一个报考清华,最后以463分给录取了。这个分数在全年级里面,高考排名只能进前40%。97年零志愿出来后,北清在上海的录取分数线,立马跳到530分。给你特权,就可以招到最优秀的生源,这是体制的特色。
听说现在上海进北清非常不容易了。我们那个年代,市重点有保送北清名额浪费,因为也是有成绩要求的,成绩达到的,不愿意保送。
same here
她同学没去对地方, 北大伙食相当好,我觉得北大比清华吃得好。
30多年前,上海人喜欢考中专,那是因为大学统一分配。
那个年代之前存在你说的。
之后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这两所猛招本地生源,比北京两所摘本地生源的比例高N呗。 最多的几年,能接近1半,某年上海交大泄漏的本地关系户生源惨不忍睹。
牛逼的上海生源有,但是底线学生根本是外省211都不如的。
我弟92年地狱大省进的上交,20个新生入学奖学金名额之一。差清华分数线大约10分(总分710)。你就不要猛吹上海生源素质多高了。
他进去之后,班上学习也碰到了一个学习特牛逼的,河南的,只能当老二,学习好的没有上海人。觉得学校学风很差,老师也不认真,读完转身就考研去清华了,变成泯然众人了。
胡说八道。只有直属院校是全国分配的,而且那都是5,60年代的事了。分到外地多还是因为出身不好什么的,都是父母那代的事了。8,90年代周围没有上海本地生分到外地这种事。
过去几十年,上海靠零志愿的方式,确保了全市最优秀的生源被北清录取。每年全市5万考生,现在要进北清,高考分数必须排名全市前50。
主要那时候出去了分配很大可能就回不到上海了啊。我同学姐姐当年反叛要去北京上大学,后来姐姐跟姐夫都是放弃学校分配自己回来找工作的。还好那时候外企开始多了,比较灵活了
那是后来了,而且那时候已经不是包分配了。之前没有零志愿的时候上海根本招不满的。
不是没去对地方,是没去对年代。两星期也不是光吃了食堂啊。 别说八十年代,就算2000年我去北京的时候都觉得好吃的太少了呢。
你就别胡说八道了。
我正好93毕业分配改制的。从学校分配变成 双项选择。当时读的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
上面的几级,想办法不要被分配到 卫星测控中心,核武器研究院这种单位。
赚个屁啊……考之前当然是看好学校专业,知道大概会去哪儿的。要不当年外贸金额那么热呢。谁管你什么北大清华的
说明啥? 最好的考生自愿去北京啊。
为啥前50名不放弃填写0志愿? 没人逼的。
主要在小镇做题家眼里比较牛
你说的,肯定是近些年了。早的时候,应该是米有限,得吃馒头之类的面食,所以南方学生去北方很痛苦。从小北方的,我也不能理解吃不了面食的,但这就是事实,人家就受不了面食
最主要还是后来不包分配,毕业可以自己回来找工作了。如果还是全国分配,户口制度严格的话不好说
你又不是本地生,有什么好多说的。我周围上了大学被分去外地的都是父母那代。经过十年那个后,哪个上海人还会那么傻
你弟弟的例子, 正好说明不是所谓的高分, 就等于综合素质。
92年高考上海本地去交大的,成绩特别好的非常多, 因为大家都不愿意去复旦军训一年,尤其是听了师兄师姐讲大连南昌吃馒头挑大粪喂猪种菜之类的悲惨遭遇 , 更是坚定不移的选择了交大。
我们高中班里同学交大毕业的,可能在学校是没有拿入学奖学金,没有第一名,但是工作以后出了很多人才, 有创业上市公司, 有大所合伙人,有知名高管,有出名的基金经理。。。当然也有名声太大进去的, 汗。 但是觉得我高中班里的出的人才, 真的特别的多。
我其实很不理解的, 就是干嘛非要比一个高低上下,大家选择最合适自己, 自己最喜欢的,不都挺好的吗, 何必呢。
我们那一年确实 文件 外贸专业,工科 无线点电子 招分最热门。
不过不是北上广人士,对外贸金融不敏感,没考虑过。任挑专业,选了苦逼工程师专业。唯一幸运都是,没有选老爹建议的采矿,机械等他们那个年代“四个现代化”的专业。
可惜你拦不住某些人, 只要是清华, 不管啥烂专业都要去啊, 然后看不起选择其他学校热门专业的学生。
你和我说的不是一回事情。除了北京,上海人和外地人比,进哪个大学都容易,你这个没有说错。如果只说上海人,那个年代,即使复交全部都是上海人,读书再差,也比进北清的强,因为大家怕迁户口等问题,上面一个层主已经讲了,这个情况到97年。因为大家把复交放北清之前,情愿学校差,也不愿意把户口迁出上海等原因 至于说上海人喜欢考中专,我知道的情况,是怕读了高中考不上大学,就麻烦了。你说的情况不成立,因为可以上上海地方大学,根本不会分去外地的,比如当年的上海大学,上海工大之类的。 高中不在上海读的,应该不知道上海的特殊性
无所谓的,自己日子过好了就行。谁在乎小镇做题家怎么想
我们高中班里同学交大毕业的,可能在学校是没有拿入学奖学金,没有第一名,但是工作以后出了很多人才, 有创业上市公司, 有大所合伙人,有知名高管,有出名的基金经理。。。当然也有名声太大进去的, 汗。 但是觉得我高中班里的出的人才, 真的特别的多。 ————————-
你把交大换成北大清华,把北京上海这两个本地主场去除掉,再看看?
想说的是,北京上海 突破图对比,生源素质差距巨大。
现在是连文科状元都报清华了
现在清华招生有一套,可不是二十年前了
这俩系都是北大有,清华没有啊
在新泽西毒死清华丈夫的那位不是北大化学系毕业的么。
草都是隔壁的绿,我承认当年非常羡慕隔壁的伙食。
为啥叫地狱大省啊?不懂就问。
清华毕竟有可以招来奶茶富婆那样的文科专业嘛
😹这个贴马上就要转向比较北大清华哪里出的杀手多了
你也太自信交大复旦的上海生源学习能力了😂
张益唐,被邓小平摸头“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的,80年代初期末期去北京图谱图的,看来都是考不上复交被淘汰去了北京 ?
我认识的清华的毕业生,无论什么烂专业,后来都做得挺好的,很多并没有做本职专业,在许多地方也是业务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