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哈,我在第二楼里就有罗列好多我没那么喜欢的点啊。你是不是只看了个开头就提问了。 :) 比如你说的这些,我都有写啊: "外出到人多的地方还是挤,这个没办法。我自己是发现在国内比较容易戾气被点爆,比如说去高铁坐车,本来大家都在好好的排着队,开始检票了就是会哗啦一下有的人往前面挤;让了一个又一个又一个,就容易火大;再比如开车在路上,我好好的开在右边车道正常速度,后边的嫌你开得慢超车完了还要马上很近距离的憋你一下插到你前面去。。。走在路上被喇叭滴吓一跳这就常见了,外出的时候需要经常和自己说let it be 一笑而过,比较难找到在国外慢悠悠生活的感觉。"
我先是4月上旬回国,回的南方三线城市南宁,到了7月份可没把我热死,一出门就是全身汗如雨下,每天熬日子加上这边的工作实在有事要回来一趟,于是8月上旬逃跑回温哥华。过了不到两月要去亚洲出差,于是9月下旬中秋节的时候就又买了机票回国,中间小短途出差几天,前后又住满了两个月。一算哎哟好家伙竟然呆了累计半年。
疫情3年没回国,我这是算“报复”弥补了。overall来说,刚回去的头两月各种新鲜惊喜高兴,各种小短途旅游久违的同学朋友聚会;然后就安静下来陪父母和家人自己半退休生活状态。后面这次回去就更是几乎是本地人在每天过日子了。现在回来惊觉2023年只剩下一个月了,接下来半年我哪里也不想去了,就想好好宅自己家里。
来说说个人的体验。Again在国内我大本营是南宁父母家里,以下价格都是南宁价格,不对标北上广这些高大上哈。
General的: 所有花钱项目都是通过微信和支付宝。国内的手机号是在我爸的电信号上加了一个亲情号,可以一直保留;然后很多的应用基本上都是通过微信小程序,包括:携程定酒店、12306买火车票、花小猪打车(比滴滴便宜好多!比打表的出租车便宜好多!)。很多小程序都要人脸验证或者手机号验证,这个没办法只能接受了。美团app我使用率很高,找餐馆 定酒店比价,都很给力。 吃的:这次是真的把家乡的时令瓜果吃了个够。 4月到10间的跨度,从每年只有5月才有的刚从地里摘出来的糯玉米(这个我好多年没有赶上过了)、桂味荔枝、龙眼、黄皮果、榴莲,到黄金百香果、容县沙田柚等等都吃够了。 而且价格不贵,easily瓜果自由哈哈哈。就是这些大多糖分很高,催肥得不行,然后热带水果多数太上火,哎。新鲜蔬菜的话,跟着我妈早上去逛了几次早上的菜市场, 我觉得便宜到难以置信,2快5一斤的长豆角、四季豆、油麦菜、红薯叶。。。外食的话,我自己是在温哥华定居,平时中餐吃的啥都有,所以对于回国吃遍美食没有太多的desire. 基本上就是家庭和朋友比较平常的聚餐,一般是吃我们家人固定的几个“食堂”餐馆。普通的鸡鸭鱼肉虾鱼, 一般人均100人刀左右。然后我自己一个人如果上街,基本上就是“嗦粉”,我们广西的各种粉:老友粉、螺蛳粉、生榨粉、河池煮粉、卷筒粉、宾阳酸粉。。。便宜啊,10-15块人刀一碗二两的。外食本洁癖比较难受的是餐具,餐馆也好米粉店也好,洗碗机不是标配,所以。。。
喝的:只说咖啡。我自己带回来的豆子喝完了,很快就瑞信 库迪这些本土咖啡喝上了。胜在便宜,下他们的app几乎每次买都是特价,10块一杯拿铁。味道对得起性价比。麦当劳、必胜客、肯德基的咖啡也差不多。 购物:基本上两周陪我妈去一趟日常的超市,买牛奶酸奶日常用品什么的,一般每次300-400块。如果去Ole这样稍微高端点儿的超市买些进口品牌,价格可能比北美还贵些,随便买买就是上千。日常买菜什么的我妈在小区门口的超市或者去菜场每天买,据她说一个月3000块够够的了。 我每次和我妈去买菜,看着各种琳琅满目的蔬菜都觉得啊如此水灵如此新鲜如此便宜,我妈居然还挑挑拣拣说不够新鲜啊,嫌这嫌那的。
我enjoy的甚至惊喜的: 最喜欢的也是最主要的:亲情啊。这就是牵着风筝的那条线不是吗。尤其是妈妈。每年回家都是做回妈妈的女儿,碗都不要我洗一下。通常我基本上每年都回国住4-5周(除了疫情3年),回来基本也不怎么出门,除了偶尔走亲访友和同学聚聚,其他时间基本宅家里。早上和我妈去广场跳舞逛早市,晚上小区里散步。每天吃完饭在小区里散步也是我非常享受的时光:华灯初上终于没白天那么热了,风吹着树木哗哗的响,小区里淡淡的桂花飘香,小朋友在疯跑玩儿,回来路上再到几个快递菜鸟驿站轮一圈去取快递包裹,LIFE IS GOOD. 日常生活的方便度:很方便。美团上买个感冒冲剂,半小时内就送到家门口了。外卖也是,晚上想给家里加个菜,点半只烧鹅,十几分钟热腾腾的就送上门了;而且平台的外卖费一般就3软币; 快递和退货: 效率amazing。现在退货也方便到不行,网上买东西如果不满意,直接手机上退货,放到家门口,快递小哥打电话来要确认码,就退款到账了 旅行:高铁超级方便。去了云南(5月初冲着吃菌的季节);贵州(7月初的时候一看比我们这凉快7/8度),广州(好几次,每次小呆三四天,吃吃逛逛);以上都是和家人,都是冲着高铁出行方便几个小时的车程,买了票直接说走就走了。然后我自己后面新加坡香港出差了各几天,新加坡投资市场超级hot, 香港呢我是吃没觉得好购物更不行,完全没有了当年的仰望和向往了。 洗牙:也是在美团上团购的,超声波洗牙77块。这个价格真的惊喜到我,而且体验很好。我小外甥女拔牙,我带她去家门口的口腔诊所,5块拔一颗牙。然后现在牙齿矫正也是在大力推广的项目,问了下,6千到2万不等。(对比我在温哥华的问价是6K+) 按摩捏脚、头疗:这个是真的爽啊同学们。一周两次,中式按摩一般100-150一次60分钟;捏脚也差不多。头疗的话50-80一次。
必须promote 一下我大南宁: 城市大小合适,生活节奏不快不慢,物价合理,生活巴适。尤其是秋天回去,觉得真舒服啊,天气10月11月平均25°上下,11月底我回来的时候城里还是到处三角梅怒放。看了一下12月份的天气,依然还是入冬失败。
PS:惊喜的发现炸出好多老乡,原来版上这么多南宁人/广西人啊。楼里我就不一 一再问好了,老乡好,希望我的回乡感受能让你link some good memories. :)
🔥 最新回帖
啊哈握手。祝你回国愉快哟。
和我妈聊天,我们都一致认为以前是没有这么热的。 当然也许如果真的回去生活,一下子也习惯了。人的适应性是很强的。
谢谢MM的分享。也很有趣啊。
那你笑死吧,世人皆醉唯我独醒,哈哈哈哈
🛋️ 沙发板凳
总体来说,我所到之处,觉得年轻人的素质都不错。服务人员说话和蔼有礼,总体的卫生条件也比以前好了很多(除了高铁站广州的厕所卫生差评)。
以上。一分为二的看国内生活有国内生活的好与不足,国外生活同理。反正在同一个时间点你不能have both. 所以我秉持的理念是在国内我就多看国内的好,回来了就多看这边的好,这样享“齐人之福”在两边都开心咯。然后自己努力一些,争取经常两边跑跑呗。
哈哈我上次回去跟我妈去买菜也这么觉得。
上一次回国疫情前,每天早上醒了就去家楼下面馆吃面,各种面条粥包子泡菜,感觉好幸福。在美国自己也不会做这些东西,最多煮碗面。还有陪老妈去菜场,就很平淡很简单的幸福。
哈哈,一摸一样的感受。
和我妈去菜市场,我看着那种所谓”不太新鲜” 论堆卖的蔬菜水果都新鲜的不得了。一般3,5块就全拿走。
普通菜更是,我看各个新鲜又便宜,完全可以闭眼拿,我妈还挑挑拣拣这个不太好。。。我看各个完全足够好!
买的时候还要把外层挺好的叶子给撕掉,我在一旁说可以了别揪了,还要被她喝停,说你不懂,哪有像你这样买菜的!
1样1样的啊哈哈
跟同学吃饭, 大家都不敢喝酒了, 酒驾被抓的话后果很严重。
好帖子
只是我25、26度就觉得热得不行了。。。。
也是同样的感觉,感觉特别便宜。同时国内收入这些年也上涨很快,二线城市三十多岁的人,基本都二十万以上,工作强度比起美国也不大。感觉生活性价比很高。
但上华人就是另一个世界,好多人对国内的收入认知都是月薪三四千,说起生活成本都是吃顿饭人均500起步,顺便再感叹下民不聊生国内人怎么活命。。。可是既然国内成长在都是月薪3000的原生家庭圈子,怎么能不知道国内普通人的生活方式和cost?就觉得特别精分,
反正在美国吃500我都心痛。
一线城市也有不到十万的 我觉得华人上说的很多是大学毕业生 之后慢慢的能涨上去
哈哈没错,我妈还总是说 今天怎么这么贵这种话,试图讲价。
我心里说哪里贵了,这么新鲜还这么便宜。
国内的猪肉,鱼和当地的特色蔬菜都比较好吃。
楼主说得很好,很客观。
超级同感,新鲜又便宜,就在家附近,恨不得天天抱一堆回来:)弄的我妈说:你美金挣得多是吧?
我也大龄单身无娃。所以才能说走就走,想留就留。 想想人到中年父母依然健在,自己财务独立,没有生活的鸡零狗碎,这难道不足够值得感恩么。 剩就剩吧,换个心态又何尝不是胜女呢。何需给自己上套外界的压力,Cheep up.
真的是懂你哈哈。好一个悲从中来。
我做客户财务规划的,时间比较自由, 客户基本上也都是长期的老朋友了。回国陪父母大家都理解的(很感恩),况且微信上也随时能找到我,我在国内回复客户邮件也尽量及时。
你有国内的手机么?Sorry我是用国内的手机号来注册的。 否则你可以用trip.com (携程的国际版本)来定火车票啊。
老乡好。老友粉酸嘢啊哈哈。
Hmm 6亿1000可是总理亲口说的,总理对国家的了解不比你多?
看到国家统计局的官方数字了吗?城镇私营平均年收入只有6万,非私营只有11万,考虑到私营雇员数量远超非私营,总得平均工资肯定大大接近6万,也就是7,8万。你说你认识的年轻人都超过20万,是平均线的三倍,那必然还有大量的城镇低收入才能把平均收入拉到7万。你不认识这些低收入不代表他们不存在。
而且这还是城镇,农村连统计数字都找不到,算上农村的话,直接腰斩都不奇怪,就算平均年薪4万,离大家说的月入三四千并没有多大的出入。你敢说你比国家统计局都懂?
确实是。而且会根据小区的档次来投放不同的公司。
怎么发展三十年,2019年的时候庆祝的不是70年生日?
re
老乡好。有空就回家看看呀。不过千万不要夏天回去。。。真的苦哈哈哈哈
不好的地方比如说提示下?要是有很annoy我的我肯定说了。我连坐标哪个城市都大方说,既然是share自己的感受,何必藏着掖着的。
一般的来说九月桂花香。 但是现在不知道品种还是天气什么的原因,我感觉8 9 10 11 都有。
特别看不上版上那些高华贵妇。一回国就各种diss放大国内的缺点,国内的优点也能spin成没人权,没有隐私,没有自由,剥削底层什么。这版上谁不是国内出生长大的啊,装啥外宾。
我马上回国过年 一个半月 又担心又期待 太难了
还有大批做着普通工作的 一年十万不到 人啊 不能只看自己的圈子 还是要往外面看看的
难道你指望3岁小孩子和80岁老人赚钱养你吗?中国18岁才能工作,这已经剔除了很大一部分人了。现在中国基本不会务农了,都是承包商在种地。
国内怎么样我绝对比你懂,我自己就是中部农业大省的大农村出身,父母都在那里生活。
羡慕之极!南宁的粉啊
6亿1000 这个数字怎么来的,李永乐有讲解,你可以看一下,不是指6亿就赚1000元的意思。
我在医院的体验, 交钱在手机上交,交完钱走过去取药, 前面有一个人,从我交钱不到1分钟,轮到我了, 药居然已经全部准备好了。我当时感叹万分, 国内这效率!
坐标上海全国顶级三甲医院
就算这个有争议,我刚才贴的国家统计局的收入总是各种条件齐全毫无歧义吧?你看看数字就知道穷人多的是,远远不像板上某些大妈吹的什么30岁的年轻人个个年薪20万。城市年薪7万,农村2万大概是最接近事实的数字。
所以你是了解这里近百万无家可归和千万级没有医保的?还是很了解大批买不起好学区住在治安差学区差的城市贫民或者是超过60%的Working Poor阶层? 看到这种一说国内优点就一本正经地站在道德制高点的评论,真有莫名的喜感。
国内的餐馆, 高大上,环境好, 服务好的太多了。
我在美国, 虽然价格贵了那么多, 环境好的却不多
我从国内回来, 对美国的中餐馆, 中超严重缺乏兴趣, 都不想去了。
估计要2,3个月才能接受现实, 重新适应美国的生活
看了楼主写的,竟然爱上南宁了,楼主领着我们大家组团去养老吧!
中国太大了,人太多了,平均的数据没有意义。东部发达地区,据我所知,城市年薪七万是相当低的,没有学历的小年轻出来的第一份工的收入。跑甘肃啥的,兴许还不错啦。 这儿的大部分人也是东部城市出生吧,看个周围不是正常嘛。对山沟生活一般人也不会去,也不会管,也没什么实际意义。你回国也不会去个穷山沟住着。你就算没出国也不会呆那。
平均的数字没意义就很有意思,粉红动不动就喜欢说印度只有一亿人,剩下13亿不算人,看来他们眼里的中国人也差不多啊。
穷山沟里的人没意义?满街跑的外卖员有几个城里的后代?没有他们你买15块的东西让人跑几公里免费送到家里?怎么享受人家廉价服务的时候就吹各种便捷,算收入的时候就连人都不算了?
比如太吵闹,大街上的电动车太多,不照顾行人等等,在美国呆习惯了会不适应国内这种忙忙碌碌的烟火气的,当然人的举止都在改善在进步。
我把送外卖的,开滴滴都视为城市人。据我所知好多也在城市安了家,未来也会在城市安家。 对这些人的收入,我不了解。我不认识谁干这个。我所说的东部读书不好的孩子,出来第一份工大概7万。 我看民工小代,一个月打工收入1万多点。他当然网络收入再加一倍。但基本看来,民工收入应该在10万多。 这个,我们也就做个谈资,没有实际意义,说实话,收入讲究的是个相对。是和你一个阶层的人收入多少。 我的收入是美国人平均收入的3倍,有什么用?和背景差不多的比起来,就是个穷光蛋,呵呵。
我的没意义,不是说低收入人的生活没有意义,是说对你我个人生活没意义。你是要去革命呢,还是要慈善呢。我看,意义就在你网上逗嘴皮子吧。
我去玩为啥觉得空气质量不好呢?中国到处污染都很严重,我不戴眼镜觉得到处灰蒙蒙看不清楚。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但是不如美国啊。
美国不戴眼镜觉得哪里都很清晰啊。
统计怎么统计的谁知道。 小代就一普通工地民工。他的打工收入就是一个月一万。我觉得很正常啊,说工地民工一月1万,你说是高了,还是低了,还是他在说谎?
总理说的6亿人1000每月指的是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收入那就包括了非劳动人口老人孩子,劳动人口,而且包括城镇农村所有产业。这个帖子里的统计数据“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统计口径。两者无法直接比较。
Q 转: "在国内呆了6个月刚回来,也来说说个人体验和感受" http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2975410&fid=384 UQ
七月份的南宁…… 这一条就足以劝退了😂😂😂 我感觉国内南方只能秋天去 春天雨多 夏天无法忍受
统计是怎么统计的,国家统计局网站上有详细的说明。如果你非说统计局造假,你说的才是真的,那你牛
你这不过是自己臆想的解读而已,看看总理的原话“有6亿人,他们的月收入仅1000元”,这里面怎么理解出是经过平均的?
唯一缺点,夏天的湿热,我觉得几乎不能在户外待。我一辈子脸上啥都没有抹的几天就是在南宁的日子。汗如雨下啊,广州都没有那样。其他季节都挺好。
嗯,我也遇到这个问题,但回国后就顺利注册了。
真是懒得不行。我都跟你说了你去找李永乐关于这个的讲解,标题就是这个。 实际就是上面讲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算法
李永乐连总理的原话都给曲解了,他那些“讲解”不是扯吗?
赞心态,已婚还没娃,也很感恩现在的生活,且行且珍惜。
我拿签证回的国,回来自己的居住地,海关没理由刁难啊。
讲真我自己离开这么多年,住过很多城市,蓦然回首,确实觉得家乡慢宜居的。但是但是,夏天真的怕了它。
啊哈,我在第二楼里就有罗列好多我没那么喜欢的点啊。你是不是只看了个开头就提问了。 :)
比如你说的这些,我都有写啊: "外出到人多的地方还是挤,这个没办法。我自己是发现在国内比较容易戾气被点爆,比如说去高铁坐车,本来大家都在好好的排着队,开始检票了就是会哗啦一下有的人往前面挤;让了一个又一个又一个,就容易火大;再比如开车在路上,我好好的开在右边车道正常速度,后边的嫌你开得慢超车完了还要马上很近距离的憋你一下插到你前面去。。。走在路上被喇叭滴吓一跳这就常见了,外出的时候需要经常和自己说let it be 一笑而过,比较难找到在国外慢悠悠生活的感觉。"
今年也是例外,赶上疫情三年没有回过国,然后刚好家里也有些事情要处理,就一再延期了。
国内大龄女群体也不是少数,何来压力
我有说我不是拿paycheck的。并不代表加拿大人民就太轻松了。大部分加拿大人民也是辛勤工作认真生活的。 只要愿意不care income,我相信你也是可以做到想走多久走多久的。
楼主挺潇洒的,谢谢分享
你这人,怎么这样,要么是网络革命家,要么呵呵。。 你看见一个数字,当然要知道他是怎么来的, 说实话,统计学家可用给你任何你喜欢的数字,别问我怎么知道,我就是干这行的。 李永乐无非解释了国家统计局怎么算这个人均收入,这个我查了,官方就有人均收入算法的介绍。都不是他自己的观点,你就说人曲解,你这人不怎么像个读书人啊。
握手,这次回去也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老家可能才是自己将来养老的好去处,都动了买套小公寓的想法。我老家是比南宁还小两个数量级的四五线南方小城,但是该有的都有了,高铁去哪都很方便。就是在加州住长了习惯了好天气,国内南方湿热的天气真是无法忍受了。
现在南宁大多小区都是种四季桂,所以常年桂花飘香。
国内挤破头要当的公务员,多数也就十万上下。
今年回国去了桂林和南宁,感觉桂林市里的物价比南宁还要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