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和钢琴就是非常花时间的啊,这种东西不是说你 get 了就完了,语言和乐器就是需要大量的重复练习,除了少数天才,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没有捷径,就是必须每天学每天练,不练就忘。 我娃才一年级,我争取每天花一点时间搞中文和钢琴,但确实时间很紧张。我原先以为足球最容易,就每周练一次然后周末比赛就行了,今年忽然发现那些强队是每周练三次,一次一个小时,周末还要比两场!怪不得人家强。我娃很喜欢足球,但我真的没有那个时间。 反正就是不管是啥,你想要进度快,成绩好,你就得花时间,没什么可说的。家长如果不能投入时间,就要雇人。否则娃就打打酱酒,那其实也行啊。就像大多数华人娃也搞个体育,踢足球打篮球啥的,但很少有人一周练三次吧,也就主打一个锻炼身体。
之前是自己在家教时常固定抽不出时间,断断续续的。中文学校每个周末又得开车接送挺远的
我们目的主要就是让孩子能认字阅读,孩子中文说得很流利了 上周旁听了一次,老师讲解课文内容,修辞手法,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 认字这些肯定是课堂时间教不了的,老师说太费时间,让孩子自己课后练
在报名前我们试过几个不同中文授课平台,当时就感觉进度都差不多
感觉挺矛盾的,中文学习本来就很费时间的,但是确实也抽不出那么多时间来学中文,毕竟不想把孩子业余时间都用来学中文了
孩子在海外学中文肯定没法像国内那么精通,怎么加快进度呀? 一般孩子每周学几个小时的中文?
网课是浪费时间!
我们是中文学校,去打酱油学一学,也算是个社交
觉得接送到中文学校时间太紧张,于是干脆在家上网课 但说真的,有时差约课配时间也蛮麻烦的。
确实有点浪费时间的感觉 之前给孩子看过网上的教学视频,也还可以。
在家里, 家长孩子说中文就够了
另外中文学校是个社交
孩子去班里和同学老师一起学中文,虽然我看到的大部分ABC 在中文学校只说英语,家长和孩子好多也说英语,
家长在中文学校可以和其他家长聊天,那边经常篮球馆开放,也可以打球
每周一次也太慢了吧 至少也得两三次
我娃才一年级,我争取每天花一点时间搞中文和钢琴,但确实时间很紧张。我原先以为足球最容易,就每周练一次然后周末比赛就行了,今年忽然发现那些强队是每周练三次,一次一个小时,周末还要比两场!怪不得人家强。我娃很喜欢足球,但我真的没有那个时间。 反正就是不管是啥,你想要进度快,成绩好,你就得花时间,没什么可说的。家长如果不能投入时间,就要雇人。否则娃就打打酱酒,那其实也行啊。就像大多数华人娃也搞个体育,踢足球打篮球啥的,但很少有人一周练三次吧,也就主打一个锻炼身体。
请问这是什么App
好厉害啊,你娃多大呀?你家用的是duolingo吗,还是有更好的专门针对中文的app?
前面说的都对,最后一句你有点想当然了,华人娃搞体育,游泳,踢球,体操,一周肯定远远超过三次,按锻炼身体的思路走,高年级就没人带你玩儿了,club进不去,找不到地方踢了。我家一年级的时候踢足球,冬天没有训练的时间都另外找了clinics,基本保证每天有的踢,结果开春赛季开始一看,所有的孩子都进步了很多很多,我们还是垫底的
"你想要进度快,成绩好,你就得花时间", 还有花钱,请好的coach
不复习肯定不行。
如果你们一周只有一小时网课,是不太多。
再好的老师,时间太少都没用😂
对了,我们上象棋和乐器课是直接中文上课没问题的。这也算一举两得吧。
对 人教版不适合日常交流,可以后面水平高了比如要考登记证书之类再补充。谁会日常动不动搞一个中心思想😂
请问啥app?
我本来也打算给娃报个Chess中文班,最近娃沉迷于prodigy, 连chess kid都不看!!
同意给娃报兴趣班直接用中文教学
中文学校一周一次,远远不够。每天学一点,哪怕就15分钟,积累下来也可观
lz描述这个量,一周一节,还是网课,对于掌握一门语言来说,确实太少了。
识字量二百个完全不错,也没法自主阅读。完全没量,还谈不到好来。
请问是什么APP?
用的是什么APP?
抖音听 微信读说"写" (打字)
啥破老师,换
关键吧,那个层主说的肯定是特别有天赋的孩子,那么少的时间能到达这种效果对大部分孩子基本不可能,我家各种方法都试过,包括app,最后最有效果的还是1-1 网课,每周3-4节
我接孩子每周上两节课。听你说,这老师有点不负责任!我家孩子找的老师是可以个性化定制的,比如我建议孩子多学认字,那么老师课堂上就会以认字为主。
我家现在每天自己读20分钟左右中文,然后10分钟写字天天练一页写完自己默写,自己默写好了给我,我抽一个字给他默。他自己读书做作业写字,我休息浅睡觉以应付他各种提问,这样他睡了我可以起来干活。
读书读通俗小说已经没有问题。我家朗诵读书是中英文一起读的,比如时间机器,火星救援,希利尔的历史艺术地理,就是英文读半个小时,然后中文对应的读20分钟,同样内容中文比英文时间短。
至于看自己有空看什么书那是他自己的事情。看他捧着纸书乐呵呵的,我一直狠不下心杜绝海运。
等放寒假准备让他每隔一天写个日记(一天中一天英)。以前周末弄过,但是他写得太慢了,几行字一个上午就没有了,写作文=慢速度榨汁机。。。。。看看今年寒假能不能能够提高他打字写日记速度。
关于app,
小学低年级我推荐喜马拉雅儿童版,里面有米小圈,米小圈可以提高识字率。因为某段时间我看娃自己看书读米小圈,过了几个月时间他自己就读二混子的混知了(混知的中文字量大于米小圈)。我确实买了太多太多书。
高年级或初中,车上放背景我推荐微信读书。这个不要钱,大概就是每周听会送免费体验卡或做知识点填空题(我与小孩每天一起做,12秒一题12题,做对做错都行,做了就有1天免费体验卡),然后免费体验日会越积累越多。推荐的原因是,它的ai读出来已经很模拟人声了,而且支持无网络读(前提是书要先下载下来)。里面书包括万象,涉及方方面面,你想听什么都有。我家最近在听建筑史,感觉这些带点科普的专业书,只有微信读书有。
各种办法一起用,挺好的,像你学习。
我也想买漫画,能不能推荐一下卖漫画的网站,海运网站还有值得买的版本啊?我想先买一套灌篮高手,可是好像有好几个版本,不知道该买哪个。选择困难症患者最怕这个。
我就是淘宝比较了买,你一说让我也想买灌篮高手,海贼王了。我这类的只买过机器猫,丁丁历险
我记得你推荐过国漫 我后来还跟着你的推荐买了喵历史的一系列漫画,娃很喜欢,谢谢。其实一些漫画微信读书上也有,但为了小孩可以有自己翻的快乐,我还是投了无数钱买纸的。
中国在一个漫画井喷的时代,同时也在科普书井喷的时代。
不要买灌篮高手了,那是我们80后的时代印记,90后就不是这套漫画了, 现在10后看得正夯的球赛日漫叫《排球少年》和《蓝色监狱》,国漫则是《时光代理人》,我女儿刚对我的科普。Youtube上推介的也很多。
手动点赞
国漫日漫与美国漫威好像是完全不相同的,喜欢的亚洲漫画的通常不接受漫威,反之亦然,原因不详。
认字这种,每天都要练
华裔孩子学习中文,每次学习多长时间?学习频率怎么安排?其实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目前主流的中文学校的课时时长,一般是25分钟、30分钟、45分钟、50分钟和一个小时。 对于5岁以下的孩子,我建议每次学习时长为30分钟,因为孩子比较小,学习时间过长容易让他们产生厌学情绪。超过5岁的孩子,建议每次学习时长为45分钟到1小时。 学习频率方面,建议每周学习次数不少于2次,因为根据我的经验,如果每周一次,经常前面学了,后面又忘了,效果不大好,每周两次通常可以衔接起来,学习的知识内容更加连贯。
只要进了team和club.一周三次甚至四次训练是基本要求。
能把你推荐漫画的帖子链接发一个吗?我们现在还是在youtube上找中文配音的动画片看。刚刚看完了灌篮高手很喜欢,就想趁热打铁把漫画买了看全国大赛那部分动画片没有的。现在正在看幽游白书中文配音的动画。我尝试放过斗罗大陆的动画片我家的不喜欢。
那是我们一起追剧(少年歌行?)的层主普及。 当时聊得欢,感觉华人真是藏龙卧虎,各个方面都冷不伶仃能拎出个热情,助人,有懂行的mm
你要具体什么方面的动漫可以问问她。动漫这个每个人被打动的点和喜欢的点不一样。
原因是这样的,ABC上学以后,如果能每天学习1小时中文就不错了,而国内孩子每天至少10小时用中文学习,阅读,理解和听说。 不考虑任何放假,周末和其他情况,简单计算下 一天下来,ABC学习1小时,国内孩子10小时。 两天下来,ABC学习2小时,国内孩子20小时。 一个月下来,ABC学习30小时,国内孩子300小时。 一年下来下来,ABC学习365小时,国内孩子3650小时。 十年下来,ABC学习3650小时,国内孩子36500小时。(相当于ABC十年才学了国内孩子一年的量)
实际上,大部分ABC每星期才学习一两个小时,远远达不到每天1小时的量。计划每周7小时,实际才学了两个小时,粗略算做产出率=2/6 换成上述公式,也就是ABC十年也就约等于国内孩子国内孩子12个月ד2/6”=四个月的学习量。也就是,ABC学十年,还不如国内小学生学的半年的量。 这也是很多ABC长大以后放弃中文的部分原因。
如果按国内孩子的教材/学习方法要求ABC, 还要求ABC达到国内孩子的学习程度,明显不现实,或者说,选了一条非常艰难的路。
下面是我的一点经验,不见得适用于大多数人,仅供参考。 我家孩子跟国内孩子学了一年部编版教材,同一本书学了两遍,第一遍学得新鲜,效果不错,第二遍字多了,很多弄错弄混的,能写的字不到十个,阅读也不行,磕磕巴巴。
查了很多资料之后,我家改了学习方法, 教材: 不用任何现成教材。从头开始学高频汉字,先学前100,再学后面100,再学后面100个字。不学古文,古诗,和生活中少见的字和内容-因为学习时间不允许。不学现成的故事。 老师:任何上过国内高中的人都能教。不一定非要是教师或者是 教学/教培机构。父母祖父母教也行,我比较懒,网上找了一个国内毕业没多久的高校学生。 上课时间和内容: 每天上30分钟课,由老师用高频字造最简单的句子,每节课学三五个字,跟老师一起写字,念字,造句。周末不上课。 我对老师的要求,不要用任何教材/道具/动画片/声光电高科技。30分钟尽可能集中精力念字写字。课后留作业,作业尽可能精简。每个汉字写几遍,下节课听写。留作业,也要求写短句子。 我跟老师说,每教会孩子100个字,就给她涨工资。这促使老师想办法教好。 学完的字要求经常考,能默写,和易混字放一起要能认出来。
结果:学习效率高多了,孩子几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小学一年级的识字量,能正确写出一百多个汉字,有些字不太会写,能认出来的字更多。 老师很聪明,用孩子说的话造短句,孩子的造句作业现在看来就像是本孩子的精简日记,小孩很开心写的是自己的生活,有动力。 在学到一定高频字的基础上,增加了阅读量,孩子以前不爱看中文视频,现在中文节目看得津津有味。
很有意思的是,我带孩子去超市也感觉不一样了,孩子经常指着中文标签念出来,或者问我,某个字怎么念。
补充一下学习成本: 改进后,不用费尽心力找教科书,买书的钱省了,不用买练习册,学到哪儿,想到哪儿,就讲到哪儿,比如多音字,形近字,同音字。 不用报各种五花八门的教培课,不用专门找有经验的老师,老师选孩子喜欢的,学费要求不高的。 老师要求的工资不高,实际上她教得好,我每个月给她涨工资,她也很开心。即使这样,也比教培机构花费少多了。 老师不用花大量时间准备和搜索教学内容,老师的教学负担很轻。相对于按照教材教其他学生,她教我家孩子,省事多了。 上课时间从以前的每天1小时,减少到每天半小时,视频时间和学习时间缩短,让孩子集中精力在短时间高效学习,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至于孩子的作业,全是老师上课教的字和句子,孩子可以独自写作业,家长不怎么费心。不用再像以前又是图片又是查资料,又要排版打印,做一堆无用功。
总之,把学中文回归到最朴实简单的方法上来,放弃各种花狸狐哨的教材,书本,app,和各种吹的天花乱坠的老师。 学习结果直接和老师的收入挂钩。老师有动力也负责任。 现在的学习相当于“私人定制”,孩子学会的地方快进,没学会的反复考,直到掌握。 我给孩子每天的作业上标了日期,回看孩子的造句作业,从最初级的小句子变成一本生活日记,挺有意义。
中文常用字五千左右,高频字前300还是500个,就达到了阅读量的80%以上。要是能数量认出两三千汉字,基本上等于汉字达到了初高中水平。实际上是这样的吗?
我以前不明白孩子到底会多少字,第一年,每天上一个小时中文课, 第二年拿高频字表一测,妈呀,能认对的字就几十个,能写出来的字更少,连十个都不到。 以前我不要求孩子写字,字一多,就弄错弄混,比如车和东,去,云和会,看和着。瓜和爪。
所以后来就改成边学边写字,每天学习时间减半,半小时学几个新字, 虽然看起来学的内容变少,学字变慢,实际上学习时间大大缩短,学习效率也高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