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护士。2016我爸69经历了心脏搭桥,手术中中风。ICU,code blue,插管,也是写个家字说要回家。医生问我要不要comfort care, 不2次插管。我说全力救,死也要死在台子上。我妈哭的要死要活,感觉她当时也活不了了。现在老头活的好好的。复健之后。现在可以自理,煮饭,自己洗澡,出去遛弯我让他推walker。最近把牙都拔了。准备换一整幅牙。他觉得还能再活10年没问题。除非是慢性病,给个器官都衰竭了,不然我会坚持到最后。无怨无悔。
这里说的插管不是因为各种疾病进 ER 可以救命的那种插管,而是进入临终状态可以维持多几个小时生命的那种插管。 所以美国人签 end of life care 的时候是可以表明 DNI(do not intubate - 不施行插管) 和 DNR(do not resuscitate - 不施行心肺复苏术)。
补充:我完全理解用仪器痛苦地维持生命无意义,我的困惑是在医生不给意见的情况下,家属如何决定插管的必要性,即插管最终能否实现好转并拔管的结果?如果有好转的可能,怎么能放弃治疗呢
吃喝翻身方便全要人照顾,不能说话,生活无质量可言。而且人老了比较绝望的是,你知道她不会再好起来了,身体只是拖延着。
后来春节临近的时候她自己拒绝吃东西了,医生问要不要给她切开喉咙直接插管儿,否则活不过那个冬天。她自己发表不了意见了,连每天仅有的几次翻身都是护工定时给翻身。唯一能动的是有时候可以自己用手蹭床把输液的针头碰掉。
很难过,她四个儿女大家都做不了决定,后来我三姨(最小的孩子)说她定了,恶人她来做,不插管儿,让她走的体面一些。
那年初三我姥姥去世。比用机器延续生命最后也是无奈强一些吧。其实这个问题大概年纪大的人或多或少都会考虑,听你爸的吧。
这个说的太对了。强迫小孩按自己的意思来,美其名曰为了你好。强迫老人一定要插管上机器,无非是显得自己有孝心。 真正爱父母爱小孩的,都是希望对方能活的幸福,走的体面安稳,更会尊重对方的决定。
看了楼主的补充,想说一句,医学上的事情,谁能保证?
楼主我理解你的心情,但你说的有好转的可能,有希望康复,其实并没什么实际意义。因为无论什么情况,永远有好转的可能,永远有希望。1%也是希望,万分之一也是,亿分之一也是,奇迹总是有可能的。哪个医生能给你保证绝对没有希望了,所以可以心安理得的不治疗了?植物人十年后也可能苏醒,绝症拖一个月也可能有新药物出现。医生最多说根据以往经验,一般这个情况是不太行,要准备后事了。
而能确定的是,当事人本人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有完全行事能力的情况下,事先做好了选择,在各种利弊权衡之中,决定自己不要插管。插管也许把救活的可能从极其小变成极小,代价是受更多痛苦,没救活的话,这个痛苦就是白受。插管还不不插管,本身并没有什么对错,就是个取舍问题。但是当事人已经做出了决定,这是他自己的身体,自己的生命,那就需要尊重。你的一句“怎么能放弃治疗呢”,其实就是把自己的意志/喜好/取舍选择强加在别人身上。
和我外婆一样,最后拒绝吃东西,自己拔针头。但是我舅舅就是不愿意。其实我外婆那时候已经99了。 唉..
我这次回国 医院的一个朋友讲他们今年的一个事情
挺年轻的一个人,鼻咽癌,痛苦不行、没有治疗的意义了, 只能靠止疼药,他要求死,家属无法下手,医院就让你维持着, 最后孩子的姑姑在外地是医生,懂,从外地赶来,到了医院, 亲自拔管,结束
我觉得要尊重病人自己清醒时候的决定, 你让他写下来, 一时冲动的不能算数。
如果他就是说了一次可能就是随便的。如果他主动反复跟您说你说了很多次,那就是真的想清楚了,最好尊重他的意愿
mark
哎,只能说太难了。
我特别佩服那些可以淡定的拒绝治疗,几天后再大量吗啡的情况下安然去世的人。
死亡这个概念复杂
俺父母都是行了半个世纪医的手术医生。
一早就跟咱们讲明,不插管不抢救不强喂食,唯一的要求就是如果需要尽量止痛。两老说人走的时候,身体的器官是会相继 shut down 的,这是自然现象不可逆的,反之而行只会增加老人的痛苦。
俺觉得最后的时间家人多点陪伴,尽量让老人走的舒服走的有尊严吧。
如果已经是最后的一段时光了,插管不就是临终前受一次刑吗,多被折磨几天或几个星期
哪个医生会告诉你插了可以活好几年这种话??而且活是怎么活,医生都不会给意见的事我怎么能跟家人保证?
要是到最后身体不可能好转,插了拔不了,基本靠人工才能吊一口气那就算了
好可怕啊 人老了都要面对这些
父母己嘱咐过我,不要那些可怕的生命维持。我也同样嘱咐我的孩子们,要同样待我。
好死,是修來的福份!
这时候有医学知识非常重要,虽然要尊重家人意愿,但确实也要看情况,如果结局已定,那就不插。身体基础条件还可以的,就要尽力抢救。
你这是拖得久了很能理解啊
如果平时身体健康生活完全自理,我就觉得很遗憾啊……救回来是不是还能有高质量的生命很多年。
这种急性的要搏一搏的,好佩服你当时的决断。插管有时候也是急性处理方式。比如一口痰卡住,往往插了管打通了就好了。
你姥之前没表达过类似的想法吗?
千万不要插管,如果老人身体巳经很差了,连icu都不要轻易进,icu里的治疗太暴力,到时候事态发展不见得你控制得了,老人不要受这折磨,这是我自己痛不余生的教训。
这里说的插管不是因为各种疾病进 ER 可以救命的那种插管,而是进入临终状态可以维持多几个小时生命的那种插管。
所以美国人签 end of life care 的时候是可以表明 DNI(do not intubate - 不施行插管) 和 DNR(do not resuscitate - 不施行心肺复苏术)。
我闺蜜,妈妈肺心病去世。去世前反复er多次,病危通知都下了好多次。
她妈妈,清醒的时候,和爸爸达成一致,不插管,要体面完整的离开。
因为她妈其实已经病入膏肓,各种插管也不会对病情起到决定作用,多受很多痛苦,多活几天甚至更短也没有意义。
后来她尊重了她妈的意见,没有进行任何侵入式抢救。她妈去世的时候握着她和她爸爸的手,微笑离开。
如果是插管能够极大改变病程当然可以一试,如果只是拖延一点时间,尊重病人的意见吧。
她之前几年就有老年痴呆的症状了,时而严重时而不严重。所以之前两三年她说话大家就没办法完全当真了。
后来我姥爷去世,我姥姥精神一下就完全垮掉了。以前只是间歇性的。
我从小和姥姥长大的,每星期都去姥姥家,当时好难过,但她没交代过,以前家人也没处理过这种情况。
总之当时就一感觉,如果去世之前要在床上躺着不能动不能翻身,实在是太惨了。
这个要看实际情况的,
插管都属于有创呼吸,即使插管也可以不用切管的和需要切管的2种。
记得这次我家老人因呼吸衰竭转入中心ICU,特地给ICU主任打招呼,不要搞预防性切管
那里医生总吓唬我哥哥姐姐要预防性切管,我当然心中有数,插管可以同意,切管后插管需要重新签署同意书。
实际上最后只搞了无创通气,连非切管的插管都没
身同感受。 我家老人也有消化道出血,我不在现场,仅从每天出的指标,就提示医生可能有消化道出血(其实长期用某种光谱抗生素出现概率特别搞),提醒做OB检查,医生比较专业傲慢,结果晚就几天打自己脸
这就是为何我作为非医学人员,这几年以父母医疗经历自学了相当多的临床医疗知识,每次对进不进ICU,进ICU如何处理做到心中有数。
ICU一周出了各种检测指标有数百项,没有能难倒我的,几乎所有与ICU主管医生对医疗判断有歧义时,事后证明都是我对他错。
只要下得功夫,一年网上读上二万篇医疗论文,5年下来,说不定比普通内科医生都不差了
群里不少人都自以为是
也有不切管的插管,我在医院里ICU里观察过
但这种插管也属于有创呼吸,长期用呼吸机有交叉感染的风险, 病患也很不舒服。 但比切管还是要好
我家老人手术后发生痰栓(外科病房的主管医生的内科水平差得可怜,且存在专业傲慢,不能听从懂行行家属建议)发生呼吸衰竭,ICU医生来会诊就提到进ICU要切管,
身边的兄姊不太同意进ICU,老人自己做出一个割喉的动作,要求ICU切管。
我同意进ICU因为对ICU有一定了解,同意进ICU做呼吸支持治疗,甚至可以非切管下的插管有创呼吸,但不能搞预防性切管。尽管远程,但过去近10年是我给老人当家庭医生,很了解他术后肺不张产生的呼吸衰竭是暂时的,根本用不着有创呼吸支持,医生为了省事,提前预防性切管这种事肯定是有。
正解。
相当一部分老年病患,只要不是高龄,不少靶向器官功能都很正常,因为某个器官衰竭进了ICU,解决这部分问题,完全可以恢复健康。
你爸69那时根本不算老,有心脑血管疾病也非常正常,手术中中风,‘
是不是与过去没有长期用类似xxx他汀药物稳定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有关?
你真了不起。赞。
完全没错,走的体面,也不遭罪
你可以让你爸爸在清醒的时候写一份声明不插管,并公证一下。
嗯 那一代人大部分都这样,所以现在的人4、50岁的时候就要把自己的想法明明确确地告诉孩子
前几年有次 听 NPR。讲一家人, 他妈有呼吸系统的重病, 经常进 ICU,大家都 痛苦不堪 家里讨论 多次,他妈做主 最终决定 下次再进 ICU, 医生要插管, 就说不插了, 生死有命。 大家也同意。
然后, 一天他妈又不行了, 他觉得这个时刻来了, 在 ICU 里医生说要插管时, 他正想说不插了, 但他妈 用尽最后一口气说 : 插, 插。 他惊掉下巴。 也只能同意。
他妈恢复能说话后, 他问他妈, 你不是已经想好了吗? 他妈只是回答: 我想活。
想啥呢,治愈率不到30%的时候如果不治说不定当场一分钟就嗝屁了,还最后的快乐呢
我父亲躺着插鼻饲管几乎半年 很痛苦 但是现在好好的,自己看电视,看电脑,拄着拐杖自己散步
我爸也那样插了半年 现在都恢复了,好好的。 不要看那一时痛苦, 要个案分析
你说得不对。 带氧气面罩的是BiPAP, 那个不叫插管。 我们谈论的是code status 里的 “ DNR”, 全称是 “do not intubate”. 中文是“不进行气管插管”。 美国医院的气管插管 intubation,99.9% 的是不需要切开气管的,直接经口咽喉部插入气管。 如果intubation 10-14天还不能拔管,才要考虑下一步,叫”Trach”, 在气管上切开造口,通过Trach连接呼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