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写的,主要还是娃的性格。我觉得现在你的重点应该放在接受娃就是这样的娃,就是不善于社交,也不可能是Popular的娃。 Being popular Is overrated! 可以教娃泰然处之,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不必特别追求很多朋友。其实绝大多数娃都不Popular,这是很正常的。可以跟他讲没必要Popular,做好自己就可以,至少不为此焦虑。 你们可以跟老师谈谈嘛,现在好多学校都有counselor,也可以跟counselor咨询一下,如何教育这样性格的娃。
看你写的,主要还是娃的性格。我觉得现在你的重点应该放在接受娃就是这样的娃,就是不善于社交,也不可能是Popular的娃。 Being popular Is overrated! 可以教娃泰然处之,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不必特别追求很多朋友。其实绝大多数娃都不Popular,这是很正常的。可以跟他讲没必要Popular,做好自己就可以,至少不为此焦虑。 你们可以跟老师谈谈嘛,现在好多学校都有counselor,也可以跟counselor咨询一下,如何教育这样性格的娃。
看你写的,主要还是娃的性格。我觉得现在你的重点应该放在接受娃就是这样的娃,就是不善于社交,也不可能是Popular的娃。 Being popular Is overrated! 可以教娃泰然处之,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不必特别追求很多朋友。其实绝大多数娃都不Popular,这是很正常的。可以跟他讲没必要Popular,做好自己就可以,至少不为此焦虑。 你们可以跟老师谈谈嘛,现在好多学校都有counselor,也可以跟counselor咨询一下,如何教育这样性格的娃。
说实话,如果孩子性格不太好,家长真的应该比较努力。孩子有没有leadership,有没有朋友preschool 就看得出来了。如果很不行,父母应该多host play date,如果孩子玩的不好,小时候父母可以陪着玩,make it fun for the other kid. 我猜楼主也不让孩子打游戏吧。如果让打可以多请些小朋友来一起打。
说实话,如果孩子性格不太好,家长真的应该比较努力。孩子有没有leadership,有没有朋友preschool 就看得出来了。如果很不行,父母应该多host play date,如果孩子玩的不好,小时候父母可以陪着玩,make it fun for the other kid. 我猜楼主也不让孩子打游戏吧。如果让打可以多请些小朋友来一起打。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3-11-29 08:53
自身经历的我会建议父母不要用力过猛,会造成孩子很大的压力和困扰。包容,接纳,倾听,其他let the kid be。
楼主我说句实话,社交是种技能,小孩主要通过观察父母观摩学习,你自己是特别social的人吗?你给小孩提供了很多social 技巧方面的引导吗?你自己是八面玲珑见谁都能聊的人吗?要是你不是,为啥指望play date 几次小孩就变popular 了?接受自己的普通,也接受娃的普通,但是娃有啥特别兴趣爱好,多培养,从兴趣爱好入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谢谢各位好心的回复。我自身情况就是比较书呆子吧,解决社交问题也没啥经验。 之前我的想法是没必要play date,给他报了各种team sports,还有课外班,感觉总能打个三瓜俩枣的,我也没太引导和主导。结果真的他就没有和别人connect的能力,team sports的小朋友他几乎不理... 我完全接受他的性格,我本身也感觉popular is overrated。但是他要过个二十或者三十年才能意识到。这个成长的过程希望他不要太lonely. 课间recess他会去玩一些球。again,他只focus在球,不会和人连接。 所以我感觉压力也在我,考虑再要个sibling,至少以后他有家人。 也想还是培养娃有兴趣爱好特长比较重要,社交只是衍生品。
孩子运动还可以,但是似乎不得要领。不知道这样讲大家能不能想象。喜欢运动,但是技术有限。家长指导他也不听。 他也没有很nerdy。班上有小朋友开始学什么代数之类的。他也不想学。喜欢看书,但是大部头的也不肯看。 我有时候沮丧也会说他:除非某方面特别优秀,不然你不能不理social这一块。两边都不沾只是个庸人吧,不好听就是loser..
🔥 最新回帖
你的心态就有问题 而且完全不懂小孩之间交友的心理。作为有孩子的中年成年人还这样“不成熟”, 怎么说呢,也是一种social delayed ….,
从来没有,身边的朋友有住mansion的,也有住condo的,有医生自己开诊所的,有exec,也有一般工作的,从来没有根据职业收入鄙视或是仰慕别人,交朋友就是看是否有共同语言爱好,人品性格是否合得来,还有孩子们是不是特别合得来。
我觉得你想多了,尤其是小学的孩子们不在乎的,只要玩得开心。她们也都知道谁家房子大有钱,但是和谁玩不和谁玩跟这个没关系。
这不是完全因为鄙视链吗?社会现实就是这样。明明一个阶层,各种鄙视链。
🛋️ 沙发板凳
不是你的问题,不需要自责。是你娃的性格。。。。。
你们可以跟老师谈谈嘛,现在好多学校都有counselor,也可以跟counselor咨询一下,如何教育这样性格的娃。
非常同意,社会上也只有很少的人可以popular,这很正常。
我家基本没人来,我除了上班也没朋友也不爱闲聊。我家两娃都是叽叽喳喳嘴巴不停,到哪里都呼朋唤友的性格,完全是天生的。其实娃爸也是回避社交的理工男,但他家族里包括他父母很多人是八婆性格,我娃们应该是从那边遗传的
我家娃长那么大只约过一两次play date,都是在公园玩。但是他们俩都不缺朋友。我个人很懒的社交,跟娃同学父母基本不认识。不影响娃跟自己同学各种约。
哈哈,我的情况跟你一样一样! 我懒,已躺平,还为自己的躺平找了一大堆合理性解释哈哈哈。sofar娃们都很快乐无忧,我也乐得轻松。
不和别人一对一玩这个 在playdate这个设定下可能不完全是你娃的问题。小孩子不太会将就着玩,对方的社交成熟度,两人的熟络程度,兴趣爱好这些影响都很大。
“现在他看到别的小朋友很受欢迎,也感觉酸酸的。”
不要听楼上有些人的留言。如果孩子有这种感觉,就说明孩子还是希望能多交些朋友,只是不知道如何去做。 这个时候做父母的一定要在旁边想办法帮一帮。
我有个朋友的孩子就非常内向,不愿意与人打交道,朋友也没觉得是什么问题。但有一次来我家玩,正好我孩子的一大帮同学来家里玩。朋友的孩子看了后回去给她父母讲,很羡慕这种有朋友的氛围。朋友就尽量帮孩子找机会与其他孩子一起玩,情况好了很多。但后来孩子离家上学,住公寓,又缩了回去。
不知道LZ孩子学校中国人多不多,如果中国人印度人还比较多,再努力试试play date。
一般来说,playdate 即使1:1 玩的很好,但是到了学校,playdate的对象有别的好朋友,这种1:1 也用处不大, 除非你孩子本身是性格好容易交朋友的。 我自己孩子我深有感触, 尤其跟白人孩子1:1 都玩的很好,但是到了学校就不一样了,小学高年级已经家长介入的比较少了。
时间久了,和同学就成了无爱亦无恨那种很淡的关系。
集体环境里面的好伙伴1:1playdate肯定开心的,但是能一起1:1的小伙伴到了集体环境可能根本没啥往来。
不是popular娃和是unpopular的娃是两回事。 unpopular在学校会很isolated, 日子不好过。
是啊,孩子明明是想和小朋友玩的,看的都有点替你孩子着急。首先不要自己给孩子诊断贴标签,真有病就去看,不然把注意力放在解决问题上。第二,使劲夸,没话找话的夸,把自己没得到过的赞美都给他,让他建立自信,建立和你们的bonding。第三适当创造条件教一教,平时买东西借书,教他approach陌生人。别人的生日party,送贵点的东西,自己的办的热闹点。第四五六,自己想吧,办法多的是。哦 社恐每个人都有点的,自己意识到了,就勇敢点,从小事开始克服。言传身教,认真养孩子对家长也是成长。
是的, 不是追求孩子要多么popular, 但在学校有那么几个朋友, 至少有个可加入的lunch table。 我家孩子是加入BAND, 交了一些很固定的朋友, 有些从小学一直到了高中。
那些朋友有孩子吗
如果没有有孩子的朋友,那就家长自己来,多安排带着孩子出门活动,一起活动,不是接送孩子参加活动
一起运动,一起逛商场逛博物馆,一起休闲
你这个时候就是身体力行的告诉孩子,没有同年龄的朋友也没什么问题
你说话这么mean,你孩子才不幸。
+1 是的adhd娃比较难维持友情,但是相对比较幼稚比较傻,家长帮忙给他们造成一种有朋友的illusion 让他们感情上不要受到太大的伤害。慢慢成熟慢慢交朋友。
LZ别这么说,才小学,人生还长着呢,你意识到问题并且愿意take action就很好,况且看你孩子本人是非常期望(羡慕)有朋友的。
男孩子的社交主要是运动队,运动能力不强也没关系,家长多上心,比如比赛以后约大家一起去吃个饭,附近有baseball,football比赛的积极组织队里的孩子家长一起去看,过节了组织个White Elephant,Ugly sweater party,一起跑个5K Gingle Run。。。这些活动在家长孩子的社交中都是特别受欢迎的。
凡事不要和“我们小时候”比,国家时代都不同没有可比性,更不要和“人家的孩子”比,只看自己孩子的进步,有社交能力,有好朋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特别好的事情,给孩子带来的益处非常大。
对,小学的孩子再社牛,没有父母的支持,能自己出去干嘛?邻居就是好朋友的几率有多大?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当然是自己约,但那是已经有了好朋友的情况下,LZ的孩子没有并且想要朋友,这不就是父母intervention的时候吗?再说了,就算孩子约了,然后呢?父母不得配合吗?这个年纪又不是在playground玩玩就够了。
本来美国生活,就很孤单。我观察我的邻居们,有孩子的也很少plsydate ,都是自己跟自己玩,但是老美家胜在孩子多,不像我们只有一个。他们时常有亲戚走动,这些我们第一代移民也比不了
主要是孩子自己的性格和社交能力吧。 你小时候交朋友还需要父母安排吗?
社牛也一样的有困扰。我家孩子朋友很多很多,但是可以交心的很少,她一样地觉得孤独。别人看起来可能也羡慕的。
明白你说的什么意思。 有些小朋友recess的focus在人。会和朋友一起玩各种游戏, 在意的是跟谁玩。 玩的时候会聊天会自己约课外的playdate。有的小朋友参加的是“活动”本身,打球就是纯打球。
前者比较多well rounded 型。但大学霸其实还是focus在事上的孩子为主。
是的。一直以来我都以为娃是focused的类型。对他学业也放心。最近他经常说:whats the point。经常糊弄了事。让我很郁闷。没看到他有热情的为自己喜欢的付出。
自身经历的我会建议父母不要用力过猛,会造成孩子很大的压力和困扰。包容,接纳,倾听,其他let the kid be。
小孩子羡慕别人很正常的。孩子本来就不清楚自己是谁,适合怎样的生活型态,交友形态。他们需要自己去摸索,尝试。大人的想法都会变化,何况小孩子的想法?今天羡慕某些人,过一段时间发现也不是自己想要的,或者不适合自己,是很正常的。家长根本无法时刻更新孩子的想法,因为孩子自己也不清楚自己真正的想法。所以,如果家长用自己的解读去给孩子找play date,催促孩子交朋友,没有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对于孩子来说,自己就是父母的扯线木偶,感觉很不好。
当然了,如果孩子主动要求父母帮忙约,父母是可以帮忙的。我只是觉得父母不要在孩子没有主动要求的时候,用力过猛,这个是真的很困扰孩子的。我自己就经历过。
楼主的担忧应该是两个层面,一是娃的交友上可能还不属于普通,而是不能建立connection,落后了边缘化了; 二是社交影响了楼主比较重视的方向比如学业和课外班。 除了特别牛的孩子,社交对于孩子的整体心理状态, 尤其男孩子的motivation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住在华人多的地方。
social skill不强也至于就一竿子打死说普通吧。 我可以和娃一起提高。 谢谢你最后一句的建议。会从培养兴趣爱好着手。
那你家soical 能力是遗传的吧。华人多的地方有中文学校,里面一堆堆的家长和娃,小娃娃的课外班也是华人一群群的,大家还一窝蜂的互相拉着开发新项目。不想social 都困难啊。华人群也是各种交流,话题都一样。娃的玩伴都住在一个小区。这种情况下,我是想不通怎么可能还缺social。
参加不止一项集体运动,他也不和人怎么说话,几乎没有存在感。 结果真的他就没有和别人connect的能力,team sports的小朋友他几乎不理... 课间recess他会去玩一些球。again,他只focus在球,不会和人连接。
找了一下楼主描述的关键句子。 楼主的孩子不是没到一个新地方都能叫上几个亲近的朋友那种不是社交花蝴蝶的“社恐”。 是几乎完全没有“有效社交” 家长的处理方式完全不一样的。
如果是这种, 楼主就更不必自责, 应该赶紧带娃看医生, 寻求专业帮助。
Indeed, parents need to put in so much work to create social opportunities.
就算是自闭症,也是高端自闭症,阿斯伯格什么的,看医生没用。这些人智商没问题。在学校上课也没问题,跟成年人交流也不会有问题。他们特别守规矩,特别听话,在学校里还会是乖乖学生,成绩也很好。 但是他们就是不会跟同龄人社交,这个看医生也没用。那种看医生,做治疗的一般是中度或者重度的自闭症,不太会说话的那种,治疗可以提高交流能力,但是高端自闭症没用。
自己不外向但是是可以turn on的那种。娃没这种能力
也不一定,不要太灰心,我孩子有朋友就是社交障碍,但是她很好强,虽然靠投票当不上领导,有的club是老师面试然后指派职位的,老师觉得她刻苦认真,她也能拿到小领导的职位。
从父母的角度来说,社交主要是涉及孩子自己的quality of life,就算念一样的大学,做一样的工作,当一样的leader,每天的心情和生活质量也不一样。
我们这里高中的club没有一个是老师指派的。都是学生们自己选的。所以她完全没戏。老师们还都挺喜欢她的。
对啊。可是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天生的。或者选择自己舒服的方式,或者选择自己不舒服的方式来fit in. 我看我孩子那个朋友活得就很累。看你觉得值不值了。
其实也理解妈妈这样的concern ,可能是担心小朋友家长有什么想法。孩子的性格和父母的性格有点像,没法子基因有点难改, 也别太责怪自己。
也不能叫这方面欠缺,你娃享受一大群人吵吵闹闹的感觉,那个孩子可能享受一个人安安静静做点事呗。
怎么找专业医生呢?他们具体能做什么呢?
是啊,我有时候在想,如果我老大在国内读书长大说不定会更顺利一些,因为国内高考只看高考成绩不看其他的,而她则正是擅长考试。但是又想她在国内最多也就考上北大清华了,但是这两个大学的排名可能还没有美国这边的普通州立大学高,所以无所谓了。
这不是完全因为鄙视链吗?社会现实就是这样。明明一个阶层,各种鄙视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