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华人有种感觉,似乎很多人疫情之后生活水准都大为提升,薪水涨幅大,资产增值高。 想问问我们家这种情况是否特殊。 已有房产增幅20%- 25%。 401K, 账户数额不多,增幅估计20%。 工资因为疫情带来的增幅大概10%。 需要重新买房,疫情期间涨幅大概30%,但更重要的是利率要7%+,如果买房的话,住房消费(利息+ 地税) 涨幅100%。 其他消费除保险涨幅比较大, 其他基本也在30%-40%。 和大经济环境无关的个人circumstance带来的挑战就不提了,总之就是经济状况总体来说其实差了很多, 也看不到明显的路径来改善。 oxfordmeimei 发表于 2023-11-27 15:06
大家不都是这样的嘛, 资产都大幅增加了, 但是生活水准有没有上升,不好说。 喜羊羊888 发表于 2023-11-27 15:17
这不就是inflation的后果么。除非你有很多投资房,不然房子涨了可不一定是什么好事儿。而且原来收入比较低的很快就会发现以前给高收入设的税也要落到头上了。 polyoma2002 发表于 2023-11-27 15:14
是的,我觉得你的说法最贴近我的情况。 好奇这是我个人走出来了独特的路子,还是有普遍性。 oxfordmeimei 发表于 2023-11-27 15:39
应该是减了。我家是19年买的房,房子虽然涨了,但是就只一个自住房,实际其实没改变。收入每年只长个3%,因为通涨太厉害,等于减了。 High.eee 发表于 2023-11-27 17:11
在中国, 尤其是北京, 有相当长时间 就是这样, 大家都住着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房子,但是每个月的可支配收入并没有上涨多少 singlemummy 发表于 2023-11-27 15:26
完全没有 村里房价跌得厉害 2021年买的投资Condo跌了10万 每月租金外还得自掏腰包2000 压力山大 201120152019 发表于 2023-11-28 14:39
这是在湾区?感觉其他地方这两年都在涨啊。包括以前千年不涨的芝加哥,新泽西啥的 rindo 发表于 2023-11-28 15:46
资产上涨有啥用,自住房又不能卖,房产税每年还跟着蹭蹭上涨。生活必须品,尤其是吃的,成倍往上涨,超市买菜自由都快要没了,生活质量是肉眼可见的下降。收入名义上涨了不少,还不是全被IRS搜刮走了。政府大印钱,然后income tax跟消费税都往上涨,两头一起割韭菜,完美。 Giovanna 发表于 2023-11-27 16:56
自住房资产增加有啥用?每年appraisal value 涨了连带着地税和保险都涨很多。工资每年涨3-5%但是通胀涨了30%。以前的工资可以买BBA现在只能买两田。以前每到周末下馆子,现在不出去吃饭…401K这两年每年都存满,却还没到3年前的数字……… chilinvision 发表于 2023-11-28 16:52
最后这条怎么做到的?买了科幻股? rindo 发表于 2023-11-28 16:58
大盘还没回到2021年底的高点。 saynomore 发表于 2023-11-28 17:03
他说的是3年前啊 rindo 发表于 2023-11-28 19:32
疫情前重仓一半资本囤货的一个商品在疫情后涨了四倍。 dpgx 发表于 2023-11-28 20:27
这不就是inflation的后果么。除非你有很多投资房,不然房子涨了可不一定是什么好事儿。而且原来收入比较低的很快就会发现以前给高收入设的税也要落到头上了。
在中国, 尤其是北京, 有相当长时间 就是这样, 大家都住着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房子,但是每个月的可支配收入并没有上涨多少
不是,我的情况是资产并没有“大幅”增加,低于inflation。 收入“额外”增幅10%也低于inflation。 当然这种情况如果资产规模大那么绝对数也很高了,但我的资产规模也不大。
是的,我觉得你的说法最贴近我的情况。 好奇这是我个人走出来了独特的路子,还是有普遍性。
你算算就知道了,现在的mortgage相当贵,2.5%的利息和7.5%利息的区别,加上房价上涨的价格差,再加上涨的税和保险,住房消费涨100%一点不夸张。要不然怎么会没多少人卖房子呢。因为卖了就买不起了
如果你不需要重新买房就还好。需要重新买房又不能all cash就不行了,利息涨太多了
总体来说,肯定变坏了。
站你
至少在北京不用付地产税吧。这边房子涨了,地产税保险一交,可支配收入反而少了
嗯,近几年纸面上财富增加了,心里更有底气了,花钱更大手大脚了
是不是北京人很多都有2+ 套房。 我表弟一个外地人都有好几套。 也不是大富大贵阶层。
这是在湾区?感觉其他地方这两年都在涨啊。包括以前千年不涨的芝加哥,新泽西啥的
资产虽然比2020涨了点,但比起2021跌了不少。这还包括了过去两年每年存的钱, 不算这些额外存的比2020跌的就更惨了。
自住房因为涨价和利息,现在买的话已经买不起了。其他水电垃圾账单都是猛涨。
总之过去两年总体情况比较惨淡。但是该吃的该喝的喝,并没有因为资产缩水而CUT BACK。
城里的房子就是持平,比如这个 300 Pier 4 Blvd Unit 4A, Boston, MA 02210 | MLS# 73159573 | Redfin
是这样的。除非有多的房子,再低利率借来的钱来长钱,要不然肯定是实际生活水平下降呀
最后这条怎么做到的?买了科幻股?
大盘还没回到2021年底的高点。
他说的是3年前啊
而且如果是定投大盘的话,几个月前就应该出水盈利了。虽然还没回到21年底最高点(接近了), 但在低点时候也买入了啊,所以平均成本是远低于最高点的。
我家也是的,囤了好多打印纸,现在赚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