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贫困线这个话题,基本是月经贴了,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人讨论。 在华人留学生工作和定居的那几个大城市(湾区,纽约,西雅图等),虽然官方数据平均家庭收入未必很高,但大家还是会觉得身边的无论是朋友,同学,还是同事,甚至是一些朋友的朋友等等,收入远高于官方数据。也就是从感官上觉得,高收入的华人家庭的绝对数量会很多。 我觉得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华人留学生学历很高,而平均数据包含了很多学历低的本地人和移民。huaren上的网友,基本都是华人留学生背景居多。 2) 高收入的家庭很多都是双职工+行业本身收入高+低职位。双职工很好理解,夫妻双方都是留学生背景,找类似的工作。行业本身收入高这点也很好理解,例如码工,药工,金融等。注意这里我要特意指出“低职位”这个特点,这个特点恰恰是绝对数量很多的重要原因。低职位是指夫妻双方在公司工作,但职位并不高,例如都是senior IC等等。假如一个家庭要达到高收入,必须至少有一方达到高层(例如做到director或以上)才能实现,那这种家庭的绝对数量肯定很少,感官上也会很少,因为华人无论在什么行业,什么公司,能做到director或以上的都是极少数人。但如果只需要家庭双方做到双职工+低级别,靠这行业本身的高收入来实现家庭高收入,就容易非常非常多,这也是为什么从感官上,大家会觉得高收入的家庭很多的最重要原因,因为双职工+低级别是极其容易实现的,只需要选好行业就行。 公用马甲32 发表于 2023-11-21 18:55
哪有那么多双职工高薪?单位男员工大多老婆都在家或者做non profit。IT大厂码工男女比例都是严重失调,请问难道双职工都是男男么? momosun 发表于 2023-11-21 19:24
这个很容易看出来的,那些国内搬运钱过来的不算,在美国本国发大财的比上海论坛直观感觉少不少。 首先人口基数就不能比。另外,江浙沪的有钱人除了高级金领白领,还有很多做生意的,拆迁户等等等等。 但是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确认自己能把小日子过开心就好了。现在国内气氛也很差啊。很多人过得不开心。 另外,既然在美国是少数族裔了,那当然就得团结团结还是团结啊。内部比来比去有意思不。 Momo99 发表于 2023-11-21 19:30
现在国内气氛也很差啊。。。。真的吗 文学城观光团 发表于 2023-11-22 10:35
华人创业的很多啊,随便开个中餐馆就甩双马几条街了。华人搞装修的,开奶茶店的,做房地产的,做亚马逊的,哪个不是轻松挤压国内江浙沪的小老板?我们认识的江浙沪老板看着做着上千万上亿的生意,利润率低得不敢相信,居然还有一边做一边在亏损的,也不知道图个啥。就是那些走线过来的底层夫妻俩到美国开大卡车的,一年20万都是轻轻松松的。 shellfly 发表于 2023-11-22 10:47
基本女码农的对象很多都是男码农,双码比例主要在于女码比例 YYFLy 发表于 2023-11-21 20:15
回复 1楼公用马甲32的帖子 华人双职工比例挺高的,家庭收入双职工基本都不会差。 星月花草 发表于 2023-11-21 20:25
不一定啊 我家双职工俩人加起来不如人家一个senior马公 Cath226 发表于 2023-11-22 15:50
在华人留学生工作和定居的那几个大城市(湾区,纽约,西雅图等),虽然官方数据平均家庭收入未必很高,但大家还是会觉得身边的无论是朋友,同学,还是同事,甚至是一些朋友的朋友等等,收入远高于官方数据。也就是从感官上觉得,高收入的华人家庭的绝对数量会很多。
我觉得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华人留学生学历很高,而平均数据包含了很多学历低的本地人和移民。huaren上的网友,基本都是华人留学生背景居多。
2) 高收入的家庭很多都是双职工+行业本身收入高+低职位。双职工很好理解,夫妻双方都是留学生背景,找类似的工作。行业本身收入高这点也很好理解,例如码工,药工,金融等。注意这里我要特意指出“低职位”这个特点,这个特点恰恰是绝对数量很多的重要原因。低职位是指夫妻双方在公司工作,但职位并不高,例如都是senior IC等等。假如一个家庭要达到高收入,必须至少有一方达到高层(例如做到director或以上)才能实现,那这种家庭的绝对数量肯定很少,感官上也会很少,因为华人无论在什么行业,什么公司,能做到director或以上的都是极少数人。但如果只需要家庭双方做到双职工+低级别,靠这行业本身的高收入来实现家庭高收入,就容易非常非常多,这也是为什么从感官上,大家会觉得高收入的家庭很多的最重要原因,因为双职工+低级别是极其容易实现的,只需要选好行业就行。
我的看法是:钱多爱炫,吹牛注水
哪有那么多双职工高薪?单位男员工大多老婆都在家或者做non profit。IT大厂码工男女比例都是严重失调,请问难道双职工都是男男么?
多少算多 你们争来争去完全是鸡同鸭讲
华人账号有多少 用户有多少 发帖说高收入有多少
感觉是很不准确,数据说话比较好 即使同样的数据每个人对多少的感受也不一样
钱够用就好,实话说二十万的和收入top1的税后区别不大,除非你追求豪宅名牌顿顿米其林,那top1都不够。
基本女码农的对象很多都是男码农,双码比例主要在于女码比例
华人双职工比例挺高的,家庭收入双职工基本都不会差。
现在国内气氛也很差啊。。。。真的吗
这个没有什么可怀疑的吧。。论坛上一堆打不出来的字很久了。
国内高速发展那么多年了啊。绝对人数多那么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不说别的,上海目前的现状就是一套市区商品房一千万起步。那个都是公寓,密度不比湾区高太多了。 比这些没什么可比的,自己小日子过得滋润才是真的。人生又不能只看钱。
嗯,华人还是女id更多吧,高薪女id,一般家里队友也会是高薪的,低薪或没工作的可能性很小。
请大家放宽了心
这些双职工家庭,不惹祸已经是人中龙凤了
不一定啊 我家双职工俩人加起来不如人家一个senior马公
一看就是没开过餐馆的人说的话,我和我朋友开过餐馆奶茶店,除非开到top10%, 不大可能收入比大厂senior码农高
那不正说明了双职工家庭收入不会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