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为围城就是一个英文小说,受英国文学影响很深。我忘了哪一个文人说的,就是一个老外朋友看中国现代小说(上世纪五十年代为止),对鲁迅评价非常高,对钱钟书反而没什么兴趣。不是意识形态问题,而是觉得鲁迅有原创性,而围城跟英国文学很接近,耍俏皮,没什么独创。但在很多欧美人看起来,那可能才是我们的文学。夏志清的评论走的也是这个路子。 另外张爱玲写情爱(还有某某写山水,写生活小事。。。),确实要比写斗争的题材更永恒。受众更广的多。比如看傲慢与偏见的一定比看战争与和平的多。就算是看两个的,看前者也比看后者多吧。这是人性。 我以前很讨厌文学带上意识形态,后来发现其实谁都有意识形态。夏志清说鲁迅他们都关心下等人(大概意思,原话不太记得),忘了小资产阶级也是需要关心的。在那个年代,确实“下等人”是绝大多数啊。如果说悲天悯人的情怀,也很应该放在那些人身上。关心小资产阶级的生活是超越了时代还是脱离了时代,就看你怎么看了。我不是说谁比谁更好,只是说每个人都带了滤镜。夏的滤镜也挺重。 日子过的舒服的时候,鲁迅都快被踢出大陆的课本了。最近国际关系紧张,大家又发现鲁迅对人性的批评那么深刻。所以每个人都无法脱离自己的背景环境来看事情。所谓有智慧的,就是兼听多听大概好一点。 Confuse 发表于 2023-11-21 16:00
哈哈,我在家里也经常像你一样搞笑。 学谦为小家 发表于 2023-11-21 11:37
没交集,她写信给张要求去采访,被拒绝了 ptmm 发表于 2023-11-21 12:03
我非常喜欢萧红,北萧南张。萧红的原生家庭还可以,普通的地主小官僚家。是她自己一塌糊涂,才华太多惹的祸。荷尔蒙太多了。 Xichaihuoruan 发表于 2023-11-21 12:25
是 所以她用英文写的秧歌出版后,销量不好,有书评说写的太晦涩,张大受打击 ptmm 发表于 2023-11-21 12:37
在豆瓣看到有人考证萧红和张爱玲是远方堂姐妹。萧红父亲名张廷举,张爱玲父亲名张廷重。祖上都是明朝从山西洪洞迁出的。 SkinnyKat 发表于 2023-11-21 13:07
张爱玲说的跟我对张学良的认知差不多。赵四是丫头收房生的庶出,在家日子不好过,主动去给张当情妇,用私奔这招逼张给她一个家。但是她对张还是很有感情的。张被囚禁后,先是于凤至陪,后来于凤至病了让在香港的赵四去陪张,赵把不到十岁的儿子托给友人,自己放弃自由去陪张学良,或多或少因着她对张的感情。而张被囚禁没法再到处风流,也算成就了他们能过一辈子。 张爱玲不喜欢张学良,太正常,这个男人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提不起来。 Confuse 发表于 2023-11-21 13:43
说实话,张爱玲写学术论文能力真的是一塌糊涂。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3-11-21 13:59
很多是共产主义教育的人对家国情怀的理解就是刘胡兰江姐董存瑞黄继光。其实这种才是幼稚的反人性的被欺骗的热情。 真正的家国情怀是符合人性的,超越时空和政治的,是对土地山水文化的感情。这种感情也不是完全正面的。就比如说一个人爱他的母亲孩子也不可能完全是正面的。他还需要爱他们的软弱无能暴躁等等的负面。张爱玲对上海香港的家国情怀是非常感人的。 现在随便抓一个人,只要他是生活在华语区的大都市,都能理解感动于张爱玲对家国的爱。能理解刘胡兰的,真的没几个。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3-11-21 13:53
她一开始还是有兴趣吧,不然为啥申请采访? kengdie 发表于 2023-11-21 17:28
这显然是你自己对张爱玲家国情怀的解读,而且显然你对张的作品读的不够多不够透彻。看看张爱玲小团圆中这一段”二次大战要完了,”他抬起头来安静的说。 “哎哟,”她笑著低声呻吟了一下。“希望它永远打下去。” 之雍沉下脸来道:“死这么许多人,要它永远打下去?” 九莉依旧轻声笑道:“我不过因为要跟你在一起。” 为了和汉奸胡在一起可以希望二战永远打下去,还会觉得张爱玲有家国情怀吗?连汉奸胡都要被她这话吓到。张为了出名要趁早不顾那么多人劝阻而为日伪政府写文篆字粉饰市面,还和汉奸胡沆瀣一气。这些后果她自己当然很清楚,抗战后也知道大陆和香港台湾都不会太包容她,去了美国。当然家国情怀是现在的湾湾们不能理解的,他们恨不能跪舔日韩,还能对此胡言乱语。 反观而民国时另外一个名女人林徽因,当被问到”如果当时日本人真的打进四川,你们打算怎么办?”,林徽因略有所思之后说出:“中国念书人总还有一条后路嘛,我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 林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张的出名要趁早和汉奸沆瀣一气,就是有没有家国情怀的区别。 浮云散 发表于 2023-11-21 17:53
呵呵呵。 你是不是觉得但愿花常好月常圆是要毁天灭地做灭霸吧? 你这样的人看爱情小说很痛苦吧?还是读党章吧。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3-11-21 18:30
我记得她是她爹再婚抛弃她了?我就记得电影里没人管她,她和萧军在小旅馆里 kengdie 发表于 2023-11-21 17:25
那是你自己对家国情怀解读,就是毁天灭地和党章,被洗脑的政治为纲而不自知。没有人会认为张爱玲在抗战中的作为还有家国情怀。 浮云散 发表于 2023-11-21 18:33
据说鲁迅受尼采影响很深。
想起了网上Scott Fitzgerald 说的话,感觉和你的结论差不多:
“The test of a first-rate intelligence is the ability to hold two opposing ideas in mind at the same time and still retain the ability to function.”
我很搞笑么?版上总有人说我抑郁。。。
哈哈哈哈,张学良对她不感冒?
我记得她是她爹再婚抛弃她了?我就记得电影里没人管她,她和萧军在小旅馆里
内心不够自信啊,不如我自信
what??这是野史吧
她一开始还是有兴趣吧,不然为啥申请采访?
你和confuse id 不是同一个人么?我一直以为你俩是同一个人
同喜欢萧红,但不敢多看,太致郁了。
满天的星光,满屋的月亮,人生何如,为何如此悲凉?
这显然是你自己对张爱玲家国情怀的解读,而且显然你对张的作品读的不够多不够透彻。看看张爱玲小团圆中这一段”二次大战要完了,”他抬起头来安静的说。 “哎哟,”她笑著低声呻吟了一下。“希望它永远打下去。” 之雍沉下脸来道:“死这么许多人,要它永远打下去?” 九莉依旧轻声笑道:“我不过因为要跟你在一起。” 为了和汉奸胡在一起可以希望二战永远打下去,还会觉得张爱玲有家国情怀吗?连汉奸胡都要被她这话吓到。张为了出名要趁早不顾那么多人劝阻而为日伪政府写文篆字粉饰市面,还和汉奸胡沆瀣一气。这些后果她自己当然很清楚,抗战后也知道大陆和香港台湾都不会太包容她,去了美国。当然家国情怀是现在的湾湾们不能理解的,他们恨不能跪舔日韩,还能对此胡言乱语。
反观而民国时另外一个名女人林徽因,当被问到”如果当时日本人真的打进四川,你们打算怎么办?”,林徽因略有所思之后说出:“中国念书人总还有一条后路嘛,我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 林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张的出名要趁早和汉奸沆瀣一气,就是有没有家国情怀的区别。
因误会而结合,因了解而分开,这样的事太多了。
呵呵呵。 你是不是觉得但愿花常好月常圆是要毁天灭地做灭霸吧? 你这样的人看爱情小说很痛苦吧?还是读党章吧。
那是你自己对家国情怀解读,就是毁天灭地和党章,被洗脑的政治为纲而不自知。没有人会认为张爱玲在抗战中的作为还有家国情怀。
张这种言论,也就是华人社会比较包容,换做犹太人作家战争后有这种言论爆出,看看当下犹太人的做法知道她会如何被对待。 ”二次大战要完了,”他抬起头来安静的说。 “哎哟,”她笑著低声呻吟了一下。“希望它永远打下去。” 之雍沉下脸来道:“死这么许多人,要它永远打下去?” 九莉依旧轻声笑道:“我不过因为要跟你在一起。”
大家族聚族而居,爷爷奶奶父亲继母弟弟,都还行。爷爷宠溺无度,其他人还行。跟爷爷比当然不够好。读完高中,父亲不再供大学,从此漂泊。
我是说您看不懂夸张比喻。 还是党章好,每句都是真理,没有半分比喻夸张。特别适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