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 really hard and maybe when you’re twice as old as me, you’ll be half as good.
我对我的毕生工作,感到十分后悔。 我只能这样安慰自己:即使没有我,也会有别人。
最近,似乎隐退了许久的Hinton又站在了AI风口浪尖之上,而他的家族图谱也再一次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最近,针对AI监管态度的巨大差异,让「图灵三巨头」再一次来到了聚光灯之下。 其中,Geoffrey Hinton的家谱也引发了网友热议—— 毫不夸张地说,整个家族几乎都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科学巨匠。
在布里斯托尔动物园,8岁的Hinton抱着一条蟒蛇(python) Hinton回忆说,自己对世界的好奇心诞生那四岁时,和母亲一起坐公共汽车去乡下。车上有一个向后倾斜的座位。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枚硬币放在座位上,但硬币并没有向后滑,似乎在逆着重力向上移动。这枚难以理解的硬币激发了Hinton的好奇心,这个问题一直困扰了他10年。 当他十几岁的时候,他发现这枚硬币不寻常的移动轨迹是因为公交车的震动和与天鹅绒椅套上的纤维的共同作用——这个发现让他非常有成就感。 「有些人看到自己不理解的事情,也能泰然处之。而我就完全受不了,必须要把事情搞清楚」Hinton说。 Hinton的母亲很慈爱,但他的父亲却非常严厉。无论是身体上(他可以用一只手做引体向上,这一壮举让Hinton这个瘦小的孩子感到非常敬畏)还是智力上对Hinton的要求都很高。 「他喜欢清晰地思考,如果你说了什么没有意义的话,他就会很不高兴。他不是一个感性的思想家。虽然他没虐待我,但他非常严厉。」Hinton这么评价他的爸爸。 上世纪70年代,Hinton在获得了实验心理学学位后,一直在打零工和做木工。 1972年,他开始攻读AI博士学位,但对自己的学业感到沮丧和矛盾。 一个周末,他参加了一个小组讨论活动,一共有八个人,大家要敞开心扉,探索自己的愿望和追求。 最后一天,每个参加者都必须宣布他们在生活中真正的追求是什么。 大家说了很多天马行空的人生目标。但到了Hinton这里,他愣住了,不知道该说什么。 Hinton最后憋了半天,脱口而出了一个自己都感到惊讶的答案:「我真正想要的是博士学位!」他吼道。 这句话再次点燃了他对神经网络研究的热情。
1972年,Hinton在爱丁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神经网络是他的研究重点。 然而在学术界,神经网络普遍被视为边缘学科。虽然导师每周都会告诉他这是在浪费时间,但Hinton还是坚持了下来。 在Hinton眼中,神经网络的想法并没有错,主要问题是功率。当时的计算机无法处理数以百万计的图像,也无法建立联系。 1986年,他与David Rumelhart和Ronald Williams共同发表了一篇题为「Learning representations by back-propagating errors」的论文。
论文地址:https://dl.acm.org/doi/10.1145/3065386 2013年,Hinton的公司DNNresearch被谷歌收购,而他本人也被Dean招募进谷歌兼职。 然而,就在10年之后的2023年,作为深度学习泰斗、神经网络之父Geoffrey Hinton突然宣布离职。
那个姑姑,就是很早就跑到艰苦的延安去养奶牛的那个国际友人吧,幸亏没被胡宗南的飞机炸死
Joan Hinton,中文名 寒春,居然是他长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