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都还风平浪静的时候,朋友 is overrated,朋友就是锦上添花come and go,巴拉巴拉巴拉. 婚姻家庭一地鸡毛,开始嚎没有朋友。只能说这种围着小家转得完全丧失自我的大妈挺活该 见过很多men come and go, friends are here to stay,但只知道围着队友和娃转的大妈大概率是交不到这种质量的朋友的 甜甜圈圈天天 发表于 2023-11-12 15:47
从小到大,每个成长阶段都有至少一个最要好的朋友,建立的友谊都是多年沉淀下来的,虽然不能经常见面,但是大家都知道惦记对方,足以。 在美国也有三五个知心朋友,虽然大家都很忙,但是也能一两个月见一次面,这种情谊是队友和家人不能替代的。 我想说的是,尽量鼓励娃多交朋友,虽然有些朋友come and goes,但是真正的朋友不会离开你。有的时候,朋友真的很重要。
婚姻家庭都还风平浪静的时候,朋友 is overrated,朋友就是锦上添花come and go,巴拉巴拉巴拉. 婚姻家庭一地鸡毛,开始嚎没有朋友。只能说这种围着小家转得完全丧失自我的大妈挺活该 见过很多人的生活经历是men come and go, friends are here to stay,但只知道围着队友和娃转的大妈大概率是交不到这种质量的朋友的
婚姻家庭都还风平浪静的时候,朋友 is overrated,朋友就是锦上添花come and go,巴拉巴拉巴拉. 婚姻家庭一地鸡毛,开始嚎没有朋友。只能说这种围着小家转得完全丧失自我的大妈挺活该 见过很多men come and go, friends are here to stay,但只知道围着队友和娃转的大妈大概率是交不到这种质量的朋友的 甜甜圈圈天天 发表于 2023-11-12 15:47
大学的朋友在同城的也有2个,有孩子的住比较远性别也不一样,聚的很少。有一对couple 一直没有孩子,这种也就一年见一两面。
队友那边也有高中大学同学在这边,关系好的就一家基本每月都聚,别的几个同学都是我们主动问候主动约才会理我们,我们不约人家从来不会主动问候,不约。我们上赶着去年聚的多一点。后来我们忙起来了发现人家也不怎么理。队友也觉得这种关系算了吧。何必来往。
再有就是帮孩子约play date,和孩子的朋友家长做朋友。有时候孩子转学朋友变动我们就跟着变动。
年龄越大知心的朋友越少,最多就是吃吃喝喝酒肉朋友。队友就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们心事都能互诉衷肠。还有就是早年遇到的网友,在微信上10多年每天都有交流。所以并不感到孤单。
有了孩子以后生活被孩子填满,很多烦恼忧愁自己小家里的一切也不便与人诉说。双方父母还算开明,孩子的问题会和父母诉说一下。
唠唠叨叨一篇,总结一下就是这几年也偶尔为没有很多朋友烦恼一下,希望孩子朋友多,不孤独。但是自己就真的还好。小家幸福,队友也可以无话不谈。有些所谓的朋友感觉像喂不饱的狼的,永远没有正反馈。这种朋友不要也罢。希望孩子将来遇到同样的问题可以学会寻找内心的平静。
🔥 最新回帖
交朋友也太功利啦 朋友就是一起吃吃喝喝玩玩啊,志趣相投一起走过一段。 天天想着让人帮忙让人花时间陪自己,没想过自己有帮别人也花心思陪人家嘛? 而且说不定对方与你相遇之时正经历人生低谷or家庭波折也没精力帮你什么。 做一个有时间就一起出去玩不勉强自己or对方。 顺手就帮一下别人不求回报,严以律己 宽以待人这样的人朋友才多呐。
啥助力啊?
中年人,内核早该稳了,人生排序应该是自己、家人。
朋友,真是排最后了。
出问题前大妈们都觉得倒霉是别人的,信心满满自家队友肯定与众不同,却不知人心最易变,出了问题才发现身边连一个助力都没有,只能跑到华人上来求助、写大字报
问题我们大妈也没有men come and go啊,生活优先级不一样而已,友谊对我排最最最后了
🛋️ 沙发板凳
我有同感。
刚跟几家约了2024年一起看日全食,2017年那次也是去朋友家,人多,智慧的大脑也多,感觉啥都没错过,该注意到的细节都注意到了。逢年过节,约着几家轮流过。我喜欢买礼物,也喜欢看人家拆礼物,算是给自己败家找个理由😄
原来是隐形秀恩爱。队友是最好的朋友,真的很好很羡慕。得亏有你火眼金睛。
交朋友绝对看人品。慢慢淘下来,总是有一些真朋友留下了,其他也就算个熟人吧。
有时间自己待家里上上网,静静的喝杯coffee,比朋友上门热闹一番又要收拾,好多了。
每次都是上赶子找人聚,我们不找,他们也不找我们 哈哈,我早就发现这点了。我们是外向喜欢聚会的人,也愿意为友谊主动付出,自从发现总是自己出钱出力办party把朋友聚一起,朋友们也是乐呵呵的来,但从不主动办party邀请我们,就是想聚会了就暗示明示想来我家让我办party,我觉得挺没意思的,再也懒得主动了。现在都是家庭之间走动,有来有往,既热闹大家又有分寸,血缘关系也走不散,既近又能保持舒适的距离,再加上我时不时和球友打打球,和同事聊聊天,就觉得还好了,没啥额外的社交需求了。
没错
这种就是熟人而已,算不上朋友,不要要求太高,你对别人也一样没有掏心掏肺发自内心想要别人好
我就是熟人很多,但是朋友没几个,看圈子里的人搞塑料友情我也不反感,其实心里都明白谁靠得住谁就是单纯的气氛组
咱中国人也有句老话:君子之交淡如水。
只不过年轻的时候,或者不经历点什么,就没法真正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人和人本来就不该捆绑,有交集的时候,或者在有交集的地方,短暂而友好的给彼此慰藉或开心时刻,就已经是很难得的了。
真的人间清醒。
我觉得这也不是因为见不得你好,状况不好才需要关心,状况好有啥可操心的。
别人发过得不好的我会不知道该如何安慰,所以干脆不回,过得好的我会点赞,因为发出来肯定想被别人认可的。现在想想朋友会不会觉得我冷血,都不安慰他们
感谢互联网时代让朋友叙旧变得如此简单。
倒也不是这么说的,并不是人家不真心不希望你好,而是人家真心不care 别人家的事,好也好坏也好,其实压根就没人care ,连共情都未必会,所以发了好事人家也懒得捧场,捧个臭脚还显得傻啦吧唧的。但是如果发了坏事人家出于基本礼节稍微安慰一下罢了,不然显得挺没人情味的。把坏事发出来不就是想让人家安慰的嘛。
这不是你同事首创的,刚学英语时就学过这一句
同感。朋友可以雪中送炭,不追求锦上添花。
说得真好
真的这不就够了吗,我没有这样的队友,所以一定要有朋友。 一生的朋友很少,但是人生每个阶段都有知心的好朋友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我妈生前很多算挚友了,她去世时还是难过的,也就没几天吧,但普通朋友真是借着追悼会来春游叙旧的,看了心寒。只有老公孩子,久久地难过痛心,真的,连关系很好的兄弟姐妹,也没多难过。想起来我妈为他们一辈子付出这么多,真不值得。 自己好,真心为你高兴的,只有爹妈,队友和孩子。所以平时对他们最好就可以了。
无效社交的说法很流行
现在发朋友圈都分group,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才给看,大家一起交流挺高兴的。
兴趣不同的,就算赞也说不到点上。就不浪费她们的时间了。
比如前几年我姐姐做手术,需要连续几个晚上在医院有人陪护。那时我姐夫已不幸过世,他们的儿子又因为工作太忙无法每晚都去。本来是可以请护工,但是她的几个知青朋友就自告奋勇照顾她,还做了计划每天哪个负责做我姐姐适合吃的东西,哪个去医院送餐,哪个当晚陪她。
平时出去旅游也总是想着约她。或者她有什么渡假的想法,发到朋友圈里,马上就有人响应,说可以安排时间配合我姐姐的计划。我姐姐遇到不开心的事,她也可以跟这些朋友倾诉。
真正的,长久的友谊的确很难得!
羡慕。老一辈的人可能更重感情,人也更淳朴,纯粹。时过境迁,人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不太可能和以前一样了。归根结底,人都要学会独立独处,不管是经济生活独立,还包括心理上的独立。
感动
谢谢反馈!
完全同意!
她们那一代人吃过苦,能有这样的友谊,我们这代人,好些人自己爸妈生病了都不想或者不懂照顾,要么算计来算计去我对你怎么样了你又如何对我了,基本都是吃吃喝喝你利用一下我我利用一下你的塑料花友谊
就像那个莫名其妙吸毒着火死了的华人富翁,朋友那么多,全是要搞他钱的
他创业的时候交了个Berkley的华裔女大学生,俩人在一起半年,给了那女孩1%的公司股份。后来公司被亚马逊收购,1%股份当时值800多万,女孩20多岁就躺平了。我认识女孩的高中闺蜜,所以知道的
你这个心理不对。家庭幸福不点赞是因为大家都知道你的生活已经非常好了,点赞不点赞不会影响你的幸福。那些平时过得不如意或者不太发朋友圈偶尔发一次的,需要鼓励,也许一个轻微的点赞就可以抚平伤痕。
好感动。想起来我姨妈也是知青,16岁就被发配边疆,最后客死他乡。真是同人不同命。
听了好难过!那个年代,太多令人痛心的真实故事!
门当户对也是交友的要素。
交流的时候有很多unsaid assumptions。背景不同这些assumptions不一致,交流就很吃力。
随缘
是中国女人这样的少吧。wsn很多都是讲意气相投,就是因为互相的认同感。
以前有生物千老要转行,人家军板wsn的版you还是有人愿意给素未蒙面的人借学费的。
不光是时代,还看人!我爸和我妈也都有过自己读书或者参军插队的圈子。我妈就是那种总是等人照顾,也懒得维护关系,之前的朋友就慢慢都走散了。反观我爸热情好客,自己才艺也多,能帮别人的地方多,也都愿意付出,所以朋友很多。平时出去玩都有人招呼一起,大生日有人给张罗,家里有事都不需要开口,只要有人知道就一群人主动来帮忙。之前我妈有次做手术到附近的大城市住院,也都是我爸之前的朋友轮流来看望。总之任何事都是有付出才会有收获。
我以前也是等人照顾的人,但是现在年纪大了,慢慢认识到照顾他人的可贵之处,努力成为这样的人
上周坐车上生孩子气的时候正好他爸爸打电话过来,开始不想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影响他工作就没说,他听出来我不高兴就问什么事儿,于是我没崩住抱怨了半个小时。意识到说太久后就想先挂了,他说没关系,不高兴的时候要随时打给他,因为说出来会舒服点。挂了电话以后什么气都没有了,当时就觉得20年了,他真的是我这辈子最好的朋友。
是这么回事。
你总结得很准确!我想想看周围的人好像真是这样,夫妻关系差一些的喜欢交朋友,可能是没人说贴心话吧。
说的太对了
我正在想从吃吃喝喝的朋友过度到自己呆着,真的越近越发现人性丑恶。 唯一就是逢年过节冷冷清清觉得对不住孩子。
见过很多人的生活经历是men come and go, friends are here to stay,但只知道围着队友和娃转的大妈大概率是交不到这种质量的朋友的
问题我们大妈也没有men come and go啊,生活优先级不一样而已,友谊对我排最最最后了
出问题前大妈们都觉得倒霉是别人的,信心满满自家队友肯定与众不同,却不知人心最易变,出了问题才发现身边连一个助力都没有,只能跑到华人上来求助、写大字报
啥助力啊?
中年人,内核早该稳了,人生排序应该是自己、家人。
朋友,真是排最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