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蹿下跳的给上海人招黑,作为一个外地人你这样有意思嘛?朋友 mtwash 发表于 2023-11-12 00:34
“人家”?所以搞了半天你自己还不是上海人。你让我这种曾经拿310身份证的非上海人情何以堪。要不你还是暂时替位扮作上海人比较合适。你不觉得尴尬,我在一边替你觉得脸红。 mtwash 发表于 2023-11-12 00:18
在国内坐高铁从安徽合肥到上海。我的座位是靠近走道的那一个。 当我走到我的座位时,发现已经有个约三十多岁的女生已经坐在我的座位上了,热情的用上海话在和邻座在聊天,没有起身的意思。 我说:不好意思,这是我的座位。 她用手指了指前面的座位说:我的座位是前面这个你就坐前面吧。 我说好吧。 但是前面也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女士,她马上用上海话和前面的女生说:这个人好说话,你赶紧和她换。 另外一个女生立即说,你和我换座位吧。 我说:这个…(因为我已经换了一次了,有点犹豫) 她说:我的位置可是靠窗的! 语气好像我占了她的便宜。 我本想分辨,想想算了,就走到她的座位上去了。 我隐约听到后面聊天声音说道:乡乌宁。 但可能不是说我,Whatever 坐下来后,我就用手机工作,后面路过常州时,上来两个老太太坐在我身后座位上,于是听到后座两个老太太的聊天。 A老太问B老太,你哪里人啊? B答:常州的,去上海。 A说,我是上海人。 然后双方沉默了几分钟。 A忽然说:你们那里工资低吧? B说:是呀,年轻人刚毕业就6000元左右吧 A说:那是少的呀,不过乡下这么多钱日子也还好吧,在上海就不行咯,我家房子租出去也要6000多呢。 B:。。。。。。 哎,小小车厢之内真是鄙视跃于纸上啊 teena 发表于 2023-11-11 02:16
上海人,是不讨人喜欢 tgaa 发表于 2023-11-12 00:35
Geez, 你干嘛这么好欺负? 我会坚决不换 我在美国坐飞机做地铁换位置无所谓,在国内除非人家有特殊情况,我绝对不换位置给人方便。又不是不知道那种丛林社会,不要做傻瓜是第一条。 公用马甲7 发表于 2023-11-11 02:27
非上海人,我觉得人家也有资本,上海人的确有钱有世面啊,我每次去上海都觉得自己土死了,看着咖啡馆里一群群上海爷叔阿姨有钱有闲聚一起喝咖啡说八卦觉得这就是我退休后向往的生活 不过你举的例子我也没懂,为啥换了座位说你乡下人 noideaforname 发表于 2023-11-11 02:32
我对上海还是有好感的。在上海遇到主动帮忙的,大家都很热情客气 BubbleBee 发表于 2023-11-11 02:36
上海人的歧视全中国排第二没别的城市敢排第一,北京人紧随在后 sakura_wind 发表于 2023-11-11 02:57
回复 1楼的帖子 上海人也分情况。 越是底层的,对外地人歧视越写在脸上和言语中,因为他们的优越感也没有其他太多了。 过的很好的,有学历和修养的,用不着,好相处多了。 在上海工作过几年,90年代那时候歧视才严重。拎着个箱子上公交,上海工厂的女人唧唧哇哇哇说你该花钱去打的,不该挤车子的呀。我怼回去“你有钱你去打的,别挤公交啊”,然后就不唧唧哇哇了。我是小伙子,火气大,她们比较怕。上海市小市民中唧唧哇哇的比较欺软怕硬。 我们当时专业热门收入不错,来自全国各地的研究生居多,工科自然和尚多。然后被拉到上海宋庆龄挂名的啥幼儿园集体相亲去了。上海人也很实际的,那个相亲不歧视外地的 😂 模模糊糊印象是一帮木纳小和尚,有点惊讶发现对方似乎一群假小子打打闹闹。然后大巴拉回小和尚回去继续上班干活,后来啥后续故事没有。 youyouzou 发表于 2023-11-11 02:51
再比如我在美国的飞机场火车站看到小孩都会和颜悦色,在国内公共场合看到小孩我就摆扑克脸,因为国内缺乏教养的熊孩子鬼精怪太多了。坚决不沾惹不惯着。 公用马甲7 发表于 2023-11-11 02:31
北京没有啥排外的感觉。上海北京我都待过几年。 youyouzou 发表于 2023-11-11 03:02
楼主同意了换座说明你人好,听到人家说xxx了说明对方不感恩而是故意占你便宜,那么楼主—你怎么不走回去说不换座了,而是跑这里发牢骚? Faidlgi91 发表于 2023-11-11 05:56
上海人不是一直这样,上海以外地方都是乡下、哪怕北京也一样 Challenger2021 发表于 2023-11-11 02:27
“乡下人” 是骂人话, , 不一定真的认为你是乡下人, 有点儿像北京人说“二百五”, 成了一个口头语了。 她说楼主是“乡下人”, 可能是指楼主表情、语言不够丰富, 有些 "萌萌”的、“木木的”, 就加了一个“乡下人”的评语。 楼主别生气了, 这个女人肯定素质不高, 嘴大, 乱说话, 平常在生活中一定也受过很多惩罚的。我相信她在心里还是感激你的, 觉得自己很幸运, 遇见了你。 chenj0411 发表于 2023-11-11 08:21
其实有学历有修养的也是歧视的外地人的,不过就是civilized一些不会表现在脸上,一起工作也没问题大家客客气气的,要说到嫁娶外地人那90%是不可能的 noideaforname 发表于 2023-11-11 03:03
楼主做的对 在外面不要和这种人计较 pwwq 发表于 2023-11-11 06:07
回复 1楼teena的帖子 没遇到过,可能上海人比较抠门不坐商务座 paustin 发表于 2023-11-11 07:40
第一, 楼主做得对, 在外面不要跟这种人计较。 第二,楼主可以拿着票走回去, 笑着问她, 你还想不想换座位了(最好用上海话), 这样你就能看见那个女人丰富的面部表情了。。。。如果是我, 我会做第二步的 chenj0411 发表于 2023-11-11 08:34
你也把别人想得太好了, 那个女人都管楼主叫乡下人了,肯定心里不会感激楼主, 她是会觉得自己幸运,遇到了好欺负的“乡下人”。 楼主觉得不爽就应该站出来要回自己的座位。 pop 发表于 2023-11-11 08:29
几年前在成都熊猫馆,排队时碰到一群说上海话的退休老人 某阿姨:你这双鞋很好啊 某爷叔:这双鞋不灵的,美国买的。上次那双,德国买的意大利产的,才是真好。(大概意思,记得不太清楚了) 短短几分钟,各种炫 不过说实话,上海老人打扮还是挺得体的,跟别的地方老人主打花团锦簇的style(大部分)不一样 nobodycares 发表于 2023-11-11 06:15
你也够糊涂的 你以前碰到的好人和这几个人有什么关系? 孔子说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 在国内千万别什么人碰到了都当濫好人,结果被人瞧不起 公用马甲7 发表于 2023-11-11 02:41
“乡下人” 就是一个不走心的口头语, 千万不要往心里去。 chenj0411 发表于 2023-11-11 08:40
北京是北京以外都是外地,彼此彼此。 Leavesday 发表于 2023-11-11 07:21
不知道您的配偶是否和您来自同一城市, 或者同一区域。 我和我的先生来自南北两地, 结婚近30年还吃不到一起去,我每天尽心尽力做好的饭, 总是被不满意, 痛苦不堪。 所以, 上海人不愿意和外地人联姻, 我举双手赞成。 我也教育我的孩子, 门当户对还包括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是否match. chenj0411 发表于 2023-11-11 08:30
尽心尽力做好饭,对方不满意,这是对方素质不行,不懂感恩;他这么对你你还继续做三十年饭,我不知道说啥好。 我跟老公也南北两地,他比上海南多了我比上海北多了,隔着两三千公里,从来没因为吃饭有过矛盾。我不爱做饭所以一直是他做,他做的不合我口味我也不会抱怨。这是从小家人教会我的,不出力没有资格抱怨。但我平时也会说我喜欢吃什么什么,老公也会努力在自己能接受的范围内给我做。俩中国人都过不到一起是不是跨国联姻的都早离掉了? Cath226 发表于 2023-11-11 09:18
我在美国就碰到过几次北京人歧视外地人的情况,当然不是普遍现象。我要好的朋友里也有几个北京人,她们都挺好的。但是,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就讲最明显的一次歧视吧。一对朋友夫妇开派对,请我们去。那次请的客人都是事先大家不认识的。我们到的时候主人夫妇俩正忙着在厨房准备吃的。一对北京夫妇已经到了,就坐在厨房的餐桌旁跟女主人(也是北京人)聊天。这对夫妇里女的很安静,低调,男的正相反,操着京腔不停地跟女主人聊。后来来的客人就互相打招呼认识。这个男的只要一听你不是北京人,马上就不想跟你再多说一句。 最绝的是后来主人夫妇俩把饭菜都放在正式的大餐桌上,请大家过去一起吃饭聊天之后,别的客人都过去坐下了,唯有这对北京夫妇不肯挪窝,继续呆在原地,一副不屑于跟你们一帮外地人扎堆的样子。这弄得主人夫妇很尴尬。结果女主人只好单独拔了几样菜给这对北京夫妇,然后陪着他们在厨房吃,而男主人陪着其他所有的客人。吃了一阵子后,女主人显然担心冷落了大多数客人,也专门到我们这边来跟大家聊了一会。 我当时就觉得同样是北京人,这个女主人和那个男客人真是太鲜明的对比! lundunyu1 发表于 2023-11-11 09:27
苏南乡下人的平均居住条件和可支配收入, 应该比上海高. rabbit66 发表于 2023-11-11 06:42
回复 1楼teena的帖子 今天闲, 有空来骂醒这种渣人!少来搞节奏了, 好吧?最讨厌你这种地域帖, 张嘴就来,说话不带责任,口口声声一棍子打翻一船人。 怎么不敢去讲天使都是罪犯? 估计你也没那个胆。 你吧就是哪种天天假想美国遍地红脖子专门岐视你是中国人的那种人……你是吃饱了撑的还是咋地? 真是搞笑, 换个坐位就是歧视外地人……人家做你位子的时候是空位子,哪知道是什么人啊。至于其它对话也是脑补成份居多。做为上海长大的又几乎跑遍全国的苏卅人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上海是全国最包容的城市。上海人初次见到别人都先讲普通话, 连说上海都要先确定你是否听懂。 上海人是应该是瞧不起你这种带着深深自卑又敌意的“巴子”, 对的, 你就是找骂, 找不痛快,巴子! God2me 发表于 2023-11-11 08:19
大陆的地域歧视,是从官方制定的户籍开始的。。。 tomchu1990 发表于 2023-11-11 10:06
楼主穿着不像是从美国回来的? chiffongirlx 发表于 2023-11-11 10:22
楼主估计太美国风破破烂烂就给当成乡下人了,哈哈。 北京上海,那还是北京最歧视。 545f 发表于 2023-11-11 10:36
上海人确实有点优越感。但是除此之外。不占人便宜,说话很实在,不说大话。相处起来很舒服。 最底层的滚地龙当然也有恶习和踩低捧高。但是哪个地方没有? “螺蛳壳里做道场”,上海人很有过小日子的智慧。上海的文化和其他地方不大一样,一直受攻击。太不公平了。Momo99 发表于 2023-11-11 10:18
这两地方我都短期住过,论歧视,上海比北京好太多了,北京那种本土大妈简直是可怕。 上海隐形多了,至少办个事吃个饭没这么多啰里八嗦。 zzou 发表于 2023-11-11 03:22
当我走到我的座位时,发现已经有个约三十多岁的女生已经坐在我的座位上了,热情的用上海话在和邻座在聊天,没有起身的意思。
我说:不好意思,这是我的座位。
她用手指了指前面的座位说:我的座位是前面这个你就坐前面吧。
我说好吧。
但是前面也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女士,她马上用上海话和前面的女生说:这个人好说话,你赶紧和她换。
另外一个女生立即说,你和我换座位吧。
我说:这个…(因为我已经换了一次了,有点犹豫)
她说:我的位置可是靠窗的!
语气好像我占了她的便宜。
我本想分辨,想想算了,就走到她的座位上去了。
我隐约听到后面聊天声音说道:乡乌宁。
但可能不是说我,Whatever
坐下来后,我就用手机工作,后面路过常州时,上来两个老太太坐在我身后座位上,于是听到后座两个老太太的聊天。
A老太问B老太,你哪里人啊?
B答:常州的,去上海。
A说,我是上海人。
然后双方沉默了几分钟。
A忽然说:你们那里工资低吧?
B说:是呀,年轻人刚毕业就6000元左右吧
A说:那是少的呀,不过乡下这么多钱日子也还好吧,在上海就不行咯,我家房子租出去也要6000多呢。
B:。。。。。。 哎,小小车厢之内真是鄙视跃于纸上啊
🔥 最新回帖
你还是先撒泡尿照照自己巴子老脸吧。
我不歧视人。歧视人的当然是人家。你就是典型的歧视人的巴子。
看开点了, 上海人之间也是互相鄙视。 什么上直角下直角, 互相介绍的时候都要问中学是哪里的来建立鄙视链。
确实上海人不讨喜。但也不能随便谁都踩一脚。 LZ的案例就在火车上遇到几个路人甲。连昆山都还没入呢。
🛋️ 沙发板凳
原来回复- Geez, 你干嘛这么好欺负? 我会坚决不换 我在美国坐飞机做地铁换位置无所谓,在国内除非人家有特殊情况,我绝对不换位置给人方便。又不是不知道那种丛林社会,不要做傻瓜是第一条。
再比如我在美国的飞机场火车站看到小孩都会和颜悦色,在国内公共场合看到小孩我就摆扑克脸,因为国内缺乏教养的熊孩子鬼精怪太多了。坚决不沾惹不惯着。
不过你举的例子我也没懂,为啥换了座位说你乡下人
不是。。国内其实应该尤其低调。要真吵起来了,让旁边人知道你是美籍,可以想象一下那个画面。没有原则性问题,就随和点吧。楼主做的挺好的
我对上海还是有好感的。在上海遇到主动帮忙的,大家都很热情客气
好像是说因为你“木”,不精明,随便被人摆布,活该被歧视的意思。
你也够糊涂的 你以前碰到的好人和这几个人有什么关系? 孔子说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 在国内千万别什么人碰到了都当濫好人,结果被人瞧不起
上海人也分情况。
越是底层的,对外地人歧视越写在脸上和言语中,因为他们的优越感也没有其他太多了。
过的很好的,有学历和修养的,用不着,好相处多了。
在上海工作过几年,90年代那时候歧视才严重。拎着个箱子上公交,上海工厂的女人唧唧哇哇哇说你该花钱去打的,不该挤车子的呀。我怼回去“你有钱你去打的,别挤公交啊”,然后就不唧唧哇哇了。我是小伙子,火气大,她们比较怕。上海市小市民中唧唧哇哇的比较欺软怕硬。
我们当时专业热门收入不错,来自全国各地的研究生居多,工科自然和尚多。然后被拉到上海宋庆龄挂名的啥幼儿园集体相亲去了。上海人也很实际的,那个相亲不歧视外地的 😂 模模糊糊印象是一帮木纳小和尚,有点惊讶发现对方似乎一群假小子打打闹闹。然后大巴拉回小和尚回去继续上班干活,后来啥后续故事没有。
北京没有啥排外的感觉。上海北京我都待过几年。
其实有学历有修养的也是歧视的外地人的,不过就是civilized一些不会表现在脸上,一起工作也没问题大家客客气气的,要说到嫁娶外地人那90%是不可能的
呵呵!
这两地方我都短期住过,论歧视,上海比北京好太多了,北京那种本土大妈简直是可怕。 上海隐形多了,至少办个事吃个饭没这么多啰里八嗦。
上海本地人都是管好自己,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楼主做的对
在外面不要和这种人计较
某阿姨:你这双鞋很好啊 某爷叔:这双鞋不灵的,美国买的。上次那双,德国买的意大利产的,才是真好。(大概意思,记得不太清楚了)
短短几分钟,各种炫
不过说实话,上海老人打扮还是挺得体的,跟别的地方老人主打花团锦簇的style(大部分)不一样
北京是北京以外都是外地,彼此彼此。
没遇到过,可能上海人比较抠门不坐商务座
歧视还能有资本,是不是没钱的上海人就不歧视有房的外地人?
今天闲, 有空来骂醒这种渣人!少来搞节奏了, 好吧?最讨厌你这种地域帖, 张嘴就来,说话不带责任,口口声声一棍子打翻一船人。 怎么不敢去讲天使都是罪犯? 估计你也没那个胆。 你吧就是哪种天天假想美国遍地红脖子专门岐视你是中国人的那种人……你是吃饱了撑的还是咋地? 真是搞笑, 换个坐位就是歧视外地人……人家做你位子的时候是空位子,哪知道是什么人啊。至于其它对话也是脑补成份居多。做为上海生活多年又几乎跑遍全国的苏卅人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上海是全国最包容的城市。上海人初次见到别人都先讲普通话, 连说上海都要先确定你是否听懂。 上海人是应该是瞧不起你这种带着深深自卑又对上海充满敌意的“二百五” 对的, 你就是找骂, 找不痛快,
“乡下人” 是骂人话, , 不一定真的认为你是乡下人, 有点儿像北京人说“二百五”, 成了一个口头语了。 她说楼主是“乡下人”, 可能是指楼主表情、语言不够丰富, 有些 "萌萌”的、“木木的”, 就加了一个“乡下人”的评语。 楼主别生气了, 这个女人肯定素质不高, 嘴大, 乱说话, 平常在生活中一定也受过很多惩罚的。我相信她在心里还是感激你的, 觉得自己很幸运, 遇见了你。
你也把别人想得太好了, 那个女人都管楼主叫乡下人了,肯定心里不会感激楼主, 她是会觉得自己幸运,遇到了好欺负的“乡下人”。
楼主觉得不爽就应该站出来要回自己的座位。
坦白地说 那是因为你贱 膝盖软 看到老外心里就跪了
不知道您的配偶是否和您来自同一城市, 或者同一区域。 我和我的先生来自南北两地, 结婚近30年还吃不到一起去,我每天尽心尽力做好的饭, 总是被不满意, 痛苦不堪。 所以, 上海人不愿意和外地人联姻, 我举双手赞成。 我也教育我的孩子, 门当户对还包括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是否match.
你有没有想过你可能是不识好人心? 上海话听不懂的人是吵了一点,但我高中上海读的,也是有一次提大箱子想上公交,五十几岁的上海阿姨也这么说。我跟你不一样,没有玻璃心,听劝。阿姨看我决定不上车了,就跟对自家孩子一样的补了一句,是的啊,小姑娘就是要对自己好一点。我后来就打车了,的确舒服好多。这件事情我一直记着,自己要对自己好一点,上海的女人无论什么年纪有钱没钱都会对自己好,而且觉得自己值得,这点我很欣赏。
第一, 楼主做得对, 在外面不要跟这种人计较。
第二,楼主可以拿着票走回去, 笑着问她, 你还想不想换座位了(最好用上海话), 这样你就能看见那个女人丰富的面部表情了。。。。如果是我, 我会做第二步的
好吧, 你也够炫的
非要这么搞,就叫列车员来,
关键楼主在第一次让步的时候,无法预知后面的 “蹬鼻子上脸”,
其实无所谓,外出的时候不要在这种事情上计较
“乡下人” 就是一个不走心的口头语, 千万不要往心里去。
我其实觉得层主挺玻璃心的,这一听就是朋友,就是人家正常聊天分享好东西啊。没觉得说说鞋的产地和质量有什么问题,你买过好的意大利手工皮鞋就会知道跟美国市面上的皮鞋比舒服出一个档次。
退休老人有品味,穿得好,知道什么是好东西,能聊,愿意打扮还有品味,跟子女也会有更多共同话题的。多好。
我们这一代人,这是活得多差才会觉得说句意大利皮鞋好是炫…
好吧。俗话说听人劝吃饱饭,我是还在摸索中
她这种充满深深自卑和敌意, 又脑子抽风的人估计脑补过度,很可能是强行把别人的对话硬往自己身上搬
她跟你换的位子是比你的位子好吗,或者说不比你的位子差?换在美国或者中国其他城市你会很硬气的不换吗?你有偷听别人说闲话然后背地里说坏话的爱好吗?
真的。在国内当好人会被人瞧不起,要么是滥好人要么是底层不敢趾高气扬
你这是想说歧视到骨子里?😂
这话说的,北京以外的地方对北京来说可不是外地?难道是本地?
这种脑子抽风的渣人偷听别人说话, 乱往身上套也不一定
尽心尽力做好饭,对方不满意,这是对方素质不行,不懂感恩;他这么对你你还继续做三十年饭,我不知道说啥好。 我跟老公也南北两地,他比上海南多了我比上海北多了,隔着两三千公里,从来没因为吃饭有过矛盾。我不爱做饭所以一直是他做,他做的不合我口味我也不会抱怨。这是从小家人教会我的,不出力没有资格抱怨。但我平时也会说我喜欢吃什么什么,老公也会努力在自己能接受的范围内给我做。俩中国人都过不到一起是不是跨国联姻的都早离掉了?
上海人,外国人,乡下人,上海人眼里只有三种人,
然后普西人说浦东乡下,说青浦,崇明,,,,乡下,
啧啧,连在小孩子面前都懒得装一下。这捧高踩低的小人嘴脸,跃然纸上。
第一部分换座,是和你商量的,而且人家是给你开出更好条件的。你自己做好人or自己包子也好啊,换了。人家又没霸坐,有啥好抱怨?
第二部分偷听,人家显摆,与你何干?这个版上美华大妈成天70万贫困线,50套出租房。还不把你气死?
素质不行的多了去了,都像你要求那么高哪儿来的那么多夫妻咧。还跨国婚姻,没看见许多人说嫁老外就不如嫁华男安全,起码不会被杀?你想,low到啥程度才会把不被杀当个优点。
我在美国就碰到过几次北京人歧视外地人的情况,当然不是普遍现象。我要好的朋友里也有几个北京人,她们都挺好的。但是,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就讲最明显的一次歧视吧。一对朋友夫妇开派对,请我们去。那次请的客人都是事先大家不认识的。我们到的时候主人夫妇俩正忙着在厨房准备吃的。一对北京夫妇已经到了,就坐在厨房的餐桌旁跟女主人(也是北京人)聊天。这对夫妇里女的很安静,低调,男的正相反,操着京腔不停地跟女主人聊。后来来的客人就互相打招呼认识。这个男的只要一听你不是北京人,马上就不想跟你再多说一句。
最绝的是后来主人夫妇俩把饭菜都放在正式的大餐桌上,请大家过去一起吃饭聊天之后,别的客人都过去坐下了,唯有这对北京夫妇不肯挪窝,继续呆在原地,一副不屑于跟你们一帮外地人扎堆的样子。这弄得主人夫妇很尴尬。结果女主人只好单独拔了几样菜给这对北京夫妇,然后陪着他们在厨房吃,而男主人陪着其他所有的客人。吃了一阵子后,女主人显然担心冷落了大多数客人,也专门到我们这边来跟大家聊了一会。
我当时就觉得同样是北京人,这个女主人和那个男客人真是太鲜明的对比!
他们做得不对。不过也有些时候,可能有什么心事导致的
同意这个,我在国内坐高铁时,一上车,一个一直大声打电话的人坐在我座位上,我很客气地告诉他这是我的座位,他告诉我可以坐离得不远一个没人的位子,因为碰到过没位子到处换的人,我客气地拒绝了,他然后一直骂骂咧咧,离开前还故意把杯子里的水倒在座位前边,把我恶心坏了,想了想忍了。因为他一直特别大声地打电话,新座位前边的一个年轻人提醒他小声点,又是很嚣张骂那个年轻人,后来三番两次年轻人火了,直接挽起袖子走到他座位前和他理论,立马怂了,声音降了下来,期间找列车员也没有用,和稀泥,当时给我的感觉身高和肌肉还是很管用的
高华嘴脸,素质真差,就是你们这种高华抹黑了所有的海华形象
一般排外的人,都是混的不如外地人的本地人, 他们对外地人充满了嫉恨,因为他们除了“本地土著”这一身份之外,已经没有任何可以感觉骄傲的东西了。 类似于仇恨外国人的美国人,大多数是住在穷困地区,只剩下昔日的荣光,所以仇恨新来的外国人。
这做客的北京夫妇好没有礼貌,碰上这样的,不聊更好,话不投机半句多。地球没有他两口子照样转,哈哈
常州不能算乡下吧…
你是在给上海人招黑吧。楼主只是说了见识到了传说中的歧视,你是怕楼主没有说服力,送例子送板砖了?
谁糊涂,那这几个人各全上海人又有什么关系?
非也, 以前是浦西市中心以外的都叫乡下人, 现在年轻人里已经没多少这种观念了,有的话大多是没什么教养的小市民
我在上海感觉的人都很客气,也大气。不象有些小地方,问个路都是不给点钱不搭理你的架势。
扯淡扯的像一点好不好,我在上海一直只说普通话,多少年没有再听到人说乡屋宁这个词了,你要是说这事十年十五年前发生的,我还勉强信你,扯今年就太扯了,现在上海市区内完全讲上海话的人都不多了,连几十年的老公房邻居见面都是一口沪腔普通话,谁还满口挂着乡屋宁这个词
扯淡吧 上海人从有租界开始就歧视其他地方的人 共党消除租界后,上海人就好多了。现在已经没啥歧视了
看你几个回帖,感觉你可能是在生活里被abuse太多了,已经不正常了。有精力就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吧,别在网上指导别人了,显得你很可怜。
哈哈 还都有钱有世面。上海人小气的样子在春晚都是被嘲笑过的吧。。就我认识那对为了省十几刀门票让五岁孩子撒谎自己年龄的上海父母,昨天还在朋友圈里发圈喊叫想要apple pencil嫌贵要找平替不知道哪个牌子好呢,反正共同认识的人很多个,没一个回的。还是别挖地域坑了。上海人里有体面的不少,但是抠搜小气也不少。
楼主估计太美国风破破烂烂就给当成乡下人了,哈哈。 北京上海,那还是北京最歧视。
全国像样点的大城市哪里不是看外表下菜碟的。国内一直都是讲究穿着打扮吧。
正常,每个地区最好的地方总是受攻击最多,美国纽约加州也是一样
北京老百姓确实挺实在的
这个没办法了。
嫁娶外地人那要看经济实力。这个上海人当然要算计。其实,整个南方人比较现实,都要考虑这些。北方官本位总体上重,考虑权势的因素多一些。
看年代,后来听说上海土著大多数被赶到外环外,靠近里面的外地有钱人或者能挣钱的高学历打工者多了,上海市土著都有些被反向歧视了。
这两个地方我待了三年多点。
那是讲究个面儿,类似美国的politically correct。
其实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