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这第一句话就是错的,后面自然就都错了 "现在从全世界进口美国的集装箱几乎减少了百分之六七十,客人仓库很多都是满的,货卖不出去,市场低迷,一片萧条景象。" September 2023 U.S. container import volumes increased 0.3% from August 2023. Versus September 2022, TEU volume was lower by 0.6%, but up 8.0% from pre-pandemic September 2019
这次中东大乱, 美国油价能源市场波澜不惊, 而且油价稳中有降, 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 现在美国石油日产量创纪录每日1400万桶, 超出俄罗斯沙特不少。 再查中国平均每日进口石油为1100万桶。 沙特现在石油日产900万桶(减产前1000万桶), 这意味着把沙特所有石油产量搬到国内, 这都填不满国内需求的坑, 世界超级油轮大多在中国公司名下。中国真的要感谢美国, 航母压住中东阵脚稳住油价, 军事力量让背后蠢蠢欲动势力不敢下场, 保证全球航运畅通。 上次美国独自挺以色列导致阿拉伯世界对美国实施石油禁运, 引发能源危机严重经济衰退和极高通货膨胀, 最后房屋贷率创记录18%。这次危机中油工军工双给力。 码工硅工力量都看到了。 看看高干病房里的紧急用药, 美国药工有全球优势。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谷物出口国, 但农工人口只有五百万, 不到国内一中等城市人口量。不看拼多多或一元店, 美国基础工业能力没有什么短板。 换句话说, 他人制裁不到美国。人家工工极追猛赶都很嗨, 工工领先的不会差到哪里去。 国内能源粮食问题无解。 美国现在是最大产油国, 第五石油输出国, 数一数二的天然气大国。 如果加州或佛州开放开采, 石油产量还会更上一层楼。 https://www.eia.gov/todayinenergy/detail.php?id=60401#:~:text=China%20imported%20an%20average%20of,of%2010.2%20million%20b%2Fd. China imported an average of 11.4 million barrels of crude oil per day (b/d) in the first half of 2023, a 12% increase from 2022's annual average of 10.2 million b/d. 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energy/chinas-oil-imports-surge-august-fuel-exports-inventories-rise-2023-09-07/ 美国整体形势不错, 但不意味着个人家庭水涨船高, 这是另一码事。
即使2008年经济萧条时期都没有现在这么恐怖,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1. 美联储加息?不是!人们大不了不买房子了。
2 川普贸易战关税导致?也不是!从前一个集装箱从中国运来美国的八千块现在降到了两千块(经济不好,船公司竞相降价)现在的船运费堪比卡车费,相比那点关税根本算不了什么!
3.通货膨胀导致? 也不是!物价并没有太高,关键问题是人们手里没钱了。
那为什么人们的购买力消失了?百思不得其解,突然一个可怕的念头从我心中升起了,是裁员导致的!居然被一年前华人上一个ID 说中了!
记得当时她是这么说的:
“美国社会最大的购买力群体是中产,中产如果被裁员失业,会影响到整个美国经济,到时候谁都过不好!”
本以为她说的是一句气话,没想到真被她一语说中了!现在很多人都在消费TEMU 和一元店,人们真的是没钱了。
🔥 最新回帖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653918
哈哈哈哈 我也觉得奇怪 她那些数据怎么都是顺口瞎说的 随便一查都不是那个数据 她就算不会查中国,难道还不会查美国吗,一打开greatschool,清清楚楚的美国孩子上大学的百分比,加州也只有50%左右,好一些的学区有60多%。
因为中专职高技校学生一样可以参加高考。。 而且除了普通高考外,还有专门针对他们的难度更低的所谓三校生高职高考
所谓高中删掉50%,很多地方也一直没执行过。。
北京数据比较极端,但也能看出地方的倾向。。
但你和那个Ihatemylife讲道理摆数据是没用的。。她是出了名的没逻辑没脑子。。 能说出“我老公top2,我孩子理工好,所以证明我逻辑不错”的人,有啥好说的。。
等你把数据解释清楚,她就该拉黑你了。。。
我也听说过高中会刷下50%,我说的数据打架,就是这个。
2000年以来,每年出生人口大约1600万, 根据教育部的数据,2023年高考报名人数大约1300万,其中应届生近1000万,应届生基本对应05年左右的出生人口,当时出生人口大约1600万,2023年录取人数大约1100万。而且这个录取人口在千万左右,已经持续了几年,2023年高考复读生比例不到30%。这还不包括那每年奔赴欧美日澳韩东南亚俄罗斯的几十万小留。
那高中删掉的那50%的人,在哪里?按照你的说法,高中毕业不应该超过800万,但高考每年录取的1100万学生,这个是实打实的在教育部登记的录取数据。你别告诉我,这里有很多人本科读了好几遍。事实上,本硕博的毕业生数据也过千万,说明退学的比例也不高。持续几年下来,你难道看不出这个有对应缺口么?这个人口统计数据和高考数据根本就在打架。至少有一个有问题,如果这两个数据大致都没问题,那高中减员50%就是坊间传说。年轻人的高考学校毛入学率其实已经高过了美国。
同时,美国的数据,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高。美国18-24岁的在校生比例只占人口的不到50%,亚裔最高,也就是60%左右。拉丁裔都不到40%。当然,这个统计口径和中国不一样。 https://nces.ed.gov/programs/coe/indicator/cpb/college-enrollment-rate
这是2000年那几年的出生人口数据:
September 2023 U.S. container import volumes increased 0.3% from August 2023. Versus September 2022, TEU volume was lower by 0.6%, but up 8.0% from pre-pandemic September 2019
🛋️ 沙发板凳
当然日子就不好过了,不难理解。
不过好消息是,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的老百姓日子好过
这一年来,那些科技公司一波接一波的裁员瘦身,裁的不都是中产?一万一万的裁,已经好几波了,前两天诺基亚的还在裁呢!
占全国中产比例连0.1%都不到。
“不过好消息是,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的老百姓日子好过”……好可怕的心态
物价和通胀前高太多了,房租或买房负担也长的离谱,然而中产工资涨幅,只能呵呵呵了。只能捂腰包,非必要不消费。
这个听起来有些道理,我补充一下,肯定也与拼多多打入美国市场有关,拼多多的货是不走集装箱的,走飞机。
还真的是消费习惯改变了!
这太可怕了!
有人是指那最富的百分之几吧。
明明现在美国人的卡债创新高, 储蓄率创新低了。
真是有钱人不懂百姓疾苦啊。
比去年掉了好多。百分之十几,基本和亚洲出口国家出口额掉的幅度差不多。
这不是数据问题,是我们整个物流行业哀鸿遍野,极度的惨淡,08年都没有这样。
只不过这个经济强劲的理由,依然是政府财政刺激,哪怕今年依然有6%的财政赤字
物价还不高啊?美联储都没脸这么说。
物流之前赚到了……好日子过完也要苦几天不是
苦几天当然没事,权当休息休息,就怕这种现象是经济萧条,经济萧条一般都得十年,那怎么受得了?
怪不得Yellow, Coyote, CH Robinson l这样的traditional companies , convoy, Flexport, flexe, 这样的tech companies, 都一片惨淡。
马斯克有那么厉害就好了。 是积累都一定阶段的产物
以前买好房子锁死利率的,受影响小点。
但是,日常吃喝这一项,一个人一年就差不多多付出 要3千刀。医疗保险自负额越来越多,utilities,外出旅游都狂涨。
租房的更惨。三年前3000刀的房租,现在市场价4000刀出头。
GDP肯定是大幅增加的,至少名义上。但是,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估计是少了。
不久将来,中国将形成全产业链垄断。 世界500强数量,中国早两年就超越美国了。
看这组数据:
中国在实际上早就超越了美国,而不是看什么经济数据,统计等等。
中国生产全世界最多的汽车,手机,衣服鞋子玩具,手机壳,工业设备。 中国消费全世界最多的汽车,手机,鞋子衣服。猪肉,大豆,粮食,蔬菜,水果。 中国还制造全世界最多的电脑,最长的高铁,最好的高速公路,最多的房子,最多的机场车站。 中国一个船厂造五艘盾舰。 中国军舰下海吨位世界第一,中国飞机,坦克,大炮,无人机,预警机,导弹,门门开花。 中国载人登月近在咫尺。
大美利坚合众国,有哪几项,比中国强。
中国造最多的汽车/ 手机,消费最多的汽车 /手机。 造许最多的房子,公路,高铁,造最多的机场,车站。 生产最多的粮食,消费最多的粮食。
衣食住行,中国门门第一。 请问,美国比中国强在哪?
不论生产还是消费都不如中国,现在说中国经济规模不如美国。 一个国家,生产最多,消费最多,但经济规模却小于一个只有消费能力,并且消费市场还小于你的国家。。。 美国的gdp统计的合理吗?
中美两国计算GDP的方式不同,如果按照美国或台湾的计算方式,中国GDP早几年就超越美国了。
现在中美两国保持着微妙的共识: 中国:压GDP,猥琐发育,枪打出头鸟。 美国:抬GDP,灯塔余晖,不能掉落神坛。 完全可以预料,只要中国没有全面超美或基本超美,国内就会持续压制GDP,美国也会继续开发GDP的新算法,持续抬高GDP。
一个想扮猪吃虎,一个想虚张声势
好奇怪。物价确实飞涨了。昨天看到了卫生素,一瓶17刀。去年8块钱的。还有salami从4.99涨到9.99就是两年时间。大超市。近2年几乎所有日用品翻倍
但是工资确实没长,这两年只涨6-7%。。
继续吹
我的公司裁员了,组里就几个人,走一个,单位最近一堆被退休的老人(55以上).部门之间整合。。。。一团乱。。。
因为现在很多人wfh,所以很多办公室空了。年初确实很多科技公司裁员,那是因为新冠期间招了很多码公什么的,当时说是抢人才。现在所谓的人才太多了,自然就裁了。但是那一波之后就没有再裁过了。这还只限于高科技公司。但是传统制造行业没有怎么裁员过,服务业还一直缺人。
咱赶上好时候了,这叫滞涨,几十年不遇。
我觉得有资产的人还好。被动收入够花销和涨价。靠工资的确实太难了。利率又那么高
如果中产没有被裁太多,那为什么现在市场没有购买力了?难道真的是大家都去买拼多多了?我们做的物流行业是围绕着集装箱进口,连亚马逊的货都是集装箱运来的,唯有拼多多(TEMU)和ALIEXPRESS 不走集装箱,还是人们都变聪明了,拼多多和阿里既然那么便宜,为什么还要买亚马逊和到沃尔玛去买?真不明白这到底是为什么?
有没有可能是美国自己的一些制造业发展起来了?所以不需要进口那么多了? 或者是你做的是亚洲进口的路线?其他欧洲进口,南美洲进口可能增加了?我上次看到文章说美国减少了很多从亚洲地区的进口,增加了很多欧洲,南美还有加拿大的进口。
👍👍👍 赞成!这些绝对是主要原因!
一部分亚洲的一部分欧洲的,但全部都很低迷,不是进口国的问题,绝对是美国本地购买力出了问题,我的很多客人(进口商)说国内的工厂天天给他们发邮件,问为什么不下订单了,美国仓库都是满的,卖不出去怎么下订单呢!
美国不可能发展制造业,这点是不可能的,成本太高了,根本没有竞争力。
希望是这样,如果真的是拼多多的话,川普如果上台第一个就会灭了拼多多,然后再退出国际邮政联盟,😂😂😂
Target 说最近开始卖不动了,顾客不光是discretionary, 甚至grocery 购买都减少了。
楼主你说的科技大公司的裁员对于整个经济人数太少,不值一提。最近的劳动报告看起来就业增加放缓,但是失业率总体还是很低。 我觉得就是通胀。除了吃喝涨,车涨,房涨,房租涨,涨幅都很大。普通中产银行账户快见底了,购买能力必然下降。更别说学贷房贷利率了。之前dollar 店说销售放缓了,廉航也有这趋势,所以看起来普通中产消费确实开始放缓了。
嗯!有道理!👍 太多的因素导致了目前的情况!
希望放缓一些了,因为圣诞节和暑假的机票费,旅馆费居高不下。
国内也是,京东阿里的销售在下滑,拼多多销量反而逆势上涨。
旅游看你去哪儿了。廉航说是国内航线放缓了,我估计中低收入的可能开始减少旅游开支了。但是说去欧洲的需求还是很强劲。
你看看这篇文章。美国回流一些制造业是长期趋势。
https://m.huxiu.com/article/1332017.html
https://fred.stlouisfed.org/series/RRPONTSYD
隔夜逆回购要跌破10000亿了。
美国国内机票也没有降啊,圣诞节期间我们这里到奥兰多的机票,现在两百多一张,新馆前同样时间的只要一百多,涨了一倍。旅馆费用基本上涨了30-40%的样子。 当然你可以说是通胀的原因,但是也说明了大家旅游的热情不减。
不需要亲戚说,多看国内视频就会知道,我在半年前就看到很多外资撤出中国的新闻了。
看看科技公司疫情期间招了多少看到今天裁员就不奇怪了。那个时候真是不管原来做哪一行,刷个题上个camp就能进。
我们这有俩人儿疫情期间跳槽的,现在又张罗着回来了。。。。。
国内能源粮食问题无解。 美国现在是最大产油国, 第五石油输出国, 数一数二的天然气大国。 如果加州或佛州开放开采, 石油产量还会更上一层楼。 https://www.eia.gov/todayinenergy/detail.php?id=60401#:~:text=China%20imported%20an%20average%20of,of%2010.2%20million%20b%2Fd. China imported an average of 11.4 million barrels of crude oil per day (b/d) in the first half of 2023, a 12% increase from 2022's annual average of 10.2 million b/d.
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energy/chinas-oil-imports-surge-august-fuel-exports-inventories-rise-2023-09-07/
美国整体形势不错, 但不意味着个人家庭水涨船高, 这是另一码事。
黑对手不能壮大自己。
旅游去亚洲就很爽,那边物价没咋涨,汇率给力。所以日本游客乌泱泱,欧美游客非常多。
对!日本曾经是高消费国家90年代的时候,今年老婆才去,非常的便宜。
你现在还看失业率就是傻 很多人一个full time工作变两个part time 分子算2
我知道欧洲几年前就已经穷的叮当响了。
房产崩盘有两种 名义价格下跌和交易量下跌 后者会把所有相关从业人员比如贷款验房保险等都饿到半死
那还要友岸外包?巴结🇮🇳?
就是通货膨胀消费放缓了。还有堂吃也少了,因为菜涨价了不说小费也涨了。还有公司的health insurance premium,涨得更多,相对去年收入反而变少了
“崩盘”的看法不同, 同一数据在一方人眼里是崩盘, 在令一方人眼里是稳中下降, 参见隔壁湾区房价讨论贴。 2010年亲戚发愁是买BelAir拍卖房还是要买BeverlyHills拍卖房, 那是真“崩盘”了。
是啊,costco乌央乌央的,GDP增速都4.9%了,经济火热啊
也有这种因素,也许是进货进的过多了,因为曾经高居不下的船运费今年突然降了四分之三,导致大家拼命进货。
吃的东西和医疗产品永远不会减弱的,这是生活必需品,其他的就不好说了。
真的希望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