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因为你说自己是精算师 所以特别想请教你这个问题 你在第一楼说whole life最便宜 可是我quote的时候whole life的premium事实上要比VUL和IUL的贵。我quote的不止一家,是市面上最大的几家保险公司。prudential,mass mutual,Lincoln, John Hancock 等等我都有quote 还有,long term care/accelerated death benefit rider肯定要钱,所以已经体现在premium里面。as long as non-laspe rider is in place, 我交完10或者15 payments就不管了,等着死了孩子拿钱了 我买的原因很简单 如果我一年交一万多交满10年 我小孩在无论我什么时候死 都能拿100万。如果我中间qualify for long term care,我可以提前把这一百万拿出来做long term care用途,每个月好像maximum benefit是4万 请你告诉我 我做错了吗? MiniCorset 发表于 2023-11-07 22:30
我不想误导你啊,我说的whole life应该是最便宜是建立在没有任何rider,最最basic的保险本身来说,相比其他的应该便宜。但是问题是现在市面上估计很少见最basic的whole life了。 你说的这个whole life with no lapse rider,要搞清楚比如那个no lapse guarantee,到底是怎么算的,怎么才算是in place呢,有什么事情会导致这个guarantee失效呢? 另外你说的这个vul更便宜是什么意思呢,是指同样death benefit是100w,vul的premium比wl的更低?但vul的cash value是会波动的,而且vul的premium不是guarantee的。他现在跟你说一年给一万不代表一直都是一年一万啊。
我不想误导你啊,我说的whole life应该是最便宜是建立在没有任何rider,最最basic的保险本身来说,相比其他的应该便宜。但是问题是现在市面上估计很少见最basic的whole life了。 你说的这个whole life with no lapse rider,要搞清楚比如那个no lapse guarantee,到底是怎么算的,怎么才算是in place呢,有什么事情会导致这个guarantee失效呢? 另外你说的这个vul更便宜是什么意思呢,是指同样death benefit是100w,vul的premium比wl的更低?但vul的cash value是会波动的,而且vul的premium不是guarantee的。他现在跟你说一年给一万不代表一直都是一年一万啊。
czcat 发表于 2023-11-07 23:11
精算师不需要知道non lapse rider?就是你按照contract上的交满了 只要中间不拿钱出来 不管这个product怎么运作 只要保险公司不倒,中间就不再交钱了,死了就一定拿death benefit。我confirm了几次。 是的,同样death benefits,按10 payments 算,IUL最便宜 但是没有non lapse rider,也就是说 运作不好的话 可能70多岁还要往里面交钱。VUL稍微贵一点,但是有non lapse rider。WL是最贵的。 10 pay 不是精算师算出来 每年付多少数额 同样数额付10年吗?怎么又变成premium不guarantee的?lz啊 我都不是做保险的 可是为什么却觉得你对基础知识知之甚少呀
你有什么毛病吗,见人就喷。 先不说帖子在讨论“保险行业”不是你说的“精算行业“,保险最早就是保财产的: In the ancient world, the first forms of insurance were recorded by the Babylonian and Chinese traders. To limit the loss of goods, merchants would divide their items among various ships that had to cross treacherous waters. One of the first documented loss limitation methods was noted in the Code of Hammurabi, which was written around 1750 BC. Under this method, a merchant receiving a loan would pay the lender an extra amount of money in exchange for a guarantee that the loan would be cancelled if the shipment were stolen. The first to insure their people were the Achaemenian monarchs, and insurance records were submitted to notary offices. Insurance was also noted for gifts of substantial value. These gifts were given to monarchs. By recording their gifts in a register, givers would receive help from a monarch by proving the gift’s existence if they were in trouble. 再说我的回帖里,“兴起”你知道是什么意思?不知道你从业几年,你看过dwsimpson十年前那时候的salary survey就知道P&C比life吃香多了pay的高很多(当然可能你那时候还在吃翔)。近些年自然灾害频繁,天灾人祸,外加life insurance老鼠会当道,life精算才有现在dwsimpson上和P&C平起平坐的待遇。 你还无语?我才无语!看你新ID上班都没上几年呢吧?我老公快二十年的精算师,我听说的都够对付你这种嫩头了,上来就长牙五爪的,一看就是没被社会毒打过。
真的是造谣动动嘴,辟谣跑断腿。你哪里看的3% 比例需要LTC?随便算一算就是保险公司期望11倍回报,人才啊。 随便Google几个, https://www.morningstar.com/personal-finance/100-must-know-statistics-about-long-term-care-2023-edition Usage of Long-Term Care 70.0%: Percentage of people turning age 65 who will develop a severe long-term-care need in their lifetimes. 48.0%: Percentage of people turning age 65 who will need some type of paid long-term-care services in their lifetimes. https://www.singlecare.com/blog/news/long-term-care-statistics/ Administration for Community Living, 2020 Long-term care statistics worldwide Every day until 2030, 10,000 “Baby Boomers” will reach the age of 65. (Genworth, 2022) Seven out of every 10 people will require long-term care. (Genworth, 2022) Denmark, Norway, the Netherlands, and Sweden spend the most on long-term care.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20)
最简单的wl都是有guaranteed return的啊。 我是跟你解释为什么你quote出来的wl贵,是因为它有guaranteed return. 所以you are not comparing apples to apples.
这话说得有点难听。人寿保险的根本难道不是在死的时候给家人留一点钱吗?怎么吃大亏啊?我看见买10M寿险的人,交了一年两年保费,死了。10M啊,感觉赚大发了。
我不想误导你啊,我说的whole life应该是最便宜是建立在没有任何rider,最最basic的保险本身来说,相比其他的应该便宜。但是问题是现在市面上估计很少见最basic的whole life了。
你说的这个whole life with no lapse rider,要搞清楚比如那个no lapse guarantee,到底是怎么算的,怎么才算是in place呢,有什么事情会导致这个guarantee失效呢?
另外你说的这个vul更便宜是什么意思呢,是指同样death benefit是100w,vul的premium比wl的更低?但vul的cash value是会波动的,而且vul的premium不是guarantee的。他现在跟你说一年给一万不代表一直都是一年一万啊。
你意思是 这些wl guaranteed return, 能让我死后,本来的1百万death benefit变成2百万? 如果不会,最后还是拿1百万,而我中间也不打算borrow出来 那这个return对我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就像VUL跟者market一年10% return,IUL 有cap 8-10% return,如果我死的时候 大概率是拿guaranteed的那一百万,这些中间分红啊 增值啊 对我有什么意义?
精算师不需要知道non lapse rider?就是你按照contract上的交满了 只要中间不拿钱出来 不管这个product怎么运作 只要保险公司不倒,中间就不再交钱了,死了就一定拿death benefit。我confirm了几次。
是的,同样death benefits,按10 payments 算,IUL最便宜 但是没有non lapse rider,也就是说 运作不好的话 可能70多岁还要往里面交钱。VUL稍微贵一点,但是有non lapse rider。WL是最贵的。
10 pay 不是精算师算出来 每年付多少数额 同样数额付10年吗?怎么又变成premium不guarantee的?lz啊 我都不是做保险的 可是为什么却觉得你对基础知识知之甚少呀
对啊。 你看wl illustration guaranteed benefit就是guaranteed return 造成的。就是如果你活到100岁,本来保了100可以拿200百。
它的名字就是叫保险。所以保障避险功能肯定是第一位。 但做为一个综合性的产品,好处也是综合性的。它的存在肯定🈶️它的道理。 “如果自己有理财的办法。。”等等等等,所有追求高收益的理财,最终都是和风险相连。看起来很简单的事,能做好的人并没有想象那么多。
我之前问过好几个保险经纪(真正的给financial institution里面做estate planning的) 都很老实跟我说 不管多好的performance 基本上不太可能死后能拿到比guaranteed death benefits更多的proceeds。他们没必要骗我
如果illustration上都是天花乱坠 说保100最后你能拿2,300,基本上是老鼠会的illustration动手脚骗你的
我没有跟你谈performance.我说的是guaranteed benefits. Wl是会增加的。
理论上 这几个都是可以按照performance 抬高cash value 进而step up会增加death benefit 但是我不认为现实可以 尤其是后面的cost of insurance 会越来越高。 我的目标很简单 花最少的钱,拿到guaranteed的death benefits,说交几个payments就交几个,交完绝对别再找我要钱。只要满足这些,不管wl,vul,iul,哪个便宜我就去哪个。 所以我特别好奇精算师不应该从IRR的角度去考虑选什么吗 怎么扯到其他的呢
我觉得czcat的意思说的很清楚了. 你所说的"存在即合理" 并不等于“存在即对所有人合理" 好比一把重达100斤的大铁锤作为兵器存在很不合理, 因为大部分人抡不动或抡起来累个半死。它为什么会存在?因为有天生神力的人能抡得动, 而在这少数人手中它确实是破重甲的利器. 说到投资型寿险,如果你是高净值人群有财产规划需求,它是大杀器 如果你跟大多数读者一样是W2中产,它是得不偿失的累赘
不好意思哦,我对no lapse guarantee比较sensitive因为的确见过保险公司用各种手法来void no-lapse policy的,这跟精算没关系,跟保险公司的运作手法有关系。当然不是每个保险公司都这么黑。
VUL是非常flexible的policy,有guarantee premium也有不guarantee premium的呀。每个公司都不太一样啊。
我的确也没办法给你买哪个保险的建议因为在没看完整的documents的情况下,很难apples to apples比较不同类型的policy啊。
你也看到我的帖子是在说一个非常high level的为什么我不买保险。怎么就变成我得给你推荐什么保险好了呢。
听说whole life premium 不变,但最贵,一年可能一万,可以分10年,20年30年付清。如果保100万death benefits, 如果cash value 达到2百万(应该达不到,return不高),多余的cash value 必须生前要cash out, 否则就归银行了。cash out也是以loan的方式,可能还要交税,交费。如果cash out过多,必须还回去,不然可能保险会lapse。 所以继承人最多只能拿death benefits. 这个理解不知对不对?
我本来只想问问为什么我遇到的whole life更贵,没事,以后我再去figure out。
只要从cash value拿钱了,non-lapse rider就作废了。所以我对cash value不看重
怎么说呢 我有听说过专门给那些executives设计的build up cash value的policy,主要是为了borrow出来的时候很强的tax benefits,太复杂了,每年也要很多钱,我就觉得跟我没关系,是别人的事。
我也听说过有的borrow太多,自己欠自己的保险很多钱,不还就lapse了,反而最后要交一大笔的tax。
太复杂的,有risk的,我就不想去碰了。我就只要我想要的
whole life 之所以贵,是因为人总会死的,death benefits 必须付出。所以monthly premium贵。 各种cash value画大饼,就是要收更多premium, 借你的钱去赚钱。
20年term, 30年term人不见得会挂,所以便宜。
人寿保险绝对不只是税务规划。当然税务规划是其中一个重要作用。 用一百斤锤子来比较人寿保险并不妥当。为了投资回报最大化把这部分钱都用来定投ETF?就问问在座的所谓W2中产有多少人说坚持这么做几十年的就行了。 对于懒人来说,分红保险也许收益不是最高。但是谈不上得不偿失最差。”心念一动”被不靠谱的投资收割,还不如丢在分红寿险里面。 还有人说宁可买term life,那个是纯粹的消费险,如果已经打算长期买,资金又还有点富裕,我看不出为什么不稍微多花一点买个15pay或者20pay的分红。好歹终身有效。
今天特别想怼人。。。 所以你是没有从业过吗 汗 精算考试的大部分内容都是统计和案例分析哦 和楼主说的主题关系不大呢
坦白说 人寿保险复杂的很 可以笼统的说几大类 但各个的风险特征天差地别 看了这种以偏概全的论调只会可笑
你要不要看看上面到底在讨论什么再发表高见啊 不然很容易让人笑话
所以你有什么高见可以讲讲?挺复杂的,也没几个明白的。
我是来请教的 结果还是没找出原因 我以为我对保险的理论啊 算法啊是有认知的,比外面的老鼠会加盟的应该更懂才对。结果我自己看到自己的那些illustration的时候 也整懵了。就挑了个最便宜简单的买了算了,不行10年后再exchange 保险的算法,对我来说,真的比所有其他的投资都更不透明和难懂。我肯定做不了保险经纪
我感觉也觉得挺荒谬的。“。。。是坑”。如果有那么容易的坑,也不需要专业精算人员了。maketing印好宣传单页就能出去骗钱了。
感谢分享
thanks!
写得好,多谢,现在利率这么高,确实从保险里借钱不划算了。
这个帖子楼主就是个井底之蛙的经典例子。
作为一个非业内人士但是仔细研究过wl的人认为LZ 说的非常有道理,硬杠的话那就cook也拿w2的还是可以买的😂在我看来wf对有遗产规划的人来说还是有用的,就是在房产各种普通投资都投完了,而这部分钱已经超过了遗产税限额,那么就可以把钱再放到保险上,因为和交税比起来,怎么花都是自己的
life的精算这两年才兴起的,其实不算是传统P&C保险,差别还是很大的。绝对不会买要自己交钱的life, 单位免费的那种可以有。但是财产保险不买你试试,政府强制的。。。
你是不是没看明白我说的。我的意思不是说不让保险公司赚钱。我的意思是保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意外发生的时候有保障,所以我觉得underwriting margin这块让他们挣钱是应该的。
但是在spread这块我觉得大部分普通中产有更好的选择,保险公司在投资这块比不上大家自己更好的去optimize自己的portfolio。
我也说了很多caveat。比如非寿险完全不在我讨论范围内,因为非寿险的business model和寿险完全不一样。annuities因为更复杂我也没有一刀切。
我只是就很小一部分的寿险产品阐述了我自己的观点。你怎么就能generalize到我不想让保险公司赚钱呢。
我觉得你的格局太小,能看到小details,却经常忽视big pictures,而且非常自负较真,这也算精算师的通病。
想请教一下你是做什么的,能看到big pictures。如果你觉得我说的某个论点你觉得不对,我也很愿意听一下你的观点。 我虽然是精算师但是我现在不在某个单独的保险公司做,也不是做纯精算的工作,而是做保险行业内的m&a。所以我觉得我对行业big pictures的view还是有一些的。当然我只是个人,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所以都是很欢迎听到不同的观点。
如果工作稳定,公司这种一年一年买的很划算。即使买term life, 一般也就是买到孩子大学毕业。
工作稳定的话买公司的就够了。就算假设你不在这个公司做了你再去买term life都来得及的。反正一般都只需要买到孩子成年。
手动点赞。别的不知道,但我以前很早买的annunity可是亏大了。投资还是自己投比较好。保险就是纯保险,别把投资混在一起就好。
不知道你的具体情况 一般买term身体健康三四十岁保100万20年也就三四十一个月
OMG,又一个不懂装懂的。精算是因寿险才产生的!还一本正经胡说life 的精算这两年才兴起。
所以你是精算师还是保险经纪啊?没考过精算考试吧?你说话才很外行
什么保险复杂的很,每个类别天差地别这种话术,说给你们客户听听好了,别试图来教育精算师好不好?你们拿到的premium和commission,后面都是精算师建模算出来的,居然还有经纪觉得自己比精算师更懂风险和产品特征,无语了😓
lz本意不是说保险一概不能买,而是没必要买某些含投资的功能的产品,因为不如单买保险然后用剩下的钱直接去搞投资就好了。这些花里胡哨的产品往往才是保险经纪硬推的,因为提成高。
这么简单的道理一帮人胡搅蛮缠地反驳,果然是踩了某些从业人员的尾巴。
你一言不合就人身攻击楼主,倒是格局大的很哈
虽然楼主的结论看起来是对的,“如果你只需要Term Life, 那就去买Term Life。” 但是楼主不去从保险解决的实际问题出发,解释保险产品多样性差异性对不同人群的应用状况,直接一句不如ETF定投给打死了。差点把保险等同于骗子。真的是吐槽无力。 最后一句话,永远不要觉得别人太聪明,但是也不要觉得别人太笨。保险行业的钱都是Billions/Trillions dollar。 希望大家不要以为这个市场上花这些钱的大家都是傻子。
Athene 10年的年金fixed rate12%
哈哈哈,楼主写的东西就和股评差不多,普通人以为得到了一个秘笈,避开了多少坑,其实该怎样还怎样。 不信就问问那些对楼主感激涕零的,他家的积蓄跑赢了通胀,最主要跑赢了大盘没。 论坛上就图一乐,看看就好。
单单讲保险免税这件事,自己开公司才有用就知道你其实并不懂保险。一个精算师不可能不懂保险为什么可以免税的。
whole life 比IUL 贵,他如果quote过就知道,而且说免税只有开公司有用,我怀疑他真的是精算师吗?保险的免税原理,就算你不是精算师,网上GOOLE一下也知道个人也是免税的。
既然你认真的在回复我,我也认真的回复一下你。
第一保险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行业,而我并没有一棍子打死所有产品。我说的很清楚我只是在说寿险里面life only的产品,甚至连annuities都没有提到。更别说非寿险行业。
第二我也caveat了,我说的是我自己的意见,而且是对于普通工薪中产的。家里有矿的,有公司的,有各种其他情况的,肯定不一样,不同情况需要不同考虑。
第三,存在即是合理是没错的,但是我说的是帮广大中产避开一些比较广泛的产品的坑。因为我自己知道市面上很多(again不是所有)保险经纪为什么会推一些产品。并不是因为客户需要,而是因为公司的profitability和他们自己的commission更高。
第四你说风险,这也是为什么我要发这个帖子的原因。保险本质上是应该帮家庭降低风险的。但是我见过太多被经纪忽悠的客户,买了一个根本不需要的大保单,后来家里出了什么事情没法继续续费了,结果赔付拿不到,之前的保费也浪费了。这根本上是在增加客户的风险。普通中产大部分是不需要一年上万的保单的。
第五我说定投ETF只是一个例子,不是说retail investor一定比institutional来的好。我只是说again在广大中产工薪阶层来说,保险的投资属性是非常不划算的。
最后我自己在这个行业混那么久,我其实是很喜欢这个行业的。但是每个行业都有一些不好的地方,我只是就我自己的意见给大家指出一些坑。肯定有人有不同看法,那也没有关系。
多谢分享!
麻烦你看看我68楼的回复,再来说我知不知道保险的免税属性。
“既然楼主说主要讲人寿产品,那从人寿保险来说,Term life解决了孩子还小,给家里主要劳动力上保险意外的问题。但是这个只是基础,万一家里有长期需要support的呢,另一方完全没有工作的,可能就需要Whole Life。” 一般看到这个就确定是经纪无疑了。 这个问题完全可以通过term life+ diverse portfolio 完成。 保险经纪的特点,就是blabla 说一堆,抛出一大堆术语,就是不跟你做算术。
VUL千万不要买,因为这个不保底,本金都有可能亏掉,那跟买股票有什么分别?买保险,主要是买个保障,如果想避税的话,其他险种也能避税,真没必要买VUL。
Term 本金有可能亏掉吗?可以买吗
Term本金是铁定没有了的,它根本没有投资属性
楼主真是良心,但是说话还是太委婉。那些老鼠会的VUL为啥不能买,完全不只是不能让保险公司赚了 spread的缘故. 而是这种policy费用非常高和有lapse 的风险. 费用为啥高呢? 因为每卖出一个policy那些老鼠会的各个层级很多人都在从里面抽commission. 那么多的钱,难道是保险公司自己掏钱垫上的?那是谁在出这个钱呢? 用脑袋想想都知道,真的是好东西的话,需要设计这种老鼠会结构,给销售这么大的incentives 去推销?别跟我抬杠说别的保险也有commission. 别的保险没有这么夸张的
我身边被骗的刚开始都信心满满,觉得加入了不仅自己买到了好的保险,学到了很多财商知识,而且很快就能通过老鼠会卖保险实现财务自由。然后很快发现自己想退保不再往里投钱了都是一笔大的损失。
你有什么毛病吗,见人就喷。
先不说帖子在讨论“保险行业”不是你说的“精算行业“,保险最早就是保财产的:
In the ancient world, the first forms of insurance were recorded by the Babylonian and Chinese traders. To limit the loss of goods, merchants would divide their items among various ships that had to cross treacherous waters. One of the first documented loss limitation methods was noted in the Code of Hammurabi, which was written around 1750 BC. Under this method, a merchant receiving a loan would pay the lender an extra amount of money in exchange for a guarantee that the loan would be cancelled if the shipment were stolen. The first to insure their people were the Achaemenian monarchs, and insurance records were submitted to notary offices. Insurance was also noted for gifts of substantial value. These gifts were given to monarchs. By recording their gifts in a register, givers would receive help from a monarch by proving the gift’s existence if they were in trouble.
再说我的回帖里,“兴起”你知道是什么意思?不知道你从业几年,你看过dwsimpson十年前那时候的salary survey就知道P&C比life吃香多了pay的高很多(当然可能你那时候还在吃翔)。近些年自然灾害频繁,天灾人祸,外加life insurance老鼠会当道,life精算才有现在dwsimpson上和P&C平起平坐的待遇。
你还无语?我才无语!看你新ID上班都没上几年呢吧?我老公快二十年的精算师,我听说的都够对付你这种嫩头了,上来就长牙五爪的,一看就是没被社会毒打过。
Death benefit每年都涨,越往后面越高,这种产品其实并不符合大多数家庭规避premature death带来的财务风险的诉求。普通家庭premature death带来的财务风险,其实是逐年递减的,因为需要养孩子的时间在逐年递减。
我知道你发这个帖子的本意是好的。而且提供的一些思路也都是没问题。所以我才花时间对你的帖子做了一些反驳。但是互联网就是这样,你看看你自己原先起的帖子,直接就是,来,我来告诉你保险公司是怎么挣钱的,还有投资属性的千万不要买保险产品,还不如ETF。一下就把听众的对立面树起来了。这和自媒体博眼球的做法有啥区别。你看后来的跟帖都歪成啥样了,保险公司、精算师骗子的论调都出来了,这显然不是你的本意。你既然自诩专业,那就从专业的角度讲讲保险产品。肯定会有很多人收益。互联网就是这样,一件好心事后来被节奏带偏的事情不要太多。 所以真诚的建议不要说这样的话。“既然你认真的在回复我,我也认真的回复一下你。” 意思是似懂非懂或者不理解的人又或者误解的那些人,不在你的回复之列。 不是抬杠,就是还是我第一段的观点,互联网上太多好心抛出观点但是被无限误解和错误引用。 “第三,存在即是合理是没错的,但是我说的是帮广大中产避开一些比较广泛的产品的坑。因为我自己知道市面上很多(again不是所有)保险经纪为什么会推一些产品。并不是因为客户需要,而是因为公司的profitability和他们自己的commission更高。”“第四你说风险,这也是为什么我要发这个帖子的原因。保险本质上是应该帮家庭降低风险的。但是我见过太多被经纪忽悠的客户,买了一个根本不需要的大保单,后来家里出了什么事情没法继续续费了,结果赔付拿不到,之前的保费也浪费了。这根本上是在增加客户的风险。普通中产大部分是不需要一年上万的保单的。” 你这个结论我完全同意,但是为什么没有一开始就这么表述?而是直接把矛头指向保险公司的产品?一个人去车行准备买辆丰田代步车但是被agent忽悠的买了辆保时捷回家,难道我们要指责保时捷车厂? 时间关系,回头有空再会。
我没碰到过保险公司扯皮的事,有dashcam,没啥好扯皮的,但是碰到过一次老黑撞了就逃跑了
不贪就不会被骗。栏都拦不住要往坑里跳的,迟早掉下去
果然是经纪急眼了上来撕lz
这阅读理解能力。。。。
你就实话说你是不是保险经纪吧。别撒谎啊,撒谎被雷劈
我不理解你怎么算保险公司的。 我自己的policy irr 差不多3-5%。挺正常的。
那是你没看到过 我见过别人给我看的老鼠会标志product - Axxxx的一个illustration,真的能把70岁一百万进去的annuity算到最后去世能拿到一千两百万。我真是服气。所以算法跟这些公司的compliance审核是息息相关的。看起来都好像算得没问题,但是它选择的historical years很有技巧,就没有它最后整不出来的numbers 还有个老鼠会标志保险叫什么xxoya,那个保险条款一看就不对劲。 anyway,我就不要在这里招眼了。中国人里面扎堆这些人
有dash cam 也可以扯皮
我上次半保就是有dash cam
就是对方试图换到我的道 然后侧撞了
我保险公司说对方全责
对方保险公司先说我全责 还找我的保险公司要钱,当然我的保险公司拒绝它了, 但我的保险公司也不会去帮我去交涉要钱, 因为我是半保
最有趣的事情是 对方保险找我的保险要钱 arbitration 它都输了 我找他要钱 我说arbitrator 说是你方全责你怎么还不赔钱,对方保险说arbitration 是两个保险公司之间的事情, 那个决定对我跟它之间的争议不具有法律效力。
所以说保险公司并不看证据 就是强词夺理
然后我一直escalate
对方保险后来变成说我有45%责任
最后快上庭了 它终于承认说对方全责了
哎呦 别在网上喷了
那么一个人有多大概率需要LTC,需要多长时间呢?只有65岁以上有统计数字。在65-75岁美国人里,有3%受到付费的LTC。平均LTC的时间是两年半。所以,保险公司期望支付=3%*$10000*12*2.5=$9000,况且我还没有那么老。
还没算NPV呢,保险公司的期望回报率是11倍!所以要是你能拿得出$72万,就自己保自己了。
真的是造谣动动嘴,辟谣跑断腿。你哪里看的3% 比例需要LTC?随便算一算就是保险公司期望11倍回报,人才啊。
随便Google几个, https://www.morningstar.com/personal-finance/100-must-know-statistics-about-long-term-care-2023-edition Usage of Long-Term Care 70.0%: Percentage of people turning age 65 who will develop a severe long-term-care need in their lifetimes. 48.0%: Percentage of people turning age 65 who will need some type of paid long-term-care services in their lifetimes.
https://www.singlecare.com/blog/news/long-term-care-statistics/ Administration for Community Living, 2020 Long-term care statistics worldwide Every day until 2030, 10,000 “Baby Boomers” will reach the age of 65. (Genworth, 2022) Seven out of every 10 people will require long-term care. (Genworth, 2022) Denmark, Norway, the Netherlands, and Sweden spend the most on long-term care.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