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公小时候就是,初中开始住校,一个月回家一天。我觉得挺可怜的,他好像无所谓。 不过我常常觉得他缺乏基本常识,不知道和这个有没有关系。 cliu706 发表于 2023-11-04 13:23
最近看了英国本地的教育论坛,发现那边家里条件稍微不错的家长都会选择把子女送到寄宿学校,普遍是11岁送出去,最晚13岁,英国寄宿学校不像国内那种每周都回家,当然也有人选择每周都回,但大部分都是每个学期中间和holiday时才会回家,毕竟很多寄宿学校位置偏,开车到大城市要两三个小时甚至更久 这些家长怎么舍得把孩子在11岁就送出去的?还有更早的,7、8岁就开始寄宿,威廉王子哈里王子就是这个年龄就离开家住宿了 当然美国也有boarding school,但美国去boarding school的远没有英国那么普遍,加州纽约西雅图都有很多有钱人把孩子送到day school 同样国内也有送孩子寄宿的,但大概率是父母忙,不像英国那边,父母都是富贵闲人了也会在孩子11岁时送去寄宿 jason1 发表于 2023-11-04 12:59
我们初中开始寄宿周末回家,我还挺高兴的conniecook627 发表于 2023-11-04 13:05
我是12岁初一去住校的。 我很开心啊。平时跟同学玩,周末回家也开心。 RedCrayon 发表于 2023-11-04 13:09
每周回一次家,呆两天, 和一个月回一次家,还是差不少的。 我上高中时候,我和大多数住校的同学都一周回家一次, 而且我家还时常一周中间的时候过来给我送一些好吃的,我觉得住校生活挺好的, 但是少数一两个月甚至一个学期才能回家一次的同学,基本都很落寞。 pop 发表于 2023-11-04 13:08
时代的产物 以前贵族也不会自己养育小孩 跟保姆教养相比 当然寄宿学校更优 里面老师的素质也都是杠杠的 champagne 发表于 2023-11-04 13:13
每周回家一次就还好,但每个月才回家一次,学校周围又偏僻,这能开心吗? jason1 发表于 2023-11-04 13:14
我初中的时候在国内的一家学校,是那种所谓的封闭式天才班,周末只休半天,家长可以来看但是不能回家。一个月只放两天回家。 我记得我刚去的时候才11岁,真的超级想家。有次周中学校带我们去春游路过我家,我就开始狂哭,说我要回家。我老师只能打电话叫我妈来说可以不用春游回家待一天,但晚上还是要送回学校。 每个周日我们俗称探监日。大把大把的家长就排队在食堂外面等孩子然后可以跟孩子一起吃饭。 我觉得超级不人道的。 但是住了一年以后习惯了,也就觉得还好。 我是只呆了一年就走了。我的同学们大部分都是要呆3-5年到高中毕业的。我实在不知道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有啥好处。但是对于家长来说,好处就是,那个program非常好,学校师资之类都很强。考的大学都非常好。 czcat 发表于 2023-11-04 13:14
我们学校不让出校门的,是否偏僻irrelevant 我从小喜欢远方,一个月回家ok的 RedCrayon 发表于 2023-11-04 13:30
这算什么,起码爸爸妈妈和孩子都在一个国家。上次有个人发帖想让小朋友一个人去俄罗斯学数学,那在我眼里是真理解不了。 圣地亚哥小鹿 发表于 2023-11-04 13:33
人家是说去学俄罗斯数学😓你这真是传播谣言 zhubbxy 发表于 2023-11-04 16:09
其实就是如果大环境就是这样,家长也没什么舍不得的了。 像古代富贵人家的小娃从出生就被抱走给奶妈带呢,很多娃跟自己亲妈都不亲。更不要提爹,隔三岔五那见一回就不错了。那你说那时候的亲爹妈是怎么舍得的?不过就是跟着周围环境而已。 就是周围的环境让你认为那么安排是对娃最好的,你就那么办了。像那些老牌寄宿学校,如果人人(尤其是你的圈子里的人)都说特别好,老师有经验,娃更加独立,能受更好的教育,而且一般人根本进不去,都是有钱人或者特别优秀的娃,那你肯定就会觉得,哎呀,我也得把娃送去,不能耽误了啊。 其实吧,去什么学校最后也差别不大。 apple44 发表于 2023-11-04 13:23
我初一开始住校,没觉得任何不好,觉得比在家开心。毕竟一帮同龄人天天一起学习一起玩,没觉得有任何缺憾😅,难道我是异类?别人都觉得住校那么不堪? 当然,美国住校估计不行,怕孩子被bully同时还要担心毒品和性。比我们当时环境复杂太多。 我认为所有住校生活都是美好的回忆。miaoerl 发表于 2023-11-04 19:34
这种父母老了的时候就不要责怪子女不来看自己 小孩子十几岁正是自我觉醒的时候,叛逆,但也非常渴望思想交流和引导,这时候把孩子完全扔给学校,个人觉得不负责任,而且我也舍不得呀 equus 发表于 2023-11-04 23:02
其实高中去boarding school挺好的,非常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还有时间安排,优先级选择。而且好的boarding school,学习非常紧张辛苦的,同学很多非常优秀,从中也能学习到很多。另外就是高中正好是想独立最叛逆的时候,住校大大减少了和父母间的可能矛盾,有助亲子关系。从自己父母身上学习,住宿一样受到很多父母的影响,还真不差这几年,还不会有天天的那种friction。 sighaaaa 发表于 2023-11-04 16:14
我小姨的同事,家里很有钱,孩子四岁开始上寄宿学校,我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孩子这样子长大会和家长亲近吗sheorou 发表于 2023-11-04 23:34
丘吉尔七岁就上寄宿学校 一样不妨碍他成为英国最伟大的首相 你觉得呢? 我十岁就上寄宿学校 现在也活得很开心 你觉得呢?WIBB 发表于 2023-11-05 07:03
那你和爸妈关系如何?十岁之后除了周末还在家常住过吗? i机器人 发表于 2023-11-05 07:45
即便是贵族学校,贵为查尔斯王子这样的还会被bully, 所以还是留在身边更好,😄。 cloudling 发表于 2023-11-04 20:23
我孩子高中都不会让她们读寄宿学校。感情是朝夕相处培养出来的。要孩子和你亲,不花时间是不可能的。 @happy@ 发表于 2023-11-04 20:24
我初中住校,高中出国。 跟我爸妈关系很好。 虽然我爸妈经济不错也愿意出钱出力,我从来没有啃老。经常鼓励我爸妈把他们的钱用在自己身上享受生活, 经常请我爸妈来美国旅游,包公务舱机票,以后也有能力和意愿同一地点养老。 很多人都不懂自己的孩子。幼儿小学的时候,父母的照顾爱和指引当然是多多益善的。初中往上,人和人就差很多了。有些孩子非常独立自主根本不想听父母陈词滥调的bb每天吃饭穿衣的嘘寒问暖。孩子大了父母要学会let go.我父母和我这辈生活环境相差很大,很多经验教训都是不相同的。老留和abc 的生活环境相差就更大了。 所以作为家长要对自己的孩子有一定的了解。不是one way fits all.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3-11-05 08:34
真的不人道………… waterji 发表于 2023-11-05 09:21
英国巴掌大点地方,都是每周回家的。只有父母在国外的孩子才长期不回家。娃们比你想象的开心,很多娃一周一次都懒得回家,宁可和朋友腻在一起。 11岁就允许住校的学校不多,男校是11岁进去读两年,为12岁考顶级boarding school奖学金,13岁入学做准备。而且是可住读可走读,住读且每周不回家的几乎都是家长在中国,孩子独自留学,他们周末和假期就上寄宿家庭。 这些boarding school也不偏远,只是不在London市区而已,都在周边。王诗龄的学校算偏远了,火车进london市中心也就半小时。 fayehui 发表于 2023-11-05 02:24
我觉得中产以及更高的父母,还是应该把孩子留在身边多一些时间,可以言传身教很多东西,也可以培养亲子关系。我觉得我自己就是中学阶段从我爸身上学到了很多社会关系的诀窍,这些是同学教不了,学校也不会教的 multiplelife 发表于 2023-11-04 13:20
🔥 最新回帖
没关系 我家的没住过校 也没有common sense
所以 我认为很好理解 如果我有足够的钱 我也会考虑孩子上老牌私校
🛋️ 沙发板凳
不同的教育理念吧。 以前有一种教育理念是把孩子从母亲身边早早剥离, 让孩子去专门的教育机构/私人教授那里学习生活, 认为这样对培养孩子的品德意志都有好处。
每周回一次家,呆两天, 和一个月回一次家,还是差不少的。
我上高中时候,我和大多数住校的同学都一周回家一次, 而且我家还时常一周中间的时候过来给我送一些好吃的,我觉得住校生活挺好的, 但是少数一两个月甚至一个学期才能回家一次的同学,基本都很落寞。
我很开心啊。平时跟同学玩,周末回家也开心。
outsourcing education and nurture
外包教育,引导,各种父母的责任。
你挺幸福的
每周回家一次就还好,但每个月才回家一次,学校周围又偏僻,这能开心吗?
我初中住校。本来应该每周回的。我申请一个月回一次,实在太开心了。
这边小朋友到高中还要家长接送来接送去的。特别我们这边还没有校车可坐。
想起福尔摩斯里的一集了,结局还不错,小儿子被救回来。
我觉得不管在家还是寄宿,孩子越大,需要的自主空间越多。父母小时候多管管,越大越放手,抓大放小,保平安😄
落寂是因为别人回了他没回。如果大家都是一月回一次,那就都很开心。
正解 以前上层都是家族联姻夫妻本来就没多少感情各玩各的,生了小孩就丢给仆人父母也没什么感情
不过我常常觉得他缺乏基本常识,不知道和这个有没有关系。
像古代富贵人家的小娃从出生就被抱走给奶妈带呢,很多娃跟自己亲妈都不亲。更不要提爹,隔三岔五那见一回就不错了。那你说那时候的亲爹妈是怎么舍得的?不过就是跟着周围环境而已。
就是周围的环境让你认为那么安排是对娃最好的,你就那么办了。像那些老牌寄宿学校,如果人人(尤其是你的圈子里的人)都说特别好,老师有经验,娃更加独立,能受更好的教育,而且一般人根本进不去,都是有钱人或者特别优秀的娃,那你肯定就会觉得,哎呀,我也得把娃送去,不能耽误了啊。
其实吧,去什么学校最后也差别不大。
我们学校不让出校门的,是否偏僻irrelevant
我从小喜欢远方,一个月回家ok的
我中学有部分学生就是这样寄宿的,一般都是住的很远,不可能每天回家的学生
住宿条件肯定没法跟家里比,不过毕业以后一起住的同学明显感情特别好
BTW我们学校当时要全市考试选拔,很难进。很多高干子弟。有想家不太适应的同学,但是大多数都蛮开心的。我们一帮同学到现在关系都还很铁。
人家是说去学俄罗斯数学😓你这真是传播谣言
是呢,我找到帖子了,我造谣了,抱歉抱歉
我同事说是因为过去英国贵族间去boarding school为了尽早开始建立社交圈子,里面同学都是贵族子弟,未来国家的统治者。
你误会了,那个送俄罗斯学校学数学不是要出国到俄罗斯😂,而是那种课外兴趣班,组织者名字就叫俄罗斯数学,在美国本土。
LOL。 还有新加坡数学呢,不是去新加坡学数学。
这个层主是不推娃的,哈哈。
他可能真不知道Russian Math
哈哈哈😆
Same! 全是开心的回忆。
小孩子十几岁正是自我觉醒的时候,叛逆,但也非常渴望思想交流和引导,这时候把孩子完全扔给学校,个人觉得不负责任,而且我也舍不得呀
正解,养孩子这个事儿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时间花下去未必有更亲密的效果,没有花共同的时间那肯定很难有更亲密的效果,世界上任何关系莫过于此,夫妻,朋友,父母子女都是这样
我就是初中开始寄宿的,虽然每周可以回家,可是刚开始的时候真的超级想家,白天上课就心里想着回家,晚上就想爹妈。天天哭,第二个学期才好点。就是没人管了,自己自律能力又差,学习一塌糊涂。当时很羡慕走读生,每天下课可以回家,多幸福啊。万幸后来全家移民了,高中的时候每天放学就回家,我真的觉得好幸福。可能金牛座比较恋家吧。
我们那边很多就是十一岁住校的,农村孩子考到县城里 开始也哭,哭了没几天也就好了,最初两星期坐公交车回家一次,后来就一两个月,然后就半年才回家一次,到了大学就一年回一次甚至不回
太逗了 我都笑出来了
不差这几年 人生亲子也就这几年了我觉得 高中不在一起 大学就会吗?
我都觉得这样养孩子的意义是什么呢 就是完成任务 然后打卡进好大学?
11岁就允许住校的学校不多,男校是11岁进去读两年,为12岁考顶级boarding school奖学金,13岁入学做准备。而且是可住读可走读,住读且每周不回家的几乎都是家长在中国,孩子独自留学,他们周末和假期就上寄宿家庭。
这些boarding school也不偏远,只是不在London市区而已,都在周边。王诗龄的学校算偏远了,火车进london市中心也就半小时。
非常反对这种把年幼的孩子送出去的行为,当然应该和父母一起生活了
那你和爸妈关系如何?十岁之后除了周末还在家常住过吗?
反正我跟父母关系很亲,我个人觉得隔离不会影响关系,但是伤害会,像打骂小孩,厚此薄彼这类的。
读家门口免费公立就不被欺负了?不仅被欺负还被投毒。
跟你怎么样当爸妈有关。不在朝朝暮暮。
我初中住校,高中出国。 跟我爸妈关系很好。 虽然我爸妈经济不错也愿意出钱出力,我从来没有啃老。经常鼓励我爸妈把他们的钱用在自己身上享受生活, 经常请我爸妈来美国旅游,包公务舱机票,以后也有能力和意愿同一地点养老。 很多人都不懂自己的孩子。幼儿小学的时候,父母的照顾爱和指引当然是多多益善的。初中往上,人和人就差很多了。有些孩子非常独立自主根本不想听父母陈词滥调的bb每天吃饭穿衣的嘘寒问暖。孩子大了父母要学会let go.我父母和我这辈生活环境相差很大,很多经验教训都是不相同的。老留和abc 的生活环境相差就更大了。 所以作为家长要对自己的孩子有一定的了解。不是one way fits all.
你说了一切我想说的,给你点赞👍
英国学校假期奇多无比,尤其是私校,春假寒假暑假,还有三个期中假,一年假期比上课时间多。一多半时间和家人在一起,另一半和朋友在一起不是挺好么?相看两不厌。
丘吉尔终身重度抑郁啊。
对,孩子之间区别也很大。而且在我那个年代,升学基本还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和我一起考上那个重点中学的一个女孩父母就以舍不得她住校为名没让她去,在本地读的,最后结果当然她发展最差。后来为了谋生去新疆打工,我也不知道她心底埋冤过父母吗,她最后是否更孝顺父母。
真的不人道…………
就像我说的,如果孩子考上了不让去,孩子最后发展不好,那很可能埋怨父母一辈子,这亲子关系也难好了。
并不是,英国的教育论坛上很多本地人分享,都是两三周才回一次家的,一般学校有三种“回家”模式可以选择,走读,每周回,多周回,里面有个人提到95%都选择的是多周回家 而且好的boarding school都是十一岁开始住校
我是13岁去住校的,回想起来没有遇到过很奇葩的室友,不过也导致我多年忙于学校和个人生活,对家里不太关注。。。贵族学校一般都是boarding school,因为要培养荣誉感
国内好的高中也都是寄宿,好多外地来上学的。寄宿学校其实挺好的,吃学校食堂,学校统一自习体育课
有一点不好的是不会做家务,因为常年吃食堂导致不会做饭,不会洗碗,习惯了吃完饭盘子一扔。我后来回想我这个吃完饭盘子一扔水池就觉得没事了的习惯是哪里来的?应该就是太小开始住宿,常年吃食堂导致吃完饭觉得盘子一扔就完了
“英国最具文学才华的精神科医生”安东尼·斯托尔认真研究了丘吉尔和他的抑郁症,很不幸,丘吉尔是个早产儿,父亲忙于政治,母亲忙于社交,婴儿时期就交给保姆照顾,长大后仍然得不到母亲的关心,丘吉尔上学时写信要求母亲回信或探望,从未得到过回应。无论是婴幼儿还是成长期间,丘吉尔从未得到过真正的母爱,可能是丘吉尔罹患抑郁症的主要原因。”
阿哥所。。。
😂这个太搞笑了😆
我就是这样的学校。。。当然不是天才班,是我们市里排名第一的学校,一周放半天,一个月休息两天,一周学习100+个小时。。。
反正在我们当地我们这个年代的考上那个高中的还是挺受尊敬的,一是当年那个高中没扩招,实打实考上去的都是当地拔尖的学生,班里学风很好,有加塞的学生但极少,而且他们成绩跟不上也很尬。二是那个时候大学也没有那么水,高考大省我们高中十二个班本科率85%,算上出国的90%的人上大学。现在那个高中扩招了不过在当地还是最好的高中。
我当时在那个环境里不知道放全国这是个多么炸裂的数字,回想起来我普通家庭能上那个高中而且高中老师对我很不错。。。那个时候就是天天阅读课自习课,学校图书馆有阅读室没事的时候随便进去看书,算是一片净土了
很多事越早经历损失越小,谈恋爱失败要死要活这些最好在学校里都经历了才不会出现四五十感情破裂要跳楼这种戏码
一直在家里温室呆着出去了很容易被骗,或者说不认识人性的复杂和险恶。还有国内养儿防老的观念总觉得不能撒手孩子,造成了不一样的育儿理念
不过西方只有精英教育是这样的,中下层也有大量NPD的存在,toxic家庭也是一堆一堆的,当然上层家庭也有很多toxic家庭,只不过他们的育儿理念是这样的
能分享一点吗?或者你觉得好的书?我就没学到,自己后来磕磕碰碰地学。
哈哈,笑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