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73楼xixipaopao的帖子 说的是高收入的情况,完全没有政府补贴,两人一共1500刀,四人一共3000刀,医疗有年度 max out of pocket,总比完全自费强得多。老人国内不是房产上千万吗?儿女不是人均弯曲贫困线以上吗?怎么关键时刻,要养老了都舍不得啦? aq2016 发表于 2023-11-02 19:07
obamacare没这么便宜。 我给我父母quota过。一个人基本上每月就要2000左右。是报销90%的silver plan ppo. 当然这个价钱和年龄有关,我父母当时75过了。 不同州也不一样。
老人往往高估自己的身体状况,儿女往往低估父母独自在国内养老的难度,也高估自己能够50岁就回国给他们养老的决心。实际情况有时出乎意料,老人还不太老的时候一场大病,突然就需要身边有年轻人了。或者50岁时孩子还在大学甚至读研,学费不菲,根本没法退休回国。利用假期回国,一年PTO能有多少天?几个月?独生子女未雨绸缪太重要了。尤其双独要早早考虑。 其实接到身边来,没有很多人想象的困难。主要是身边有人,老人和子女心中都不慌。医保可买奥巴马(没有美国工作过也可以买,只看收入不看资产),低收入几乎免费(政府补贴),中收入可负担(补贴以后几十到几百刀),高收入更可以负担(本地两个70多的老人买HMO银计划,全自费一个月的保费1500元,无deductible,门诊住院拿药全包,年度 max out of pocket 2800元,完全覆盖本地公立医院。)低收入低资产,绿卡拿到5年以后可以申请白卡,基本免费。福利州更不用说,拿到绿卡就可以申请白卡。住房问题同样,低收入的可住老年公寓,几乎免费,高收入的可以自己购房。子女孙辈每周都可以见到,开车常来常往,紧急情况随时联系,子女可以陪同门诊看病,不幸要手术住院有医生护士包干,子女只需探望不需陪床。当然如果瘫痪,老年痴呆这种需要长期护理的就要自己付钱请人了,没有好办法。如果身体已经很差,不能自理的程度了,别无选择只能在国内请保姆或者住养老院了。
老人往往高估自己的身体状况,儿女往往低估父母独自在国内养老的难度,也高估自己能够50岁就回国给他们养老的决心。实际情况有时出乎意料,老人还不太老的时候一场大病,突然就需要身边有年轻人了。或者50岁时孩子还在大学甚至读研,学费不菲,根本没法退休回国。利用假期回国,一年PTO能有多少天?几个月?独生子女未雨绸缪太重要了。尤其双独要早早考虑。 其实接到身边来,没有很多人想象的困难。主要是身边有人,老人和子女心中都不慌。医保可买奥巴马(没有美国工作过也可以买,只看收入不看资产),低收入几乎免费(政府补贴),中收入可负担(补贴以后几十到几百刀),高收入更可以负担(本地两个70多的老人买HMO银计划,全自费一个月1500元,无deductible,年度 max out of pocket 2800元,完全覆盖本地公立医院。)低收入低资产,绿卡拿到5年以后可以申请白卡,基本免费。福利州更不用说,拿到绿卡就可以申请白卡。住房问题同样,低收入的可住老年公寓,几乎免费,高收入的可以自己购房。子女孙辈每周都可以见到,开车常来常往,紧急情况随时联系,子女可以陪同门诊看病,不幸要手术住院有医生护士包干,子女只需探望不需陪床。当然如果瘫痪,老年痴呆这种需要长期护理的就要自己付钱请人了,没有好办法。如果身体已经很差,不能自理的程度了,别无选择只能在国内请保姆或者住养老院了。
回复 73楼xixipaopao的帖子 说的是高收入的情况,完全没有政府补贴,两人一共1500刀,四人一共3000刀,医疗有年度 max out of pocket,总比完全自费强得多。老人国内不是房产上千万吗?儿女不是人均弯曲贫困线以上吗?怎么关键时刻,要养老了都舍不得啦? aq2016 发表于 2023-11-02 19:07
回复 73楼xixipaopao的帖子 说的是高收入的情况,完全没有政府补贴,两人一共1500刀,四人一共3000刀,医疗有年度 max out of pocket,总比完全自费强得多。老人国内不是房产上千万吗?儿女不是人均弯曲贫困线以上吗?怎么关键时刻,要养老了都舍不得啦? aq2016 发表于 2023-11-02 19:07
回复 73楼xixipaopao的帖子 说的是高收入的情况,完全没有政府补贴,两人一共1500刀,四人一共3000刀,医疗有年度 max out of pocket,总比完全自费强得多。老人国内不是房产上千万吗?儿女不是人均弯曲贫困线以上吗?怎么关键时刻,要养老了都舍不得啦? aq2016 发表于 2023-11-02 19:07
🔥 最新回帖
是的,我听朋友说她父母拿国内退休金算的,一个月自己就付几十块。另外一个朋友家里开个小公司,一家三口每月要付医保2400.跟收入有关。
我说的例子也是七十多岁快八十的老人买的保险。确实每个州提供的market place 保险不同,价格也有差异。 如果你说的情况准确,那你家老人应该属于完全自费买,政府完全没有补贴的那种,可以推测你父母两人的年收入要到5,6万美金以上了,99%国内的退休老人没有这么多年收入的。如果他们收入这么高,即使每月花4千买保险,也可以负担得起。绝大部分国内退休老人都拿得到政府补贴的,因为收入就是几千元到1,2万人民币一个月,那么自付不过几十到几百元。
obamacare没这么便宜。 我给我父母quota过。一个人基本上每月就要2000左右。是报销90%的silver plan ppo. 当然这个价钱和年龄有关,我父母当时75过了。
不同州也不一样。
放弃绿卡的80-85岁左右老人我认识4家。 我自己姨妈今年86了,还闹着要回国。所幸近三年疫情她回不去,外加最近她那个城市还没有直飞,她飞不了。她两个女儿都在美国,当然希望她在美国好照顾。我姨妈有自己美国退休金、有自己房子有自己老外朋友,会英文,以前在美国上过班,会开车(现在不开了)估计她那个城市直飞有了,我表姐们还是要听她的让她回国??
楼上说的都是能够自理的情况,我认识的台湾的老人本来一直在这里,一开始住家里,后来住老年公寓再后来住进nursing home, 后来还是送回台湾了和自己妹妹住一起请个保姆。nursing home这里的真的不是版上想象的那么好。特别是不要钱那种(讨论最多的不就是这种免费的福利需要排队等的)
🛋️ 沙发板凳
他们不会英文不会开车没有朋友,像坐牢一样。国内吃香的喝辣的还可以到处旅游每晚跳广场舞。也有医疗保险和退休金。他们愿意吗?
是的,千万不能住一起,谁都没法好好生活
先办了绿卡再说,以后最多就是放弃绿卡而已,现在拖着以后想办的时候万一政策改变怎么办?
早年待不住放弃绿卡以后80以后又想办绿卡,跟70以后第一次办,难度不一样吧
办了不是每年都得来 待一阵子吗 哪个父母愿意啊
他们一辈子积累了那么多朋友和人脉,好不容易退休了在熟悉的地方颐养天年
谁也不想跑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寄人篱下,还可能被媳妇、女婿嫌弃
是呀, 每年要有183天在美国来维持绿卡。
放弃了再申请应该很难吧。
关键是前者,如果和小家一起住,一地鸡毛,看看班上的吐槽贴还少吗,除非爹妈或者自己有足够经济实力给爹妈买房, 看到很多人说等孩子大学了,自己回国照顾,反正我周围没看到这样的子女,大多还在上班继续支持孩子呢
在国内一般自己都可以花钱请人打扫卫生或是做饭,80岁以下到处旅游,看病社区医院走着就去,不用等人翻译开车接送,老同学老战友老邻居一起聊个天,合唱团等等社会活动丰富。跑美国来,儿女没钱请保姆的,还要帮着做饭,带娃,打扫,整理花园(当然有的老人觉得这些也很好,特别热爱也可以)有的人就爱做这些。绿卡族每半年来回飞,不如把能动能跑时间直接在国内好好过日子,等不了为了最后可能需要帮助的日子。
就想一下,咱们在美国多年,这边啥都熟悉了,孩子如果跑英国工作,咱们会为了孩子跑英国养老?
我家老人不愿意 。。。我哭死 😭
楼主说的家里一般,可能在国内也没能到处旅游吃香喝辣,有没有退休金也难说,那还不如来美国坐牢。
要看。80岁之后,那些都不重要了。就想安全,无病痛,离子女近有照顾得活着。
你说的这种不叫家境一般,得叫家境贫穷了。
这是底层美国梦吧
美国适合底层和国内没有资源的读书人
但做餐馆这种上不了排面的职业没几个读书人会把它当“美国梦”
是的,条件再好,之前在国内蹦达得再欢的老人,一旦过了一定年龄或觉得身体走下坡路了,内心都有深深的不安,这时就想子女在身边,这才是考验整个家庭的时候,但是很多事情都要提前多年安排才行,挺无解的
哈哈哈,这也不是什么新问题了,看李安那个推手,三十年前拍的了,那时候中国什么状况美国什么状况,老年人来了美国都受不了,更何况现在,哎。
现在的情况是,留学出来的,无论是有奖的所谓老刘还是无奖的所谓小刘,基本都有一个体面的家境。父母在国内都过着不错的生活。来这边,语言,保险,关系网络都会成为大问题,生活习惯也是。
现在的情况应该是:家里情况特别好(老钱来路不正,防止被共产党秋后算账),或者条件特别差的底层,应该考虑无脑留下来,并争取把父母接过来。其他的情况那就看个人偏好了。
是这个道理,老人身体好不好是个分界线,身体好的时候,觉得自己百无不能,年纪大了靠养老院完全没问题,也舍不得自己生活里各种乐趣,人脉,也不愿意来美国过无聊又一地鸡毛跟子女同住的生活,等身体一不好,马上想法不一样,觉得没有子女照顾各种可怜,各种埋怨都来了。
子女还是要心理有数早早打算起来,不能到跟前了抓瞎,付很大的代价老小兼顾,或者是不能兼顾,又深深内疚。当然,你没打算给父母养老的不在此列。我指大多数还是想对父母尽心的情况。
是的,很多老人还觉得自己能健康的活到90呢,真到了时候就知道,很可能一下子就需要人照顾了,必须未雨绸缪啊
发现好多华人真是读书读傻了,湾区中餐馆收cash老板,搞海鲜团购的,一年100多万,人家收cash,比L7挣得还多,你管这个叫上不了台面的职业。
只要不想掌控儿女的生活,儿女们就偷着乐吧
国内吃香的喝辣的还可以到处旅游每晚跳广场舞,可能不需要很多钱,有正常退休金的老人都可以负担了。
是的。一般家境就可以。
职业这种除了钱还需要社会阶层形象等等各个方面的因素
否则妓院老鸨估计挣的更多,上的了台面吗?
总结得很对
不光是父母吧,对谁而言,不能掌控的生活都是坐牢;很早不就说了,“金钱曾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首先,这种一年一百万的餐厅老板有几个?就是有,有几个不是靠偷税一辈子偷偷摸摸过日子?更不用说自己辛苦还要压榨偷渡客,有几个人想做这种上不了台面的工作?
不说家境优越的小留,来美国读硕士博士深造的,混的再差也没几个想干这种活,整个就是不需要文化的社会底层,靠违法钻空子赚点辛苦钱。更何况有一份体面正经的工作未必挣得少,WLB更要高得多。
文化层次低的偷渡客才会把开中餐馆当作美国梦吧
对啊,修车也赚得多,贩毒赚得更多呢,有几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体面人愿意做这种工作?
楼主和这个层主说的很恳切。身体好的时候,爱干嘛干嘛,身体不好的时候,才是两难开始的时候。老人的想法会改变,需求会改变。到一定的时候总要双份都妥协,让步一点。老人放弃一点自由,换一点靠近子女。子女放弃一点时间,换一点可以随手照顾。这些都需要提前安排。
等爸妈75岁以后身体不好要子女在身边的时候我也快50了,娃们也工作了,美国的家庭没啥要付出的了,事业早就躺平了,那时候我就回去照顾他们好了,要是他们改变主意愿意过来养老也OK
不能自理的话,雇人很贵的。我打听了我们这华人养老院,$5000-10000+。最便宜的是5000,完全能自理,住双人间。不能自理的1万+每月,雇人也要大约这个数字。这边家里有不能自理的老人就是两难。一般家庭出不起一个月一万的费用,辞职的话,家里收入减少,再加上老人的医药费用,肯定还是会入不敷出。在国内的话,还是能负担的。
你快50的时候,娃都工作了,那你结婚生孩子可够早的。我周围大部分一代华人没有20出头就生孩子, 好像也没人40多就事业躺平的。你这特殊案例没啥借鉴意义。
千万别,我这辈子做的最蠢的事之一就是为了给我父母办绿卡而入了籍。结果他们来了N趟后,决定宁肯在国内独居都不要来美国养老。
你把餐厅老板跟妓院老鸨比?没餐厅老板你下班吃的上饭?你牛,继续干你的白领工作好了,很有地位呢,真把自己当资本家了,好搞笑。富二代也没职业,天天躺平的一大堆,是不是你一个小白领,有“职业”,也比人家厉害。
第一代移民过来副业投资餐厅投资奶茶铺做各种生意的多了去了,你不知道不代表不存在好吧,只能证明你死读书。
你们俩真厉害,明明是韭菜,明天裁员以后就啥都没有,还偏偏觉得自己是有“社会地位”,比餐厅老板微信群组织团购修车铺老板的强,是不是投资房自己修马桶也入不了你们的法眼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好清高。合法挣钱,还比你们挣得多,还被你们分出个三六九等,真逗。既然读这么多书,懂不懂餐厅老板合法,贩毒的非法。
楼主说的是独生子女,确实是很现实的事,老人在国内生活固然更好,可对于独生子女还是个不得不面对的选择题。
不论老人在哪,都可以选择不和子女住。
同意,这是将来每个家庭都会面临的问题
修车我是不会修,再说开修车铺也是需要成本的,哪是随便那个人都能干的。正经职业就是分工不同,哪有什么三六九等,只有干得了和干不了而已。有人智力不行,有人体力不行,有人不善交际,有人没有开店成本,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不得已,职业哪是你想干啥就干啥。除了少部分是在搞理想搞事业,大部分就是找个最合适自己的赚钱方式而已。
完全同意。老人身体不好是一下子的事情。到时想法就变了。再说老人逐渐精力不好了,对社交的需求也越来越小。况且老朋友们也渐渐身体不好,有的去世,有的搬去儿女身边,所以平时微信联络着也足够了。那些每天结伴全国旅游,披纱巾照相的,不算在此列。对他们而言,肯定是国内好。
应该把英国换成德国 因为老人还有语言不通的问题
如果父母在国内养老,还是自己拿绿卡来去方便,回国各种账户房产比较好办
办了绿卡就要保持绿卡status,对不愿意住在美国的老年人来说是个pain,放弃绿卡不是嘴上说说就行的,而且放弃了想再不知道会如何
是,感觉现在的父母除非条件特别差的过来非要和子女一起住,普遍还是喜欢在国内养老,估计年纪还年轻,要到了80以上才真正需要子女照顾。
不能自理,但并没有瘫痪在床的情况下,子女如果本身挣得比较少的就别上班了,在家照顾吧。只请个钟点护工,帮忙洗澡什么,费用较少。 彻底瘫痪的基本只能请人了。
你应该在给他们办绿卡前,先让他们过来试试完全住在你家6个月再延期半年,或者边上租个房子单住住6个月再延期半年(反正先完全模拟移民过来情况)看你们两边啥感受再说。
只要没有疫情封城那档子事,都好说。美国工作都有三个月保工作的FMLA,回国买张机票飞一下,比国内人上班请假时间还长,北上广回家也要几小时高铁,咱们飞机时间长点,但假期多些。另外在美国花同样钱在国内能买到更好的服务(起码我们父母这代还能吃人口红利)以后的不晓得。 现代网络发达,24小时家里安的摄像头,咱们人在海外也能看到家里。
其实接到身边来,没有很多人想象的困难。主要是身边有人,老人和子女心中都不慌。医保可买奥巴马(没有美国工作过也可以买,只看收入不看资产),低收入几乎免费(政府补贴),中收入可负担(补贴以后几十到几百刀),高收入更可以负担(本地两个70多的老人买HMO银计划,全自费一个月的保费1500元,无deductible,门诊住院拿药全包,年度 max out of pocket 2800元,完全覆盖本地公立医院。)低收入低资产,绿卡拿到5年以后可以申请白卡,基本免费。福利州更不用说,拿到绿卡就可以申请白卡。住房问题同样,低收入的可住老年公寓,几乎免费,高收入的可以自己购房。子女孙辈每周都可以见到,开车常来常往,紧急情况随时联系,子女可以陪同门诊看病,不幸要手术住院有医生护士包干,子女只需探望不需陪床。当然如果瘫痪,老年痴呆这种需要长期护理的就要自己付钱请人了,没有好办法。如果身体已经很差,不能自理的程度了,别无选择只能在国内请保姆或者住养老院了。
对父母在美国养老,很多人说到父母在这里像坐牢,不如在国内精神娱乐生活快乐,我家也是同样的感受所以深有体会。 但我很想请问在如果是在洛杉矶和湾区这两华人最集中的地方,父母的养老会不会情况不同呢? 有经历过的朋友吗?
为这个得先入籍,以后父母还是不愿意呆美国自己又入籍了,不是更麻烦? 何况后悔入籍的不少
老到一定程度,身体弱到一定程度,根本不在乎什么老朋友老邻居的娱乐社交了, 只有基本的生活要求了,能帮得上的只有血亲。华人多不多的没啥意义,半路结交的哪有几个真心朋友,顶多扯个闲篇打打牌。
独生子女没有选择,独生子女的父母也没有选择, 只能互相妥协,商量一个对大家庭最便利的方案。
应该好很多吧?起码说华语的多,local图书馆应该有很多活动。但是很多人不住在洛杉矶和湾区。
另外听说过某老人一辈子工作学习生活在北京,孩子跑深圳工作,老人有自己的社交圈去深圳短期玩玩还可以,时间长了也不舒服。
也可以想象一下大半辈子在美国生活,儿女跑别的国家,你为了在儿女身边养老,也跑那个国家你觉得舒服吗?
四个老人。一人一个月一千五的医疗保险。五年36万美元
申请过来,扔去纽约法拉盛,吃喝玩乐广场舞交朋友样样有,医疗有白卡政府兜底
美国有子女,面对医疗,还是得回国养老
https://bbs.wenxuecity.com/znjy/6503835.html
说的是高收入的情况,完全没有政府补贴,两人一共1500刀,四人一共3000刀,医疗有年度 max out of pocket,总比完全自费强得多。老人国内不是房产上千万吗?儿女不是人均弯曲贫困线以上吗?怎么关键时刻,要养老了都舍不得啦?
知道这样的,父母来了美国为了福利不跟孩子住在一个州,有意思吗? 福利房怎么着也没有国内的家宽敞明亮,老邻居朋友能一样吗? 好好的退休生活跑美国来住那?
看本版一直很疑惑。一边说这边几百万不够退休的。老了医疗就把人拖垮了。一边说老人接过来医疗不用愁。一年三四万到头了。真实情况是怎样呢?
她管这个叫不上“排面”。哈哈
你要真相信了几百万刀不够退休的,那95%的美国老人都不用活了。富有富的活法,穷有穷的活法,猫有猫道,狗有狗道。
人家把钱换成房子,黄金,股票,钻石,翡翠,或者小鲜肉,都比她有台面多了
文章大意是说: 周末看到邻居的房子上市了,和领导感叹:在美国身体好,养老好办;要不能自理,有子女也负担不起昂贵的费用。。。 本来一切都不错的:孩子CS毕业工作自立了,父母接近退休一切安顿得差不多了,突然就来了个中风类疾病。人是活下来了,生活却不能自理了。老伴一个人扛不起照顾的重任,而在美国请人照顾太昂贵,就是硅谷的CS工资也负担不起啊。。。只有回国一条路了。。。
父母还没到养老的年纪但是可以提供点dp。我们是为了父母能舒服所以特地住在洛杉矶华人聚集区(当然华人聚集区在洛杉矶太多太多了),虽然搬过家但是住的地方都能保证:1. 走路能到的范围内有华人超市 2.走路能到的范围内有公园并且公园里华人众多 3.不是我们要求的但是恰好也是走路范围之内都有图书馆。我爸妈是能开车的,但是因为走路范围内有公园对于他们来说还是非常方便。我家附近的公园里都有n群跳广场舞的(早上,下午,晚上),健身的,太极的,舞刀弄棍的。我爸妈热爱运动所以也结交了一些朋友,还互相送东西吃,或者约着去下馆子。我们这边文娱活动也不少,一有中国电影上映我就drop off他们去看,疫情之前国内经常有艺术团过来演出也会带他们去看(宋祖英,三高那些演出,档次不算低)。我们这边可以说语言,吃,住,玩基本上上各方面都做到了无缝衔接。但是我仍然感觉到他们在这里是不开心的。为啥?因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最上面那个满足不了他们,他们在这里肯定感受不到国内那种被尊敬,承认的感觉,反而成了连官方语言都不通的只能依附于儿女的人。当然了,我不知道他们老到七八十岁时候心态会不会有改变。但是至少活蹦乱跳的老人我觉得他们在这里是不会很开心的。
后面的评论不都是说不现实吗?回国除了保姆费比较便宜,容易负担。住养老院,没有子女探望。万一生大病,养老院不负责医疗。没有国内的医保,即使有国内医保,万一生大病,进口的医疗器材和化疗药物都需要自费,医保不报销。子女不在身边,挂个专家号要网上抢号,看个病楼上楼下挤来挤去缴费检查,住个院没有床位要找关系?
你说的是正常人,要知道不正常的父母大有人在
小孩得在东西海岸买房/租房。爸妈住chinatown那种中国人多的地方挺好的。还能自己交朋友看医生。
看来这位同学是有切身体验的,都是肺腑之言啊。 老人真的生病了(不管年龄,只看病的程度),身边是一定不能没人的。而老人从健康到生病,往往比想的要快
的確不貴 存錢就是留著養老 捨不得買好的醫療保險 最不值
真想办的都可以办到。老年公寓要排几年队,暂时忍忍住一起。有认识的朋友,两口子中年移民,英文不好都是体力劳动,收入都不高,加起来都没有8万,父母也接过来住老年公寓了,医疗用的白卡,粮食券都够两老人自己吃喝的。办法总比困难多。一家人能力不高,更要抱团取暖啊。
我特别不理解让老人把国内房子卖了来这里的事,那种没有回头路的、又在这里坐牢一样的日子,一旦有矛盾很容易绝望的。那时候闹了矛盾真是送都送不走。
新移民社區的老人組成份子 非常複雜 並不是每個老人只要能說中文 就能互相做朋友
老人願意拋棄過去六七十年的資源 願意移民的 其實就是沒有選擇的選擇了
你要不看看这个帖子的题目?家里条件一般的...还是说现在国内资产上千万的都是条件一般了?
家里条件一般的,老两口国内退休工资就几千人民币的,没有其他收入的,在美国就是属于低收入了啊,每个月的保费不超过几十美元,这还不够便宜?为什么大家都不看完整的一段话,就看个一句两句的断章取义?
你还真猜错了,附近的老年公寓一半是中国老人,什么阶层的国内老人都有,有农村的,一般市民的,北上广的大学教授,事业机关小领导退休的,啥样的都有,甚至国内还有其他子女的,也来常住了,八十,九十岁还能自理的不稀奇,七十岁的算年轻的,最老的一百零二岁才去世,他们住得还挺知足的,虽然比不上国内的商品房大平层。这还是中西部大学城,华人不算多,要是东西两岸,国内老人更是多的很。
非常谢谢您的码字回复。没国人的地方肯定父母呆的难受的,想多了解的就是洛杉矶这种地方有没有可能兼顾到老人的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