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believe buying less and sharing more connects us, makes us all richer, and the planet healthier vincentsjtu 发表于 2023-11-01 05:03
想起了 William Wordsworth 诗中的一句:“Plain living and high thinking are no more”: https://www.poetryfoundation.org/poems/45565/written-in-london-september-1802 Written in London. September, 1802 BY WILLIAM WORDSWORTH
为什么?感觉这种经济模式一不sustainable,二是把人变成物质的奴隶。人类需要跳出这个怪圈。现在很多人提倡躺平,如果demand少了,工作的人不正好可以减少吗?可以发展服务业,娱乐业等等。
你这是被消费主义洗脑成功,还觉得消费是在为社会谋福利啊。
你是认为对物质的需求降低会对娱乐的需求升高吗?我觉得不会。购物除了一部分实际用途之外,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精神上的需求。如果一个人可以压抑或根本不需要来自购物的精神满足,把购物控制在使用的必须品,我觉得他更可能也抑制住对纯精神享受的娱乐的需求而不是增加。就像我隔壁贴子说的去超市只买活下去必须吃的基本食物,不买零食的人,他也是不肯花钱旅游看戏的。
你忘了件事就是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大把时间都花在满足精神世界的需求上的话,对物质需求的欲望就会减少许多。有时候购物欲是精神空虚的后遗症,只能靠买买买来填补 。。。譬如我工作家庭都很忙的时候或者外出旅游沉浸于好山好水时,是完全没兴趣打开各个购物网站的,反而闲下来无事可做时才会有兴趣去时尚版看大家都在买啥,自己是不是也应该添置些
有兴趣这个 可以多介绍介绍little library吗?
https://littlefreelibrary.org/map/
我们这里特别多,过几条街就一个
就前院草坪上立个小盒子, 里面放书的对吧。 挺有意思的
对,如果满足于一般的工作所提供的金钱,那反而可能有更多的时间去旅游, 反而有需要购买一些相关的必要装备.最终是不是产生更多的物质需求真不好说. 另外有时间发展其他爱好, 也可能导致更多的物质需求.
可以把不想要的书放进去 然后再拿感兴趣的书?
赞
最早是在Facebook开始的。比较成熟之后,founder要大家挪到他们的app。后来才知道他们原来是在搞一个startup。不过大部分人还是在了Facebook群里
https://en.wikipedia.org/wiki/You%27ll_own_nothing_and_be_happy
美国GDP70%靠个人消费啊。大家不消费,不是经济缩水?
从来不买零食, 但是经常旅游看戏的飘过
穿旧衣服很环保,我们一般都是同事朋友之间把衣服传来传去,孩子们穿的都很开心
这个社会文化一直就是装,一边买买买,一边又标榜环保。
想起了 William Wordsworth 诗中的一句:“Plain living and high thinking are no more”:
https://www.poetryfoundation.org/poems/45565/written-in-london-september-1802
Written in London. September, 1802 BY WILLIAM WORDSWORTH
曾经我也这么想,但无尽的生产也产生了无尽的污染。人类应该找另外一条发展的途径了,而不是像癌细胞一样不停生殖不停扩张,直到扩无可扩
自己家門口弄個小木頭箱子就行,我讀書時學校周邊小區就好幾個。
我特别喜欢这个little library的idea。
我觉得就是物极必反,一个极度推崇消费经济的社会,必然会有一部分人选择极简生活回归自给自足模式,上过各种媒体的那些极简达人不少都是美国人。
可以借可以捐,没有强制规定。
当然尽量做到持平,这样才能够维持。
可惜我家附近没有,好想把书都捐了,英文的中文的,一堆
问问本地的library,我看到有人去捐的
不买的人毕竟是少数。
经济缩水有啥不好?无非是韭菜少被割几茬
这不就是资本主义了吗,不无限扩张追求资本不断增殖就不叫资本主义了
不会啊,我觉得年纪大起来以后,很多人对物质的需求就降低了,转而追求“体验”。 反正我现在买东西基本就买必需品,但我很爱出去旅游。
这个真挺好的!
一样的。我现在也是这个状态。但是担心孩子进入了青春期会变得爱比较感觉我是不是拉他后腿。
我不是这样,买买买是我发泄压力的出口,特别是工作用脑过度之后很需要利用碎片时间买一把。。。。。如果我真的闲了,内心平静了,去找些兴趣爱好做,反而不会买买买了。。 比如现在,半夜12点加完班,我必须刷刷华人,看看网页,买点东西,让大脑从工作状态中出来,才能睡的着。。
这种对物质占有的需要其实就是填补内心安全感和满足感的缺失。我自己是在不开心的时候疯狂刷卡,然后回想自己的行为就是简单的巴甫洛夫狗的条件反射,特别痛恨自己被大脑奖惩机制操控玩弄的状态。
经济萧条很多人会失业啊,失业多了社会会不稳定。这有啥好的?
非常好的生活方式,既环保又能遇到三观更合拍的
这个太短视了 美国savings rate已经低到不能再低,没有savings,就没有capital formation,到时候美国人就都变成给外国人打工了,还什么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