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道理? brookeyang 发表于 2023-10-31 22:10
楼主回来没? 是不是要多收集些新鲜有用的信息,然后反复读写大脑内存,最终消减甚至清除原先的存储? somehow我觉得幼年获取信息存储在不同地方,我奶奶给我灌的离谱的文化糟粕24孝之类的我根本忘不掉。 crazyeater 发表于 2023-11-01 10:15
细节慢慢地写。但是,总结一下就是: 第一,了解到自己的潜意识的思维的存在,还有那些想法是怎样影响你的生活的 (这一步最难,就有点像人类花了多少年,才确知了空气的存在 第二,微调那些想法, 第三,自己自然而然就变了 这个过程,叫什么都可以,开悟,思维成长,想通了... ... 反正我觉得很奇妙 zhouan54 发表于 2023-10-31 22:18
我肯定是属于被童年治愈一生的,所谓站着说话不腰疼那类,版上那些帖子看的我也特别纳闷,我一直想说,老也走不出童年阴影的那些人,把父母当成各种精神病患者,会不会好些, 就是把对他们的要求降到最低,精神病嘛, 能把孩子养大就不错了,没遗传下精神病基因就万幸了。这么想不知道管不管用。 kitty2 发表于 2023-11-01 12:38
所以lz说的一半对。成年人可以疗愈自己。轻松是不可能的。说句不好听的,能意识到问题所在,都需要几十年。 比如很多人抱怨,听起来说的是家里穷,没见识。其实根本不是。是他们家没有爱,父母很多还控制狂。可是没被爱过的人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有爱,什么叫没有爱。所以这么多年过去了,连问题都没找对。你那一二三条根本就无从说起 猪舌头 发表于 2023-11-01 10:31
非常同意,“轻松”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心理上会有很多次的反弹和拉扯。对于“可以疗愈童年不幸,活出轻松自在”必须抱有坚定的信念,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要坚信走下去会看到光明。 类似佛祖和耶稣,他们在开悟或者找到光明彻底通透之前都要经历挑战(佛祖是在菩提树下,耶稣在沙漠里)。这个挑战是心魔,或者说是从出生以来的种种创伤的累积(包括对这个世界的错误观念)。 打个比喻,身体里有肿瘤,不开刀的话会有慢性痛苦和生命危险,开刀的话会有立马的痛苦和恢复期的痛苦,但能降低生命危险。理性的人要看清得益和风险,清醒地去受开刀和恢复期的痛苦,来换取长久的安宁与平静。 人的思维方式是有惯性的(就像肌肉有记忆),要把惯性去掉,必须持之以恒并坚定不动摇。就像一个磁带,既然往前播放了那么久,想要回到最初的状态,必须一点一点往回倒。共勉。 tomjust 发表于 2023-11-01 12:58
不知道楼主要讲什么理论, 但 1.我相信老话所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一个人从小形成的心理和行为模式,不是“明白一个“什么”道理“,就能”轻松“ 改变或者”疗愈“的。 2.所谓”明白道理“和”付诸行动“之间的距离,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简单说 吸毒不好的”道理“,估计吸毒的人都知道吧,谁”轻松“戒掉了? 别说吸毒了, 晚睡熬夜,吃垃圾食品,长时间上网,沉迷游戏,久坐不动 。。。这些行为有害(健康)的道理人人都懂吧,能说改就轻松改掉的有几个? 尜尕 发表于 2023-11-01 13:09
吸毒已经是生理上的改变很难,其他习惯可以改变。 littlecool 发表于 2023-11-01 13:12
也推荐Apple podcast :subconscious reprogramming 其中讲到具体的用快乐记忆反复复写负面记忆直到负面记忆消失的具体操作。 wonaiwangerxiao 发表于 2023-11-01 22:03
回复 5楼zhouan54的帖子 其实,你并没有放下。 aiyamayayongle 发表于 2023-11-02 12:03
虽然在这以上的2个例子里,童年的家庭和经历都不同,对应两位楼主的状态也不相同,但是治愈的方法是相同的。作为成年人的我们,拥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大脑。 如果你了解我们的大脑是怎样运作的,并且学会巧妙地使用它,成年的你,可以突破小的时候所形成的,思维上的无形的枷锁,在现有的基础上,你的人生会变得更加美好与开阔,这种美好与开阔的程度,会超过你的想象。。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为什么小的时候,家庭和父母会对我们造成如此大的影响,在七岁以前,孩子的大脑,处于一种叫阿尔法状态,各种信息非常容易写进去。这种“写进去”,和死记硬背截然相反,是写进了潜意识,是不需要思索就可以非常快速就可以用出来的信息。我们作为一个生物种群,变成现在这样一个掌控着地球上几乎所有陆地的种群, 就是靠了,在阿尔法状态顶下,这种快速的信息接收和快速地使用出来的高效脑力。这本身是一个好事。 关于我们的学习能力和快速的应用能力,我最喜欢的例子是开车。当我的儿子十六岁学开车时,在路上开十几分钟他就觉得很累,看见前方的红灯,他一会儿刹车太急,一会儿又刹车太慢,差点撞到前面的车;转弯时也一样,要么转太大,要么太小,很难滑顺地转到他要去的lane上。但是几个月以后,他和我们这些开了二十几年车的人就没有太大的不同了,他的脚和他的胳膊在任何时刻都知道该用多大的劲道,他不需要再思索怎么踩脚和怎么转胳膊了。 当然,大脑也知道怎样省内存,知道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只吸收有用的信息。所以,许多现在看起来的错误信息,比如“你不够好,你必须要做到某些事情才能够,证明你足够好,你才能够得到我们都爱”,比如”你不够好,因为你的妈妈不够好“, 其实在当时你小的时候的那几年,其实是有帮助的。我认为,那些想法,帮助了小孩子出于对于不被爱的恐惧,高效地选择了一下行为和努力,快速地达到目的地。我举上面这2个例子,2个楼主其实都从中国,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到了海外,实际上他们过着优秀成功的生活。所以, 我们要看到,他们的父母并不是全然的失败,他们的父母一定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写下了许多有用的信息。即使是这些此刻看起来错误的信息,也有它们的价值。
原生家庭的影响写在了我们深层的思维里,也就是潜意识里,那么潜意识可以改变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 我们必须对潜意识多一些了解。 潜意识就是我们的一些想法和思维方式, 这些想法和思维方式, 运作特别快,快到好像不存在一样。 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奖的心理学家Daniel Kahneman,把这一类型的思维,叫做第一系统.。他的书《思维的快与慢》(thinking, fast and slow)里有许许多多不同方面的例子, 让我们了解到这些快到好像不存在的想法和思维方式的存在。他的这本书, 没有一点点是关于心理障碍或者不良情绪的。潜意识是每个人思维的很重要的部分。虽然现代研究和实验,让我们看到潜意识的许多方面,但是潜意识并不是现代才存在的概念。圣经上有一句话, “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 —-箴言4: 23. 几千多年前的圣经,用“心”这个字代表潜意识或深层思维。
下面几个例子,让我们从几个角度来看看潜意识。 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孔子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辩,到底早上太阳离我们近一些还是中午离我们近一些。第一个孩子说,早上太阳看起来大,中午太阳看起来小,所以早上太阳离我们近;另一个孩子说,中午我们感到太阳晒得很热,早上太阳晒得不热,所以中午太阳离我们近。孔子觉得他们两个说的都有道理。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人(故事中的两个孩子和孔子)对这个世界在做观察,然后自然而然会去寻找原因。这种追踪溯源的本性,经常会让我们把观察到的两个相关现象(correlation ),解释成 原因和结果(Cause / Effect)。此刻的我们,通过对于知识的学习,知道太阳和我们之间的距离,并不是我们观察到的大小和冷热的原因。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我发现这个论坛上经常在抱怨丈夫的时候,说丈夫pua妻子。我同意丈夫pua妻子的案例,甚至丈夫谋杀妻子的案例都真实存在,但是这样的案例在生活中出现的机率是非常低的。用案例里的词语去描述在日常夫妻关系的小摩擦,我们把不好的事情的可能性大大的放大了,这是我们潜意识里处理问题的另一个趋势。 在theEllenShow中有一个短的视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_R9_xdhuNw&t=161s 我要说的是在 02:18 到 02:40 这二十多秒的一小段,我们先听到一段5秒的噪音片段,然后,我们听到一段英语片段,“the juice of lemons makes fine punch。”最后, 当我们再听第一段的噪音时,发现噪音不再仅仅是噪音,而是含着信息的噪音。这个例子说明了我们的大脑,在噪音中提取信息的能力,超乎我们的想象。当然,这个例子也说明了,我们脑子里已经存在的信息(想法,信念和方式),会影响到我们如何处理和加工我们所观察到的现象的。
到底怎样轻松改变潜意识(原生家庭的影响) )
如果你觉得潜意识是很难改变的,原生家庭对你的影响像猛兽一样是你无法控制的,这样的想法本身就限制了此刻你的大脑的积极作用。潜意识里的所有深层思维和信念想法也是帮助你生存的,帮助你创造美好未来的,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完善那些稍有些过时的信念想法和思维,让他们可以随时随地根据此刻的需要进行调整,就是事半功倍了。我想把你的思想的聚焦,放在你大脑的神奇能力上,好让你为了自己的独特感叹和感激,而不是聚焦于生活中不可控制的让你失望的那些部分。因为聚焦于你的失望痛苦和焦虑上,你就发现真得难改变;而当你聚焦于自己的独特,感受你生命的奇迹与丰盛,你就会创造出更多的独特与丰盛。
你所有的负面情绪 (也就是生命中我们感受到的痛苦),根源都是害怕将来的可能出现的不好的事。最终极的害怕,是害怕死亡,出于这个害怕死亡,衍生出害怕被人拒绝和孤立,害怕疾病,害怕没钱,等等等等。
当我知道了这个道理,我立刻释怀了,因为理论上我不怕死。理论上,我是一个抑郁症患者,而最深度的抑郁症患者的渴求就是自杀。也就是说, 当我发现抑郁症的起因和结局时,我高兴了,我就再也不害怕自己有出于原生家庭的抑郁症了。抑郁症的人,怕死(这是大脑的正常功能),由这个害怕,衍生出许多应对情绪,例如气愤,悲观,焦急等,然后,再这些情绪底下,搜集更多的信息,支持这些负面情绪(大脑的正常功能);最后,再这些负面情绪的环绕之中,寻求死亡来结束负面情绪(大脑的正常功能,寻求解决方法嘛)。既然结果是寻求死亡,最初也就不需要害怕死亡了, 也就没有这一切的痛苦了。既然不害怕死亡了,当然自然而然地活在当下,感受生命的奇特和丰盛,自然而然地创造更多的快乐与满足。
然后,我就开始啰里啰唆地开始跟大家讲潜意识了。 拿论坛上花几十块钱都焦虑抑郁的那位楼主为例:她的父母认为,只有攒下更多的钱(此刻省钱),将来才能安全。 她在她父母的影响下,也有一模一样的思维(潜意识)。这时候,我们一定要看到,这个潜意识目的是将来活得更好(夸夸这个潜意识,让它知道我们重视了解它);结果在这个潜意识的作用下,日常花销时,难受到不受控制,此刻活得不好了,不好的程度甚至到了可能缩短生命长度了。那么,那位楼主是不是应该跟自己的潜意识好好对话,让那个潜意识放假休息休息,至少别影响了生命长度,跟它的初衷相反啊。
我真得不敢回答,因为不知道层主的评论是sarcarstic, 还是真夸奖。我是一个典型的偏科理工女,三十多年前高考语文分最低,不及格,为此还在大一时被强迫选修大学语文。我的这个主题贴里,老虎老鼠草莓的故事就是那时候语文老师讲的。 http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2886062 所以,我对于层主的评论感到惴惴不安,是有原因的。
现在,我选择多读书,多写文章,而且尽可能要让更多的人看见自己的文章,是因为我太想要分享自己中年之后的人生感悟,我自己的前45年,有一些让自己自豪和高兴的事,但有太多的不必要的重担无奈和痛苦。我想要分享,想让大家(或说有缘的人)可以早一点实现这个转变。如果有缘人早一点变了,他们的孩子就可以有幸福的童年了。我家的孩子,至少拥有了幸福的青少年,因为他们的妈妈在45岁时,成了一个松弛幽默快乐的妈妈;他们的妈妈的快乐,不需要建立在他们的成绩排名和升学上;我几乎天天对他们说,”神对妈妈太好了,让我可以成为你们的妈妈,成为你们生命旅程的一部分”。我不但是这样说得,也是这样想的。
感谢你这样喜欢和欣赏我。
细节慢慢地写。但是,总结一下就是: 第一,了解到自己的潜意识的思维的存在,还有那些想法是怎样影响你的生活的 (这一步最难,就有点像人类花了多少年,才确知了空气的存在 第二,微调那些想法, 第三,自己自然而然就变了
这个过程,叫什么都可以,开悟,思维成长,想通了... ... 反正我觉得很奇妙
因为以这个想法为基础之一的一系列想法,纵横交错的贯穿在你的每一天每一个念头里。 lz说的一二三跟我的感觉差不多。但对于我身上的每一个点,这里每一条执行起来都是千难万难。我经历过几轮lz描述的过程。深感我还要经历很多轮,而且是很诚实的透彻的做到她说的那些。我觉得我此生都要用来做这件事。 一点经验,第一次改掉一个问题最难最痛苦。正因为原生家庭的负能量是渗入到无数念头里的。彻底改掉任何一点,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会变好。就等于我这个系统就松动了,阳光照进来了。后面会越来越容易。改掉十分之一,人都能进入很多良性循环。人会平和宽容很多,自然也快乐很多。
还要记住不要去疗愈父母,伴侣,任何一个糟糕关系里的人。关注自己就够了。每个人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我们没有能力,更没有权力去疗愈他人。
anything will be possible, sky is the limit
你说的我明白了,这在心理学里叫做理解,也就是一个理解自己的过程,首先对自己发问,我为什么会这样?反复的问,问题会慢慢的浮出水面,(这实际上是在和潜意识对话)接着会逐渐回忆起事件的原型,( 这种模式也相当于自我催眠 )当了解了童年不幸事件的原型以后,就可以开始用现在成人的思想去干预它们,慢慢的这个问题就消失了、以后不会再干扰你了,这个过程就是清除潜意识里障碍的过程。
弗洛伊德也说过,无论是用催眠的方式还是自我反省的方式,一旦回忆起事件的原型,其实不用干预,问题就慢慢的消失了。
是的,天下差父母太多了,基本上版上的有毒父母也绝对是top 10%,至少没有养出mass shooting 凶手。不用恨他们,focus在自己的治愈上。
非常同意,“轻松”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心理上会有很多次的反弹和拉扯。对于“可以疗愈童年不幸,活出轻松自在”必须抱有坚定的信念,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要坚信走下去会看到光明。
类似佛祖和耶稣,他们在开悟或者找到光明彻底通透之前都要经历挑战(佛祖是在菩提树下,耶稣在沙漠里)。这个挑战是心魔,或者说是从出生以来的种种创伤的累积(包括对这个世界的错误观念)。
打个比喻,身体里有肿瘤,不开刀的话会有慢性痛苦和生命危险,开刀的话会有立马的痛苦和恢复期的痛苦,但能降低生命危险。理性的人要看清得益和风险,清醒地去受开刀和恢复期的痛苦,来换取长久的安宁与平静。
人的思维方式是有惯性的(就像肌肉有记忆),要把惯性去掉,必须持之以恒并坚定不动摇。就像一个磁带,既然往前播放了那么久,想要回到最初的状态,必须一点一点往回倒。共勉。
凡事如你想得一般简单,转念一想。。。。blahblah,那这世界就没有抑郁症患者!何不食肉糜,有些问题看开想通悟到需要时间的堆积而不懈的努力。
人也是需要debug的
吸毒已经是生理上的改变很难,其他习惯可以改变。
赞总结。
推荐一下杨定一的中文音频,youtube和公众号都有,非常多(每周末有更新),他更详尽更全面地阐述了具体怎么做。另外他还有很多书,读书app上都有,可以听书。 杨定一的音频好处是可以跟父母一起听一起讨论,因为公众号上有。
克里希那穆提(Krishnamurti)的英文书更全面更有深度(英语是他的惯用语言,可惜杨定一的中文很差),文字非常优美,我可以跟孩子们一起共读,一起探讨世界的真相。
我没有否认”可以改变”, 是否认“轻松改变”
不脱几层皮就不错了
能疗愈的已经是幸运
所以世界上只有一个佛祖一个耶稣
这就是典型西方先进的地方:无一物不可用科学来研究分析并解决问题。
谢谢推荐,我以后也会去听。 前面一位层主提到杨定一与克里希那穆提(Krishnamurti),还有一些层主提到学习心理学,弗洛伊德的理论,和看心理医生,等等。 我认为,这些都是我们在认识自己这件事上所做的努力。小的时候和年轻时,学习关于世界的知识很重要;中年的我们,学习关于自己的知识,多认识自己很重要。很高兴看到大家都在努力着。
其实,你并没有放下。
"是不是要多收集些新鲜有用的信息,然后反复读写大脑内存,最终消减甚至清除原先的存储?" 我觉得,是收集新鲜有用的信息。但是,不必要消减或清除原来的存储。新的信息带来了新的角度,会增添新的内容,而我们成熟起来,就是会要多方面,多角度低看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somehow我觉得幼年获取信息存储在不同地方,我奶奶给我灌的离谱的文化糟粕24孝之类的我根本忘不掉。” 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了前几天版上的另一个热帖: 让你受害最深的中国谚语是哪一句? (huaren.us) 里热门回复第一名的是列举了“老祖宗”的谚语,正方反方都有,也都振振有词。而我们就是要学习什么时候用哪个,或者什么时候,都用或都不用,要学会平衡,这样,就回到了第一个问题。
的的确确,我的担心随时随地向外冒着。 我把文章写完了,我既高兴,又有点失望。高兴的是,我倒数第二段关于生死的那一段,是我第一次用文字记录自己几年前的真实思路;失望的是,用一句歌词来描述吧:“言语,从未将我的情感,表达千万分之一,为了这个遗憾,我在夜里想了又想,不肯睡去”。
谢谢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