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尤其是年幼时真的是很容易被原生家庭影响的。我的父母都是勤劳踏实为孩子为家庭付出,但是受他们原生家庭影响和大时代背景,性格都有缺陷。就说我妈,花钱就跟隔壁帖一样,极度抠。然后极度焦虑且不停向我们传达各种焦虑和不幸。我感觉自己很少感受幸福感,童年活得很压抑苦逼。我有时候想:是不是幸福感的积累也需要几代人。发这个帖子不是来抱怨。而是想真诚提问:怎么尽最大努力给孩子幸福感和松弛感?怎么教育孩子花钱? xxll123 发表于 2023-10-31 12:14
我常年实践这个问题。 花钱这些都只是松弛感幸福感在一个点上的体现。 最重要的,最没难度的是要多放手。我观察我同学,家长没文化没见识的多了去了,过得不错的同学有个共性,来自家长的控制很少,对孩子物质情绪的索求也很少。我认真想过,我父母有多少问题,我其实不在乎。我难受的是她们用各种方式,让我做他们心中的我,而不是我自己。所以放手解决这个问题。看着孩子有机会试错,我自己很治愈。 第二是不断完善自己。自己是平和宽容的,最最重要。说夸张点,这样呼吸的节奏都是对的。对每一件事的反应也都体现着正能量。这个每个人起点不同,愿意努力就行。不愿意只要做到第一条,问题不大。 第三是让孩子感受到被爱,重视孩子的要求。我们怎么爱他是一回事,他能不能感受到才是最重要的。我孩子会让我别吼她,我找心理医生才改掉。有些话她不喜欢听,类似于淘气这些。我就觉得我挺累的总得发泄一下,比我父母用的那些很伤自尊的话强多了。但孩子不喜欢。当我改掉的那一天,孩子开心的在被窝里笑了很久。而我也意识到,这些负面的词就是挡住了我们之间爱的气场。 猪舌头 发表于 2023-10-31 12:54
咱觉得最重要还是父母以身作则,所谓的身教。
如果我有了孩子,我会继续学习,去不断修正我的三观和之前想法有偏差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和娃一起成长进步。
原生家庭,是的,我们无法改变。但是四五十岁的人了,还老是拿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和伤害说事,我觉得有点不成熟。
这世界没有事情是完美的,父母也是尽力给了我们最好的,只是有自己的局限。所以我们给孩子的也只是自己认为最好的,也会有偏差有局限。没有关系,娃长大了就会像我们现在一样能理解父母的局限性,并再次站在父母的肩膀上去继续纠正和成长成更好的自己。
至于给娃的幸福感;我觉得是来自父母无条件的爱和支持。去引导他不同方向的尝试并且在其中挑出他喜欢并擅长方向继续努力
松弛感:不要为自己无法掌控的事情焦虑,不要做无谓的情绪内耗。focus自己能掌控的,努力做好自己能做得的,剩下的学会尽人事听天命,这也是人生的智慧。
孩子与生俱来的内在智慧,会引领他们的人生,他们也是我的老师。除了物质和精神支持,我没有什么可以给他们的。
爱自己,才能爱他人。 楼主你值得现在的一切美好的东西, 你的孩子也会感觉到你的幸福和松弛。
言传身教吧,你已经觉得是问题了,就从放松你自己开始。放松和不知道怕之间有个度,合适的度随环境在变。这个度放在哪是一种权衡考量,你能想清楚传给孩子的是这种考量的思维方式。
好感人。勇于调整自己的爱才是真在乎真爱。
"我观察我同学,家长没文化没见识的多了去了,过得不错的同学有个共性,来自家长的控制很少,对孩子物质情绪的索求也很少"
大部分上一代的父母,50,60后根本不知道如何育儿。所以他们那一代干预越少其实对孩子成长越好。而且你说的这个情绪索取其实比物质索取更吓人。物质索求有个数目,情绪索取是吸干你的能量还没个底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