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钱帖子我想到我家小时候

l
laobu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我母亲很节省。但是我记得那时候家里每个星期都会有至少一次有肉吃。日子我觉得过得不是特别差。
一次母亲带着我去菜市场买粉丝,我大概10岁左右吧,卖家在称粉丝,直接把粉丝放称上称,我问,怎么不拿报纸给隔一下?那卖家说,你妈妈怕压称。我爱吃粉丝。每次我拿粉丝,我都会心疼我妈妈那次。她只是尽力省钱而已,没有伤害别人。
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当然那时候大家都不富。母亲也没有克扣我,那时候流行那种白色的塑料发卡,就是一圈,像五四青年那种,母亲也买给我了,但是我不久就掰断了。母亲也没有责怪我。
我住校后,大概12-3岁吧,妈妈一次给我100元,我很好奇人民币里面有一个金线,我要抽出来,母亲不让,因为怕不能用。我不知道我脑子哪里出毛病了,偏要,记得妈妈发了脾气。后来这个钱还是用出去了。
前几天哪里看到,你这么懒是因为缺爱。今天就看到这么多缺钱的帖子。
有人说的脚本非常有道理,那种脚步就像刻在基因里一样,有记忆的。很多时候,这是好事,可以记得逝去的亲人。
m
momosun
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我母亲很节省。但是我记得那时候家里每个星期都会有至少一次有肉吃。日子我觉得过得不是特别差。
一次母亲带着我去菜市场买粉丝,我大概10岁左右吧,卖家在称粉丝,直接把粉丝放称上称,我问,怎么不拿报纸给隔一下?那卖家说,你妈妈怕压称。我爱吃粉丝。每次我拿粉丝,我都会心疼我妈妈那次。她只是尽力省钱而已,没有伤害别人。
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当然那时候大家都不富。母亲也没有克扣我,那时候流行那种白色的塑料发卡,就是一圈,像五四青年那种,母亲也买给我了,但是我不久就掰断了。母亲也没有责怪我。
我住校后,大概12-3岁吧,妈妈一次给我100元,我很好奇人民币里面有一个金线,我要抽出来,母亲不让,因为怕不能用。我不知道我脑子哪里出毛病了,偏要,记得妈妈发了脾气。后来这个钱还是用出去了。
前几天哪里看到,你这么懒是因为缺爱。今天就看到这么多缺钱的帖子。
有人说的脚本非常有道理,那种脚步就像刻在基因里一样,有记忆的。很多时候,这是好事,可以记得逝去的亲人。
laobu 发表于 2023-10-30 10:04

上周去公司的foodbar吃东西,已经涨到了一磅19.9。每次使劲省着拿也要花十五六块,还根本吃不饱。
好奇了一下那个装吃的纸盒子到底值多少钱。我把空盒子放在称上称了一下,空盒子值$1.8。不能说不占称呀。
l
laobu
上周去公司的foodbar吃东西,已经涨到了一磅19.9。每次使劲省着拿也要花十五六块,还根本吃不饱。
好奇了一下那个装吃的纸盒子到底值多少钱。我把空盒子放在称上称了一下,空盒子值$1.8。不能说不占称呀。
momosun 发表于 2023-10-30 10:08

是的。我母亲人很聪明,我以前说过是那种大智慧,被村里请去当法官那种的智慧。她做的比定是最好的,我是心疼她。
a
antiantivirus
去DC Smithsonian museum 吃午餐,自助然后称重量,那个盘子 stoneware 的,超级重。那个真的是抢钱。
h
huadragon
竟是温馨文
w
wdong
那篇省钱的写得超级好。楼主这个帖子写得也很好。不一定是钱,但是或许每个人都有这种纠结吧。有人说古代人其实是没有自我意识的,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
我昨天跟我妈聊天,她说当年特别爱加班,因为有加班费。碰到加班的时候复杂的东西都不想吃了。
b
bye2020
抽金线这个行为真的很清奇啊!
T
Temporarilycalm
去DC Smithsonian museum 吃午餐,自助然后称重量,那个盘子 stoneware 的,超级重。那个真的是抢钱。
antiantivirus 发表于 2023-10-30 10:15

DC的museum cafe至少有热食,已经很不错了
A
ArcticCat
小时候的美好也是能记忆很深刻的。 我家小时候也穷,大家都穷,但我爸妈从来不在吃的上面省钱。我们那传统上一年两次吃海蟹的季节,我妈单位会直接从海边买来,便宜卖给职工。我妈每次跟人家说,给我两个大个的,其他无所谓。然后两个大个的就给我跟我姐一人一个。小时候觉得,那个螃蟹好大,跟我脸盘子一样大的感觉。 从小练习的结果是,我俩一直是剥螃蟹能手,现在很愿意给手不灵便的爸妈剥螃蟹。
r
royalpalm
上周去公司的foodbar吃东西,已经涨到了一磅19.9。每次使劲省着拿也要花十五六块,还根本吃不饱。
好奇了一下那个装吃的纸盒子到底值多少钱。我把空盒子放在称上称了一下,空盒子值$1.8。不能说不占称呀。
momosun 发表于 2023-10-30 10:08

seriously? 19.9/lb !
m
momosun
seriously? 19.9/lb !
royalpalm 发表于 2023-10-30 10:26


已经不太舍得在公司吃午饭了。去年楼里vender machine一瓶可乐还$1.2现在已经涨到$1.7了。反正老百姓也不知道inflation真正数字是多少,大家都是盲人摸象,由得fed忽悠吧。
c
crystal22
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我母亲很节省。但是我记得那时候家里每个星期都会有至少一次有肉吃。日子我觉得过得不是特别差。
一次母亲带着我去菜市场买粉丝,我大概10岁左右吧,卖家在称粉丝,直接把粉丝放称上称,我问,怎么不拿报纸给隔一下?那卖家说,你妈妈怕压称。我爱吃粉丝。每次我拿粉丝,我都会心疼我妈妈那次。她只是尽力省钱而已,没有伤害别人。
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当然那时候大家都不富。母亲也没有克扣我,那时候流行那种白色的塑料发卡,就是一圈,像五四青年那种,母亲也买给我了,但是我不久就掰断了。母亲也没有责怪我。
我住校后,大概12-3岁吧,妈妈一次给我100元,我很好奇人民币里面有一个金线,我要抽出来,母亲不让,因为怕不能用。我不知道我脑子哪里出毛病了,偏要,记得妈妈发了脾气。后来这个钱还是用出去了。
前几天哪里看到,你这么懒是因为缺爱。今天就看到这么多缺钱的帖子。
有人说的脚本非常有道理,那种脚步就像刻在基因里一样,有记忆的。很多时候,这是好事,可以记得逝去的亲人。
laobu 发表于 2023-10-30 10:04

那个年代的人大多数都很节省,因为是计划经济,什么都要票且是定量限量的。和楼主家一样,也是一周开一次荤。毛衣都是穿了一两年小了之后,拆了再添点线织。父母也很省,尤其妈妈,去菜场买菜先走一圈,第二圈才开始挑挑拣拣,一分一厘地讲价。经常为了省车钱,拎着菜走回家。我完全没觉得这个有什么问题,相反觉得这是勤俭的美德。因为,苦的是自己,也没占别人便宜。印象深的是,如果价格一样,我妈总会去一个年纪特别大的老人那里买葱,有次我嫌又要多走两步,就问我妈价格一样为啥不在眼前这个摊子上买葱,原以为我妈说那家更新鲜,谁知我妈说,价格一样的话,就买那个老人的,让她早点卖掉可以回家。
我父母对我也很严厉,考试不好就打骂(根本也不是没考好,仅仅是没达到他们的高要求而已)。但我没觉得小时候过得多悲惨,和父母感情也很好。
觉得那两个省钱贴的楼主,我觉得她们的心理问题不是父母太省,而是缺爱。我父母也是一分一厘地省,但家里但凡最好的,他们都是先给我。我从小就没有一天断过牛奶和鸡蛋,搞到我现在压根就不喝奶。

j
jennifer111ar
温馨
虎皮猫大人
好温馨~ lz写的真好~看的我都想家了
s
shoeholic
这真是一个温馨美好的帖子。
b
buzhidao2000
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我母亲很节省。但是我记得那时候家里每个星期都会有至少一次有肉吃。日子我觉得过得不是特别差。
一次母亲带着我去菜市场买粉丝,我大概10岁左右吧,卖家在称粉丝,直接把粉丝放称上称,我问,怎么不拿报纸给隔一下?那卖家说,你妈妈怕压称。我爱吃粉丝。每次我拿粉丝,我都会心疼我妈妈那次。她只是尽力省钱而已,没有伤害别人。
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当然那时候大家都不富。母亲也没有克扣我,那时候流行那种白色的塑料发卡,就是一圈,像五四青年那种,母亲也买给我了,但是我不久就掰断了。母亲也没有责怪我。
我住校后,大概12-3岁吧,妈妈一次给我100元,我很好奇人民币里面有一个金线,我要抽出来,母亲不让,因为怕不能用。我不知道我脑子哪里出毛病了,偏要,记得妈妈发了脾气。后来这个钱还是用出去了。
前几天哪里看到,你这么懒是因为缺爱。今天就看到这么多缺钱的帖子。
有人说的脚本非常有道理,那种脚步就像刻在基因里一样,有记忆的。很多时候,这是好事,可以记得逝去的亲人。
laobu 发表于 2023-10-30 10:04

尽力省钱 同时不伤害别人 还能让孩子感觉到家庭的温暖和爱 能做到不容易,是有智慧的,还有一颗善良的心。
而能理解、感恩,能从虽然有限的物质条件中感受到父母真挚的爱。
这真是一个温馨反转的帖子(和题目相比)。
l
laobu
谢谢大家的认可。
我自己现在其实不爱花钱,但是对于我家女儿,我是愿意花钱打扮她的。90年左右,那时候很流行李宁外套,我高中班上有女孩子穿很好看。我第一次有点羡慕别人家的。上次带我闺女她去国内玩,看到一家李宁店,我们进去,我买了一双鞋,给10岁的闺女买了一件外套。她觉得很贵,我说这质量很好。在某种意义上说,我感觉自己是给小时候的我买的那件衣服。后来她非常喜欢那件衣服,几乎天天穿,直到穿到料子洗得不再笔挺,也有点小了。



T
Teatime2018
那个年代的人大多数都很节省,因为是计划经济,什么都要票且是定量限量的。和楼主家一样,也是一周开一次荤。毛衣都是穿了一两年小了之后,拆了再添点线织。父母也很省,尤其妈妈,去菜场买菜先走一圈,第二圈才开始挑挑拣拣,一分一厘地讲价。经常为了省车钱,拎着菜走回家。我完全没觉得这个有什么问题,相反觉得这是勤俭的美德。因为,苦的是自己,也没占别人便宜。印象深的是,如果价格一样,我妈总会去一个年纪特别大的老人那里买葱,有次我嫌又要多走两步,就问我妈价格一样为啥不在眼前这个摊子上买葱,原以为我妈说那家更新鲜,谁知我妈说,价格一样的话,就买那个老人的,让她早点卖掉可以回家。
我父母对我也很严厉,考试不好就打骂(根本也不是没考好,仅仅是没达到他们的高要求而已)。但我没觉得小时候过得多悲惨,和父母感情也很好。
觉得那两个省钱贴的楼主,我觉得她们的心理问题不是父母太省,而是缺爱。我父母也是一分一厘地省,但家里但凡最好的,他们都是先给我。我从小就没有一天断过牛奶和鸡蛋,搞到我现在压根就不喝奶。


crystal22 发表于 2023-10-30 10:39

看着MM的贴子,有点要落泪的感觉,是因为共鸣。70后,小时候就是这样,妈妈买菜也是要在市场里走一圈以后才开始,陪妈妈去给值夜班的爸爸送晚饭,从来都是走一站才坐车因为车票可以从1毛钱降到5分钱。小时候春游戴的小白帽也是发黄的,因为是大十岁的和五岁的哥哥们戴过的。但当时我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就是愿意和妈妈在一起,帮她拎菜。即便大了以后也只是觉得很心疼节俭的母亲,心疼她的生不逢时。 最近经常看到抱怨自己妈妈的贴子,包括我自己的女儿对我也是心有怨言。成年以后,当人接受到了足够的教育,应该有能力去adjust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情绪,记恨一个人和一件事很容易,放下很难,单纯的报怨父母自己不做努力不做调整只是为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找借口罢了。 做为一个母亲,我能说是我们也觉得很对不起,我们也是第一次做妈妈,没有经验,只是按着自己对当妈的责任的理解去做。
f
frogette
尽力省钱 同时不伤害别人 还能让孩子感觉到家庭的温暖和爱 能做到不容易,是有智慧的,还有一颗善良的心。
而能理解、感恩,能从虽然有限的物质条件中感受到父母真挚的爱。
这真是一个温馨反转的帖子(和题目相比)。
buzhidao2000 发表于 2023-10-30 11:08

总结的很好 这是一个温馨的帖子
f
fitfitfit
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父母,代沟确实是存在的
换我们本身,每隔5年就是不同的思维方式了
x
xyzgw
我也是70后,父母都是大学生,工资应该不错的,但是我兄弟姐妹四个,同时开学交学费买校服什么的,就周转困难了,另外我妈花钱真是大手大脚,隔三岔五就炖骨头汤,焖红烧肉,每天早上每个孩子保证两个鸡蛋,还拿粮票换新米。然后到月底会去找同事借钱。
我感觉有这样一个妈妈,我们这一代都比我妈会计算过日子。我妈告诉我们,我外婆经常教育她,吃不穷穿不穷,不会计划一辈子穷。所以她特别舍得在吃上花钱。而且她还爱美,浪琴表⌚,梅花表都是她告诉我们启蒙的。所以我觉得我好像骨子里是学会了怎么花钱的。只是会持家而已。比我妈收敛不少了。
我妈当年来美国半年帮我做月子,看见我留着鸡骨架炖汤,经常吃炖豆角,回去大哭不已,给家人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我在美国如何受苦, 我后来回去探亲被群嘲的尴尬的很。其实我只是嫁了个东北人,家里有真爱吃豆角的人而已。
T
The2ndLaw
尽力省钱 同时不伤害别人 还能让孩子感觉到家庭的温暖和爱 能做到不容易,是有智慧的,还有一颗善良的心。
而能理解、感恩,能从虽然有限的物质条件中感受到父母真挚的爱。
这真是一个温馨反转的帖子(和题目相比)。
buzhidao2000 发表于 2023-10-30 11:08

因为孩子最终还是看父母的爱和父母在为人处世中体现的人性光辉。比如有位层主写的妈妈会去买老人的葱。 我记得我小时候妈妈虽然会在菜场讲价,但她也会不跟老人讲价太多, 别人帮她把东西送到家的时候给额外高一点的“小费”。
如果父母省钱昏了头,利益熏心,以省钱为第一目标,孩子的感受就不一样。比如有的父母教孩子拿餐厅的餐巾,公共厕所的纸, 外带buffet的食物,全家人挨着上厕所只冲一次,每次孩子花钱哪怕是既定的学费都要抱怨很久这些只能提现精神不健康。
x
xyzgw
因为孩子最终还是看父母的爱和父母在为人处世中体现的人性光辉。比如有位层主写的妈妈会去买老人的葱。 我记得我小时候妈妈虽然会在菜场讲价,但她也会不跟老人讲价太多, 别人帮她把东西送到家的时候给额外高一点的“小费”。
如果父母省钱昏了头,利益熏心,以省钱为第一目标,孩子的感受就不一样。比如有的父母教孩子拿餐厅的餐巾,公共厕所的纸, 外带buffet的食物,全家人挨着上厕所只冲一次,每次孩子花钱哪怕是既定的学费都要抱怨很久这些只能提现精神不健康。
The2ndLaw 发表于 2023-10-30 12:16

这还真是。我记得小时候有要饭的上门,我妈都给吃的,有一次她回来找东西,我们问她找啥,她说看见桥底下有要饭的小孩子,大冬天的,想找我们的旧棉袄送过去。这些事情的确能带动孩子内心那种善良的悲天悯人的正确三观的。
a
amberhoho
孩子不傻呀,有的父母省吃俭用但是时刻想着孩子,给孩子最好的,有爱的表达孩子体会得到。有的父母就是葛朗台,拿金钱拿捏孩子、用节省绑架孩子。这样的当然伤害最多。
n
nickbear
看着MM的贴子,有点要落泪的感觉,是因为共鸣。70后,小时候就是这样,妈妈买菜也是要在市场里走一圈以后才开始,陪妈妈去给值夜班的爸爸送晚饭,从来都是走一站才坐车因为车票可以从1毛钱降到5分钱。小时候春游戴的小白帽也是发黄的,因为是大十岁的和五岁的哥哥们戴过的。但当时我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就是愿意和妈妈在一起,帮她拎菜。即便大了以后也只是觉得很心疼节俭的母亲,心疼她的生不逢时。 最近经常看到抱怨自己妈妈的贴子,包括我自己的女儿对我也是心有怨言。成年以后,当人接受到了足够的教育,应该有能力去adjust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情绪,记恨一个人和一件事很容易,放下很难,单纯的报怨父母自己不做努力不做调整只是为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找借口罢了。 做为一个母亲,我能说是我们也觉得很对不起,我们也是第一次做妈妈,没有经验,只是按着自己对当妈的责任的理解去做。

Teatime2018 发表于 2023-10-30 11:42

同款共鸣,老一辈人成长环境不一样,花钱理念就是极端节省,和收入水平关系不大 我家正常家境,不富裕但是肯定不是缺衣少穿的那种,但是我爸节省到了一般人觉得离谱的地步 买便宜菜,坐便宜车,穿旧衣服这些都是我的童年记忆 我爸为了把便宜菜可以几个菜场逛两小时,到关门的时候买人家扒堆的菜 到现在也经常是这样,出门去餐馆说不饿不用点他的,然后回头啃自己带的面包 出门玩有门票的地方就不去
M
Momo99
每次看帖子都觉得有意思。。同是70年代生人,并没有父母太节俭的记忆。因为我家是在农村的学校里(后来在县城的学校)长大的。父母不需要坐公交车上下班,住在学校宿舍。 当时虽然物质很贫瘠,但是大家都一一个样,然后和农民比我们的经济条件又好很多。 我们南方的农村吃的农副食品很丰富。要说遗憾就是零食实在是少了点。第一次吃到巧克力简直惊为天人。 青菜我们是自己种的,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我家还有养鸡。应该也有鸡蛋收的。平常我看我妈就是去买猪肉。虽然没有能吃到饱,但是营养是不缺的。我课间操有时还能跑回家吃个水浦蛋。放糖的那种。甜甜的。真是美好的回忆。 小时候还有一个印象深刻的事是没有办法一直穿裙子。裙子要等到六一过后才能穿。等待的时候真心的着急。我小时候真是个爱美的小姑娘。
M
Momo99
所以父母的习惯真的很重要。我们的小时候肯定也是物质贫乏,但是父母能够给孩子一种富足感,我五年级的同桌后来告诉我我有段时间还每天带个馒头给他吃。因为他吃不饱。 看来我当时至少能吃饱饭。。 不过我现在孩子能学两个乐器,能用很好的钢琴。很好的长笛。这一点我很羡慕。我们小时候这是肯定没有这个条件了。当时的能买到的最贵的钢琴,估计音色也不能和雅马哈相比。
o
ostrakon
我父母也是节省,但他们给了我能给的最好的。我现在希望他们别那么省,对自己好一些。 我们孩子肯定比我们条件好,但说起懂事,他们不如我们。
w
whatfor
我爸妈也很省,但是我爸妈从来不沾人家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