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Z, 非常非常推荐你一本书: Adult Children of Emotionally Immature Parents: How to Heal from Distant, Rejecting, or Self-Involved Parents https://www.amazon.com/Adult-Children-Emotionally-Immature-Parents/dp/1626251703 希望对你有帮助
LZ, 非常非常推荐你一本书: Adult Children of Emotionally Immature Parents: How to Heal from Distant, Rejecting, or Self-Involved Parents https://www.amazon.com/Adult-Children-Emotionally-Immature-Parents/dp/1626251703 希望对你有帮助
Zephyr123 发表于 2023-10-30 10:31
我没看过这本书,谢谢推荐。刚google了一下,找到了一个LINDSAY GIBSON, PSY.D.的网站 http://www.lindsaygibsonpsyd.com/ http://www.lindsaygibsonpsyd.com/books.html “Your True Self is Worth Seeking Read about how to live your possible best life”
楼主, 先抱抱你。看的我太心疼了。 我小时候也有过感受不被爱(够)的经历,隐隐能感同深受你的感觉,但不是完全。我性子烈,小时候是有抗争的,但是我爸很强势,我肯定还是弱者。 去教会吧,认识到神爱你。 现在的我已经和过去说再见,并且现在也和我父母关系不错。我的几个心得: 不是你(我)的错。他们那个时代的人不懂爱,或者说是他们不懂为人父母。 他们那样,某一部分也是时代/周围的环境的影响。他们自己没有得到过真正的爱,所以也给不出爱。没有的人,如何让他给?这样想,我就原谅他们了。 我因为伤的没有那么深,和父母的关系好了很多。而且意识到自己已经从之前那个一直想要得到认可的弱小孩子,变成了现在的中流砥柱,爸妈现在要依靠我。而我已经得到了很多爱(包括从神而来的爱),我可以给出去(虽然是有保留)。 如果你还是很受伤,可以试着为自己和父母祷告。不用纠结马上解开这个结,让神来做工。去教会吧。
我小的时候父母在饭桌上几乎每次都说,不许剩饭,不管做多做少,我都会让自己多吃一些。而且如果吃光一盘菜感觉很有成就,父母也会很开心。后来就内化成自己的脚本,自动的,吃完饭就有冲动要把盘子里剩的一点都吃掉。哪怕自己很不舒服了。
后来成年离家自己做饭,还减肥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这个举动很得不偿失,停掉了习惯。最近爸妈一起住,他们有的时候做饭多,依然会命令我必须吃完。我发火了几次。收效甚微,他们虽不会再命令我,不过依然会在饭后唠叨这菜到了多可惜。
我突然意识到,父母也在活成一个被他们上一代写好的脚本。那就是不能浪费粮食。他们自己也是可悲人,困于脚本不得释放。
你现在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很棒,只要是孩子,没有不被父母塑造潜意识的。不要那么苛责自己。脚本能写进去,就可以被重新再写一次。这次,由你自己来定义。
确实没必要啊。。。
我后来和老公抱怨我儿子:吃不了就不要买一杯,和妹妹share一杯不好吗? 我老公和我说不能这样苛责儿子,又不是多少钱的事,因为长久以往以后他会变成一个扣扣搜搜的人,无法再和别人交朋友。
看楼主这样,真的以后我要注意,小钱就不要太计较了,我原生家庭确实小时候比较苦,父母知识分子就赚那份工资要应付生活开支,要养我奶奶,所以我爸对价格比较敏感,对我花钱也会审查,经常点评我买的不实惠,所以养成我特别喜欢deal的心理,有时不需要也会因为deal买。
今天方知真可能是我爸对花钱的态度影响了我,今后我一定要注意,对我孩子们不能再这样了。我老公家庭富裕,他对钱的态度确实放得开,他经常说钱能解决的都不是事儿!
这是我爸每天干的事,他天天没事干找点deal,我非常理解。我对买菜找deal已经不愿意了,省的太少,但买个外卖,出去吃,或买个大件,还是很有耐心找deal的。
对,是有-越花越有的说法
正解!别的劝人的话都没用
一时改不了,也不要自责。
原因:原生家庭太穷了;父母不是很宠孩子;天生懂事/听话,所以内化更深。就是命,每一条都不是自己能选择的。
不要自责了,如果觉得有焦虑了,就去看看心理医生——哎,估计你还舍不得花这个钱。
楼上网友建议的好,去听听书。另外,让配偶花钱,你不要在旁边干涉配偶。
也可以算吧,就是在你父母眼中花钱没有回报的东西。多花花这种钱,花多了也许就不心疼花别的钱了。其实花不花钱,省不省钱都无所谓。重要的是自洽。就是你不为了自己的行为而不高兴。有人省了好多钱高兴,也不在乎别人买什么奢侈品,自己省吃俭用的也不会羡慕别人,就是自洽。自己爱花钱,月光也不羡慕别人存款投资好多也是自洽。就是自己怎么高兴怎么来。你现在是你对你的行为不满意,希望你找到你自己舒服的方式。不管你爸妈或是别人怎么说你,怎么看你,你自己心安就行。祝福🙏
瞧,这就是比较自我的性格,做父母的头疼,但小孩自身反而能争取到东西。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原生乖孩子,其实就是对父母好,对自己不好。
都是命。
放肆一次,花个痛快,也许能改变你的惯性。 其实很多人都被原生家庭影响吧。上一代的人真的太节省了。咱们是新一代的,不需要和他们一样。勇敢走出第一步吧。买件自己喜欢的,不管价钱。你不会因此而破产的。
前些年还是学生的时候很心疼钱,后来工作了收入上升得越多越不在意了,但是也不会挥霍不理智消费。
但是最近我爸妈来美国一趟我发现他们心里还是念叨着钱钱钱的事,这个菜多少钱,哪个菜多少钱,我一开始也有些反感,但是后来也respect 和embrace,虽然不缺钱但是就尊重他们的习惯,因为这是他们care的东西,尊重他们care的东西会给他们很大的满足感。
学会爱自己,听自己的内心的声音,和自己和解,努力做到与这些保持距离。
看的好心疼楼主。 代际创伤的确常常让人感觉无处躲藏,特别是当面对的是自己的父母之时。可是,幸运的是 楼主自己已经意识到了问题所在而且愿意求助,那么,你的问题“我真的一辈子都要活在他们的阴影下吗?” 的答案就很清楚了。相信自己真心想去寻找答案,就一定能找到,至少方向对了。相信自己一定会慢慢好起来的,而且相信你的父母自己也不愿意这个样子,只是他们没有你这么幸运而已。
我没看过这本书,谢谢推荐。刚google了一下,找到了一个LINDSAY GIBSON, PSY.D.的网站
http://www.lindsaygibsonpsyd.com/
http://www.lindsaygibsonpsyd.com/books.html
“Your True Self is Worth Seeking Read about how to live your possible best life”
专业心理医生的费用估计让她病情加重。
前面回复了,可能淹没了你没看的到
我现在已经不汇报了。我父母当年都四十五十岁了还事事向我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汇报。我的叔叔伯伯也是,工作调动去更好的地方,不同意就不去。他们当时都四十多了。我至少早了十年,算是进步吧。
其实说到事事汇报,以前我三十岁之前甚至看牙医都要汇报,我妈还提了和牙医相反的意见(她不是牙医也不是医生),最后我还是听了牙医的,把牙补了,还有谈恋爱,一开始没告诉她,她非常难过还哭了。现在想起来我当时实在太傻,真的说太多了。只是当初觉得必须汇报。不汇报就是藏着有隐瞒,不诚实,没良心。也就是她们看我必须是透明的。
现在想起来意识到我父母就是他们长辈的傀儡似的。长辈让他们怎么活就怎么活。说一结婚立马要生孩子,就生,当初计划生育公职不能二胎长辈说打就打。当初很多人南下创业打工,长辈不让他们去需要在身边留着养老就留
是的。以前很傻,太老实了。赚多少花多少都是100%如实告诉他们。我最近和以后都不会这样了。我要是不那么老实也不会吃那么多亏。但是他们从小也并没有教我么不老实,毕竟从他们的利益来讲,老实的孩子更好控制。控制型父母最喜欢的就是老实,没什么心眼的孩子。几块钱都不贪的那种。这种人到了社会上特别吃亏。但是我父母不在乎我吃亏。因为我一旦学会了防着外人,那我也学会了防着他们。这样我的"秘密和隐私" 他们就知道不了了。我以前真的凡事事无巨细汇报。
而我又是女的,老实,心软,好控制都集齐了。他们经常说我心软,善良。偶尔也说我是白眼狼,不知道感恩。就是两边横跳。我就和薛定鄂似的,在她口中一会儿小棉袄+ 优秀 + 善良,一会儿白眼狼+ 把他们利用完抛弃。
比如说我帮儿子买的他游泳俱乐部的spirit wear,也要几十美金了,但是俱乐部始终忘记给我们,已经过去快一年了,我前前后后想到的时候就发邮件也快发了有十封邮件了,我也是很自责,早知道不在俱乐部买了,去我们local的店能打八折还能当场拿到,当时就是为了支持俱乐部,结果还弄得这么不开心,花进去这么多时间和心情。我现在决定let go了,就当从来没发生过这件事,就当丢了那笔钱,或者是拿到衣服但被我儿子弄丢了。
你要允许自己犯错。在自己的预算里,在自己的人生里,留下犯错的空间和预算,这是理所应当的。
我不想和他们反洗脑了。拯救他们不是我的主要课题了。他们爱咋咋吧。
对。感觉我们这样父母很喜欢把我们当成自己养的宠物或者游戏里面的马甲。不管我多大,多老了都想操控一下过过游戏瘾。
那可能mm是比较顺从的那种?或者父母比较有控制欲?
那还是父母太爱控制了?是有弟弟妹妹吗? 我赚多少花多少也都跟爸妈说的,涨工资都是第一时间通知,他们听到会很开心,哪怕钱不到他们口袋也可以云开心。
没有。我是唯一的孩子。我父母都是公职,那时候已经计划生育了。所以只有我一个。我赚钱或者奖金或者吃好东西的话我妈如果不带上我妈,她会不开心。(类似吹狗哨那样吧)。我自己好,她开心70%但是还是有悲伤,但是我要是带上她,她开心120%。她总是想让我拯救带她过上好日子。但是她自己日子也不差。但是这种心理是我不可承受之重。极端一点就是杨元元。她没有杨元元的妈极端。但是当一个夫妻关系不好然后等你扮演骑士拯救她的女儿非常累。
一是要和原生家庭彻底切割几年,忘记他们对你的控制,二是去看心理医生,三是和你老公商量好,该花钱就尽管花,带着你一起花,给你买奢侈品,从心理上脱敏。人的大脑发育虽然大部分在小时候完成了,但是一直到成年都有可塑性。坚持这种脱敏训练,楼主的大脑能够自我修复。虽然可能还是不能像正常人一样,但是至少不会恶化。否则这种偏执狂/强迫症倾向年纪大了以后很容易变成其他大脑病变
另外你父母对金钱的观念是完全错误的。不想后半辈子继续被影响,不要和他们提任何有关购物和花钱的事情。
我能理解lz。 我的建议就是不用每件事和他们分享。找deal的乐趣也是不错的,自己开心就行。另外就是自己多赚钱。
这是一个好贴,华人程度不同都爱省钱,为啥?lz自我反省很深入,表达能力也非常不错,最难得的是非常诚实,即使带着马甲,把自己内心的丑陋荒谬完全展现出来也是很痛苦的。钱最根本的问题是安全感,我看到我自己长辈也是被贫穷的灵捆绑,完全不是缺不缺钱的问题,还有家族对子女的的掌控… 值得多想想
看到这段,发现我妈跟你妈好像!从小也是被教育,好东西要先敬她。等我挣钱了,我妈默认应该由她决定怎么支配。我花钱给她买东西,她就很开心,我花钱在自己身上她就开始阴阳怪气。
我走出来的办法就是跟原生家庭切割
告诉自己一定要让自己开心 无论他们做什么 说什么的 全当放屁
你要是看重父母的想法 那么就会一直焦虑下去 因为你是满足不了他们的 而且活着的意义不是让父母满意 而是让自己满意
另外,从小被夸懂事,朴素,明明家境还可以,可是只有俩套校服,衣服鞋子破洞了继续穿。被教育那些穿得好的都是妖艳贱货。偷偷买了几件衣服,等我妈来之前都要藏起来。甚至做过噩梦,我妈突然要来了,我衣服没藏! 但是无法和解的是,我工作以后给我妈买衣服,护肤品,她也看不上便宜的。
谢谢你夸我写的诚实。我感觉说出来之后面对自己的这一面之后心里轻松不少。
我的父母也是控制狂,每天多少钱多少钱。本质上就是他们也是从小缺爱,又不懂得反思。我们不一样,我们让这些负能量截止到此。
楼主应该是天生顺从的,反骨的长大后会报复性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