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虽然没有楼主这么严重,但是因为有一位节俭到极致的妈妈,belive it or not,所以心态是一模一样,非常理解楼主说自己不值得好东西的那种忐忑,买房子也犯了一模一样的失误。其实我父母在我小时候那个年代算是非常富有的。我妈前几年来看到我五六岁的孩子厕所手纸用得多,嫌浪费,非常生气地跟我说她的财产宁愿分给我姨,也不愿意给我让孩子们这么浪费。现在我妈想过来玩,我就非常抵触,怕有这么苛刻标准的人在不停judge你。
你这个得找专业的心理医生看了!they have solution, this is brain wire cycle, I heard of a girl afraid spider, since she was biting by it when she was young, doctor treated her with some method, you desperate need help
如果剩下多了没人要可以拿走,要是都扔垃圾桶了正常情况不会再去捡回来吃。
他们问你可以不告诉啊,或者说记不得了。
天!这是亲生父母吗?不一起睡也没必要打你巴掌啊。
我也有点这种怕花钱、抠门的心态,程度比较轻。买东西都要把价格比来比去,想找到性价比最高的,钱花出去了也会想是不是亏了。不过幸好都是当时纠结,每次花完不久就会丢到脑后。但是因为经常会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有时候会难受,会鄙视自己。而且你说得对,我们这种人,经常是捡了芝麻丢西瓜,小钱上看似精明,大钱上其实很糊涂。
我父母人很好,他们自己节俭,但是从来不指责我花钱。我感觉可能主要还是从小经济条件一般,成年以后也算不上有钱,基本就是有份还可以的工作,吃穿不愁。
多开解自己,想想人活这辈子也就这么几十年,按正常花,不太奢侈的生活,最后也多花不了多少。
非常理解同情你。祝福咱们都努力克服心病,过上舒心的日子。
Bright side是,你的行为上的问题很明确,很容易确认,原因也比较明显,很可能一点行为上的引导就会有效果。慢慢深入了,再靠一层层的推荐找更专业的帮助,那时候你对花钱可能就已经稍微自如点儿了。妹子好运!
是的。我现在已经不汇报了。我父母当年都四十五十岁了还事事向我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汇报。我的叔叔伯伯也是,工作调动去更好的地方,不同意就不去。他们当时都四十多了。我至少早了十年,算是进步吧。
其实说到事事汇报,以前我三十岁之前甚至看牙医都要汇报,我妈还提了和牙医相反的意见(她不是牙医也不是医生),最后我还是听了牙医的,把牙补了,还有谈恋爱,一开始没告诉她,她非常难过还哭了。现在想起来我当时实在太傻,真的说太多了。只是当初觉得必须汇报。不汇报就是藏着有隐瞒,不诚实,没良心。也就是她们看我必须是透明的。
现在想起来意识到我父母就是他们长辈的傀儡似的。长辈让他们怎么活就怎么活。说一结婚立马要生孩子,就生,当初计划生育公职不能二胎长辈说打就打。当初很多人南下创业打工,长辈不让他们去需要在身边留着养老就留
2,停止跟你父母谈及任何钱财的事情。如果你们之间没有其他任何轻松的话题,那就直面尴尬。
我买的都是必需品。比如菜板用坏了,或者凉鞋带子断了之类的。
莫名被种草了dyson
没有。他们是基层,死工资,过去几十年国内飞速发展,发财机会都错过了。
家里对你太苛刻了,你已经独立了,还要拿他们的尺子来量自己
那把尺子叫勤俭节约,因为他们无法开源,只好节流。这在过去是必须的,但是已经 OUTDATED.. 明白理智上你也这么告诉自己,但是无法跳出来 这也是中毒的一种表现。。也许找找如何戒断的文章来看看
你分析的比我自己认识到的更深刻一些。让我父母开心是一件非常非常难的事情。而开心,还是不开心 基本都和钱有关系。
印象很深的就是每次我爸要是赚了外快信封里面装钱给我妈她就会很开心。没有外快的时候我妈就会骂我爸 "不是个男人! 不配成家! 不配有孩子! 残废! " 类似的话。
因为他们不想陪我睡。不打巴掌我就哭着不走。他们上了一天班要在客厅泡脚看电视, 我哭他们没法看电视。那个年代60后父母就随便生孩子,怕别人说他们不能生说闲话吧。生了也不喜欢养。陪睡嫌麻烦。所以我以前帖子里面才说和爷爷奶奶在一起最幸福。我奶天天陪我睡。还让我紧紧抓着她。
我也不理解,很多父母都是嫌这个贵嫌那个贵,啥都不跟他们说不就行了。你这么大年纪了,还啥事都汇报?
这个建议非常有用
如果能很好的对待别人 对待自己以同一个标准就好啦
好在已经意识到问题了 这已经是很好的一步了
可是很多人就是以省钱为乐啊, 找deal最开心。
这个例子中,钱其实只是一个表象,实质上是楼主期望别人,尤其是父母的肯定,“就为了父母无意中夸我一次懂事,省钱”,“我就像一只狗捡到了球一样,可怜又可悲的等着他们夸我这条不再年轻的老狗一句,好狗,会省钱,会持家!” 首先,作为成年人的你,完完全全有能力肯定自己的价值,欣赏自己的独一无二,坚信自己已经足够好了,不需要与任何人比较,你自己就已经足够好了。我希望,当你读到这几句话后,稍稍停顿一下,举几个例子给自己,说明自己已经足够好了。第二,当你成年以后,还希望从父母那里拿肯定时,其实你一定会失望的。如果他们有足够的智慧,他们早就给你了。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智慧,他们在你小时候,就没有给你充分的无条件的肯定;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智慧,他们对于自己也没有足够的肯定和和接纳,他们也像你一样,企图从别人那里得到被肯定,被接纳与被赋予价值。从这个角度说,他们也是可怜人。 第三,当你自己无条件接受自己以后,你发现自己是那么可爱,那么有价值,那么与众不同,当你自己满足了自己的需求,你不但不再期盼父母来肯定你,你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们的需求,并且愿意去满足他们的需求。 所以,先无条件地爱自己吧。
我!每周的超市flyer我都找deal,每次看到我爱吃的几种葡萄on sale,娃喜欢的有机奶on sale,coke on sale,还有超市免费送会员的小商品,每次都兴奋的不得了,特别开心!抱歉拉了很多华人有钱姐姐的后腿,丢人了。
我觉得你爸妈也挺可怜的,变成这样也是无奈的,草民生活实在太艰难。 你要认识到,他们的艰难不是你的错。你父母是被虐待而无能为力的普通人。你不要做和他们一样的人。你要好好活!
有省干嘛不省,乱花钱还不是肥了那些资本家?
我也是父母一手节俭影响长大的, 而且真的经历过特别困难的时段, 每分钱都恨不得掰两半花。 第一次是上大学, 外地我家每个月给20块, 北大是饭券制, 每个月先扣去14.5元, 女孩子还有除了吃饭还有生理花费洗发膏之类, 不精打细算就真不够;除了必须的课本连买书都得算计半天。 好在第二年学校改饭票制了,我父母也进京了, 尽管没房住在招待所, 但每星期可以去打秋风, 然后再带点回校, 这样饭费可以压缩到10元, 就富裕多了。 其实我父母比同龄人工资高2级,基本没有父母负担, 家里只有我一个孩子。 第二次是来美国, 本来就几个月的出差, 钱很少还想带回去买大件, 也过得辛苦。因为美国省下十刀二十刀就是国内一个月的工资了。 这次是怨不得别人了, 自找的。
后来就好多了。在大钱上花得都挺明智的。 小钱上花了冤枉钱就当付学费, 不会纠结很多; 捡了便宜会高兴一下, 也不值得高兴很久。 该花的花就是了, 因为以现在的经济条件,不会再过以前过的苦日子了。
我有一个朋友跟你一模一样,她家还特别富裕,会赚钱的爸爸还算正常,但是工作一般的妈妈就特别节俭,女权意识很重,觉得老公赚的多但不属于自己的,自己只是一份普通薪水,就特别抠,抠到老公经常跟她吵架,还影响到了女儿。她的口头禅是我那么节俭,还不是为了这个家?我的这个朋友照理说家境好,人漂亮也聪慧,应该生活得很好,但是被母亲影响,觉得自己不配好东西,找了一个老公,一直倒贴,一开始老公还给她生日买花买礼物,她就觉得浪费钱,硬生生地把自己变成了实惠型的大妈。人生格局完全变了,其实钱比谁都多,但特别寒酸,为什么要活成这样
这种是正面的例子。 楼主如果经常这样小小高兴一下, 少纠结花了冤枉钱,生活就美好了。
你现在能意识到这些已经很好了。下次狠下心原价买自己特别喜欢的东西,几次以后你的想法可能会有改观。
这也是个办法。当父母意识到他们鞭长莫及以后,慢慢也就不控制了。自由需要抗争得来!
你太在意你父母对你的态度了。他们不应是你对你自己价值的唯一标准。还好,你已经意识到了,找心理医生,对症下“药”吧。
在理,楼主MM,你要听
"challenge父母,故意拿钱在他们面前打水漂玩那种,而且要向父母证明,他们的生活方式很失败。有些爱骂自己爹妈穷鬼的都是这种,并不一定是不孝顺啥的,而是必须得有一个看不上原生家庭,跟他们切割的态度。如果自己心理上总是想讨好,是完成不了这方案的,因为很少有外人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会介入跟小孩说,你爹妈是一对只会让小孩省钱的废物.........这种都要靠小孩在比较和社会经验中自己去领悟。"
我和他们已经很多年不生活在一起,以后也不打算生活在一起。这种证明他们是错的其实还是赌气。我早就不在赌气的阶段了。我现在除了必要的话之外和他们其他一句都不想说。
令人感慨的人生啊
那你可别再错过了
Colehann 70美金鞋子的事和50块钱外卖4个菜的事其实都是大概5,6 年前的事了。显然最近需要频频给家里置办东西又trigger 了我,让我回到过去那个不好的自己。
大家说得对,底层可能不是钱的问题。而是精神控制。我越节省,留给我父母的钱就越多,因为在他们眼中我的钱也是他们的钱。他们的钱是我的钱(其实根本不是,他们总是吊着胡萝卜,我不想和他们有任何金钱往来。我就算有困难这边借10%利率贷款也不会求他们
经过从小多年的驯化,她知道我为人老实,憨厚,自尊低,不会撒谎。所以就使劲pua我。我之所以不敢生活的好,是因为觉得没有给她提供同等的生活条件。可是我没办法让她在国内住上和我在美国一模一样的房子。国内别墅是天价。她小时候一岁就把我甩给老人,我回她身边后连陪睡都作不到都每天打我巴掌。我真的不欠她的。她是我妈,我不是她妈。她总是身份颠倒一样。尤其是五十岁以后。我在美国这边什么,比如鸡汤,或者牛肉,她也要吃到,我就要在河马生鲜上面买。我不是她老公,代替不了她老公。每天揣摩心思太累了。我也不再爱她了。要是我是个男的也不需要这样受她精神压榨。前几天发我的照片说想我,我没有回复。小时候我在身边的时候她并没有多想我。我不想再当小棉袄了。这个词让我恶心反胃
原生家庭没法选, 但是成年以后自己要什么样的生活自己可以决定的。
我也认识在花钱方式上和LZ差不多的人,基本上就是除了房租和grocery bill什么的就没有别的花销。 好处就是攒钱特别多投资可能也不少,而且他自己很enjoy 这种生活方式。 所以LZ如果自己很坦然的话就每天看看存折乐呵乐呵, 不开心的话就去看看心理医生吧。
也是也不是吧。 原生家庭经济状况不好, 所以大人小孩花钱都紧张。 但是很多小孩长大后自己挣钱了能grow out of it. LZ这样可能从小就比较乖, 取悦父母习惯了,长大以后脑子里还是有根弦时时提醒自己要省钱让父母高兴。 就像她自己说的, internalize it 了。
证明父母很失败是一个行为,父母承认很失败是一个结果。你的父母是不会承认失败的,但是你会在证明他们是loser的过程中把你内化的loser部分剥离出去。 专业的原生家庭疗愈有一部分就是让子女写信或者直接跟父母对线,但不寄希望于真的改变对方,因为自恋者那种是不能改变的。 你所谓的赌气没有意义,只说明你不敢剥离你内化的父母部分,所以要找理由justify你的懦弱。结果就是你内心仍然求得父母认同,进入你自称的老狗阶段。
我同事们有什么事情的时候大家凑gift card这种, 算吗?
楼主小时候被类似于熬鹰训犬的方式养过,被父母调教了讨好型人格。
70美元买双鞋正常,为何实施要和父母说,你是成年人,自己的钱自己说了算
我背包也是可汗牌的耶
貧下中留的標配啊
皮帶剛好是 coach 馬車夫之戀啊
是這樣 不能只看 P
要看 CP 特別是 CT/P t 是時間大神
價值乘以可用時間 除以價格 這 才是大錢覺迷路啊.....
我觉着,第一步,就是在你觉得心里不舒服的时候,不要跟父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