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lz挺好,有钱不给孩子花扣扣搜搜教育他要节省那种是我奶奶对我爸爸和姑姑的方法🤣🤣,然后这俩娃就对他们自己的娃特别大方,要弥补小时候的自己一样。 frankingcn2 发表于 2023-10-26 12:15
见识什么倒是其次了。我比较担心的是,这边小学中学老师都温柔好说话,学的东西不难,作业少,考试简单,孩子说好听比较自信,但是可能更容易躺平,没有多少冲劲,没有远大目标。而我们移民虽然物质条件给他们提供得也很好了,但是又没有多少社会资源。本土人躺平还是社会资源比我们丰富。 hawk 发表于 2023-10-26 12:06
人性如此,得不到的才想要,孩子对物质没有欲望还是挺让人烦恼的,健康的物质欲望是一个很重要的source of motivation Temporarilycalm 发表于 2023-10-26 12:32
孩子小时候最花钱的不是教育么?各种私校兴趣班私教,月供能追上房子按揭。其他什么衣服玩具吃喝玩乐那都是小钱了 sakura_wind 发表于 2023-10-26 12:30
这个不至于,我们出去玩,大部分是因为我自己想玩,一并把孩子带上,不是为了给孩子所谓开眼界才出去。 saynomore 发表于 2023-10-26 12:00
同意,跟日常生活baseline有差距,才有可能产生幸福的感觉,要是平时的生活水准维持得很高,相当于提高到了幸福的门槛, 因为不是生活水平高就能一直体会幸福,而是要在现有水平上再加上差距才能感到幸福。 果酱罐子 发表于 2023-10-26 13:26
我对于“见识”“眼界”这些词一直很疑惑 出门玩并不能增长见识眼界,因为决定见识眼界的是日常生活里发生的事情 而且出门玩,不能就是出门玩吗 whatever. 发表于 2023-10-26 13:42
建议楼主学习一下neuroplasticity。小时候出去玩开阔视野,对大脑的塑造你看不到但是影响深远。但是出去玩不一定要豪华游住高级酒店,穷玩也可以很开心而且以后再提高舒适度会更appreciate。很多时候出去玩住好酒店是为了大人自己舒服,与是否给小孩好的物质条件无关。 Ethangirl 发表于 2023-10-26 14:24
有朋友家的孩子,从小物质上很优厚,因为上私校,周围同学用的玩的都是比较高档的。实际他们家庭收入只是一般的中产,除了存满401k,基本月光。现在孩子高中刚学了车,要家长买新车给她开。朋友有点不乐意,觉得孩子一点不为家里考虑,只顾自己。感觉孩子小时候还是要教育的,不要对钱没啥概念。 Timedreams 发表于 2023-10-26 13:40
我要孩子早,他小的时候我们都年轻,没有太多钱,又不肯亏欠孩子,所以物质上都撑着给娃最好的。当时年轻胆子大一分钱401也不存,外加折腾各种信用卡薅羊毛满世界旅游,住好酒店租好区大房子,反正别家孩子该有的我们家都不能少。 最后发现,在我们中年收入上来以后,买了大房子孩子也没啥特别兴奋,有钱不需要薅羊毛可以随便出去玩了,孩子因为小时候玩过了所以并不是很有兴趣,见识也并没有因为去过很多地方而变多,还不如在家看书多的娃。对去好餐馆吃饭毫不在意,填饱肚子拉倒。孩子唯一在意的就是长途旅行的商务舱,因为那个小时候真没钱坐。 再来一遍我会选择没钱周边玩玩得了,世界那么大留给娃长大以后自己去探索,感觉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被我们给毁了。 Naku 发表于 2023-10-26 11:58
你说的大房好餐馆娃不impressed, 只有商务舱在乎,这些和好奇心有啥关系?如果你娃住了大房上个好餐馆就跟商务舱一样激动,那就是有好奇心了? Cybercat 发表于 2023-10-27 08:23
其实反而是因为父母太在意物质了,孩子反而没有理解旅行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和坐不坐商务舱是完全没有关系的。 很多地方我们都是一去再去,每次都有新的感受,新的心境和体验,没觉得走的地方多了就失去兴趣了。 bellamia 发表于 2023-10-27 08:30
回复 27楼feemy的帖子 没错,我认识的一个人,小时候家境富裕,父母宠爱,父母因为工作原因在不同省份住过,他本人年轻时也到处旅游过,可谓行万里路。表面看似乎是个见过世面的人,然而实际上心胸狭隘,眼界见识低微,工作上各种不顺利。对比他的一个同事,从小农村长大,据说8岁前都没穿上过鞋,但做事为人有气度有胆识,工作上很有成就。 ChiHuaH 发表于 2023-10-27 08:07
我们一代移民好像常常担心孩子没有冲劲儿,二代又觉得一代不懂smell the roses。 我们当年拼是不得已,造成很多人真的缺乏幸福能力, 有些人只有达到某个目标(升值之类)的时刻才感到幸福感,有些人甚至需要在攀比中找幸福感。 我们当年那么拼,不也是为了下一代不需要像我们一样焦虑吗? Cdrama 发表于 2023-10-26 12:30
现在对吃喝游乐不在乎,不就是因为小时候的见多识广吗! 这个就很难得 尜尕 发表于 2023-10-26 15:46
对,会适得其反。我爸妈小时候有点克扣我的玩具,导致我自己当妈以后爆发了,现在在往回收也很痛苦
我们一代移民好像常常担心孩子没有冲劲儿,二代又觉得一代不懂smell the roses。 我们当年拼是不得已,造成很多人真的缺乏幸福能力, 有些人只有达到某个目标(升值之类)的时刻才感到幸福感,有些人甚至需要在攀比中找幸福感。
我们当年那么拼,不也是为了下一代不需要像我们一样焦虑吗?
就是这个意思
你这种娃见过世面反而是好事,我小时老是跟有钱孩子坐同桌,看她吃好的穿好的,心里可难受了。倒是现在长大老是对贵价的东西很渴望,当然好处是增强了积极奋斗的动力和决心,我娃比她娃社会阶层高的不是一点半点。唉,不知道咋说,是好还是坏,但是我受的罪比她多多了。。。。。。。。
这里讲的是孩子能感受到的物质条件,跟花销没关。
哈哈,我跟你的想法一样一样的
非常同意,可惜悟出来的太晚了……
出门玩并不能增长见识眼界,因为决定见识眼界的是日常生活里发生的事情
而且出门玩,不能就是出门玩吗
什么物质不物质倒是其次,哪个爸妈不是尽自己最大能力让小孩快乐成长.
我觉得见识这个东西,还是要看个人的悟性,也就是有没有慧根。面对同样的人群,经历同样的事情,每个人的感悟都不一样。并不是把头发剃了住到和尚庙里天天念经,就都能够成为得道高僧。
有的人不管经历多少都不会长进,甚至总在同一个地方摔跟头,吃了多少堑都不长智。有的人看着别人的经历自己都能长智慧,别人吃一堑他长一智。
要说出门玩这件事,有些人看到不同的风土人情,会对社会对人生有很多感悟,有的人就是傻看,不知道看了啥。
倒不是想overstate旅行的好处,但是见多是一定识广的。
本土资源这方面是真的。几代下来人际关系还是不一样
Toxic的老式家长想法,非要把娃整出个焦虑症才放心。 说真的智力和性格包括上进心这些主要是天生的,鸡娃短期可能有效,长期来说还是宽松的环境对人的精神健康生活幸福度更好
其实老师nice和教的好要求高并不矛盾,我们3,4年级两个老师都是不笑不说话那种,当然要求高相对严格的老师我们so far遇到过3个,1,2和5年级,都是超级好的老师,所谓严格在我看也不过是负责任而已,但是有的家长就是会抱怨,嫌老师太严格,没办法这一代家长就已经是snow flakes了。
这种中产去挤富人的圈子是最要不得的。反而是富豪家里的孩子,比较懂事的根本不会要求好车,什么都无所谓,给辆车就很感恩。我身边有老美大富豪的孩子,穿着国内产的A货POLO,开二手普通旧车超级低调。
"见识也并没有因为去过很多地方而变多,还不如在家看书多的娃"。---
为啥你希望孩子看到大房子就兴奋呢?平稳的处变不惊不好吗。 是不是你自己潜意识里希望从孩子那里得到认可
没错,我认识的一个人,小时候家境富裕,父母宠爱,父母因为工作原因在不同省份住过,他本人年轻时也到处旅游过,可谓行万里路。表面看似乎是个见过世面的人,然而实际上心胸狭隘,眼界见识低微,工作上各种不顺利。对比他的一个同事,从小农村长大,据说8岁前都没穿上过鞋,但做事为人有气度有胆识,工作上很有成就。
其实反而是因为父母太在意物质了,孩子反而没有理解旅行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和坐不坐商务舱是完全没有关系的。
很多地方我们都是一去再去,每次都有新的感受,新的心境和体验,没觉得走的地方多了就失去兴趣了。
其实是你爸和你姑没有遗传到你奶奶抠抠搜搜的基因,大方和节省都是天生的。
就是父母对物质有执念,觉得有了物质就啥都有了,包括好奇心,结果发现不是这么一回事,就失望了。
你说的第一个人是典型的眼高手低,清末的八旗子弟大多不成气候,也是一样的道理。 第二个从社会底层爬上来的人,智商和悟性绝不是一般人比得了的,但内心的缺失也不是你我看得到的。说实话,这种小的时候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长大以后多少有点”never enough",行为处事是智商决定,内心的快乐却是和性格相关的。
"造成很多人真的缺乏幸福能力, 有些人只有达到某个目标(升值之类)的时刻才感到幸福感,有些人甚至需要在攀比中找幸福感。"
你概括了华人网上的精髓。大多数热贴背后基本就是比比比。比包裹,比出租房,比孩子,比老公,比婆婆,比城市,比谁年轻有少女感。
让娃学吃苦有别的途径啊,Scouts backpacking, 运动队凌晨训练,去餐馆打工,去当camp counselor体会一下对付自己这种熊孩子,等等。
那也不一定,有的就变成没有动力了,对生活没有追求了,开始抑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