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北宋咸平五年(1002年),开封府接到一起诉讼。 告状的人叫薛安上,被告人是他的继母柴氏。 告状的理由是继母柴氏利用结婚的手段霸占薛家的财产。 当时开封府并没有真正的话事人,是寇准以刑部侍郎衔权知开封府。 寇准一看,都认识: 薛安上是一个妥妥的官三代,他爹是已故的左领卫大将军薛惟吉,他爷更是响当当的牛逼人物,叫薛居正,在后晋后汉后周都是当过大官。 后来赵匡胤陈桥兵变,薛居正眼皮子活,马上站队,凭借从龙之功,官运亨通,累迁至宰相,位列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主持编修了《旧五代史》,死后配飨宋太宗庙庭。 但薛居正做官行,做老公差点意思——怕老婆。 薛居正的老婆泼辣,占有欲又特别强,自己生不出孩子,还不许他纳妾。 这对于那个年代的男人,特别是一个成功的男人来说,简直是最惨无人道的折磨。 为这事儿,宋太祖曾经几次想要找这个母老虎谈谈,都被薛居正拦了下来。 可是薛居正历经四朝,家产无数,还有许多收集到的古籍善本,没儿子这家业交给谁呢? 没办法只能抱养了个孩子,就是薛惟吉。 02 薛惟吉也不是个啥好孩子,长大之后成天吃喝嫖赌,成了京城有名的浮浪弟子。 后来薛居正死的时候,宋太宗亲自去吊唁,问薛夫人: 【不肖子安在?颇改行否?恐不能负荷先业,奈何!】 薛惟吉当时就跪在一旁,吓了一身冷汗,从那之后老实了很多。 很不幸的是,薛惟吉是洗心革面了,但他儿子又把他之前的路走了一遍。 薛惟吉的夫人叫柴氏,跟她婆婆一样不会生育。 薛惟吉就又娶了一房,生下儿子薛安上。 薛安上整天不务正业,就知道跟着一帮狐朋狗友鬼混。 1002年,薛惟吉死了,才42岁。 就在他死后没多久,薛安上就把柴氏告到了开封府。 03 按照薛安上的说法,柴氏准备带着他们薛家的财产改嫁给参知政事张齐贤。 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在朝廷也是炙手可热,位高权重了。 柴氏选老伴儿的眼力也是很可以了。 但你改嫁就改嫁,要把薛家的财产一股脑打包带走,那人家薛安上能同意吗? 所以,寇准在接到案子之后也感觉到有点烫手:一个是前朝宰相的后人,一个是当朝的副宰相,不好弄啊! 于是就把这个案子转交给了御史台,让他们汇报给给皇帝。 此时,掌管大宋天下的是宋真宗赵恒。 真宗也有点哭笑不得:你这个寇老西,这点屁事儿你也值得推到我这儿来么?我哪儿有那么多闲工夫管这家务事? 于是就派了心腹司门员外郎张正伦去处理,别因为这点屁事儿闹到朝堂上让人笑话。 04 张正伦询问了柴氏要跟张齐贤结婚这事是真的嘛,柴氏不承认。 不仅不认,柴氏反过来说是因为有人要贪图她的财产,故意陷害她。 张正伦有点迷糊了:什么意思,你说清楚。 柴氏说:其实真正想跟我结婚的人是宰相向敏中。他曾经找媒人向我求婚,我没答应。所以这一次肯定是他怀恨在心,指使薛安上来诬告我跟张齐贤吧? 张正伦更是惊呆了:这怎么又把另一个宰相拖下水了? 但既然柴氏这样说了,那必须得去问清楚,不能冤枉一个好人,更不能放过一个坏人嘛。 向敏中在听到张正伦的来意之后,把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一样:我老婆刚死没多久,尸骨未寒,我能操心这事儿? 05 张正伦更糊涂了:到底谁说的是真的?谁说的是假的? 干脆还是汇报给真宗吧,牵涉的人级别太高,自己搞不定。 真宗听了张正伦的调查结果,手一挥:算了,这件事到此为止,啥光彩事儿? 可是柴氏不干:不管?那不行,泼我一身脏水就这样算了?于是跑去敲了登闻鼓。 登闻鼓是专门替老百姓设置的,不管谁有了冤情都可以来敲,皇帝得亲自接见。 真宗没办法,只能把案子又转给御史台,让他们配合开封府把这事儿搞清楚。 结果很快出来了:薛安上的诉讼基本属实。 柴氏确实有要卷走薛家财产嫁给张齐贤的嫌疑。 副宰相张齐贤丧偶多年,一直未婚,正好薛惟吉死了,柴氏成了寡妇。 如果仅仅是两厢情愿,这样一对再组合一个家庭也是无可厚非的。 但张齐贤想要跟柴氏结婚的目的不单纯,是奔着人家薛家的财产去的。 给张齐贤出主意的人正是他的二儿子,中书舍人张宗诲。 06 真相大白,真宗是真生气了:没出息的玩意儿,赶紧滚! 张齐贤由宰相降职为主管祭祀礼乐的太常卿,张宗诲则被贬为海州别驾。 父子俩一下子跌落到尘埃里。 所有人认为事情到了这里,就该结束了,是谁也没想到,还有后续—— 柴氏又去敲了登闻鼓,爆了一个惊天大瓜: 其实我跟老张也只是在谈恋爱,根本没到谈婚论嫁的地步。 这个案子之所以弄成这样,都是向敏中搞的鬼。 他当初向我求婚,还要求我带着薛家的财产,还承诺了我的下半辈子。 我不是没没答应嘛,所以他就想法子破坏。 柴氏还爆了向敏中更大的黑料:他早已经偷摸的通过薛安上把薛家的祖宅买走了。 真宗有点疑惑:真的? 因为很早以前,真宗听说薛安上这货不学无术,曾经下诏:薛家祖产概不得向外出售。 07 真宗叫向敏中来,一问,向敏中承认自己确实花了五百万买下了薛家的祖宅,但对于柴氏说的什么提亲之类的,不认账。 真宗想了想,副宰相已经被撵走了,难不成真为这点事儿再把宰相也给干掉吗? 于是本着大事化小的原则,决定不予追究。 可是柴氏铁了心要把向敏中这个毁了自己幸福的王八蛋给拉下马。 真宗只好把这个烫手的案件再次转到御史台。 也就在这个时候,给向敏中上眼药的人来了。 他叫王嗣宗。 08 王嗣宗在北宋也是个传奇人物,当年他参加科考,和一个叫陈识的一起交卷,水平不相上下,宋太祖不知道该选谁当状元,让他俩摔一跤,谁赢了谁就是状元。 于是王嗣宗当了状元。 王嗣宗此时时任盐铁使,主管食盐专卖、兼掌银铜铁锡采冶,手握国家重要财权。 本来薛家这件事跟他一分钱关系没有,但王嗣宗跟向敏中不对付。 于是他悄悄展开调查,还真叫他挖出了向敏中的黑料。 不久前,向敏中曾向宋太祖的女婿、燕国公王承衍(他爹是秦王王审之,也是开国功臣)的妹妹求婚,已私下达成婚约,还没正式举行婚礼。 真宗很生气:你向敏中拍着胸脯子说近期没有结婚的打算,现在你又被人家扒出这样的黑料! (本来也没有严格规定说,丧偶期间再行婚配就违法,可这毕竟牵涉到了皇室。) 再一个,真宗是做梦也没想到,一个寡妇的破事儿居然能牵扯出当朝两个宰相,越想越不是滋味:给我查! 结果这事儿还是真的! 真宗当场暴走:合着你是把我当猴耍呢? 既然你说的“不娶”是假的,那你跟柴氏求婚就也是真的喽?想要人家家产也是真的了?干预司法也是真的了? 既然都是真的,那你也滚蛋吧。 从宰相贬至户部侍郎,并外放到西北任职,【出知永兴军】。 薛安上因为私卖祖宅,被判了笞(chi)刑。被打了屁股之后,还得按照市场价把卖给向敏中的祖宅给买回来。 09 两个宰相都废了,大宋朝堂行政事务没有人负责了,这怎么能行? 于是在这个案子里其实一点力气都没出的寇准,被推选出来成了最佳人选,当然还是因为老西有能力。 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寇准和另一个重臣毕世安入阁称相。 几个月后,辽国大举入侵。 寇准极力劝说真宗御驾亲征,最后达成“澶渊之盟”,换来了大宋长达百年的和平时光。 谁能想到,这一切都是因为当初柴氏这只花蝴蝶轻轻地扇了一下翅膀? tadyone 发表于 2023-10-24 02:07
北宋咸平五年(1002年),开封府接到一起诉讼。 告状的人叫薛安上,被告人是他的继母柴氏。 告状的理由是继母柴氏利用结婚的手段霸占薛家的财产。 当时开封府并没有真正的话事人,是寇准以刑部侍郎衔权知开封府。 寇准一看,都认识: 薛安上是一个妥妥的官三代,他爹是已故的左领卫大将军薛惟吉,他爷更是响当当的牛逼人物,叫薛居正,在后晋后汉后周都是当过大官。 后来赵匡胤陈桥兵变,薛居正眼皮子活,马上站队,凭借从龙之功,官运亨通,累迁至宰相,位列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主持编修了《旧五代史》,死后配飨宋太宗庙庭。 但薛居正做官行,做老公差点意思——怕老婆。 薛居正的老婆泼辣,占有欲又特别强,自己生不出孩子,还不许他纳妾。 这对于那个年代的男人,特别是一个成功的男人来说,简直是最惨无人道的折磨。 为这事儿,宋太祖曾经几次想要找这个母老虎谈谈,都被薛居正拦了下来。 可是薛居正历经四朝,家产无数,还有许多收集到的古籍善本,没儿子这家业交给谁呢? 没办法只能抱养了个孩子,就是薛惟吉。
02
薛惟吉也不是个啥好孩子,长大之后成天吃喝嫖赌,成了京城有名的浮浪弟子。 后来薛居正死的时候,宋太宗亲自去吊唁,问薛夫人:
【不肖子安在?颇改行否?恐不能负荷先业,奈何!】
薛惟吉当时就跪在一旁,吓了一身冷汗,从那之后老实了很多。 很不幸的是,薛惟吉是洗心革面了,但他儿子又把他之前的路走了一遍。 薛惟吉的夫人叫柴氏,跟她婆婆一样不会生育。 薛惟吉就又娶了一房,生下儿子薛安上。 薛安上整天不务正业,就知道跟着一帮狐朋狗友鬼混。 1002年,薛惟吉死了,才42岁。 就在他死后没多久,薛安上就把柴氏告到了开封府。
03
按照薛安上的说法,柴氏准备带着他们薛家的财产改嫁给参知政事张齐贤。 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在朝廷也是炙手可热,位高权重了。 柴氏选老伴儿的眼力也是很可以了。 但你改嫁就改嫁,要把薛家的财产一股脑打包带走,那人家薛安上能同意吗? 所以,寇准在接到案子之后也感觉到有点烫手:一个是前朝宰相的后人,一个是当朝的副宰相,不好弄啊! 于是就把这个案子转交给了御史台,让他们汇报给给皇帝。 此时,掌管大宋天下的是宋真宗赵恒。 真宗也有点哭笑不得:你这个寇老西,这点屁事儿你也值得推到我这儿来么?我哪儿有那么多闲工夫管这家务事? 于是就派了心腹司门员外郎张正伦去处理,别因为这点屁事儿闹到朝堂上让人笑话。
04
张正伦询问了柴氏要跟张齐贤结婚这事是真的嘛,柴氏不承认。 不仅不认,柴氏反过来说是因为有人要贪图她的财产,故意陷害她。 张正伦有点迷糊了:什么意思,你说清楚。 柴氏说:其实真正想跟我结婚的人是宰相向敏中。他曾经找媒人向我求婚,我没答应。所以这一次肯定是他怀恨在心,指使薛安上来诬告我跟张齐贤吧? 张正伦更是惊呆了:这怎么又把另一个宰相拖下水了? 但既然柴氏这样说了,那必须得去问清楚,不能冤枉一个好人,更不能放过一个坏人嘛。 向敏中在听到张正伦的来意之后,把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一样:我老婆刚死没多久,尸骨未寒,我能操心这事儿?
05
张正伦更糊涂了:到底谁说的是真的?谁说的是假的? 干脆还是汇报给真宗吧,牵涉的人级别太高,自己搞不定。 真宗听了张正伦的调查结果,手一挥:算了,这件事到此为止,啥光彩事儿? 可是柴氏不干:不管?那不行,泼我一身脏水就这样算了?于是跑去敲了登闻鼓。 登闻鼓是专门替老百姓设置的,不管谁有了冤情都可以来敲,皇帝得亲自接见。 真宗没办法,只能把案子又转给御史台,让他们配合开封府把这事儿搞清楚。 结果很快出来了:薛安上的诉讼基本属实。 柴氏确实有要卷走薛家财产嫁给张齐贤的嫌疑。 副宰相张齐贤丧偶多年,一直未婚,正好薛惟吉死了,柴氏成了寡妇。 如果仅仅是两厢情愿,这样一对再组合一个家庭也是无可厚非的。 但张齐贤想要跟柴氏结婚的目的不单纯,是奔着人家薛家的财产去的。 给张齐贤出主意的人正是他的二儿子,中书舍人张宗诲。
06
真相大白,真宗是真生气了:没出息的玩意儿,赶紧滚! 张齐贤由宰相降职为主管祭祀礼乐的太常卿,张宗诲则被贬为海州别驾。 父子俩一下子跌落到尘埃里。 所有人认为事情到了这里,就该结束了,是谁也没想到,还有后续—— 柴氏又去敲了登闻鼓,爆了一个惊天大瓜: 其实我跟老张也只是在谈恋爱,根本没到谈婚论嫁的地步。 这个案子之所以弄成这样,都是向敏中搞的鬼。 他当初向我求婚,还要求我带着薛家的财产,还承诺了我的下半辈子。 我不是没没答应嘛,所以他就想法子破坏。 柴氏还爆了向敏中更大的黑料:他早已经偷摸的通过薛安上把薛家的祖宅买走了。 真宗有点疑惑:真的? 因为很早以前,真宗听说薛安上这货不学无术,曾经下诏:薛家祖产概不得向外出售。
07
真宗叫向敏中来,一问,向敏中承认自己确实花了五百万买下了薛家的祖宅,但对于柴氏说的什么提亲之类的,不认账。 真宗想了想,副宰相已经被撵走了,难不成真为这点事儿再把宰相也给干掉吗? 于是本着大事化小的原则,决定不予追究。 可是柴氏铁了心要把向敏中这个毁了自己幸福的王八蛋给拉下马。 真宗只好把这个烫手的案件再次转到御史台。 也就在这个时候,给向敏中上眼药的人来了。 他叫王嗣宗。
08
王嗣宗在北宋也是个传奇人物,当年他参加科考,和一个叫陈识的一起交卷,水平不相上下,宋太祖不知道该选谁当状元,让他俩摔一跤,谁赢了谁就是状元。 于是王嗣宗当了状元。 王嗣宗此时时任盐铁使,主管食盐专卖、兼掌银铜铁锡采冶,手握国家重要财权。 本来薛家这件事跟他一分钱关系没有,但王嗣宗跟向敏中不对付。 于是他悄悄展开调查,还真叫他挖出了向敏中的黑料。 不久前,向敏中曾向宋太祖的女婿、燕国公王承衍(他爹是秦王王审之,也是开国功臣)的妹妹求婚,已私下达成婚约,还没正式举行婚礼。 真宗很生气:你向敏中拍着胸脯子说近期没有结婚的打算,现在你又被人家扒出这样的黑料!
(本来也没有严格规定说,丧偶期间再行婚配就违法,可这毕竟牵涉到了皇室。)
再一个,真宗是做梦也没想到,一个寡妇的破事儿居然能牵扯出当朝两个宰相,越想越不是滋味:给我查! 结果这事儿还是真的! 真宗当场暴走:合着你是把我当猴耍呢? 既然你说的“不娶”是假的,那你跟柴氏求婚就也是真的喽?想要人家家产也是真的了?干预司法也是真的了? 既然都是真的,那你也滚蛋吧。 从宰相贬至户部侍郎,并外放到西北任职,【出知永兴军】。 薛安上因为私卖祖宅,被判了笞(chi)刑。被打了屁股之后,还得按照市场价把卖给向敏中的祖宅给买回来。
09
两个宰相都废了,大宋朝堂行政事务没有人负责了,这怎么能行? 于是在这个案子里其实一点力气都没出的寇准,被推选出来成了最佳人选,当然还是因为老西有能力。 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寇准和另一个重臣毕世安入阁称相。 几个月后,辽国大举入侵。 寇准极力劝说真宗御驾亲征,最后达成“澶渊之盟”,换来了大宋长达百年的和平时光。 谁能想到,这一切都是因为当初柴氏这只花蝴蝶轻轻地扇了一下翅膀?
可以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