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张巡,永远等不到援军

c
comeforya
楼主 (北美华人网)

01
公元755年,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举兵叛唐。 打的旗号是“清君侧”,进京勤王,诛杀宰相杨国忠。 消息传到长安,杨国忠欣喜若狂,天天在皇帝耳边念叨安禄山要反要反,他可终于反了。 而唐玄宗的心情极为复杂,有失望、有遗憾、有委屈——“对他那么好,他居然真的反了!” 还夹杂着不安——“大好江山怕是要在朕的手中破败了。” 杨国忠安慰说:“造反的只是安禄山一人,河北将士还是心向陛下的,不出十天,必将安禄山的人头送到长安。 唐玄宗心稍安,开始打起精神应对叛军: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去东京招募兵马,抵抗叛军;任命高仙芝为讨贼副元帅,屯兵陕郡。 却不料,叛军势如破竹,洛阳一战,封常清临时招募的部队溃败,东京失陷。 封常清带领残部与高仙芝在陕郡汇合,依旧顶不住叛军的攻势。 二人决定继续后退,固守潼关。 玄宗派到军中的太监很活跃,不停地给高仙芝提着各种意见。 高仙芝打了一辈子仗,怎么可能听一个阉人,把他晾一边,懒得理他。 太监跟玄宗告状,说封常清招了一堆乱贼;高仙芝畏敌,故意放弃陕郡,还克扣军饷。 玄宗大怒,敕令去军中斩杀封常清和高仙芝。 封常清临死前写了遗表:希望朝廷不要轻视叛军,做好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高仙芝悲愤无比:没打过敌人,我认了,但说我克扣军饷,那是天大的冤枉。 士兵们跪满一地,帮主帅求情,但无果,高仙芝被冤杀。

02
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正好在长安养病,玄宗授他为兵马副元帅,驻守潼关。 有人跟玄宗说,潼关外只有叛军的少量残弱,兵力不足四千。 玄宗让哥舒翰出关歼敌。 哥舒翰回奏:安禄山善于用兵,这些残兵肯定是诱饵,不可贸然出关。敌人远道而来,最希望速战速决。而我们固守,等敌人士气消退,再出击,必然可胜。 北面的郭子仪与李光弼也上书说,潼关需要固守,拖住敌人,我们可以直接杀往范阳,捣毁他们的老巢。 杨国忠与哥舒翰有过节,担心哥舒翰守稳潼关,立了功。 便跟玄宗说,哥舒翰再不出兵,只怕是要失去机会了。 玄宗心里也上火,想着赶紧把这破事儿平了,便一拨拨地派太监过去,对哥舒翰狂轰滥炸。 哥舒翰没办法,只得出关。 果然,中了叛军埋伏,20万唐军一天尽数覆没。

03
潼关失守,长安岌岌可危。 玄宗带着高力士、杨国忠、杨贵妃、太子李亨,和数十位禁军,趁着长安未醒,悄悄逃出了城。 行到马嵬坡,将士兵变,杀死杨国忠,缢杀杨贵妃。 玄宗元气大伤,更兼伤感贵妃殒命,去做了太上皇。 太子李亨继位,是为唐肃宗。 天下易主,唐王朝打起精神,开始收拾残局。 敕令郭子仪与李光弼北出讨伐叛军,还找了回纥作为外援。 回纥人答应出兵,条件是——西京长安、东京洛阳,二都收复后,土地百姓归大唐,币帛子女归回纥。 肃宗要的是长安和尊严,回纥要钱财和报酬,各取所需,一拍即合。 次年正月,安禄山被近卫刺杀,其子安庆绪继承兵权,派部将尹子琦率众十几万,进攻睢阳。 睢阳位于今日河南省商丘市,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极重要的战略要冲。 “江、淮之保障,若弃之去,贼必乘胜长驱,是无江、淮也。” 睢阳是江南之屏障,叛军若是攻克睢阳,往下则是一览平川...... 睢阳在则江南在,江南在则大唐在。

04
墨子说,城池有“五不守”,排名第二是“城小人众不守也”。 睢阳城便属于此种情形,面积极小,约1.1平方公里,挤满了7000兵士,以及20000多百姓。 守将们也知道,睢阳城小,地势又平坦,无险要可居,大概率是守不住的。 但守城之目的,其一是最好能守住,其二是拖住叛军南下的步伐,越久越好。 睢阳太守许远在叛军围城前,向四周郡县告急。 原真县令张巡带3000人过来帮助守城,合兵6600人。 张巡本来是个书生,安禄山造反后,起兵讨贼,在宁陵、雍丘屡破敌军,扼守60多个昼夜,声名远播。 许远说:我不懂军事,先生智勇双全,睢阳就全靠您了,我努力做好后勤工作。 张巡率部奋战16天,杀敌20000多人,俘获敌将60多人。 叛军逃走,睢阳第一次解围。

05
一个月后,尹子琦又率大军将睢阳团团围住。 张巡杀牛设宴,将士们饱餐一顿后,直接冲出城去。 叛军措不及防,阵脚大乱,纷纷溃逃。 唐军一口气追了十几里地,杀死3000多人。 第二天,敌人又蜂拥而至,继续围困睢阳。 夜间,张巡带领将军南霁云、雷万春出城偷袭,又杀了50几名叛将,5000多叛兵。 南霁云一箭射中尹子琦左眼,险些要了他的性命。 七月初六,尹子琦又征调几万士兵,来到睢阳城下...... 六个月后,睢阳已是困苦不堪。 许远早早存下的六万石粮食,虢王李巨让他分一半给濮阳、济阴两郡。 许远据理力争,但拗不过人家是皇亲国戚。 嗯,一半粮食分过去,济阴吃饱了,立刻投了叛军。 睢阳已然粮尽,将士只能吃茶纸树皮。 更麻烦的是,死伤后无从增补,战士越打越少......

06
叛军想尽各种办法攻城,张巡随机应变,总能破解。 叛军索性不攻了,在城外挖了三道沟堑,准备饿死睢阳。 到七月中旬,睢阳能作战的,只剩600人。 而附近的谯郡、彭城、临淮,都在拥兵观望,并不来救。 山穷水尽,张巡让南霁云带30骑兵突围,去求救兵。 好在,南霁云势不可挡,叛兵几万人也无从阻拦。

07
南霁云去了临淮。 临淮节度使贺兰进明却说:“睢阳旦夕被破,救兵过去已经没有意义了。” “大人,睢阳城破,下一个就是临淮,皮毛互依存,救睢阳就是救临淮啊。” “不急不急,容我考虑一下。”贺兰进明摆下宴席来招待南霁云,说:“要不你跟着我吧。” 南霁云哭了:“睢阳一个月没有吃东西了,我在怎么能下咽。您坐拥重兵,却眼睁睁看着睢阳陷落,不肯伸出援手,哪有一点忠臣义士的担当?” 南霁云怒火冲天,咬下自己的一根手指:“既然无法完成使命,这个手指做个见证。我南霁云就算借不到兵,也誓与睢阳共存亡!” 在场的文武官员都深受感动,有些人忍不住哭了。 但贺兰进明依然不肯借兵。

08
到十月,睢阳城内已吃完了茶纸和树皮,然后吃马,马吃完,吃鸟雀老鼠,动物也很快吃完了。 无奈,张巡杀了自己的爱妾,煮熟犒赏将士,许远也杀了奴僮,给士兵吃。 然后“括城中妇人食之,既尽,继以男子老弱。” ...... 十月初九,叛军攻上了城墙。 将士们已无力再战,张巡向着西边,天子的方向拜了两拜:“臣尽力了,死后成厉鬼,再来杀叛贼。” 城破,许远和张巡被俘。 尹子琦问张巡:“听说你作战时,总是咬牙切齿,这是为什么呢?” 张巡回答,我志在灭贼,但力量不够。 尹子琦撬开张巡的嘴,果然只剩下三四颗牙齿。 张巡不肯投降,被叛军杀死,终年49岁。 睢阳城以近乎死绝的代价,死死拖住叛军,不让其南下,为大唐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机会。

09
睢阳之战同时又充满了争议。 张巡死后二个月,朝廷里有人说张巡不该死守,不肯撤离。不仅连累了合城百姓,还干出了吃人这种非人的行径。
50年后,韩愈读到张巡的事迹,激愤异常,提笔写了《张中丞传后叙》。 ......丢掉城池而只想保全性命的人,不在少数,拥有强兵却安坐观望的人,一个接着一个。不去追究这些人,却拿死守睢阳来责备张、许二位,简直是不可理喻。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 我认为中国最大的幸运,是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文天祥在《正气歌》里写道: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张睢阳齿,讲的便是张巡的不可为而为之。


11
回头说下,为什么贺兰进明不救睢阳? 原因有二: 1、 此时驻守谯郡的,是河南都知兵马使许叔冀,与贺兰进明有隙。 贺兰进明担心分兵去救张巡,会被许叔冀偷袭。 2、 张巡孤军守睢阳,扬名天下,肃宗为了激励人心,将张巡一路提拔,从真原县令升为河南节度副使。 誉满天下的背后,便是妒满天下。 这么牛的人物,你最好去当个烈士,不然便映衬出我们的无能了。
让人痛惜的是,张巡死守睢阳十个月,睢阳城破后仅三天援军就赶到了,十天后更是全歼这股叛军。 有人假设要是张镐的任命再早三天,要是睢阳城再多几天的粮食储备…… 可惜,一切都是假设。
Y
YuXiaoFan
“我认为中国最大的幸运,是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为啥总是小人当道?愚忠不可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