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评《红楼梦》:中国文学最伟大的一本小说

h
huangs
楼主 (北美华人网)
《红楼梦》是我们中国文学最伟大的一本小说,至少我这么觉得。以它内容的丰富、文字的绚丽,可能也是文学作品里的第一把,当然我们有很了不起的《诗经》、《楚辞》、《杜诗》,那要完整的《诗经》、《楚辞》或《杜诗》,才能跟《红楼梦》比。以单独一部文学作品来说,《红楼梦》的确是伟大的。如果我们以十八世纪横跨的维度来看,至少我读过的十九世纪以前的西方小说,没有一部比得上《红楼梦》。
它的伟大在哪里?可以从几方面看。
第一,它小说的技巧实在了不得,在那个时候是空前的。当然它继承了《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章回小说的传统,但是它的小说技巧远远超过前面。光是人物的刻画就丰富、精准得不得了。这么多人物,没有一个相同,即使人物是很近的镜像(mirror image),像晴雯跟黛玉,晴雯就是晴雯,黛玉就是黛玉,两个人又能合起来看,这些人物关系(character relation)是了不得的。人物怎么刻画鲜明呢?它用对话突显尤其精彩,每个人的讲话,依着他的身份语气,完全个人化。平儿是平儿,莺儿是莺儿,甚至什么金钏儿、玉钏儿、小红、彩云,写那些小丫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个性。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她们所使用的语言,每个人合乎自己的身份。它的散文、叙述文非常好,丰富华丽,使用诗词歌赋各种不同的文体融合在一起(电视剧)的时候,也非常自然而顺畅。
以现代小说的各种技巧来看,它是非常先进的。它的观点的运用随时转换,刘姥姥进大观园用刘姥姥的观点,林黛玉进大观园用林黛玉的观点,贾政领了一批清客游大观园又是一种观点,每一个人的观点(point of view)用得非常灵活。你想怎么写大观园?客观地描写写不清楚,非要用刘姥姥的眼睛来看,所以刘姥姥进大观园变成一篇经典之作。因为用她的观点看大观园,我们都变成刘姥姥了,好像进入迪士尼乐园一样,感到那么新鲜。如果不是用刘姥姥的观点来写,换一个人,大观园就不会写得那么活,有那么多的笑声。还有它的伏笔太厉害了,所谓草蛇灰线,伏笔千里。两条汗巾子,一红一绿,到最后瞬间合在一起,才知道情节早就伏在那个地方了。伏笔都是到紧要的地方,前后才对照得起来。宝玉的几块旧手帕赠给黛玉,中间还出现过,提醒读者别忘记,到最后黛玉死的时候,把上面有她的泪和她的诗的手帕,丢进火盆烧掉,发挥了强化悲剧的力量。焦大开头出来骂那几个不争气的贾家后代,到了最后抄家,这个老仆又出来了,这前后一对照,这个人物的作用老早已经伏在那个地方。太厉害了!它的伏笔每一个小细节都有用的。
第二,再看它的架构之宽阔、大气,它的小说视野(vision)之高超、深刻,同时期的作品无法望其项背。《红楼梦》的神话(电视剧)架构太虚幻境,跟写实的架构大观园,互相对照,有无比丰富的象征意象。太虚幻境里面十二支《红楼梦》的曲子,对大观园里这些人物命运的哀悼,老早已经定了,它整个架构非常完整、恢宏,像一个网,步步联结。更重要的还有一点,以这样动人的故事,这么鲜明的人物,把中国三种哲学——儒家、道家、佛家,表现得如此生动。它不是在写哲学论文,是写小说,用生活的现实和故事,表现生命的态度,非常高明而深刻。我们中国人的价值观脱不了这三种哲学,我们常讲,中国人年轻的时候都是儒家,努力念书,勤奋工作,求成功,求名利。到了中年,多半受了一些打击,有所超脱了,是道家。到了晚年真正了悟,就是佛家来了。看看从前有名的文人,王维、苏东坡、汤显祖……他们的过程大概都是如此。这种铺陈架构,把三种哲学说得清楚易懂,而且它也不偏不倚,不是劝大家出家。宝玉最后在雪地上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的境界,固然有一种超脱,反过来看也是哀伤,有所得,有所失,使我们对人生的感悟又高了一层。
这部书不仅是小说,就我来看,它也是中国文化到第十八世纪的一个结晶,一个总结。它写尽乾隆的盛世,也暗伏了乾隆之后中国文化的“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十九世纪后整个走下坡,接近崩溃边缘。我说过这部书可能是我们中国文化的“天鹅之歌”,把最盛的乾隆盛世全面表现出来。它也等于是一部百科全书,讲穿的、吃的、用的,把十八世纪的贵族生活写得巨细靡遗,曹雪芹可以说无所不能,他诗、书、画全能,懂医理,风筝他也会制作,除此之外,他也写尽了中国人的人情世故。我想,读了《红楼梦》跟没有读《红楼梦》的人有所区别,读了《红楼梦》,对于中国文化的底蕴一定多一层了解。年轻学子头一次看这个小说,可能有些地方隔阂,无法一下抓住它的精神,若是每过十年看一次,二十多岁的时候看,三十多岁看,四十多岁看,像我现在七十多岁再看一次,真的越来越感觉这一本小说是天书,要完全了解它实在不容易,可能要自己经历一些人生的沧桑,才能真正了解它告诉我们什么。
红楼一梦做到今天,也是醒的时候了。最后我们来看看这副对联,来自丝路上张掖古城中的一个古寺,张掖在甘肃,西夏在那边留下了文化。对联是:
天地同流眼底群生皆赤子;
千古一梦人间几度续黄粱。
《红楼梦》这部书,曹雪芹是以大悲之心来看人间事,所以非常宽容。在他的心中,天地同流,这么大的宇宙,眼底群生皆赤子,他看到的都是一些赤子。千古一梦,人活在世上古今皆如梦,人间几度续黄粱,仍像做了多少次的黄粱梦一样。今天红楼梦醒,谢谢大家!
 来源:《白先勇细说红楼梦》
c
chixal
欣赏红楼推崇红楼 拒绝靠红楼吃饭
K
Karenina_na
是不是只有我一遍都没看完啊
w
wudadan
回复 1楼huangs的帖子
白先勇认为红楼梦后四十回不是高鹗续的,就是曹雪芹写的 你们觉得呢?
e
eaterlin
是不是只有我一遍都没看完啊
Karenina_na 发表于 2023-08-14 21:43

看不完后四十回很正常,看完前八十回就够了,后面的狗尾续貂
f
facet
回复 1楼huangs的帖子
红楼梦确实很牛,里面的诗词曲赋,每一首都可以拿出来细品 而且场景的创造很有新意,单单好了歌和好了歌解,就写尽了人间沧桑和世事荒唐
二十一
这本书里看到的是明末清初底层百姓人权低下任人鱼肉的封建奴役制的悲惨和可怕。
A
Almondwang
喜欢红楼梦。也喜欢白先勇
S
Silverwing
回复 1楼huangs的帖子
鄙视一切把某本书作为圣经研读的行为 真是有病 此评论包含圣经
t
tomjust
我第一页都看不下去,电视也没怎么看,忍受不了那种压抑人性的氛围,不把人当人看,每个人都是那个体制下的一个工具。 跟着孩子一起看的书”Wonder” 和”Normal”,有人性多了
s
shengsiwuwei
喜欢红楼梦。也喜欢白先勇
Almondwang 发表于 2023-08-15 00:48

看过他的《台北人》
B
BearPandaMonkey
点评的丝丝入扣,马克
夜晚歌唱的猫头鹰
每次重读都有新的收获。红楼梦会是我终生阅读的著作。
爱慕忘机
喜欢红楼梦。也喜欢白先勇
Almondwang 发表于 2023-08-15 00:48

我也是!
k
kengdie
《红楼梦》是我们中国文学最伟大的一本小说,至少我这么觉得。以它内容的丰富、文字的绚丽,可能也是文学作品里的第一把,当然我们有很了不起的《诗经》、《楚辞》、《杜诗》,那要完整的《诗经》、《楚辞》或《杜诗》,才能跟《红楼梦》比。以单独一部文学作品来说,《红楼梦》的确是伟大的。如果我们以十八世纪横跨的维度来看,至少我读过的十九世纪以前的西方小说,没有一部比得上《红楼梦》。
它的伟大在哪里?可以从几方面看。
第一,它小说的技巧实在了不得,在那个时候是空前的。当然它继承了《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章回小说的传统,但是它的小说技巧远远超过前面。光是人物的刻画就丰富、精准得不得了。这么多人物,没有一个相同,即使人物是很近的镜像(mirror image),像晴雯跟黛玉,晴雯就是晴雯,黛玉就是黛玉,两个人又能合起来看,这些人物关系(character relation)是了不得的。人物怎么刻画鲜明呢?它用对话突显尤其精彩,每个人的讲话,依着他的身份语气,完全个人化。平儿是平儿,莺儿是莺儿,甚至什么金钏儿、玉钏儿、小红、彩云,写那些小丫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个性。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她们所使用的语言,每个人合乎自己的身份。它的散文、叙述文非常好,丰富华丽,使用诗词歌赋各种不同的文体融合在一起(电视剧)的时候,也非常自然而顺畅。
以现代小说的各种技巧来看,它是非常先进的。它的观点的运用随时转换,刘姥姥进大观园用刘姥姥的观点,林黛玉进大观园用林黛玉的观点,贾政领了一批清客游大观园又是一种观点,每一个人的观点(point of view)用得非常灵活。你想怎么写大观园?客观地描写写不清楚,非要用刘姥姥的眼睛来看,所以刘姥姥进大观园变成一篇经典之作。因为用她的观点看大观园,我们都变成刘姥姥了,好像进入迪士尼乐园一样,感到那么新鲜。如果不是用刘姥姥的观点来写,换一个人,大观园就不会写得那么活,有那么多的笑声。还有它的伏笔太厉害了,所谓草蛇灰线,伏笔千里。两条汗巾子,一红一绿,到最后瞬间合在一起,才知道情节早就伏在那个地方了。伏笔都是到紧要的地方,前后才对照得起来。宝玉的几块旧手帕赠给黛玉,中间还出现过,提醒读者别忘记,到最后黛玉死的时候,把上面有她的泪和她的诗的手帕,丢进火盆烧掉,发挥了强化悲剧的力量。焦大开头出来骂那几个不争气的贾家后代,到了最后抄家,这个老仆又出来了,这前后一对照,这个人物的作用老早已经伏在那个地方。太厉害了!它的伏笔每一个小细节都有用的。
第二,再看它的架构之宽阔、大气,它的小说视野(vision)之高超、深刻,同时期的作品无法望其项背。《红楼梦》的神话(电视剧)架构太虚幻境,跟写实的架构大观园,互相对照,有无比丰富的象征意象。太虚幻境里面十二支《红楼梦》的曲子,对大观园里这些人物命运的哀悼,老早已经定了,它整个架构非常完整、恢宏,像一个网,步步联结。更重要的还有一点,以这样动人的故事,这么鲜明的人物,把中国三种哲学——儒家、道家、佛家,表现得如此生动。它不是在写哲学论文,是写小说,用生活的现实和故事,表现生命的态度,非常高明而深刻。我们中国人的价值观脱不了这三种哲学,我们常讲,中国人年轻的时候都是儒家,努力念书,勤奋工作,求成功,求名利。到了中年,多半受了一些打击,有所超脱了,是道家。到了晚年真正了悟,就是佛家来了。看看从前有名的文人,王维、苏东坡、汤显祖……他们的过程大概都是如此。这种铺陈架构,把三种哲学说得清楚易懂,而且它也不偏不倚,不是劝大家出家。宝玉最后在雪地上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的境界,固然有一种超脱,反过来看也是哀伤,有所得,有所失,使我们对人生的感悟又高了一层。
这部书不仅是小说,就我来看,它也是中国文化到第十八世纪的一个结晶,一个总结。它写尽乾隆的盛世,也暗伏了乾隆之后中国文化的“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十九世纪后整个走下坡,接近崩溃边缘。我说过这部书可能是我们中国文化的“天鹅之歌”,把最盛的乾隆盛世全面表现出来。它也等于是一部百科全书,讲穿的、吃的、用的,把十八世纪的贵族生活写得巨细靡遗,曹雪芹可以说无所不能,他诗、书、画全能,懂医理,风筝他也会制作,除此之外,他也写尽了中国人的人情世故。我想,读了《红楼梦》跟没有读《红楼梦》的人有所区别,读了《红楼梦》,对于中国文化的底蕴一定多一层了解。年轻学子头一次看这个小说,可能有些地方隔阂,无法一下抓住它的精神,若是每过十年看一次,二十多岁的时候看,三十多岁看,四十多岁看,像我现在七十多岁再看一次,真的越来越感觉这一本小说是天书,要完全了解它实在不容易,可能要自己经历一些人生的沧桑,才能真正了解它告诉我们什么。
红楼一梦做到今天,也是醒的时候了。最后我们来看看这副对联,来自丝路上张掖古城中的一个古寺,张掖在甘肃,西夏在那边留下了文化。对联是:
天地同流眼底群生皆赤子;
千古一梦人间几度续黄粱。
《红楼梦》这部书,曹雪芹是以大悲之心来看人间事,所以非常宽容。在他的心中,天地同流,这么大的宇宙,眼底群生皆赤子,他看到的都是一些赤子。千古一梦,人活在世上古今皆如梦,人间几度续黄粱,仍像做了多少次的黄粱梦一样。今天红楼梦醒,谢谢大家!
 来源:《白先勇细说红楼梦》
huangs 发表于 2023-08-14 21:30

我特别喜欢白先勇评红楼梦的讲座,非常好听。我对古典名著一点兴趣都提不起来,被白先勇老先生解读之后,不但觉得好看,还觉得感动。
c
crystal22
是不是只有我一遍都没看完啊
Karenina_na 发表于 2023-08-14 21:43

要不就看简易版吧,我小学就开始看了,从小人书,然后简易版,初中时候开始炒它上面的诗,高中的时候读了正本,因为电视剧,迷上各个人物,开始画十二钗,抄书上对她们的各种描写,还有诗句。一直都是喜欢关于大观园的内容,喜欢关于这些花一般女孩子的故事,不喜欢其它写实的段落,看得比较肤浅,红楼梦于我而言,就是很美,诗词美,风景美,女孩子们美,我也不喜欢后40回,美的东西凋零,或者被毁,都是让人很揪心的。
c
coalpilerd
回复 1楼huangs的帖子
白先勇认为红楼梦后四十回不是高鹗续的,就是曹雪芹写的 你们觉得呢?

wudadan 发表于 2023-08-14 21:47

后四十回文字和剧情构思与前八十回都接不上。不过在一众红楼同人里就算是矮子里拔高个儿了,总比宝黛终成眷属、黛玉被某王认了干女儿之类的扯淡剧情好。
c
coalpilerd
回复 1楼huangs的帖子
鄙视一切把某本书作为圣经研读的行为 真是有病 此评论包含圣经
Silverwing 发表于 2023-08-15 01:41

不学无术不是超脱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