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过曾仕强讲过类似的概念。如果一个人总想着挣大钱,那是赚不到大钱的。而真正赚大钱的人想着的是如何把工作做好,如何把产品做好,如何把自己的商品做到最好。如果这个人是搞服务业的,那么他的目标是把自己的服务做到最好,总是站在顾客的角度去想问题。只是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就会累积巨大的财富。 曾仕强用王永庆举例子。王永庆从来不关心利润。他关心事情做的怎么样。所有事情都很好的做了,利润自然就会有,而且会最大化。 还听过曾仕强讲过范蠡的例子。范蠡经商,讲究诚信,传承诚信。三次聚散,又三次散财。每次财富都越聚越大。 也许你听的人没有说实话。但是为什么不给别人benefit of the doubt?别人也许真的是在分享自己的心得。我们只是没到那个level,才理解不了罢了。这也很正常。世界上赚大钱的不多,所以大多数人是无法达到那个层次的。
一边说自己经营企业不要讲究利益和利润,要追求爱和服务社会, 一边吹嘘自己的企业产值多少万亿,净利润多少万亿,业绩多么优秀。
很失望!
我也是看朋友吹捧,自己去看了下,比较失望。
不否认他的成功,非常成功的商人。可他老把自己的成功归为爱大众,服务社会导致的福报,简直也太鸡汤了! 看不下去!
举几个例子?
哈哈 呆萌都出来了 我觉得人到了马云那样 估计很多人见他就想请教事情 把他推成人生导师了😁😁
我觉得他特别诚恳
他说的都是他的经历和他在生活工作中悟出的道理
还有一点楼主你说的有误,他是非常重视利润的,有一章专门讲定价
还有很多章节讲怎么节约成本
他是从一个十几人的小厂起步的,日日月月都要担心企业活不下去,所以他是非常在意利润的
还有努力工作,玩命工作,热爱工作,比别人更投入工作。跟马云一样的,员工996,他们打高尔夫谈生意。张朝阳说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晚上就睡4个小时够了,知情人说他上午到了办公室就关门睡觉。你有钱了,放个屁都有人夸震撼。你没钱,哪怕是颜回这样的才子,也是让世人不堪其忧。
可能你不能理解。 要理解并不容易,你最好在做一个东西,然后做了这个东西老是失败,你自己也在寻找哪里不对的细节,然后看到他的演讲,你心有戚戚,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发现事业有进步。 从大师那里学习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很容易流于表面。 他拯救日航的事情,当然别人没有他的资源,不会做的比他好。他列出自己做的几条,你一看,不过如此,我也知道。但是问题是成功都在细节里。你自己去做做,发现每一条做不到那个效果,然后你如果有条件每天在他旁边看他说什么怎么说怎么想才会知道。但是你是不可能在他身边的。所以你是不可能重复的。
曾仕强用王永庆举例子。王永庆从来不关心利润。他关心事情做的怎么样。所有事情都很好的做了,利润自然就会有,而且会最大化。
还听过曾仕强讲过范蠡的例子。范蠡经商,讲究诚信,传承诚信。三次聚散,又三次散财。每次财富都越聚越大。
也许你听的人没有说实话。但是为什么不给别人benefit of the doubt?别人也许真的是在分享自己的心得。我们只是没到那个level,才理解不了罢了。这也很正常。世界上赚大钱的不多,所以大多数人是无法达到那个层次的。
稻盛和夫不是这种口是心非的人
身先士卒是他的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好巧 这两天刚刚遇到了一个某行业的大牛 跟他聊 他技术出身后开了公司 然后他说 当初哪儿想能变成global phenomenon的 事情的发展是出乎意料的 赚老多钱了他
他在日航不支取一分钱工资,以80高龄"拼上一把老骨头"(他自己的话)为日航努力
所以他的言行特别有影响力和感召力
细节很重要,更重要的是他的这份心和精神
马云的成功更多是改革开放的大浪潮把他推上巅峰
稻盛和夫是一步一脚印,真的是靠努力创立了世界500强的公司
他也神奇地把已经破产负债天文数字的日航,经过短短三年,改造成世界盈利第一的航空公司
这种奇迹和马云的那种完全两回事
日航当时是日本政府鼎力支持,财政上,政策上,加上稻盛和夫的经验和人脉,讲真,想不成功也很难!事后,日本政府不想留给世界一个政府干预企业和商业运营的不好印象,选择淡出并烘托出了稻盛和夫而已
有些焦头烂额的事情,在他们那里不那么难;有些我们感觉不可能的事情,他们就能找到一条行的通的路,而你一开始对这条路不屑一顾(而不是豁然开朗)。这就是区别。
呃,就算你再怎么崇拜他,这个人本身也确实不是普通人, 也不能过于偏离事实太远啊。 他也是赶上了好时候,是日本抱美国大腿的大浪潮把他推上巅峰
日航当时人浮于事,官僚主义,即使破产了留下的人员也没有什么紧迫感,好像破产和自己无关
整个企业都在等着最后的破产(如果三年内没有改善,就正式破产,公司将不存在)
即使有国家的资助,以当时弥漫在整个日航的这种思想和精神面貌
日航也是没有任何复生的希望的
不止日航,当时破产的大公司里,在规定的期限内,可说是几乎没有能起死复生的
还真的不是
他的技术强项是陶瓷,一开始只是个十几人的小厂
陶瓷在这之前,在工业中的运用很少
他们是靠着做大公司不想做或做不来的订单,一个订单一个订单地慢慢做起来的
是一步一脚印,经过多年的踏踏实实的积累,才慢慢地稳定地成长为世界500强之一的
不是马云那种一飞冲天的
稻盛和夫是非常表里如一的
他说的他写的就是他真实的思想和真实的生活工作经历
他从小的成长经历,后来的创业过程,他思想的逐步成熟,都是一步一步积累的
没有夸张,也没有前后不一致使人疑惑的地方
PUA始祖
只不过他那个时代,大家对PUA还没什么免疫力罢了
不完全这样,企业每个阶段不一样
马云的福报论确实振聋发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