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朱令这个录像后,结论非常简单

g
gritanwen
你不管有没有人,这个很反常,其他人的物品怎么没丢?
果小小 发表于 2023-07-20 15:11

而且偷的是洗漱用品!难不成暗恋朱令?那怎么不去偷她的别的用品?
天干勿早
凶手背后的能量是有多大,以至于中央电视台的专门视频都对其只字不提。这个凶手至今逍遥法外,而一个人一个家庭被蓄意破坏毁坏的恶性案件,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gritanwen 发表于 2023-07-20 16:54

据说凤凰卫视采访过孙维,后来她反悔不同意播出
驫龘麤靐
分析过资料以后知道这个案子是悬案,不会有结果,再看到朱令我就感到不舒服,很少在这个案子的楼说话 今天是想到了狼人杀解释案子这个点子,才说了几句,没想到惹到网络霸凌惯犯了
天干勿早 发表于 2023-07-20 16:52

patpat,我觉得你说的话没啥问题,网上就是容易话赶话,最后能说清楚的事变成吵架。
g
gritanwen
外贼是指不是这个宿舍的人,别的宿舍的人也可能了解朱令的物品
天干勿早 发表于 2023-07-20 15:16

作案动机呢?报复?这种毛毛雨的小偷小盗能有多大的用?
天干勿早
patpat,我觉得你说的话没啥问题,网上就是容易话赶话,最后能说清楚的事变成吵架。
驫龘麤靐 发表于 2023-07-20 16:56

这个案子里各人的表现是真可以由狼人杀玩家分析一下的,没见过有人从这个角度写过
d
dpg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C%B1%E4%BB%A4%E9%93%8A%E4%B8%AD%E6%AF%92%E4%BA%8B%E4%BB%B6

真特么不知道你哪来的底气在那信口雌黄搬弄是非


驫龘麤靐 发表于 2023-07-20 16:37

https://m.creaders.net/blog/d/155651
推荐一下nile当年的调查报告
w
witmail
回复 1楼kittyblue的帖子
谁有毒品?
毒柱的目的。
只有孙。
H
Halahi
清华的耻辱,清华人没有脊梁
j
joyce612
我跟你说法律,你说我是杠精,法盲了不起
天干勿早 发表于 2023-07-20 16:32

法盲就是了不起 法盲第一时间就揪出个自动来认领的杆精 😂
g
gritanwen
孙维做了一个视频,让她哥哥去把实验室的铊,轻轻松松偷出来了,清华实验室管理不严,给她了脱罪的证据
天干勿早 发表于 2023-07-20 15:48

那更说明孙维有问题了。她让她哥哥去,她保证没跟她哥哥说铊放在哪个地方、什么时候方便动手?她怎么不随便找个路人?再说了,她不知道还有作案动机吗?又能轻松接触到毒品又有动机的,排除下来不就是她吗?或者她在暗示她哥哥帮她除掉她的眼中钉?
g
gritanwen
你要是学过法律就不会问出这种问题,孙维只需要证明她不是唯一可以接触到铊的人就可以脱罪了,你说的这些都只是概率问题,只要概率没达到100%就不可能给她定罪
天干勿早 发表于 2023-07-20 15:52

学过法律的你,应该知道还有个作案动机吧?取两者的交集……
V
Vinky
独裁,意味集体有益,孙陀家也是一份子,别人是统治你的,你怎会有能耐制裁她?!
g
gritanwen
最后得出什么结论不重要了,大家都不是傻子。但是p民们就是要让凶手们不舒服,时时提醒他们,大家知道他们干过什么。
果小小
这可是top2的,我一直认为,一个人品质胆量好坏和成绩无关,但是聪明的人坏起来更加心黑理所当然。
另外,华人很多回复的人都能看到这种嫉妒到变态而不自知的人挺多的。
bluecrab 发表于 2023-07-20 16:34

top 2怎么了,会做题会考试不见得人品就行。我爸那个年代,那时候offer啥的还是靠邮寄,据说有人看见别人的信,从信封上就能猜测出是啥,有的上来就给人毁了,有的甚至还写封信过去给人据了offer,等被害人知情早就晚了。 后来有条件的同学通讯地址都改成自己家里或者亲戚家。
天干勿早
法盲就是了不起 法盲第一时间就揪出个自动来认领的杆精 😂
joyce612 发表于 2023-07-20 17:10

就耍无赖吧,你关心的是你能不能吵赢,不是能不能帮到朱令,懒得理你
d
dukenyc125
那更说明孙维有问题了。她让她哥哥去,她保证没跟她哥哥说铊放在哪个地方、什么时候方便动手?她怎么不随便找个路人?再说了,她不知道还有作案动机吗?又能轻松接触到毒品又有动机的,排除下来不就是她吗?或者她在暗示她哥哥帮她除掉她的眼中钉?
gritanwen 发表于 2023-07-20 17:10

哥哥找到铊又如何?那会女生宿舍不是随便能进去的,何况是男人?
这就是孙维干的,可以说非常拙劣,参见复旦投毒案,类似的。也是寝室同学因为学校的课题接触到了毒物和了解有什么后果,然后因为寝室睡眠问题投毒室友。
这些人晚上能睡着觉?这么明显的罪犯居然逍遥法外这么多年,匪夷所思。
w
witmail
回复 1楼kittyblue的帖子
此案 不破, 中国耻辱。 孙回中国, 把它关起来
n
newsong
说贝志诚干的真是非蠢即坏,侮辱群众智商。
C
Confuse
要都这样想,不能开车怕撞,不能坐飞机怕掉,吃饭还有噎着的呢
天干勿早 发表于 2023-07-20 16:07

铊这种剧毒物丢失怎么跟每天的开车坐飞机相比的麻烦你解释一下啊。
驫龘麤靐
这个人自称北大的,怀疑以前跟贝有过节,朱令帖子他都进来插一脚污蔑贝,车轱辘话翻来覆去的,最好屏蔽了大家都不理他他自己蹦跶去
habibi 发表于 2023-07-20 16:55

好像还是92级的,没准是谷成的马甲?
星河锦浪
这个投毒案,手段这么残忍,影响这个恶劣。居然孙维还在逍遥法外,她家的势力这么多年都不会因为改朝换代而受影响吗?她现在国外吗?
y
youyouzou
一宿舍都是坏人真的不可能,投毒这种手段就是隐秘作案,一个人就能完成,为什么要去拉一个宿舍的人给一个人投毒?只听说过一个人投一个宿舍
天干勿早 发表于 2023-07-20 15:12

当你有把柄,草根的出国美好生活(那个时代的特点)成为泡沫,那么聪明(这个不等于道德水平)的清华学生不会算计?为了利益闭嘴,还有自己父母亲戚在国内,表现出来就是大众眼中的“坏人“。很正常的人性使然。
集体讨论,谁开了个头,弄个药赶走,然后一个执行了,另外的自然也能猜到。这个时候,当然闭口,以后抱团。
只有底层农民,反正只有种地,发生类似情况时,不是直接下毒者,知情者才会毫不犹豫提供线索而不是抱团。太简单了,无啥可失去,人性的道德才会闪现。当然,“投毒者“是县太爷的亲戚,“农民”也会算计言多必失,担心自己被冤枉被栽赃的可能性,也会闭嘴或者和“投毒者”抱团。
这些人性的支撑,外加自己的证词,如果不是爷爷伯伯政治原因,最简单不过的东西。 因为有了这些,然后就有了小偷此次有录像铁证才能断案标准,而后引出这么多年的网上讨论,所谓网爆也好,铊党故意只长忽悠脑也好,成为历史有常温故而习之的吵闹,激起涟漪,总是一件幸事。


l
lovejames
y
youyouzou
回复 68楼fridec2的帖子
别指望了,只有一种可能性,投毒者早逝,临死前说出真话。因为那个时候了,良心才有可能跳出其他一切羁绊而闪现。
小时候听说过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大概就是这么个心理活动的结果。
l
lovejames

lovejames 发表于 2023-07-20 17:43

可惜这个老公安也去世了。三十年了 ,当时四五十岁的人,现在有些就去世了。
现在想想,贝志城至少两次大规模掀起舆论战而没有被请喝茶,也是因为警方默许他说的,贝就是直接间接帮北京市公安局出了一口恶气,警方还盼着他敢说就多说点呢。
s
shengshengman
回复 219楼lovejames的帖子
有没有存下来这个观点制胜的视频?可以发到外网上。
y
youyouzou
不同寝室串门的很多的,北大投毒就不是同寝室,但北大投毒那个也是在做铊的实验
天干勿早 发表于 2023-07-20 15:34

北大投鉈故事有撒亩瑞吗?
s
seaworthy
孙维的子女知道自己的母亲干了这么缺德的事吗?赶快替天行道吧。
t
tracylovebobo
不能想得太简单,虽然有时候往往不复杂,但是正常的破案,首先是寝室,其次是乐团,再来就是男女朋友,然后是周围普通同学老师,这案子提到的唯有宿舍,可是报道说朱令跟寝室人其实不怎么相处,她大部分都在乐团。 为什么完全不提乐团的情况,为什么完全没有说她的感情状况,一个21岁大学生,又是所谓的风华正茂受人嫉妒的美女加才女,就没有人追?即使最后真的就是宿舍的人干的,这几方面的调查至少也应该说明一下,不能只盯着宿舍一条线索. 说孙维是唯一可以接触坨毒的人,其实我觉得是有漏洞的,孙维说的没有错,但凡有心的,实验室偷点毒药一点问题没有,我们上学的时候学生实验都有剧毒,还无色无味,慢性发作的毒药,老师只是告诉我们这个东西有什么毒,要小心,根本没人管你是不是偷偷装点回家。要不是我们同学都是善良的人,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l
lianqiao
本来就很简单嘛!扯那么多有的没的人,给出一堆线索供大家分析就是在混淆视听嘛!我都懒得看细节,大学生作案能有多复杂,投几次毒,还投的是罕见的陀毒,还偷东西销毁证据,嫌疑人已经缩得不能再小了,肯定是不让破案,否则这帮学生一定漏洞百出,到处留的是证据。我们当年寝室偷钱,大家怎么都猜不出,不用公安局出马,保卫科过来一个人听完细节,直接带走一个去审,立马招了。至于为啥不让破案,往位高权重上去猜也很自然。
Venwa75 发表于 2023-07-20 14:29

就是。就这么点人,有啥难找的。不是孙,又是谁呢?不是她就找不出第二个人。
这就跟说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是一个道理。 你要硬找证据那过了这么多年了是没有,但是红楼梦那么伟大的作品,写的那些贵族家里的事情不是普通人能想象出来的,文笔之好也不是哪个默默无闻的文人闭门造车来的。这人肯定是出生于富贵之家,经历了家族衰败,而且在当世就有文人圈里来往的。不是曹雪芹,那就根本找不出第二个人。
C
Confuse
我都已经跟你解释过不同寝室的也有可能了,北大投毒就不是同寝也给你举例子了,你就是拒绝理性思考
天干勿早 发表于 2023-07-20 15:42

说好几遍了,但凡作案不是他们寝室的,或者没查清楚是谁,这事就大了。如果是其他寝室的,至少全楼女生人人自危,谁知道什么时候到自己。他们寝室的得吓够呛,报仇的是不是投错了啊,我得搬出去才行啊,就算孩子不怕家长都得怕死。学校也得吓够呛,随便铊扔饭堂那个大汤桶得害死多少。公安局查不出来等于抱着个不定时炸弹也不可能睡觉。
你老说没证据所以疑罪从无。知不知道situational evidence情景证据?这些证据倒推足以做出结论了。你还老说理性思考,拿不相干的东西作比是你所谓的理性吗?不顾具体情况说特例算理性吗?
I
IronFlower
这案子一天不见光明,中国一天就不是法治国家
l
lovejames
回复 219楼lovejames的帖子
有没有存下来这个观点制胜的视频?可以发到外网上。
shengshengman 发表于 2023-07-20 17:48

不记得有没有直接看过这个视频,但是维基百科里这段内容以及这个老刑警的名字, 一直就有,真名实姓的说谁谁说过什么,很多年都挂在网上,觉得算是可信的。

反正现在看来贝志成相当于警方的传声筒。他的信息和判断来源于朱令父母。朱令父母信息来源于警方一次又一次欲言又止,好像什么都没说,其实什么都说了,但就是不能明确公布。 贝志成就等于是在警方默许之下发了很多帖子、在网上直接指控孙维。孙维也实名出来回应至少两轮吧。按照有些人的质疑,孙敢于出来硬杠,不像是凶手。那么贝就更不可能,每次都是他先出来,点名要孙维出来单挑。
q
qinaideputao
本来就很简单嘛!扯那么多有的没的人,给出一堆线索供大家分析就是在混淆视听嘛!我都懒得看细节,大学生作案能有多复杂,投几次毒,还投的是罕见的陀毒,还偷东西销毁证据,嫌疑人已经缩得不能再小了,肯定是不让破案,否则这帮学生一定漏洞百出,到处留的是证据。我们当年寝室偷钱,大家怎么都猜不出,不用公安局出马,保卫科过来一个人听完细节,直接带走一个去审,立马招了。至于为啥不让破案,往位高权重上去猜也很自然。
Venwa75 发表于 2023-07-20 14:29

非常同意。
我有一次过年坐火车,卧铺。我们这个卧铺附近的行李架上不知道怎么,列车上的警察知道有个包包装了假钞。但是没有人承认是自己的。警察就把我们这几个卧铺的人叫在一起,每人问了2个问题。当即就找到假钞主人带走。
中国警察牛着呢。。。
黄老歇
天涯上有个百万级别回帖的高楼 当时讨论极热烈 所以后来sw居然去回应题目就是笑骂由人 现在天涯网站已经关闭了
每一次讨论 我都觉得毛骨悚然 因为除了受害者 凶手以及知情人可能就在楼里
小气蔻蔻
这个案子如果按正常推理,确实孙维嫌疑最大。但离奇的是朱家两姐妹,都在学校遇害,还不是一个学校。这就有点古怪了,如果是有仇家针对朱家姐妹故意作案,那也不一定就是孙维或者同寝室的人干的。甚至孙维可能是处心积虑被设计好的替罪羊也说不定。
y
youyouzou
你自己在混肴概念。我们说的是孙维以及同宿舍的嫌疑最大。而宿舍盗窃事件增加了这个嫌疑。跟你的所谓疑罪从无没有关系。
判断分析案情你得基于事实,再加上逻辑吧。
事实就是只有这跟寝室被偷,只有朱令的东西被偷,被偷的还不是那种值钱,好卖的东西。这些疑点通通都指向一个方向,而不是你说的可能是外贼。
如果是外贼,为什么只有一个寝室被盗?如果是外贼,为什么全寝室只有一个人的东西被盗?
扶苏 发表于 2023-07-20 16:00

你说的再有逻辑和道理,鉈党懂法律,问铁证在哪里?
铁证被偷了,那就没有铁证了,所以就无法定罪了。至于谁偷的铁证,那就是另外一个,也需要铁证证明谁偷了?
另外,铊党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如何证明被偷的个人物品上上面有铁证?外面贝偷的可能性也有啊,0.0001就说明了孙不是100%下毒的,那就无罪啊。
至于案卷,即使公开了,也没事啊,屈打成招啊,当时顶不住心理压力啊。
如果当时装了录像,还可以辩,那个只是长得像样啊。
其实,看看几岁小娃怎么狡辩的,没啥不同的。小娃经常说,你没有看见我打游戏,所以我就死不承认,大声说没有打游戏。一样的big picture和人性使然。
这个案子无法100.00%定罪,难在没有铁证。上面要求100%铁证,所以就脱逃出来了。

y
youyouzou
回复 144楼Thbzico777的帖子
牛逼。 你收到过 3/4封信吗? 啥是0.75封信?
不要着急,编故事也不要这么明显的漏洞啊。
m
meishan123
刚去看了两眼视频,长时间连续投毒不是本宿舍的人根本不可能啊…没这个条件…而且第二次回学校8天,我猜测应该没精力去社团活动,应该就主要在宿舍。老警察都这么明确的说了,哪一定是证据确凿。
果小小
孙维的子女知道自己的母亲干了这么缺德的事吗?赶快替天行道吧。
seaworthy 发表于 2023-07-20 17:54

居然还有男的敢娶她,不怕哪天神不知鬼不觉变男版朱令?
s
shenmafuyun2011
而且偷的是洗漱用品!难不成暗恋朱令?那怎么不去偷她的别的用品?
gritanwen 发表于 2023-07-20 16:55

感觉你们都没理解他的意思。他并不是说这个偷窃案跟投毒无关,而是说可能是其他寝室的人投毒并偷了那些东西
y
youyouzou

所以中国永远是一个阶级社会
下层就应该杀去东京,夺了鸟位
在翰林院家里,在贪官污吏家里,闹腾闹腾!!!!!!


poppyjasper 发表于 2023-07-20 16:20

哪里都是阶级社会。不过中国这个社会好一点的是2000年前陈胜吴广“另有种乎”喊出后深入人心,和对后世的持久影响。
g
greenpeony
不能想得太简单,虽然有时候往往不复杂,但是正常的破案,首先是寝室,其次是乐团,再来就是男女朋友,然后是周围普通同学老师,这案子提到的唯有宿舍,可是报道说朱令跟寝室人其实不怎么相处,她大部分都在乐团。 为什么完全不提乐团的情况,为什么完全没有说她的感情状况,一个21岁大学生,又是所谓的风华正茂受人嫉妒的美女加才女,就没有人追?即使最后真的就是宿舍的人干的,这几方面的调查至少也应该说明一下,不能只盯着宿舍一条线索. 说孙维是唯一可以接触坨毒的人,其实我觉得是有漏洞的,孙维说的没有错,但凡有心的,实验室偷点毒药一点问题没有,我们上学的时候学生实验都有剧毒,还无色无味,慢性发作的毒药,老师只是告诉我们这个东西有什么毒,要小心,根本没人管你是不是偷偷装点回家。要不是我们同学都是善良的人,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tracylovebobo 发表于 2023-07-20 17:54

当时这些人都有查的。朱令的男朋友也被查了。其实当时大家怀疑最多的是另一个女生,不同宿舍的,她跟朱令闹的非常僵。当时她们年级的女生大部分认为,如果凶手是她们年级的人的话,最大嫌疑人是那个女生。 朱令跟她宿舍的人虽然有矛盾,但也没到非常严重的地步。朱令第一次住院的时候。她同舍的女生有帮忙陪护(包括孙维)。而那个女生是连看望一次都不肯。
F
FusionCbnt
希望有人能以此背景拍一部电影 ,不希望主和父母去世后世人忘记此事,因为这是执政党和制度的羞辱
y
youyouzou
top 2怎么了,会做题会考试不见得人品就行。我爸那个年代,那时候offer啥的还是靠邮寄,据说有人看见别人的信,从信封上就能猜测出是啥,有的上来就给人毁了,有的甚至还写封信过去给人据了offer,等被害人知情早就晚了。 后来有条件的同学通讯地址都改成自己家里或者亲戚家。
果小小 发表于 2023-07-20 17:18

北大的事。我们那个年代基本上申请出国的都知道
k
kittyblue
https://www.163.com/dy/article/F1FKG52U0545AKET.html
这个LINK里面把一些涉案人员名单基本都罗列出来了
网易首页 应用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快速导航 登录 注册免费邮箱 移动端 网易公开课 网易严选 支付 邮箱
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朱令铊中毒案:(终结篇) 2019-12-28 08:57:18 来源: 规则哥   举报 6527 分享至


01 集体作案的可能性 孙维的同学中至少有两人提出了集体作案的假设: “孙维同班同学”曾说:“支持孙维的几个人(不包括其中两人)都是和朱令关系极差,和孙维关系很好的……恕我大胆猜测:为什么大家没有想到过集体行动的可能呢?为什么有的人立场就那么坚定呢?为什么口气那么一致呢?大家不觉得奇怪吗?” 那么究竟是集体作案还是单独作案? 我认为一人所为的可能性更高。 首先,孙维靠自己就能取得铊,也完全可以独立完成投毒,根本无需借助他人帮助,因而完全没必要让这世界上多两个人了解自己阴暗的内心。她的自我定位可是“性格非常直爽,心直口快……从不小肚鸡肠”啊。 第一个提议的人是极为冒险的,因为她无法预测另两人对这个违法行为的反应。万一有一个人不愿意参与,那自己还要不要进行?这岂不是把自己一辈子的把柄交到其他人手上。 那会不会在某个朱令未归的夜晚,三人对朱令的声讨让愤怒达到高潮,你一言,我一言地无意中说出了提议? 但要把深夜的“过嘴瘾”在第二天醒来后落实行动,才是最难跨出的一步。特别当采用的是稍不慎就可致死的剧毒物质,而不是泻药之类。114的三人在1994年春的课上也都知道铊的致死性。她们除非真是被恨意冲昏了头脑,否则应该有起码的理智来掂量轻重。所以,此类不存在巨大利益冲突的谋杀案极少是集体作案,因为总有人是清醒、理智的。 其次,2018年论文告诉我们,这个凶手在四个月中换过投毒的地方,投的量一次比一次大,最后投大量在中药瓶中,已经超过了致死量。此刻,还会达成一致吗?通常,一个受影响最小的人,不会愿意承担同等的风险。或许这三个人都讨厌朱令,但我认为不太可能这三人的恨意同时达到想致人死地的程度。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如果朱令的中毒是三人合谋的,孙维不会甘心这么多年独自戴上“唯一嫌疑人”的头衔。她不会在2005年前忍受另两人顺利毕业,只有她的毕业证、学位证被扣;就她一人被困在国内;以及她独自忍受网友的攻击骚扰,甚至不得不搬家、更名躲避…… 她如果替另两人承受了她们本该承受的2/3惩罚,在被黑客曝光邮件中就不会表现出这样温情融洽的氛围,不会对她们的帮助一再表达感激,对她们不能作证表示理解,对她们遭到网民攻击表达歉意。 譬如下面一封:I'm very sorry that all these statements have to be with your real name. And I do understand the concern... --- if her family is this mad, they may hate you all as well if you said sth for me and again them. So, absolutely fine if you have the concern. and absolutely if you can't do it :-)(孙维发于2006年1月12日 21:16:55) 也许会有人问:那会不会这三人最开始只是达成一致:投点毒让朱令得怪病休学?第二次中毒是孙维一人偷偷瞒着其他两人做的。由于另两人并不知道孙维第二次投毒,以为是一次投毒所致,只能和孙维抱团。 这种可能是有的,但我依然认为实际可能性很小。理由基本同上,请再读一遍。如果周欣、刘庆真的参与了,不管参与的是哪个阶段,她们帮助孙维是义务,而不是情面。孙维不会允许她们中途退缩。 当孙维在2006年1月12日,再次请求大家实名帮她向媒体证明时,除了周欣婉拒外,其他人没再回应;当网络暴力越演越烈后,她们也没再继续发帖支持。 况且,邮件里另两人高小红和李思思也在为孙维辩护。特别是李思思,是亚于周欣的第二积极者。难道她们也参与投毒了?我不这么认为。 这几个大学同学在2005年底2006年初愿意替孙维辩护,其实并不难理解。 一、出于友谊。“支持孙维的几个人(不包括其中两人)都是和朱令关系极差,和孙维关系很好的……”(“孙维同班同学”说的“不包括的两人”应当是指邱志江和寇鹏。) 当朱令因为忙于乐队,在宿舍时间越来越少后,也让孙维有了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拉拢两个外地室友,以及隔壁宿舍的李思思、高小红等,形成以她为中心的小集体。她平时对这几个女生肯定热情洋溢,提供诸多帮助;在寒暑假或平时的周末,也邀请她们去她家做客。这几人的关系越来越亲密,由于孙维、刘庆、周欣以及李思思都较矮,较胖,经常互称“小猪”。 朱令是那种全身心追求艺术和自己的人生目标的人,没有任何城府,对拉帮结派不感兴趣。同时,她对外界的情绪不够敏感,说话“情商不高”(朱令母亲语)。她晚归的习惯和平日里的言语可能也得罪了周欣、刘庆、李思思而不自知,才会导致她们和她“关系极差”。(《致清华和朱令案有关的铊们》) 一边是自己讨厌的人,一边是姐妹,在这种时候别指望所有人都会把“良心”放在“关系”前面。 2、出于利益:孙维家有权势,可能平时也给予一些好处拉拢;网上有人称孙维哥哥经常会去学校请孙维的同学去餐厅吃饭,并许诺事业帮助等(爆料者自称被拉去参加过一次,真实性不知)。哪怕他们以前没得到实际好处,她们可能也觉得留这个关系,让孙维欠自己一个大人情,将来总归是有好处的。 3、未预料到网络暴力:她们在第一次为孙维辩护前,认为站出来辩护既可以给孙维一个人情,又对自己没任何坏处,反正都穿了马甲,不是实名(除了薛刚)。但她们没有料想到,她们的真实身份会被网友发掘出来,网络暴力会转向她们,邮件会泄露。 综上,我认为她们愿意替孙维辩护并不难理解,不能直接从这一点推导出全是同伙。 那么,有人或许会问,如果李思思和高小红不知情,那么周欣和刘庆知情吗? 如果不知情,她们之间肯定会互相猜忌谁是凶手,担心自己的安全,为何她们可以这么自信替孙维的人品担保? 如果知情,她们为何要替一个凶手辩护?她们既然自己没把柄在孙维手上,为何要淌这个浑水,和凶手捆绑? 我认为她们在孙维作案前不知情。她们两人很可能是直到朱令父母报警、失窃案发生、警方立案后才猜到发生了什么。但即便各自猜到了,也只是心知肚明,从未对另一个说破过。 从另两个室友的性格看,她们帮助孙维可能也是出于不同的心理。 刘庆性格 从物化2同学的留言可知,刘庆是个傻乎乎、不起眼的角色,这样的人从不想出风头,适合当跟班。匿名同学刻薄地称刘庆“装纯真”,“庸人”,“朱令笑你蠢,一点儿不冤枉你”。 “跟时髦的孙维截然不同,陕西女孩刘庆穿得十分朴素,甚至有点寒酸。她个子不高,圆脸,鼻梁上架一副眼镜,看起来很‘憨厚’。” 她有门重要的课没及格,在做实验室时也留下了很多笑柄。(《朱令和她的三个室友》、匿名同学)朱令1994年底因中毒而缺席期末考试,1995年参加补考时,刘庆因为不及格也一同参加补考,而朱令哪怕被病痛折磨,依然考进全班前十。 刘庆为什么不喜欢朱令?如果她住在朱令的下铺,被影响睡眠自然不用说。朱令或许也真的如匿名同学所言,无心地笑话过她,伤到了她的自尊。 孙维和刘庆平时相处关系应当并不平等,刘庆心底也清楚。所以,虽然她注册了天涯的大号小号,但总共只发了三个帖,且一直未在孙维的群发邮件中回复,反而不止一次主动地背地里写信给童宇峰澄清一些事。 她替孙维发的辩护词中除了咒诅“凶手一定会有报应”外,其他句子也有些模棱两可: 这件事我后来想了很多次,觉得这个推理(二次投毒)是有问题的……从朱令的表现上来看,是二次中毒,这个与二次投毒是有重要区别的。二次中毒直接推断出毒源被使用了两次,但是不是投了两次就很难讲。如果第一次的毒源不小心又被被害者用了一次,表现出来就是二次中毒,而实际上只投了一次毒。当然这些都是我的猜测,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个毒源一直没有被找到,也是不能破案的最大障碍。我想如果是二次投毒,那目的就一定是要置之于死地,没有一点心理疾病或者大仇恨的人都是做不出来的。所以,我无法想象是我所了解的身边的人做的,无法理解。孙维的人品和性格我都了解,这样的事不可能是她做的。 大家都知道句子的起承转合都顺应含义,比如“但是”后面通常才是重点,比如“所以”前后成因果关系。如果不是清华博士刘庆的思维太过混乱,那么,她想表达的意思是:如果有人对朱令二次投毒,那简直太坏了,我想不出身边的人会这么干。我了解孙维,她不会投二次毒。但如果是一次投毒,而朱令自己不小心又用了一次,那这凶手其实也没那么大仇恨,我是可以想象我身边的人做的,我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细想想不对啊,她把“孙维的清白”建筑在了“二次投毒的大仇恨”上。只有承认这是二次投毒,才不可能是孙维。这和孙维要求她们论证的相反。孙维希望她们帮忙论证这是一次投毒,因为想进一步证明朱令是在宿舍外被投毒的。 我认为刘庆在写这个帖子时所表现出的“思维混乱”,是因为她在发现失窃案现场后,自以为琢磨出了真相:孙维不喜欢朱令,想让她生病退学,所以在那些丢失的洗漱用品中一次投毒。朱令寒假回来又用了一两次,身体就崩溃了。 (不知道她若看到2018年的论文后会怎么想。见第五篇。) 刘庆猜到是孙维干的,但是她不知道“孙维知不知道她猜到”,也不知道周欣猜到没有。她可能觉得周欣和孙维的关系更铁。在这种情况下,她选择了对自己最有利的:装作没猜到。 她把那条对自己有利的防线,设在第一次投毒和第二次投毒之间。这样,若哪天孙维出事了,她也可以说自己没说谎,因为她只是从人品上排除孙维二次投毒。 到了2013年,当本案重回热点后,刘庆和张涛是受网络暴力影响最大的,因为只有他俩人在国内。 网民针对他们所在基金公司发起了“随手拨”行动——即不断打电话给他们的基金公司,让其电话销售彻底瘫痪,一些网民甚至呼吁做空这对夫妇所在的基金公司。他们两人被迫休假。 而后刘庆对记者说,她正在向警方提出信息公开申请。张涛也说,“这件事最缺的是透明,透明的最好办法也是警方对当年办案的信息公开。”(《朱令和她的三个室友》)可见他们态度已和2006年不同。 周欣性格 周欣给人的感觉是个有主见、干脆果断、爱憎分明、很刚的人。 她有时会跟同班男生一起踢足球,留着短发、穿休闲装,“踢球脚法不错,踢前锋,甚至可以当半个男生使”。(《朱令和她的三个室友》) 匿名同学说她“闷骚”,外表像一个“朴实的假小子”,实则是“狭隘的心胸和睚眦必报的本性”。朱令变“猪头”,“她终于解恨了”。 “周欣应该属于=坦荡之人,她与朱令关系不好。可能知情不报吧。”(匿名作者:198.174.3.* 2006-2-23 01:39) 周欣是力挺派中回帖最积极、最支持孙维的。她的大号“太阳正暖”在孙维声明后回帖20篇,小号“飞越远山”回帖215篇,远多过其他人。 她在邮件中,也表达了对孙维的支持,读上去很真挚。她自己在跟帖中提到,她去过孙维家好几次,“觉得是很有教养的家庭,很热情真诚……”其他同学也提到过,孙维会把一些同学请到位于部长楼的家中做客。在那个挂着她爷爷和江主席握手照片的客厅中,学生们受到她家人的热情招待,自然是十分感动的。而周欣应当也是真的被孙维的情谊打动了。 由于周欣对朱令作息的讨厌,加上对孙维对她的“种种好”,她发自内心视孙维为好姐妹,自认为维护姐妹是在做“正义”的事。至于孙维到底有没有下毒,我认为她不愿意去猜、也不在乎。哪怕孙维做了,她也要挺她,以回馈孙维的友谊。 从人物性格看,我认为接受《女友》采访的句号女像周欣。因为孙维显然更圆滑,刘庆比较唯唯诺诺,只有周欣才会这么刚。 2013年,有个盗孙维声明ID的人冒充孙维在天涯发帖,周欣的ID太阳正暖回帖说,她和孙维确认过,这不是孙维本人发的。可见两人关系在当时依然不错,联系密切。 2007年,周欣曾对帮助朱令基金会的人说,这个案子非常复杂,“那是你只看到一个分支,但这件事情有很多条分支。她用手指在桌上画了棵树的形状。”暗示朱令社交范围广,凶手可能是她在其他地方结交的朋友。 现在来看,朱令在四个月间中毒几十次。不知道周欣觉得,这棵树上的其他分支还可以留着吗? 02 动机讨论 动机讨论其实难有结论,因为每个人相信什么,和自己的经历、接收过的信息、对世界的理解等有关。有的人觉得怎么可能只因为这件事就杀人,另一些人可能觉得这动机完全成立。如果凶手是孙维,她的动机是什么呢? 一、民乐团争演出机会 贝志诚最早指出孙维是嫌疑人时说:“我听说的一个情况很有意思,据说朱令和孙某因为都是北京考来的,关系不错,朱令介绍孙某也参加了民乐团,而且练习的也是古筝,由于朱令的水平高,孙某几乎不可能有演出的机会。考虑到朱令第一次中毒是在一二·九清华民乐队在北京音乐厅演出前夕这样一个日子里,这个情况就很有意思了。” 这一点后来贝志诚也承认不可能是作案动机。 孙维的回应如下:“事实上,朱令弹的是古琴独奏(而不是古筝),同时也参加中阮伴奏。古琴我根本没学,进民乐队后才开始学习中阮.更重要的是中阮只是伴奏乐器,民乐合奏的时候几个中阮是一起上台的,不分主次,更谈不上争上台机会。” 多人证明,孙维和朱令在民乐团的地位相距太大,不存在竞争。 朱令除了古琴,还学小镲和中阮,是乐队骨干。而孙维在朱令的引荐下才勉强被接收进民乐队。她只学了门槛低的中阮。在民乐队,演奏中阮的人多到可以坐三排,朱令和孙维不时同台演出,不存在有你没我。(《朱令和她的三个室友》2013《博客天下》) 再者,一二·九演出在1994年12月已经结束,如果是为争演出机会,凶手又为何在1995年2、3月间对朱令更凶狠地投毒呢? 其他还有一些猜测,譬如凶手和朱令竞争奖学金、保研、出国机会等等。首先这些竞争内容都未必真的有,其次,我认为这些原因不足以成为作案动机。 学校这种集体生活环境,处处离不开竞争。我相信每个进清华的学生,都早已对竞争及其规则习以为常。如果只是为了一次竞争就要靠犯刑事重罪去赢的话,那这些尖子生一路上要干多少坏事? 事实上,看校园中那么多同学、室友杀人,极少是为了争夺某个具体的利益,绝大部分是出于心理上的恨意。 竞争确实可能会导致仇恨,从而引发不理性的犯罪,这不同于凶手理性地用犯罪手段去竞争。 二、影响睡眠论 最早是在2006年泄露的信件中以及孙维自辩背后的跟帖中,孙维同盟几人提到朱令在宿舍时间少,经常要在12点熄灯后才回来。尽管她们没表露出自己被这种作息困扰,但网上很快有一些匿名网友开始把动机转向:影响睡眠论。 孙维的匿名同学认为,起因是:“你们都很烦朱令,她每天晚归,很少做值日,给同宿舍的每个人都带来很多不便。”(《致清华和朱令案有关的铊们》) 也有一些情绪激动的ID(譬如tiantianny,冬冬草)认定了朱令就是因为干扰别人睡眠才被宿舍其他三人集体残害,并因此责怪朱令“自私”和她父母“教导无方”。(见朱令铊中毒案(人物关系篇)) 我已经说过这些ID不可能是凶手本人(因为她(们)绝不可能只为了逞一时口舌之快把罪认了)。很可能是自己有过此类遭遇的网友,入戏太深,发泄到网上。 有北大毕业的读者C在读到冬冬草的信后,通过朋友找到我,说她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觉得这一定是凶手的动机!因为她曾经恨之入骨的人就是她的上铺,那个每天早起晚归影响她睡眠的人(后因协商无效,她不得不搬出宿舍)。 朱令在12点回来,还要洗脸、洗脚、刷牙,上床,自然会影响到其他人。而最受干扰的应当是住在朱令下铺的人。(维基百科说周欣睡朱令下铺,《博客天下》说是刘庆。)其次是另一个下铺的人,睡上铺的孙维受到的影响最小。 事实上,我也问过读者C,当她和打搅她睡眠的上铺女生发生矛盾时,另两个女生什么反应。她说,另一张上铺的女生基本不受影响,所以做和事佬,两边都帮;而另一个下铺女生因为和她关系比较好,是站在她的一边。 如果孙维是主谋的话,她自己受到影响相对最小,不太可能因为这个动机,替另两个受影响更大的室友出头,甚至想置朱令于死地。 结合第一部分集体作案还是个人作案看,最后一部分也有补充说明。 三、吃醋论(Jealousy) 在朱令铊中毒案(人物关系篇)中,我曾引用朱令案律师张捷的一篇博文,提到朱令的男友“有些奇怪”。由于关于黄先生在本案中的信息太少,那一篇我全部只是引用。 那篇博文提到:黄先生和孙维“眉来眼去”,并暗示黄先生或许在一定程度上知道孙维的作案动机和自己有关,故保持沉默。 从其他地方看到,黄先生是民乐队骨干,乐团不少女生钦慕他;他在1997年12月底成婚,妻子也是民乐团的。 在1995年底《美国医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提到,Zhu Ling, it seems, was the victim of a murder attempt, linked at this point to a jilted suitor. “看来,朱令是一次谋杀企图的受害者,目前(谋杀企图)指向一个被抛弃的追求者。” 我读到时觉得怪怪的,suitor(追求者)这词一般是指:a man who pursues a relationship with a particular woman, with a view to marriage. A追求B,并冲着和B正式交往、结婚去的,那A就是个suitor。如果A被拒绝,一般说追求失败,而不说“被抛弃的”,除非暗示朱令对那个追求者有过什么承诺。配合“被抛弃的”的名词一般是前男友/前女友/爱人。 目前没有任何证据显示这样的追求者存在。这类人不可能一上来就想毁灭自己喜欢的人,而是先经历了追求,被拒绝,纠缠不清的几个阶段。特别是后期,TA应当对朱令有过升级的骚扰,被一再拒绝,甚至有过争执和决裂后,才会想到残害对方。但无论朱令父母还是她男友、闺蜜都未听说这样的人存在。而且这样的人多半是男性(虽然可能是女同),而照第五篇的分析,男性独自作案的可能性几乎为0。 上篇留言中有人提出,会不会这个“被抛弃的追求者”其实不是对应朱令而言,而是指“被朱令的男友抛弃的追求者”呢? 会不会像一些网友猜测的那样,孙维对闺蜜的男友有好感,甚至抛出信号,而黄先生曾与之有一段暧昧后最终拒绝了她呢?而孙维因为最终没能得到黄先生,出于吃醋(jealousy),对朱令生恨、报复呢? 我觉得这个对jilted suitor的解读有点意思。但从英语表达来说,suitor一般用于男性;而如果是上文假设的情况,常规表述应该是:“目前(谋杀企图)指向一个嫉妒的情敌”,而不是造成歧义的“被抛弃的追求者”。 四、嫉妒论(Envy) 这里说的嫉妒(Envy)不包括吃醋(Jealousy)。关于两者区别,我在这篇文章里有过深度阐释。 如果你从这世上消失就好了——13岁女孩因嫉妒美貌而肢解闺蜜 某人如果自己丑,嫉妒闺蜜漂亮,那是Envy。这种愤怒和难受只针对闺蜜一人,没有其他的情感纠葛、利益搅和在里面。 某人如果喜欢上了自己闺蜜的男友,希望自己能取而代之,这是jealousy/吃醋。 我这里说的ENVY是指:A和B并没有直接的情感、利益争夺,本可以共生共荣。但A仅仅因为B的某些方面比较优秀,就颇受煎熬。 A为了缓解自己的难受,心中会浮现一个念头:“如果B从这世上消失就好了……” B不会凭空消失,这样的念头只能加重A的自虐罢了。 但有极小比例的A,却真正落实行动了,想去从肉体上毁灭自己嫉妒的对象,以缓解自己的嫉妒之痛。 如果孙维是凶手,嫉妒很可能是她主要的作案冲动来源。 先看看孙维是什么样的人。周欣曾依照回帖纲要,做出以下陈述:“孙维这个人性格开朗,活泼乐观,很幽默,可以说个很好玩儿的人。有时候可能让人觉得她嘴“损”(爱开玩笑),但基本上是因为该人神经比较粗大,嗬嗬,并非故意让人难堪,相处时间稍长就知道了。而且她也经常开自己的玩笑。孙维很善良,对人也很体贴……我妈好几次说过,谁娶了孙维以后可是挺有福气的。 孙维这个人,可以说不是那种非常要求“上进”的人,她心态很平和,比较大气,并不很看重象名次、奖学金啦这些可能大学生都比较在乎(过)的东西。我不相信她有任何理由,尤其是由于所谓的“嫉妒”,而作出下毒害人这样的事情。” 我相信孙维在自己心中和在周欣心中可能确实是这样的。 每个人都是多面的,在自己心底是这样,在别人眼中是那样;在朋友面前是这样,在恋人面前又是那样。 毫无疑问,孙维的人缘和异性缘都是不错的。这也是为什么物化2班会有五个男生不在回帖纲要里,却主动站出来替她辩护。 譬如寇鹏说过:“孙维虽然平时牙尖嘴利,但在班级有需求在其它同学有困难的时候却是个真正的热心人。” 但也有同学看到不一样的孙维。 譬如,2013年匿名同学:“从那些年来看,你是个机灵人,会讨人喜欢,不召人讨厌。然而你小聪明太多,小动作也太多,实在无法让人完全信任你。”(《致清华和朱令案有关的铊们》) 譬如“孙维同班同学”(验证为物化2学生)说:“以本人对我们班的了解, 我认为孙维极有可能是投毒者。”“以我对孙维的了解, 如果没有有力证据的话﹐我不认为她会平白无故接受不发毕业证书,不发护照的待遇。”(《我对孙维事件的看法》2006-01-04 15:07:00) 为什么质疑孙维的人站出来需要更大的勇气,承受更大的压力,我已经在第三篇中解释过了。 而此前读者A曾找到我,告知一些她和孙维在2000年在诺基亚共事的事。她的结论是:从当年孙维的性格来看,她相信孙维很可能是凶手。 我不在此传播TA说的具体事件,只引用一部分性格描述原文。 “她必须得是当办公室明星那种。” “那种公主一样的孤傲,那种劲儿。” “如果你乖乖地臣服在她下面,你就没有问题;如果说,你不臣服,她就排挤你。” “她一定得是众星捧月,一定得让所有男同事都捧着她,非常明确的这种欲望。” 孙维把办公室新来的年轻、漂亮女生当成“假想敌”,对她的态度“趾高气昂,颐指气使”,但对男同事则很热情。 孙维身边长期有一两个“巴结她”的女性“跟班”。 A本人的身份可以确认(上过电视节目),她描述了当年办公室的座位、人物等,但无法提供证据证明19年前的同事关系。据她了解,孙维在1999年已进入诺基亚当项目经理,网上此前传的是2003年左右。(真实性请大家自行判断。) A描述的孙维,和朱令父亲在接受“观点致胜”节目采访时提到的比较吻合:“她(孙维)这个人从小教育,特别好强,不服输,看不起人。他(未指明这个他是谁)觉得呢,从性格上讲,她作案的可能性很大。” 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复杂的孙维,和我们每个人一样,都是多面的、多维度的。 在闺蜜和部分男生眼里,她是大度、热情、开朗、直爽、常对人提供帮助,但在另一些和她接触过的人眼中,她又善妒、争强好胜、喜欢出风头、希望被异性追捧、排挤比她耀眼的女性。 有些人相信凶手是孙维,还因为网上流传一张她的艺术照,据称是她送给在医院住院的朱令的,上面手写了一行小字:朱令,祝你早日康复! 曾与孙维共事的A表示,照片上的人确实是孙维,但她认为孙维总体上是个情商很高的人,应当不至于明着做这样的事。 后来我看到另一种说法:当年物化2班在毕业前夕每人都在本子上贴了一张自己的照片,写了一句话送给朱令,李思思的那一页做的最精致。孙维的照片只是其中一页。 从照片左边的齿印看,这一页应当正是从本子上撕下来的,似乎也应证了这种说法。(我在第四篇一开始就说过,该替嫌疑人澄清和辟谣的我也会做,这样才能看到一个更真实完整的人。) 为什么会嫉妒? 我觉得优秀这词不足以描述朱令。从我看到的同学描述来看,我觉得“不凡”这词更适合。我在成长中也遇到过这样特别聪明、有悟性的人,无论文科、理科、艺术,哪一项只要她做了,就可以做到顶尖。朱令以超高分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游泳为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古琴演奏水平高超。尽管没花太多时间在学习上,但她的文、理、工科全都名列前茅,就连没有准备就去做实验,也让其他有准备的同学自叹弗如。 朱令也是“男生卧谈话题中114寝室里被谈及次数最多的女孩之一。尽管衣着朴素,但她高挑、白皙,‘带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优雅气质’,连辅导员都曾建议她参加礼仪大赛。” 男同学评价她,“她的美是自外及内的,是全方位的,迄今为止,我还未曾见过如此完美地优秀的人。”(《朱令和她的三个室友》) 但早期的童宇峰说过:“朱令的确很优秀,但并不是说每一方面都是第一,也没有优秀到让别人感到自卑。音乐方面我不好评论,论学习、容貌,都有比她好的人存在。” 这是一段客观描述。有人因此下结论,孙维不会嫉妒朱令。我觉得这是对嫉妒(ENVY)的一大误解:人们嫉妒的往往不是那个“最好”的人,而是那个“比我好又整天站我身边”的人。 我曾总结过: 1、嫉妒的对象一般是同性。 2、嫉妒,更多的是针对并排站一起的人,各方面交集越多越容易拿来互相比较,所以朋友之间的嫉妒最为常见。一个女大学生会嫉妒各方面优秀的闺蜜,而不会嫉妒一个女明星; 3、嫉妒的都是自己看重的方面。一个在乎容貌的人,不太会嫉妒一个比自己长得丑但聪明的同学;如果对方各方面都比自己好,那更容易产生嫉妒。 4、嫉妒的,总是自己无力更改的方面。很少有人嫉妒别人通过刻苦努力获得的成功,更多是嫉妒对方的一种天赋,譬如漂亮、聪明、运气好、有音乐才华。 朱令和孙维之间的关系基本符合以上几点,特别当她们同时进入民乐团后。 我曾点出嫉妒的本质: 没有人是完美的。我们愿意承认这一点,也欣然接受与上帝相比,自己的不完美。 我们甚至以此为借口,原谅和纵容自己的一些缺点。但我们却很难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是在另一个同类的衬托下显现的。 那个同类,总是站在自己的身边,让自己本来隐藏的不足分外刺眼。 嫉妒带来的愤怒、无力、挫折和痛苦,来源于“世间另一个形象对自己形象的否定”。这种否定并不是主观上的,而是对方的“存在”自带的。 因嫉妒而杀人,本质上是希望那个参照物消失,这样便可以接纳自己的形象,能够更坦然地爱自己。 但是嫉妒的人很难对自己诚实地承认,自己在嫉妒对方。因为一旦承认,就等于是承认自己不如对方。这是他们绝对受不了的。所以当他们在伤害对方时,他们一般都会找到很多借口,譬如对方哪件事做错了,哪儿做的不好,以此合理化自己内心涌动的厌恶。 嫉妒从何时开始? 我们已知朱令和孙维在大一刚开学是关系非常好的闺蜜,年纪一样,同为北京人,父亲是一个单位,家庭和阶层也差距不大。一开始,总是背景越相似的人,越快走在一起。但往后,痛苦也由此而生:你不和她比,和谁比? 朱令刚进大学时不止一次告诉母亲,跟宿舍的人在一块儿特别好玩。朱令提议并去买了一本本子,专门记录寝室里好玩的琐事。 当时大家的关系很融洽,孙维和朱令也各有千秋。孙维是“物化系最时髦的女生之一,连衣裙、高跟鞋都是她的日常装备”,而朱令的打扮则很“朴素”;孙维很“妩媚”,男生在校园里遇到她迎面走来,她总是“微笑得如山花烂漫”(《朱令和她的三个室友》),而朱令可能在人际交往这方面有点漫不经心。 朱令的成绩比孙维好,但两人都比外地来的周欣和刘庆强一截。总之,那时候的孙维很自信,并不觉得朱令比自己强在哪儿。 大一时的孙维(红衣)和朱令(蓝衣) 朱令在大一加入民乐团,孙维在大一时也想加入,但第一次考核没通过。于是,在1993年下半年(大二上学期)的一天,在清华西阶教室的演出结束后,朱令就把孙维引荐给了大家,说这是自己的寝室同学,很喜欢民乐,非常想参加。(《朱令和她的三个室友》) 而孙维对朱令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正是发生在加入乐队后。 如果说之前孙维和朱令还各有长处,那么在民乐队那个环境中,孙维对于朱令则是相形见绌。平日里在班级不露锋芒的朱令,在民乐队很受大家重视,有许多朋友,被大家追捧,而孙维很不起眼。 朱令和孙维都从0开始学中阮,朱令悟性高,轻轻松松成为中阮首席,而孙维学起来费力,分到第二阶队。不进乐队的话,她可以不和朱令比音乐,但一旦她进入这个竞争角色,就意识到自己永远也赶不上和朱令之间的差距。 在朱令母亲眼中,这对室友在民乐队的相处并不快乐。那段时间,朱令曾经问母亲:“为什么一个好朋友即使好到特别亲的地步,也总有不好的地方呢?” “朱令开始慢慢觉得孙维没把她当好朋友,老是使绊子。”朱明新说,朱令在民乐队的活动本来就多,很少参加班级的活动,这让她心理很有压力。据她描述,有一次,民乐队的活动临时取消,朱令就去北太平庄上古琴课,练完后回学校上自习,但孙维告诉班上同学说,当天乐队没活动。“这样一来,同学更会认为‘就是乐队没活动,朱令也不愿意参加班里的活动’,这件事让朱令感觉很别扭。” 朱明新还描述说,另外一次,乐队请了一位老师来教中阮弹奏,孙维说朱令有基础,不用学了,把朱令挤到了后面一排。(《朱令和她的三个室友》) 虽然都是小事,但透露出(至少)孙维单方面对朱令有种“塑料姐妹花”的感觉。在民乐队负责人的印象里,“在民乐队,这对室友似乎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亲密。” 我们无法揣测在乐队那一年里具体发生了什么。或许在嫉妒的基调上还有一些小摩擦。譬如,朱令或许在指点孙维学中阮时的一些态度让孙维的自尊受到了伤害,而朱令则浑然不觉。 如果说孙维是争强好胜之人,那么从同学描述看,朱令也是很要强、很好胜 的人。朱令的拼搏可能在孙维看来也是一种较劲。 一位民乐队骨干说,孙维喜欢参加民乐队举办的“各种文艺活动和Party,在乐器练习方面投入的精力不多。”孙维走的依然是社交线路,希望吸引民乐团其他人的注意。 朱令从大二开始和男友黄先生交往。孙维是否也倾慕黄先生,就无从得知了。如果真的有这层关系,那么jealousy+envy恐怕像刀子一样插在她的胸口。她那时或许会生出一个念头:“如果你从世界上消失就好了……” 1994年夏天,孙维突然给民乐队捐款了几千元。或许,她想通过大方出手,让其他成员包括黄先生对她的刮目相看。但这一招或许没怎么奏效,因为捐钱后不久,孙维就退出了民乐团,用她自己的理由是“功课紧张”。 这也可能是因为,她已经找到了其他办法,来结束她和朱令之间的这场痛苦的较量…… 如果孙维是凶手,她希望朱令死吗?对于嫉妒之人来说,并不一定要从物质上完全消灭对方,只要让对方变残、变丑,再也比不上自己;或者休学、退学,从此不再站在自己的身旁,就可以满意。 为什么这么说呢? 寒假过后开学,朱令母亲陪朱令回宿舍时遇见孙维,孙维说了很长的一段话,试图劝说朱令休学一学期,回家好好治病,不要来上学。(《朱令的四十五年- 北京清华女学生毒杀疑案》) 朱令上学期突然缺席后,114室的三个人以为她这次重病,必然要休学一学期,心情十分愉快;或许如匿名同学所说,李思思也打算搬到朱令的床位。但寒假开学后,孙维傻眼了,朱令竟然回来了。 其实也有其他亲戚朋友劝说朱令先留家里治病,但是朱令性格倔强、要强,坚持要回学校。黄先生和朱令感情依旧,朱令补考后依然名列前茅,她的身体在一天天康复……对于孙维来说,她此前的一切努力白费,这场较量又回到原点。 巨大的失望和愤怒会导致一个人做出冲动的举动。她太想赢得这场较量,以至于哪怕其行为可能导致死亡,她也不在乎了。与之对应的,是曲线图上的那一个个高峰。 05 孙维作案的概率 我此前写过,本案最大的问题是直接证据缺失。如果宿舍现场得以保护,毒媒还在并能检测出来,那么我相信这个案子既然1997年又继续了,是可以有结果的。但现在证据链中最关键的一环缺少了,除非嫌疑人认罪,几无可能侦破。 大家都知道法律上疑罪从无。贝志诚也说过这样的话:“作为一个个人,我掌握的信息足以让我认定孙维是凶手。但如果我是法官,我不会判孙维有罪。” 孙维是各条线索交汇的中心,她是目前已知的唯一“犯罪嫌疑人”,自然嫌疑是最大的。但除了凶手外,所有人都站在这片迷雾之中,没人可以100%肯定是她。 如果不是孙维,还有谁会有嫌疑呢? 如第二篇所写,1995年10月,也就是立案侦查后的半年,警方曾说过“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解放日报:重访清华铊中毒女生朱令和她的亲友们》2013/5/7) 差不多那时,清华大学派出所所长李慕成对朱令父母说, “有对象”,“上面批准后,开始短兵相接。”(《南方人物周刊》2006年1月11日说的是十年前) 朱令舅妈也说过,李慕成在清华派出所的门口对她说,“就差一层窗户纸了,等好消息吧。” 网上有人说,会不会95年警方锁定的这个“对象”其实不是孙维,而是另一个人?譬如是一个追求朱令不得的男性作案。但由于他太有权势,警方无法继续工作,只好结束调查? 这种想法太夸张。如果警方在95年已经有了这样一个明确的嫌疑人,并因为受到干预才中止,那么就应该无声无息地结束,又怎么会在1997年突然找上孙维?难道悬案还不够,仅仅为了向朱家交差,还要制造一起冤案?而且这是有多傻才会找同样家庭背景强大的孙维当替罪羊? 所以,95年警方锁定的对象只可能是孙维,不会是其他人。 如果要说孙维是无辜的,只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真正的罪犯从来没有进入警方的怀疑视线,警方从一开始怀疑孙维就是错的。 那么这个人要符合哪些条件呢? 这个K必须符合以下这几点: 1、女性(前面解释过了); 2、有专业的化学知识,并可以在无网络年代想到用铊盐投毒; 3、在大二或暑假已经对朱令心生恨意; 4、在孙维刚进入甚至还没正式进入课题组时就知道哪儿有铊盐; 5、可以遇上实验室没人且忘锁门的机会,一次性偷出足够的铊盐/溶液,供其在跨度半年的时间中投毒;(要不就得偷许多次。) 6、熟悉114宿舍内部,经常串门,以至于可以区分朱令和室友的洗发水、浴液、隐形眼镜液、口红、杯子……; 7、投毒期间可以经常见到朱令,观察她的反应; 8、可以多次进入114,补投或者改变投毒地方; 9、能够趁朱令离开宿舍的短暂机会向食物(疑似中药瓶)中投毒,并连续多天这么做; 10、可以在朱令确诊、朱家报案一两天内就获知消息,并知道114的人五一会外出旅游,从而撬锁进114行窃。 …… 各种线索指向若不是孙维,那就是孙维身边的人。要满足那么多苛刻的条件,这个K最有可能是回帖纲要中的那几个:114室的周欣、刘庆,或者关系特好、经常来串门的李思思……而后者还必须是神偷级别,多次闯入他人实验室、宿舍,从未被撞见。但若K是其中之一,与之矛盾的是,她又似乎对于嫁祸给“娘子”孙维并不内疚,甚至故意为之。 如果真有这样一个K,我想以孙维的机灵,应当早已猜到是谁。 孙维声明写过:“除了朱令家人,没有人比我更希望早日破案了!……反而案子没有破,每个人都可以怀疑,我也有自己的怀疑,但我从未为了洗脱自己不负责任地到处散布。”(从第三篇看,她怀疑的对象似乎是被她们排除在小集体外的徐之和刘立) 她虽然很“负责任”,不会在网上散布那个名字,但她既然如此渴望破案,为了朱令也为了她自己,应当早已把她怀疑的名字提供警方。可惜,看来她的线索对案子并没有帮助。 写在最后的话 11月24日是朱令的46岁生日。她现在的智力相当于几岁儿童,眼睛近乎失明,常年坐在轮椅上。根据帮助朱令的公众号“令爱相随”上在2019年11月的信息:朱令由于肺功能极差,不得不多年维持气管切开,导致不能说话,一直徘徊在危险的边缘。 考虑再三,还是不放她现在的照片了。希望让她充满生命力的健康、自信、青春的样子留在大家的心目中。 往日里打赏就三位数,可前几篇达到了四位数。我会在近日,把前几篇的打赏一同捐给朱令父母。 这两篇特意关闭了打赏通道。如你有打赏的念头,请捐款给朱令父母:支付宝和Paypal都是[email protected]。 我其实在第一篇背后公布过这个捐款渠道,但是当时有读者反馈,他们在打款前发现支付宝提示此账号太久没登陆,不敢打。这次我核实过这个支付宝是可以用的,所以请忽视那个提示。 另外,此前看到网上说贝志诚从未给朱令家捐款等,但据朱令家友人所言,贝其实这么多年一直有资助朱家。 此外,澄清一些前几篇中的错误: 1、第一篇中我把发现失窃案报案人刘庆写成周欣,为笔误。 2、1995年5月1日中国才开始实行双休日,所以1994年期间她应当只在周日回家;第二次中毒时由于健康原因,周六周日都回家。 3、第一篇中姐姐吴今出事地点是野三坡,写成了野山坡。 4、我此前说第二次失窃案和本案无关,是基于认为第一次失窃案后剩余的物品肯定在1995年就化验过了。如果从没有化验过,则另当别论。 5、根据《朱令的四十五年- 北京清华女学生毒杀疑案》一书,朱令父亲回忆他在带朱令在医院看病的时候(此前媒体说3月底)接到一个女生电话,询问朱令的病情。朱父先说起,没带走的面包你们吃了吧。对方回答:“已经分了吃了。” 写这六篇用了将近一个月所有(并非空闲)的时间。我尽力严谨,但还是留有很多遗憾。由于很多细节缺失(譬如失窃案到底被偷了什么),所以文章的结论可能受到误导。由于变数太多,我提的假设也只是可能性之一,希望能引发更多的讨论,从而更靠近真相。如果我有机会补足一些信息,或有新的看法,会后续在公众号上更新本案。
M
Mn09092019
真没有什么复杂的,一群大学生,想搞人,没想到搞大了。就是因为智商都高,所以能一起抱团到现在。如果同寝室的没有参与或一点不知情的人,它们的表现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说怕报复的,现在这些人是不是都在国外啊,有啥报复的,其实就是自己也是参与者而已。
M
Mn09092019
朱令的父母真可怜,现在还精神正常太不容易了,有了孩子之后真是见不得这些事情。
果小小
https://www.163.com/dy/article/F1FKG52U0545AKET.html
这个LINK里面把一些涉案人员名单基本都罗列出来了
网易首页 应用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快速导航 登录 注册免费邮箱 移动端 网易公开课 网易严选 支付 邮箱
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朱令铊中毒案:(终结篇) 2019-12-28 08:57:18 来源: 规则哥   举报 6527 分享至


01 集体作案的可能性 孙维的同学中至少有两人提出了集体作案的假设: “孙维同班同学”曾说:“支持孙维的几个人(不包括其中两人)都是和朱令关系极差,和孙维关系很好的……恕我大胆猜测:为什么大家没有想到过集体行动的可能呢?为什么有的人立场就那么坚定呢?为什么口气那么一致呢?大家不觉得奇怪吗?” 那么究竟是集体作案还是单独作案? 我认为一人所为的可能性更高。 首先,孙维靠自己就能取得铊,也完全可以独立完成投毒,根本无需借助他人帮助,因而完全没必要让这世界上多两个人了解自己阴暗的内心。她的自我定位可是“性格非常直爽,心直口快……从不小肚鸡肠”啊。 第一个提议的人是极为冒险的,因为她无法预测另两人对这个违法行为的反应。万一有一个人不愿意参与,那自己还要不要进行?这岂不是把自己一辈子的把柄交到其他人手上。 那会不会在某个朱令未归的夜晚,三人对朱令的声讨让愤怒达到高潮,你一言,我一言地无意中说出了提议? 但要把深夜的“过嘴瘾”在第二天醒来后落实行动,才是最难跨出的一步。特别当采用的是稍不慎就可致死的剧毒物质,而不是泻药之类。114的三人在1994年春的课上也都知道铊的致死性。她们除非真是被恨意冲昏了头脑,否则应该有起码的理智来掂量轻重。所以,此类不存在巨大利益冲突的谋杀案极少是集体作案,因为总有人是清醒、理智的。 其次,2018年论文告诉我们,这个凶手在四个月中换过投毒的地方,投的量一次比一次大,最后投大量在中药瓶中,已经超过了致死量。此刻,还会达成一致吗?通常,一个受影响最小的人,不会愿意承担同等的风险。或许这三个人都讨厌朱令,但我认为不太可能这三人的恨意同时达到想致人死地的程度。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如果朱令的中毒是三人合谋的,孙维不会甘心这么多年独自戴上“唯一嫌疑人”的头衔。她不会在2005年前忍受另两人顺利毕业,只有她的毕业证、学位证被扣;就她一人被困在国内;以及她独自忍受网友的攻击骚扰,甚至不得不搬家、更名躲避…… 她如果替另两人承受了她们本该承受的2/3惩罚,在被黑客曝光邮件中就不会表现出这样温情融洽的氛围,不会对她们的帮助一再表达感激,对她们不能作证表示理解,对她们遭到网民攻击表达歉意。 譬如下面一封:I''m very sorry that all these statements have to be with your real name. And I do understand the concern... --- if her family is this mad, they may hate you all as well if you said sth for me and again them. So, absolutely fine if you have the concern. and absolutely if you can''t do it :-)(孙维发于2006年1月12日 21:16:55) 也许会有人问:那会不会这三人最开始只是达成一致:投点毒让朱令得怪病休学?第二次中毒是孙维一人偷偷瞒着其他两人做的。由于另两人并不知道孙维第二次投毒,以为是一次投毒所致,只能和孙维抱团。 这种可能是有的,但我依然认为实际可能性很小。理由基本同上,请再读一遍。如果周欣、刘庆真的参与了,不管参与的是哪个阶段,她们帮助孙维是义务,而不是情面。孙维不会允许她们中途退缩。 当孙维在2006年1月12日,再次请求大家实名帮她向媒体证明时,除了周欣婉拒外,其他人没再回应;当网络暴力越演越烈后,她们也没再继续发帖支持。 况且,邮件里另两人高小红和李思思也在为孙维辩护。特别是李思思,是亚于周欣的第二积极者。难道她们也参与投毒了?我不这么认为。 这几个大学同学在2005年底2006年初愿意替孙维辩护,其实并不难理解。 一、出于友谊。“支持孙维的几个人(不包括其中两人)都是和朱令关系极差,和孙维关系很好的……”(“孙维同班同学”说的“不包括的两人”应当是指邱志江和寇鹏。) 当朱令因为忙于乐队,在宿舍时间越来越少后,也让孙维有了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拉拢两个外地室友,以及隔壁宿舍的李思思、高小红等,形成以她为中心的小集体。她平时对这几个女生肯定热情洋溢,提供诸多帮助;在寒暑假或平时的周末,也邀请她们去她家做客。这几人的关系越来越亲密,由于孙维、刘庆、周欣以及李思思都较矮,较胖,经常互称“小猪”。 朱令是那种全身心追求艺术和自己的人生目标的人,没有任何城府,对拉帮结派不感兴趣。同时,她对外界的情绪不够敏感,说话“情商不高”(朱令母亲语)。她晚归的习惯和平日里的言语可能也得罪了周欣、刘庆、李思思而不自知,才会导致她们和她“关系极差”。(《致清华和朱令案有关的铊们》) 一边是自己讨厌的人,一边是姐妹,在这种时候别指望所有人都会把“良心”放在“关系”前面。 2、出于利益:孙维家有权势,可能平时也给予一些好处拉拢;网上有人称孙维哥哥经常会去学校请孙维的同学去餐厅吃饭,并许诺事业帮助等(爆料者自称被拉去参加过一次,真实性不知)。哪怕他们以前没得到实际好处,她们可能也觉得留这个关系,让孙维欠自己一个大人情,将来总归是有好处的。 3、未预料到网络暴力:她们在第一次为孙维辩护前,认为站出来辩护既可以给孙维一个人情,又对自己没任何坏处,反正都穿了马甲,不是实名(除了薛刚)。但她们没有料想到,她们的真实身份会被网友发掘出来,网络暴力会转向她们,邮件会泄露。 综上,我认为她们愿意替孙维辩护并不难理解,不能直接从这一点推导出全是同伙。 那么,有人或许会问,如果李思思和高小红不知情,那么周欣和刘庆知情吗? 如果不知情,她们之间肯定会互相猜忌谁是凶手,担心自己的安全,为何她们可以这么自信替孙维的人品担保? 如果知情,她们为何要替一个凶手辩护?她们既然自己没把柄在孙维手上,为何要淌这个浑水,和凶手捆绑? 我认为她们在孙维作案前不知情。她们两人很可能是直到朱令父母报警、失窃案发生、警方立案后才猜到发生了什么。但即便各自猜到了,也只是心知肚明,从未对另一个说破过。 从另两个室友的性格看,她们帮助孙维可能也是出于不同的心理。 刘庆性格 从物化2同学的留言可知,刘庆是个傻乎乎、不起眼的角色,这样的人从不想出风头,适合当跟班。匿名同学刻薄地称刘庆“装纯真”,“庸人”,“朱令笑你蠢,一点儿不冤枉你”。 “跟时髦的孙维截然不同,陕西女孩刘庆穿得十分朴素,甚至有点寒酸。她个子不高,圆脸,鼻梁上架一副眼镜,看起来很‘憨厚’。” 她有门重要的课没及格,在做实验室时也留下了很多笑柄。(《朱令和她的三个室友》、匿名同学)朱令1994年底因中毒而缺席期末考试,1995年参加补考时,刘庆因为不及格也一同参加补考,而朱令哪怕被病痛折磨,依然考进全班前十。 刘庆为什么不喜欢朱令?如果她住在朱令的下铺,被影响睡眠自然不用说。朱令或许也真的如匿名同学所言,无心地笑话过她,伤到了她的自尊。 孙维和刘庆平时相处关系应当并不平等,刘庆心底也清楚。所以,虽然她注册了天涯的大号小号,但总共只发了三个帖,且一直未在孙维的群发邮件中回复,反而不止一次主动地背地里写信给童宇峰澄清一些事。 她替孙维发的辩护词中除了咒诅“凶手一定会有报应”外,其他句子也有些模棱两可: 这件事我后来想了很多次,觉得这个推理(二次投毒)是有问题的……从朱令的表现上来看,是二次中毒,这个与二次投毒是有重要区别的。二次中毒直接推断出毒源被使用了两次,但是不是投了两次就很难讲。如果第一次的毒源不小心又被被害者用了一次,表现出来就是二次中毒,而实际上只投了一次毒。当然这些都是我的猜测,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个毒源一直没有被找到,也是不能破案的最大障碍。我想如果是二次投毒,那目的就一定是要置之于死地,没有一点心理疾病或者大仇恨的人都是做不出来的。所以,我无法想象是我所了解的身边的人做的,无法理解。孙维的人品和性格我都了解,这样的事不可能是她做的。 大家都知道句子的起承转合都顺应含义,比如“但是”后面通常才是重点,比如“所以”前后成因果关系。如果不是清华博士刘庆的思维太过混乱,那么,她想表达的意思是:如果有人对朱令二次投毒,那简直太坏了,我想不出身边的人会这么干。我了解孙维,她不会投二次毒。但如果是一次投毒,而朱令自己不小心又用了一次,那这凶手其实也没那么大仇恨,我是可以想象我身边的人做的,我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细想想不对啊,她把“孙维的清白”建筑在了“二次投毒的大仇恨”上。只有承认这是二次投毒,才不可能是孙维。这和孙维要求她们论证的相反。孙维希望她们帮忙论证这是一次投毒,因为想进一步证明朱令是在宿舍外被投毒的。 我认为刘庆在写这个帖子时所表现出的“思维混乱”,是因为她在发现失窃案现场后,自以为琢磨出了真相:孙维不喜欢朱令,想让她生病退学,所以在那些丢失的洗漱用品中一次投毒。朱令寒假回来又用了一两次,身体就崩溃了。 (不知道她若看到2018年的论文后会怎么想。见第五篇。) 刘庆猜到是孙维干的,但是她不知道“孙维知不知道她猜到”,也不知道周欣猜到没有。她可能觉得周欣和孙维的关系更铁。在这种情况下,她选择了对自己最有利的:装作没猜到。 她把那条对自己有利的防线,设在第一次投毒和第二次投毒之间。这样,若哪天孙维出事了,她也可以说自己没说谎,因为她只是从人品上排除孙维二次投毒。 到了2013年,当本案重回热点后,刘庆和张涛是受网络暴力影响最大的,因为只有他俩人在国内。 网民针对他们所在基金公司发起了“随手拨”行动——即不断打电话给他们的基金公司,让其电话销售彻底瘫痪,一些网民甚至呼吁做空这对夫妇所在的基金公司。他们两人被迫休假。 而后刘庆对记者说,她正在向警方提出信息公开申请。张涛也说,“这件事最缺的是透明,透明的最好办法也是警方对当年办案的信息公开。”(《朱令和她的三个室友》)可见他们态度已和2006年不同。 周欣性格 周欣给人的感觉是个有主见、干脆果断、爱憎分明、很刚的人。 她有时会跟同班男生一起踢足球,留着短发、穿休闲装,“踢球脚法不错,踢前锋,甚至可以当半个男生使”。(《朱令和她的三个室友》) 匿名同学说她“闷骚”,外表像一个“朴实的假小子”,实则是“狭隘的心胸和睚眦必报的本性”。朱令变“猪头”,“她终于解恨了”。 “周欣应该属于=坦荡之人,她与朱令关系不好。可能知情不报吧。”(匿名作者:198.174.3.* 2006-2-23 01:39) 周欣是力挺派中回帖最积极、最支持孙维的。她的大号“太阳正暖”在孙维声明后回帖20篇,小号“飞越远山”回帖215篇,远多过其他人。 她在邮件中,也表达了对孙维的支持,读上去很真挚。她自己在跟帖中提到,她去过孙维家好几次,“觉得是很有教养的家庭,很热情真诚……”其他同学也提到过,孙维会把一些同学请到位于部长楼的家中做客。在那个挂着她爷爷和江主席握手照片的客厅中,学生们受到她家人的热情招待,自然是十分感动的。而周欣应当也是真的被孙维的情谊打动了。 由于周欣对朱令作息的讨厌,加上对孙维对她的“种种好”,她发自内心视孙维为好姐妹,自认为维护姐妹是在做“正义”的事。至于孙维到底有没有下毒,我认为她不愿意去猜、也不在乎。哪怕孙维做了,她也要挺她,以回馈孙维的友谊。 从人物性格看,我认为接受《女友》采访的句号女像周欣。因为孙维显然更圆滑,刘庆比较唯唯诺诺,只有周欣才会这么刚。 2013年,有个盗孙维声明ID的人冒充孙维在天涯发帖,周欣的ID太阳正暖回帖说,她和孙维确认过,这不是孙维本人发的。可见两人关系在当时依然不错,联系密切。 2007年,周欣曾对帮助朱令基金会的人说,这个案子非常复杂,“那是你只看到一个分支,但这件事情有很多条分支。她用手指在桌上画了棵树的形状。”暗示朱令社交范围广,凶手可能是她在其他地方结交的朋友。 现在来看,朱令在四个月间中毒几十次。不知道周欣觉得,这棵树上的其他分支还可以留着吗? 02 动机讨论 动机讨论其实难有结论,因为每个人相信什么,和自己的经历、接收过的信息、对世界的理解等有关。有的人觉得怎么可能只因为这件事就杀人,另一些人可能觉得这动机完全成立。如果凶手是孙维,她的动机是什么呢? 一、民乐团争演出机会 贝志诚最早指出孙维是嫌疑人时说:“我听说的一个情况很有意思,据说朱令和孙某因为都是北京考来的,关系不错,朱令介绍孙某也参加了民乐团,而且练习的也是古筝,由于朱令的水平高,孙某几乎不可能有演出的机会。考虑到朱令第一次中毒是在一二·九清华民乐队在北京音乐厅演出前夕这样一个日子里,这个情况就很有意思了。” 这一点后来贝志诚也承认不可能是作案动机。 孙维的回应如下:“事实上,朱令弹的是古琴独奏(而不是古筝),同时也参加中阮伴奏。古琴我根本没学,进民乐队后才开始学习中阮.更重要的是中阮只是伴奏乐器,民乐合奏的时候几个中阮是一起上台的,不分主次,更谈不上争上台机会。” 多人证明,孙维和朱令在民乐团的地位相距太大,不存在竞争。 朱令除了古琴,还学小镲和中阮,是乐队骨干。而孙维在朱令的引荐下才勉强被接收进民乐队。她只学了门槛低的中阮。在民乐队,演奏中阮的人多到可以坐三排,朱令和孙维不时同台演出,不存在有你没我。(《朱令和她的三个室友》2013《博客天下》) 再者,一二·九演出在1994年12月已经结束,如果是为争演出机会,凶手又为何在1995年2、3月间对朱令更凶狠地投毒呢? 其他还有一些猜测,譬如凶手和朱令竞争奖学金、保研、出国机会等等。首先这些竞争内容都未必真的有,其次,我认为这些原因不足以成为作案动机。 学校这种集体生活环境,处处离不开竞争。我相信每个进清华的学生,都早已对竞争及其规则习以为常。如果只是为了一次竞争就要靠犯刑事重罪去赢的话,那这些尖子生一路上要干多少坏事? 事实上,看校园中那么多同学、室友杀人,极少是为了争夺某个具体的利益,绝大部分是出于心理上的恨意。 竞争确实可能会导致仇恨,从而引发不理性的犯罪,这不同于凶手理性地用犯罪手段去竞争。 二、影响睡眠论 最早是在2006年泄露的信件中以及孙维自辩背后的跟帖中,孙维同盟几人提到朱令在宿舍时间少,经常要在12点熄灯后才回来。尽管她们没表露出自己被这种作息困扰,但网上很快有一些匿名网友开始把动机转向:影响睡眠论。 孙维的匿名同学认为,起因是:“你们都很烦朱令,她每天晚归,很少做值日,给同宿舍的每个人都带来很多不便。”(《致清华和朱令案有关的铊们》) 也有一些情绪激动的ID(譬如tiantianny,冬冬草)认定了朱令就是因为干扰别人睡眠才被宿舍其他三人集体残害,并因此责怪朱令“自私”和她父母“教导无方”。(见朱令铊中毒案(人物关系篇)) 我已经说过这些ID不可能是凶手本人(因为她(们)绝不可能只为了逞一时口舌之快把罪认了)。很可能是自己有过此类遭遇的网友,入戏太深,发泄到网上。 有北大毕业的读者C在读到冬冬草的信后,通过朋友找到我,说她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觉得这一定是凶手的动机!因为她曾经恨之入骨的人就是她的上铺,那个每天早起晚归影响她睡眠的人(后因协商无效,她不得不搬出宿舍)。 朱令在12点回来,还要洗脸、洗脚、刷牙,上床,自然会影响到其他人。而最受干扰的应当是住在朱令下铺的人。(维基百科说周欣睡朱令下铺,《博客天下》说是刘庆。)其次是另一个下铺的人,睡上铺的孙维受到的影响最小。 事实上,我也问过读者C,当她和打搅她睡眠的上铺女生发生矛盾时,另两个女生什么反应。她说,另一张上铺的女生基本不受影响,所以做和事佬,两边都帮;而另一个下铺女生因为和她关系比较好,是站在她的一边。 如果孙维是主谋的话,她自己受到影响相对最小,不太可能因为这个动机,替另两个受影响更大的室友出头,甚至想置朱令于死地。 结合第一部分集体作案还是个人作案看,最后一部分也有补充说明。 三、吃醋论(Jealousy) 在朱令铊中毒案(人物关系篇)中,我曾引用朱令案律师张捷的一篇博文,提到朱令的男友“有些奇怪”。由于关于黄先生在本案中的信息太少,那一篇我全部只是引用。 那篇博文提到:黄先生和孙维“眉来眼去”,并暗示黄先生或许在一定程度上知道孙维的作案动机和自己有关,故保持沉默。 从其他地方看到,黄先生是民乐队骨干,乐团不少女生钦慕他;他在1997年12月底成婚,妻子也是民乐团的。 在1995年底《美国医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提到,Zhu Ling, it seems, was the victim of a murder attempt, linked at this point to a jilted suitor. “看来,朱令是一次谋杀企图的受害者,目前(谋杀企图)指向一个被抛弃的追求者。” 我读到时觉得怪怪的,suitor(追求者)这词一般是指:a man who pursues a relationship with a particular woman, with a view to marriage. A追求B,并冲着和B正式交往、结婚去的,那A就是个suitor。如果A被拒绝,一般说追求失败,而不说“被抛弃的”,除非暗示朱令对那个追求者有过什么承诺。配合“被抛弃的”的名词一般是前男友/前女友/爱人。 目前没有任何证据显示这样的追求者存在。这类人不可能一上来就想毁灭自己喜欢的人,而是先经历了追求,被拒绝,纠缠不清的几个阶段。特别是后期,TA应当对朱令有过升级的骚扰,被一再拒绝,甚至有过争执和决裂后,才会想到残害对方。但无论朱令父母还是她男友、闺蜜都未听说这样的人存在。而且这样的人多半是男性(虽然可能是女同),而照第五篇的分析,男性独自作案的可能性几乎为0。 上篇留言中有人提出,会不会这个“被抛弃的追求者”其实不是对应朱令而言,而是指“被朱令的男友抛弃的追求者”呢? 会不会像一些网友猜测的那样,孙维对闺蜜的男友有好感,甚至抛出信号,而黄先生曾与之有一段暧昧后最终拒绝了她呢?而孙维因为最终没能得到黄先生,出于吃醋(jealousy),对朱令生恨、报复呢? 我觉得这个对jilted suitor的解读有点意思。但从英语表达来说,suitor一般用于男性;而如果是上文假设的情况,常规表述应该是:“目前(谋杀企图)指向一个嫉妒的情敌”,而不是造成歧义的“被抛弃的追求者”。 四、嫉妒论(Envy) 这里说的嫉妒(Envy)不包括吃醋(Jealousy)。关于两者区别,我在这篇文章里有过深度阐释。 如果你从这世上消失就好了——13岁女孩因嫉妒美貌而肢解闺蜜 某人如果自己丑,嫉妒闺蜜漂亮,那是Envy。这种愤怒和难受只针对闺蜜一人,没有其他的情感纠葛、利益搅和在里面。 某人如果喜欢上了自己闺蜜的男友,希望自己能取而代之,这是jealousy/吃醋。 我这里说的ENVY是指:A和B并没有直接的情感、利益争夺,本可以共生共荣。但A仅仅因为B的某些方面比较优秀,就颇受煎熬。 A为了缓解自己的难受,心中会浮现一个念头:“如果B从这世上消失就好了……” B不会凭空消失,这样的念头只能加重A的自虐罢了。 但有极小比例的A,却真正落实行动了,想去从肉体上毁灭自己嫉妒的对象,以缓解自己的嫉妒之痛。 如果孙维是凶手,嫉妒很可能是她主要的作案冲动来源。 先看看孙维是什么样的人。周欣曾依照回帖纲要,做出以下陈述:“孙维这个人性格开朗,活泼乐观,很幽默,可以说个很好玩儿的人。有时候可能让人觉得她嘴“损”(爱开玩笑),但基本上是因为该人神经比较粗大,嗬嗬,并非故意让人难堪,相处时间稍长就知道了。而且她也经常开自己的玩笑。孙维很善良,对人也很体贴……我妈好几次说过,谁娶了孙维以后可是挺有福气的。 孙维这个人,可以说不是那种非常要求“上进”的人,她心态很平和,比较大气,并不很看重象名次、奖学金啦这些可能大学生都比较在乎(过)的东西。我不相信她有任何理由,尤其是由于所谓的“嫉妒”,而作出下毒害人这样的事情。” 我相信孙维在自己心中和在周欣心中可能确实是这样的。 每个人都是多面的,在自己心底是这样,在别人眼中是那样;在朋友面前是这样,在恋人面前又是那样。 毫无疑问,孙维的人缘和异性缘都是不错的。这也是为什么物化2班会有五个男生不在回帖纲要里,却主动站出来替她辩护。 譬如寇鹏说过:“孙维虽然平时牙尖嘴利,但在班级有需求在其它同学有困难的时候却是个真正的热心人。” 但也有同学看到不一样的孙维。 譬如,2013年匿名同学:“从那些年来看,你是个机灵人,会讨人喜欢,不召人讨厌。然而你小聪明太多,小动作也太多,实在无法让人完全信任你。”(《致清华和朱令案有关的铊们》) 譬如“孙维同班同学”(验证为物化2学生)说:“以本人对我们班的了解, 我认为孙维极有可能是投毒者。”“以我对孙维的了解, 如果没有有力证据的话﹐我不认为她会平白无故接受不发毕业证书,不发护照的待遇。”(《我对孙维事件的看法》2006-01-04 15:07:00) 为什么质疑孙维的人站出来需要更大的勇气,承受更大的压力,我已经在第三篇中解释过了。 而此前读者A曾找到我,告知一些她和孙维在2000年在诺基亚共事的事。她的结论是:从当年孙维的性格来看,她相信孙维很可能是凶手。 我不在此传播TA说的具体事件,只引用一部分性格描述原文。 “她必须得是当办公室明星那种。” “那种公主一样的孤傲,那种劲儿。” “如果你乖乖地臣服在她下面,你就没有问题;如果说,你不臣服,她就排挤你。” “她一定得是众星捧月,一定得让所有男同事都捧着她,非常明确的这种欲望。” 孙维把办公室新来的年轻、漂亮女生当成“假想敌”,对她的态度“趾高气昂,颐指气使”,但对男同事则很热情。 孙维身边长期有一两个“巴结她”的女性“跟班”。 A本人的身份可以确认(上过电视节目),她描述了当年办公室的座位、人物等,但无法提供证据证明19年前的同事关系。据她了解,孙维在1999年已进入诺基亚当项目经理,网上此前传的是2003年左右。(真实性请大家自行判断。) A描述的孙维,和朱令父亲在接受“观点致胜”节目采访时提到的比较吻合:“她(孙维)这个人从小教育,特别好强,不服输,看不起人。他(未指明这个他是谁)觉得呢,从性格上讲,她作案的可能性很大。” 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复杂的孙维,和我们每个人一样,都是多面的、多维度的。 在闺蜜和部分男生眼里,她是大度、热情、开朗、直爽、常对人提供帮助,但在另一些和她接触过的人眼中,她又善妒、争强好胜、喜欢出风头、希望被异性追捧、排挤比她耀眼的女性。 有些人相信凶手是孙维,还因为网上流传一张她的艺术照,据称是她送给在医院住院的朱令的,上面手写了一行小字:朱令,祝你早日康复! 曾与孙维共事的A表示,照片上的人确实是孙维,但她认为孙维总体上是个情商很高的人,应当不至于明着做这样的事。 后来我看到另一种说法:当年物化2班在毕业前夕每人都在本子上贴了一张自己的照片,写了一句话送给朱令,李思思的那一页做的最精致。孙维的照片只是其中一页。 从照片左边的齿印看,这一页应当正是从本子上撕下来的,似乎也应证了这种说法。(我在第四篇一开始就说过,该替嫌疑人澄清和辟谣的我也会做,这样才能看到一个更真实完整的人。) 为什么会嫉妒? 我觉得优秀这词不足以描述朱令。从我看到的同学描述来看,我觉得“不凡”这词更适合。我在成长中也遇到过这样特别聪明、有悟性的人,无论文科、理科、艺术,哪一项只要她做了,就可以做到顶尖。朱令以超高分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游泳为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古琴演奏水平高超。尽管没花太多时间在学习上,但她的文、理、工科全都名列前茅,就连没有准备就去做实验,也让其他有准备的同学自叹弗如。 朱令也是“男生卧谈话题中114寝室里被谈及次数最多的女孩之一。尽管衣着朴素,但她高挑、白皙,‘带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优雅气质’,连辅导员都曾建议她参加礼仪大赛。” 男同学评价她,“她的美是自外及内的,是全方位的,迄今为止,我还未曾见过如此完美地优秀的人。”(《朱令和她的三个室友》) 但早期的童宇峰说过:“朱令的确很优秀,但并不是说每一方面都是第一,也没有优秀到让别人感到自卑。音乐方面我不好评论,论学习、容貌,都有比她好的人存在。” 这是一段客观描述。有人因此下结论,孙维不会嫉妒朱令。我觉得这是对嫉妒(ENVY)的一大误解:人们嫉妒的往往不是那个“最好”的人,而是那个“比我好又整天站我身边”的人。 我曾总结过: 1、嫉妒的对象一般是同性。 2、嫉妒,更多的是针对并排站一起的人,各方面交集越多越容易拿来互相比较,所以朋友之间的嫉妒最为常见。一个女大学生会嫉妒各方面优秀的闺蜜,而不会嫉妒一个女明星; 3、嫉妒的都是自己看重的方面。一个在乎容貌的人,不太会嫉妒一个比自己长得丑但聪明的同学;如果对方各方面都比自己好,那更容易产生嫉妒。 4、嫉妒的,总是自己无力更改的方面。很少有人嫉妒别人通过刻苦努力获得的成功,更多是嫉妒对方的一种天赋,譬如漂亮、聪明、运气好、有音乐才华。 朱令和孙维之间的关系基本符合以上几点,特别当她们同时进入民乐团后。 我曾点出嫉妒的本质: 没有人是完美的。我们愿意承认这一点,也欣然接受与上帝相比,自己的不完美。 我们甚至以此为借口,原谅和纵容自己的一些缺点。但我们却很难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是在另一个同类的衬托下显现的。 那个同类,总是站在自己的身边,让自己本来隐藏的不足分外刺眼。 嫉妒带来的愤怒、无力、挫折和痛苦,来源于“世间另一个形象对自己形象的否定”。这种否定并不是主观上的,而是对方的“存在”自带的。 因嫉妒而杀人,本质上是希望那个参照物消失,这样便可以接纳自己的形象,能够更坦然地爱自己。 但是嫉妒的人很难对自己诚实地承认,自己在嫉妒对方。因为一旦承认,就等于是承认自己不如对方。这是他们绝对受不了的。所以当他们在伤害对方时,他们一般都会找到很多借口,譬如对方哪件事做错了,哪儿做的不好,以此合理化自己内心涌动的厌恶。 嫉妒从何时开始? 我们已知朱令和孙维在大一刚开学是关系非常好的闺蜜,年纪一样,同为北京人,父亲是一个单位,家庭和阶层也差距不大。一开始,总是背景越相似的人,越快走在一起。但往后,痛苦也由此而生:你不和她比,和谁比? 朱令刚进大学时不止一次告诉母亲,跟宿舍的人在一块儿特别好玩。朱令提议并去买了一本本子,专门记录寝室里好玩的琐事。 当时大家的关系很融洽,孙维和朱令也各有千秋。孙维是“物化系最时髦的女生之一,连衣裙、高跟鞋都是她的日常装备”,而朱令的打扮则很“朴素”;孙维很“妩媚”,男生在校园里遇到她迎面走来,她总是“微笑得如山花烂漫”(《朱令和她的三个室友》),而朱令可能在人际交往这方面有点漫不经心。 朱令的成绩比孙维好,但两人都比外地来的周欣和刘庆强一截。总之,那时候的孙维很自信,并不觉得朱令比自己强在哪儿。 大一时的孙维(红衣)和朱令(蓝衣) 朱令在大一加入民乐团,孙维在大一时也想加入,但第一次考核没通过。于是,在1993年下半年(大二上学期)的一天,在清华西阶教室的演出结束后,朱令就把孙维引荐给了大家,说这是自己的寝室同学,很喜欢民乐,非常想参加。(《朱令和她的三个室友》) 而孙维对朱令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正是发生在加入乐队后。 如果说之前孙维和朱令还各有长处,那么在民乐队那个环境中,孙维对于朱令则是相形见绌。平日里在班级不露锋芒的朱令,在民乐队很受大家重视,有许多朋友,被大家追捧,而孙维很不起眼。 朱令和孙维都从0开始学中阮,朱令悟性高,轻轻松松成为中阮首席,而孙维学起来费力,分到第二阶队。不进乐队的话,她可以不和朱令比音乐,但一旦她进入这个竞争角色,就意识到自己永远也赶不上和朱令之间的差距。 在朱令母亲眼中,这对室友在民乐队的相处并不快乐。那段时间,朱令曾经问母亲:“为什么一个好朋友即使好到特别亲的地步,也总有不好的地方呢?” “朱令开始慢慢觉得孙维没把她当好朋友,老是使绊子。”朱明新说,朱令在民乐队的活动本来就多,很少参加班级的活动,这让她心理很有压力。据她描述,有一次,民乐队的活动临时取消,朱令就去北太平庄上古琴课,练完后回学校上自习,但孙维告诉班上同学说,当天乐队没活动。“这样一来,同学更会认为‘就是乐队没活动,朱令也不愿意参加班里的活动’,这件事让朱令感觉很别扭。” 朱明新还描述说,另外一次,乐队请了一位老师来教中阮弹奏,孙维说朱令有基础,不用学了,把朱令挤到了后面一排。(《朱令和她的三个室友》) 虽然都是小事,但透露出(至少)孙维单方面对朱令有种“塑料姐妹花”的感觉。在民乐队负责人的印象里,“在民乐队,这对室友似乎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亲密。” 我们无法揣测在乐队那一年里具体发生了什么。或许在嫉妒的基调上还有一些小摩擦。譬如,朱令或许在指点孙维学中阮时的一些态度让孙维的自尊受到了伤害,而朱令则浑然不觉。 如果说孙维是争强好胜之人,那么从同学描述看,朱令也是很要强、很好胜 的人。朱令的拼搏可能在孙维看来也是一种较劲。 一位民乐队骨干说,孙维喜欢参加民乐队举办的“各种文艺活动和Party,在乐器练习方面投入的精力不多。”孙维走的依然是社交线路,希望吸引民乐团其他人的注意。 朱令从大二开始和男友黄先生交往。孙维是否也倾慕黄先生,就无从得知了。如果真的有这层关系,那么jealousy+envy恐怕像刀子一样插在她的胸口。她那时或许会生出一个念头:“如果你从世界上消失就好了……” 1994年夏天,孙维突然给民乐队捐款了几千元。或许,她想通过大方出手,让其他成员包括黄先生对她的刮目相看。但这一招或许没怎么奏效,因为捐钱后不久,孙维就退出了民乐团,用她自己的理由是“功课紧张”。 这也可能是因为,她已经找到了其他办法,来结束她和朱令之间的这场痛苦的较量…… 如果孙维是凶手,她希望朱令死吗?对于嫉妒之人来说,并不一定要从物质上完全消灭对方,只要让对方变残、变丑,再也比不上自己;或者休学、退学,从此不再站在自己的身旁,就可以满意。 为什么这么说呢? 寒假过后开学,朱令母亲陪朱令回宿舍时遇见孙维,孙维说了很长的一段话,试图劝说朱令休学一学期,回家好好治病,不要来上学。(《朱令的四十五年- 北京清华女学生毒杀疑案》) 朱令上学期突然缺席后,114室的三个人以为她这次重病,必然要休学一学期,心情十分愉快;或许如匿名同学所说,李思思也打算搬到朱令的床位。但寒假开学后,孙维傻眼了,朱令竟然回来了。 其实也有其他亲戚朋友劝说朱令先留家里治病,但是朱令性格倔强、要强,坚持要回学校。黄先生和朱令感情依旧,朱令补考后依然名列前茅,她的身体在一天天康复……对于孙维来说,她此前的一切努力白费,这场较量又回到原点。 巨大的失望和愤怒会导致一个人做出冲动的举动。她太想赢得这场较量,以至于哪怕其行为可能导致死亡,她也不在乎了。与之对应的,是曲线图上的那一个个高峰。 05 孙维作案的概率 我此前写过,本案最大的问题是直接证据缺失。如果宿舍现场得以保护,毒媒还在并能检测出来,那么我相信这个案子既然1997年又继续了,是可以有结果的。但现在证据链中最关键的一环缺少了,除非嫌疑人认罪,几无可能侦破。 大家都知道法律上疑罪从无。贝志诚也说过这样的话:“作为一个个人,我掌握的信息足以让我认定孙维是凶手。但如果我是法官,我不会判孙维有罪。” 孙维是各条线索交汇的中心,她是目前已知的唯一“犯罪嫌疑人”,自然嫌疑是最大的。但除了凶手外,所有人都站在这片迷雾之中,没人可以100%肯定是她。 如果不是孙维,还有谁会有嫌疑呢? 如第二篇所写,1995年10月,也就是立案侦查后的半年,警方曾说过“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解放日报:重访清华铊中毒女生朱令和她的亲友们》2013/5/7) 差不多那时,清华大学派出所所长李慕成对朱令父母说, “有对象”,“上面批准后,开始短兵相接。”(《南方人物周刊》2006年1月11日说的是十年前) 朱令舅妈也说过,李慕成在清华派出所的门口对她说,“就差一层窗户纸了,等好消息吧。” 网上有人说,会不会95年警方锁定的这个“对象”其实不是孙维,而是另一个人?譬如是一个追求朱令不得的男性作案。但由于他太有权势,警方无法继续工作,只好结束调查? 这种想法太夸张。如果警方在95年已经有了这样一个明确的嫌疑人,并因为受到干预才中止,那么就应该无声无息地结束,又怎么会在1997年突然找上孙维?难道悬案还不够,仅仅为了向朱家交差,还要制造一起冤案?而且这是有多傻才会找同样家庭背景强大的孙维当替罪羊? 所以,95年警方锁定的对象只可能是孙维,不会是其他人。 如果要说孙维是无辜的,只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真正的罪犯从来没有进入警方的怀疑视线,警方从一开始怀疑孙维就是错的。 那么这个人要符合哪些条件呢? 这个K必须符合以下这几点: 1、女性(前面解释过了); 2、有专业的化学知识,并可以在无网络年代想到用铊盐投毒; 3、在大二或暑假已经对朱令心生恨意; 4、在孙维刚进入甚至还没正式进入课题组时就知道哪儿有铊盐; 5、可以遇上实验室没人且忘锁门的机会,一次性偷出足够的铊盐/溶液,供其在跨度半年的时间中投毒;(要不就得偷许多次。) 6、熟悉114宿舍内部,经常串门,以至于可以区分朱令和室友的洗发水、浴液、隐形眼镜液、口红、杯子……; 7、投毒期间可以经常见到朱令,观察她的反应; 8、可以多次进入114,补投或者改变投毒地方; 9、能够趁朱令离开宿舍的短暂机会向食物(疑似中药瓶)中投毒,并连续多天这么做; 10、可以在朱令确诊、朱家报案一两天内就获知消息,并知道114的人五一会外出旅游,从而撬锁进114行窃。 …… 各种线索指向若不是孙维,那就是孙维身边的人。要满足那么多苛刻的条件,这个K最有可能是回帖纲要中的那几个:114室的周欣、刘庆,或者关系特好、经常来串门的李思思……而后者还必须是神偷级别,多次闯入他人实验室、宿舍,从未被撞见。但若K是其中之一,与之矛盾的是,她又似乎对于嫁祸给“娘子”孙维并不内疚,甚至故意为之。 如果真有这样一个K,我想以孙维的机灵,应当早已猜到是谁。 孙维声明写过:“除了朱令家人,没有人比我更希望早日破案了!……反而案子没有破,每个人都可以怀疑,我也有自己的怀疑,但我从未为了洗脱自己不负责任地到处散布。”(从第三篇看,她怀疑的对象似乎是被她们排除在小集体外的徐之和刘立) 她虽然很“负责任”,不会在网上散布那个名字,但她既然如此渴望破案,为了朱令也为了她自己,应当早已把她怀疑的名字提供警方。可惜,看来她的线索对案子并没有帮助。 写在最后的话 11月24日是朱令的46岁生日。她现在的智力相当于几岁儿童,眼睛近乎失明,常年坐在轮椅上。根据帮助朱令的公众号“令爱相随”上在2019年11月的信息:朱令由于肺功能极差,不得不多年维持气管切开,导致不能说话,一直徘徊在危险的边缘。 考虑再三,还是不放她现在的照片了。希望让她充满生命力的健康、自信、青春的样子留在大家的心目中。 往日里打赏就三位数,可前几篇达到了四位数。我会在近日,把前几篇的打赏一同捐给朱令父母。 这两篇特意关闭了打赏通道。如你有打赏的念头,请捐款给朱令父母:支付宝和Paypal都是[email protected]。 我其实在第一篇背后公布过这个捐款渠道,但是当时有读者反馈,他们在打款前发现支付宝提示此账号太久没登陆,不敢打。这次我核实过这个支付宝是可以用的,所以请忽视那个提示。 另外,此前看到网上说贝志诚从未给朱令家捐款等,但据朱令家友人所言,贝其实这么多年一直有资助朱家。 此外,澄清一些前几篇中的错误: 1、第一篇中我把发现失窃案报案人刘庆写成周欣,为笔误。 2、1995年5月1日中国才开始实行双休日,所以1994年期间她应当只在周日回家;第二次中毒时由于健康原因,周六周日都回家。 3、第一篇中姐姐吴今出事地点是野三坡,写成了野山坡。 4、我此前说第二次失窃案和本案无关,是基于认为第一次失窃案后剩余的物品肯定在1995年就化验过了。如果从没有化验过,则另当别论。 5、根据《朱令的四十五年- 北京清华女学生毒杀疑案》一书,朱令父亲回忆他在带朱令在医院看病的时候(此前媒体说3月底)接到一个女生电话,询问朱令的病情。朱父先说起,没带走的面包你们吃了吧。对方回答:“已经分了吃了。” 写这六篇用了将近一个月所有(并非空闲)的时间。我尽力严谨,但还是留有很多遗憾。由于很多细节缺失(譬如失窃案到底被偷了什么),所以文章的结论可能受到误导。由于变数太多,我提的假设也只是可能性之一,希望能引发更多的讨论,从而更靠近真相。如果我有机会补足一些信息,或有新的看法,会后续在公众号上更新本案。

kittyblue 发表于 2023-07-20 18:34

真实是一个叫金亚,一个叫王琪,这里都是用的都是化名
k
kittyblue
天涯里有冬冬草的信,看了让人毛骨悚然,坦诚是三人集团作案?仅仅因为晚睡半个小时就义正言辞要致人于死地?
https://zhuanlan.zhihu.com/p/54043479
k
kittyblue
T
Thbzico777
回复 144楼Thbzico777的帖子
牛逼。 你收到过 3/4封信吗? 啥是0.75封信?
不要着急,编故事也不要这么明显的漏洞啊。
youyouzou 发表于 2023-07-20 18:14

是三四封,30%email提到铊,是贝志诚一开始的说法,央视采访的是贝,也就引用了这个说法,事实上,贝跟方舟子网上论战,晒出来的截图,提到铊的是三千多封里面的寥寥几封,方舟子质疑,贝落荒而逃,不再回应
T
Thbzico777

kittyblue 发表于 2023-07-20 18:47

这封信多半是文化不高的网友伪造的了,清华大学毕业出国的不会写“洛山矶”的
E
EEswine
寝室卧谈会应该大家都讨论过怎么弄点药让朱令滚出去的。但执行人只有孙维, 其他几个都是默认知情。她们原以为只想让她滚,没想到毒妇下手太重,而且一次又一次,导致这么个结局。按美国法律知情并怂恿一样有罪,可惜当时,连孙维都不处理,无罪释放,其他知情并怂恿的更是一概不能处理了。所以可以解释这群小团体为啥后面这么抱团了
kittyblue 发表于 2023-07-20 14:37

宿舍其他人肯定知情,否则怎么敢住在这个宿舍?只有知情才有把握自己不会被误伤。
如果只是知情,没参与没任何责任(包括讨论提议),是做不到那么抱团的。
C
Cyabce
女生寝室真可怕,毒妇,周围跟班帮凶小团体再加上几个随大流不敢出头说话的
kittyblue 发表于 2023-07-20 14:21

跟这个华人网上的大妈有什么不一样
k
kittyblue
宿舍其他人肯定知情,否则怎么敢住在这个宿舍?只有知情才有把握自己不会被误伤。
如果只是知情,没参与没任何责任(包括讨论提议),是做不到那么抱团的。
EEswine 发表于 2023-07-20 18:52

你难道不懂知情不报甚至怂恿也是犯罪?
l
lovejames
假若老同事描述的孙维性格是真实的,不是 瞎编,那真是太像我以前认识的女生…. 那种刻骨的嫉妒心和需要成为所有人焦点的欲望,各种方式的作妖bully 使绊子,以及生活中活泼开朗朋友多人缘很好, 但实际上非常有心机,心术不正。完全吻合,真的是有这种人。
k
kittyblue
假若老同事描述的孙维性格是真实的,不是 瞎编,那真是太像我以前认识的女生…. 那种刻骨的嫉妒心和需要成为所有人焦点的欲望,各种方式的作妖bully 使绊子,以及生活中活泼开朗朋友多人缘很好, 但实际上非常有心机,心术不正。完全吻合,真的是有这种人。

lovejames 发表于 2023-07-20 19:02

完全同意,你要是把那个老同事的描述再帖一下,这种人换古代后宫里,就是有一群捧臭脚的,而且经常毒死其他妃子的那种
果小小
跟这个华人网上的大妈有什么不一样
Cyabce 发表于 2023-07-20 18:55

这里的大妈大爷一言不合就把人拉黑,光拉黑还不够,还要特意写出来“喂,我拉黑你了”。还有的看你和她意见不一样三观不一致,就给你扣个帽子甚至取个恶意外号,然后追着你骂,更有的私信里追着你骂。其实想想,这些大爷大妈品性上和这些人差不多
a
agerinan
考古还看到一个细节,孙去医院看朱的时候,送给朱的礼物竟然是孙自己的艺术照。谁会给头发掉光,浑身插满管子的曾经漂亮女同学送这种东西,没有同理心都说轻了,心理太扭曲了。
aprilm 发表于 2023-07-20 15:59

孙太变态了! 这要多恨一个人才做得出来
m
moonandsixpence
方舟子是在和老罗闹翻那一阵子开始栽赃贝志诚的。 贝也算互联网圈子里面老人了,属于牛博那个圈子的,舟子报复而已。
beyondwind 发表于 2023-07-20 14:33

方舟子真的是。。。一言难尽
n
nobodycares
凶手是孙维,period
a
awesomeiris
集体作案的话公安局怎么只盯孙而不提审其他人的?公安从什么渠道认定这个宿舍其他人不用提审?
sosweetdudu 发表于 2023-07-20 15:02

嫌疑最大的是孙维。其他人的证据更少。孙都不能抓,其他人怎么审呀?
t
tigerpi314
肯定是一人主谋集体作案啦。那年邮件泄露了以后就很明白很清楚了啊。
a
awesomeiris
是的,而且不知道这个毒会不会其他物品上有没有?现在没有,往后有没有?甚至空气会不会已经污染?一般人也会都是宁可信其有吧,。 清华这么聪明的人,大好前途,一点点可能的风险也要排除,至少要和校方强烈要求吧,而且这个很合理。
liulaolao 发表于 2023-07-20 15:32

如果全宿舍人一块干的就不用担心误用有毒的东西
l
lianqiao
学过法律的你,应该知道还有个作案动机吧?取两者的交集……
gritanwen 发表于 2023-07-20 17:12

外加还要能多次进入她们宿舍投毒不被发现,还要精准投到朱的用品上,所以是取三者交集。
M
MissWW
说贝志诚是凶手的,逻辑无非是:这个老人不是你撞倒的,你怎么会去搀。
beyondwind 发表于 2023-07-20 14:41

说贝是凶手的说法,好像是近几年才有的,觉得是凶手在内的一帮人故意搅浑水。其实我认识贝,当时他互联网求医的时候,很多同学朋友在身边,他完全是热心帮助老同学。如果他有一点嫌疑, 怎么可能查不到他。没想到多年以后有人开始报复他了。
l
lovejames
说贝是凶手的说法,好像是近几年才有的,觉得是凶手在内的一帮人故意搅浑水。其实我认识贝,当时他互联网求医的时候,很多同学朋友在身边,他完全是热心帮助老同学。如果他有一点嫌疑, 怎么可能查不到他。没想到多年以后有人开始报复他了。
MissWW 发表于 2023-07-20 20:02

做生意也会得罪人吧。 反而凶手集团的巴不得所有人都忘了这事别再提了。
a
awesomeiris
回复 1楼kittyblue的帖子
全是臆断,几千封邮件只有3/4封提到铊中毒,不是30%!贝当然嫌疑最大!
Thbzico777 发表于 2023-07-20 16:01

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记得另一个贴里你还知道铊浓度多高才能有临床症状。
果小小
2017年2月,有文章将朱令高中同学、著名“大V”贝志城(网名“一毛不拔大师”)列为怀疑对象。文章还将朱令姐姐吴今的意外事故(春游时掉落悬崖)与 朱令案 联系,对此,朱令父母2017年2月13日发布声明指出,有关朱令案文章内容东拼西凑,混淆视听,诬陷了帮助他们的朋友。声明表示,已向 公安机关 报告,恳请警方推进朱令案的侦破工作。
贝志城_百度百科 (baidu.com)
p
pwwq
回复 1楼的帖子
自己的正常生活
受到的可绝不是短暂干扰,
有些人 普通人 惹不起,
基本国内的常识
g
gemeaux0602
女生的妒忌心我是从小就领教过的。我上大学离家时,父母说,一个人在外面,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没想到有这么毒的女生,用最残忍的方式折磨她嫉妒的人。
M
MissWW
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记得另一个贴里你还知道铊浓度多高才能有临床症状。
awesomeiris 发表于 2023-07-20 20:09

这个ID 印象非常深,很难相信它是无辜旁观者。
I
Inferno
方舟子是在和老罗闹翻那一阵子开始栽赃贝志诚的。 贝也算互联网圈子里面老人了,属于牛博那个圈子的,舟子报复而已。
beyondwind 发表于 2023-07-20 14:33

方舟子这么没底线
G
GalQua
女生的妒忌心我是从小就领教过的。我上大学离家时,父母说,一个人在外面,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没想到有这么毒的女生,用最残忍的方式折磨她嫉妒的人。
gemeaux0602 发表于 2023-07-20 20:12

这也是清华的耻辱。。。几代人过去了,仍然没有伸张正义
a
awesomeiris
学过法律的你,应该知道还有个作案动机吧?取两者的交集……
gritanwen 发表于 2023-07-20 17:12

除了动机和拿到铊还有投毒的时机。几个条件综合下来,嫌疑人范围非常小了。后来的铊毒案件都轻松破了。这个案子这么难最重要是铊中毒确诊晚,耽误时间,证据被破坏了。从报警到公安封宿舍中间隔了一个长周末。期间发生盗窃案,可能的物证都没了。
a
awesomeiris
北大的事。我们那个年代基本上申请出国的都知道
youyouzou 发表于 2023-07-20 18:28

还有这样的?好在我的信全都寄家里。
c
comingright
假若老同事描述的孙维性格是真实的,不是 瞎编,那真是太像我以前认识的女生…. 那种刻骨的嫉妒心和需要成为所有人焦点的欲望,各种方式的作妖bully 使绊子,以及生活中活泼开朗朋友多人缘很好, 但实际上非常有心机,心术不正。完全吻合,真的是有这种人。

lovejames 发表于 2023-07-20 19:02

OMG! 生活中就遇到简直一模一样的。在同学眼里人缘好,积极班级活动,平时热心,但对另一个漂亮成绩好的女生有着刻骨的嫉妒,抱团排挤bully,到了高年级更是变本加厉的。外人看着就是个热心好人缘的人。太恐怖了
j
jakon
OMG! 生活中就遇到简直一模一样的。在同学眼里人缘好,积极班级活动,平时热心,但对另一个漂亮成绩好的女生有着刻骨的嫉妒,抱团排挤bully,到了高年级更是变本加厉的。外人看着就是个热心好人缘的人。太恐怖了
comingright 发表于 2023-07-20 21:01

北京四中特别出这种人
a
ahaninil
好奇她们宿舍的人是不是全都出来了?还有敢待在国内的吗?太明显了,即便是一人作案,也是集体参与的。
人性太可怕了。求她们宿舍出国人员名单,求躲过
b
bigsnail
他们班还有那么多其他学生呢?怎么没一个出来主持公道得。
l
lambofgod168
记得犯罪心理有一集,一对夫妇的小儿子被人杀死了,fbi来调查,发现两夫妻在被询问时一直互相紧紧握住对方的手,而一般情况下,孩子出事后,夫妻往往都会互相指责。后来发现他们的大儿子是凶手。
同样,在没有最终确定凶手,并且孙维是最大嫌疑人的情况下,宿舍这些人难道不会互相猜忌吗?她们怎么确定朱令是唯一目标,怎么确定自己的用品没有毒,怎么确定自己没有危险呢?换了是我,同宿舍的同学被多次投毒,绝对是又惊又怒,肯定是想搞清楚事情真相,抓住真凶,确保自己安全。并且哪怕平时跟朱令有矛盾,对方遭遇如此悲惨,稍微善良的人都会满怀同情吧,而她们宿舍这几个人完全没有,对朱令只有冷漠。
H
HaiNanYi
因果报应不灵,不知投毒的以及帮凶深夜里会不会做噩梦,一个十八岁的女孩能恶毒到投毒杀人,真不是一般人,那些知道而不发声的就不怕有报应?
shzbc 发表于 2023-07-20 15:44

不要用普通老百姓的思路去考虑那种家庭背景的人。怕报应他们就做不到那个位置了
s
somuch
精准盗窃了一堆朱令用过的完全不值钱的小玩意比如隐形眼镜小盒子。。。洗发水沐浴液。。。
lovejames 发表于 2023-07-20 15:16

只有她宿舍的人才能那么精准无误
M
MiuuiM
这个案子里各人的表现是真可以由狼人杀玩家分析一下的,没见过有人从这个角度写过
天干勿早 发表于 2023-07-20 16:59

孙维已经完全暴露了……
本来朱令爸爸还没完全怀疑孙维。感觉同学之间不会下这么大毒手。
但是孙维暴露了,她在声明里写朱令爸爸1997年3月25日给公安局写信,说同班同学快毕业了一定要抓到凶手。五月写信给国家领导人。
朱令爸爸没有向人透露过,孙维知道朱令爸写信的年月日,知道信的内容。完全在那狼人自曝了…
麻辣肚丝
未必是嫉妒。以前有人分析过朱令的八字,满盘印,这种人比较自私不合群,很难共情别人,非常容易得罪人。可能就是经常晚会宿舍,被大家恨死了,然后某人一怒之下了药
a
audralin
说贝是凶手的说法,好像是近几年才有的,觉得是凶手在内的一帮人故意搅浑水。其实我认识贝,当时他互联网求医的时候,很多同学朋友在身边,他完全是热心帮助老同学。如果他有一点嫌疑, 怎么可能查不到他。没想到多年以后有人开始报复他了。
MissWW 发表于 2023-07-20 20:02

有人往贝志诚身上泼脏水的时候,他说过,希望自己被抓起来,这样这个案子就可以好好地被审判和调查。他是个侠肝义胆的好人。那些在暗处的罪恶小人是最不愿意让这个案子水落石出的,也最希望朱令被人忘记。
t
tracylovebobo
回复 239楼greenpeony的帖子
既然如此,为什么后来全网一口咬定就是孙维呢?我看到的这些评论几乎只到发现是铊中毒,对事实的描述就嘎然而止了,从知道是铊中毒以后就直指孙维,但是我今天看到一个信息,说老师4月的时候给全班讲过铊中毒这个事情,而孙维是9月才开始接触关于铊的实验,但是朱令头发2018年的检测结果显示她在至少8月体内已经有少量铊毒了,这么想来,她的同班同学嫌疑不是更大吗?假设你是凶手,你会拿一种只有你自己能接触到的毒药去毒害同宿舍的室友吗?
g
guogai
有人就是拒绝承认一个最简单的可能性 -- 就这一次审讯 ,嫌疑人就全招了,过程已经全了解了,嫌疑人自己都没能咬出其他同伙(如果自己清白的肯定会向警方喊冤:如果是宿舍里中毒可能是另两个女生做的啊你们凭什么只怀疑我呢?)。 但是如果嫌疑人自己都交待了,警方不需要再正式审讯其他人,私下再调查一下就凑全了故事情节。 接下来提审的同学越多,后面越没有办法收场来以"证据不足"为理由结案。 审完第一波肯定就是上报然后研究到底怎么公布、要不要公布,之后就一直扯皮,就再没有公布,也没有再审其他。
lovejames 发表于 2023-07-20 15:06

很有可能,这案子根本不是难破。而是不能破
c
cnp
扯蛋。很多人怀疑贝是在孙和贝在天涯论战那时候,大家发现贝的很多指控漏洞百出逻辑无法自洽。舟子那时候也跟风分析总结而已。
sosweetdudu 发表于 2023-07-20 14:48

谁要怀疑贝是嫌疑人,谁就是嫌疑人!
S
StrongMind2023
回复 239楼greenpeony的帖子
既然如此,为什么后来全网一口咬定就是孙维呢?我看到的这些评论几乎只到发现是铊中毒,对事实的描述就嘎然而止了,从知道是铊中毒以后就直指孙维,但是我今天看到一个信息,说老师4月的时候给全班讲过铊中毒这个事情,而孙维是9月才开始接触关于铊的实验,但是朱令头发2018年的检测结果显示她在至少8月体内已经有少量铊毒了,这么想来,她的同班同学嫌疑不是更大吗?假设你是凶手,你会拿一种只有你自己能接触到的毒药去毒害同宿舍的室友吗?
tracylovebobo 发表于 2023-07-20 21:31

但凡干坏事的人都觉得自己手段很高明,不会被发现,才下手的。你以为孙维下手之前真的预料到今天了呀?如果她预料到了肯定不会干的,咋说她也受到了一定的舆论惩罚。
你问问哪个罪犯会预料到自己会落网?
你这么发问真的是认真的?
L
Lolstar
你们都没有说到关键原因, 这个案子到现在没有翻案,最大的原因是当时压下这个案子的是谁。孙维爷爷求了谁把这个案子压下来了。所以不是说孙维家势力现在不行了就可以翻案,翻案会扯出当年这个大人物。以某党的尿性,可能承认自己的错误吗?除非某党完蛋。
L
Lolstar
你们都没有说到关键原因, 这个案子到现在没有翻案,最大的原因是当时压下这个案子的是谁。孙维爷爷求了谁把这个案子压下来了。所以不是说孙维家势力现在不行了就可以翻案,翻案会扯出当年这个大人物。以某党的尿性,可能承认自己的错误吗?除非某党完蛋。
t
tracylovebobo
回复 288楼StrongMind2023的帖子
我只是觉得一味追着孙维不一定是对案子负责,千夫所指的,并不一定是真相。就像我说的,真的轻易能接触到毒药的时候,第一时间就能想到,怎么洗脱自己的嫌疑。
l
liulaolao
回复 239楼greenpeony的帖子
既然如此,为什么后来全网一口咬定就是孙维呢?我看到的这些评论几乎只到发现是铊中毒,对事实的描述就嘎然而止了,从知道是铊中毒以后就直指孙维,但是我今天看到一个信息,说老师4月的时候给全班讲过铊中毒这个事情,而孙维是9月才开始接触关于铊的实验,但是朱令头发2018年的检测结果显示她在至少8月体内已经有少量铊毒了,这么想来,她的同班同学嫌疑不是更大吗?假设你是凶手,你会拿一种只有你自己能接触到的毒药去毒害同宿舍的室友吗?
tracylovebobo 发表于 2023-07-20 21:31

百密还有一疏,不可能事事都能事前考虑到
a
awesomeiris
回复 288楼StrongMind2023的帖子
我只是觉得一味追着孙维不一定是对案子负责,千夫所指的,并不一定是真相。就像我说的,真的轻易能接触到毒药的时候,第一时间就能想到,怎么洗脱自己的嫌疑。
tracylovebobo 发表于 2023-07-20 22:00

大概希望没人能发现是铊中毒。事实上就是很久没有发现病因。如果不是贝志城互联网全世界求助,这案子大概都不存在。医院又多了一个疑难杂症而已。
l
liulaolao
你们都没有说到关键原因, 这个案子到现在没有翻案,最大的原因是当时压下这个案子的是谁。孙维爷爷求了谁把这个案子压下来了。所以不是说孙维家势力现在不行了就可以翻案,翻案会扯出当年这个大人物。以某党的尿性,可能承认自己的错误吗?除非某党完蛋。
Lolstar 发表于 2023-07-20 21:45

是的,现在几乎不可能,当初为了掩盖案情,太多人牵扯进去了,这大概也是加害者有恃无恐的原因吧,全部要拖下水,有点像杨乃武小白菜案,那要动摇国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