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北美华人网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城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查看北美华人网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3年7月13日 7点3分 PT
共 (3)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b
brownie2020
一年多
楼主 (北美华人网)
著名捷克裔法国作家米兰·昆德拉昨天去世。当年他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可是风靡校园,几乎每寝室一本,也算是有处安放的青春记忆的一部分了。
惭愧的是,当年翻看过几次,都没有读完。刚来美国时,室友打印在A4纸上;那时我对中文太饥渴了,很快读完了,但很失望,非常不解那些崇拜他的人。疫情居家期间,又重读了这本书。我似乎明白了为什么不喜欢这本书,也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推崇他。
我不喜欢这本书,主要是故事讲得太烂。在我看来,米兰·昆德拉,是个一流的知识分子,知识渊博,但不是个一流的小说家,虽然我只读了他这一本书。但一本书就够了。
昆德拉花了大量笔墨、大段大段地书写他的哲学沉思和评论,而他讲的故事,似乎变成了陪衬的绿叶与形象的注释。他的哲思,既不够深刻,又没啥独创性见解,表达更不够清晰简明,来回炒萨特的存在主义和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的陈饭,像是他抽出来的读书笔记,叠加在一起。读的过程中,停顿下来仔细咀嚼吧,不知是翻译的问题,还是作者的思维跳跃太厉害,总感觉似是而非,有驴唇不对马嘴之嫌。并且,这些看似深奥的“哲思”,间歇性地发作,往往把人物性格与故事情节的发展带到沟里,就像电视剧里经常插播的广告一样,阅读体验很差。如果我是小编,会毫不客气地把这些“哲思”删掉。
但是,一旦删掉了这些“哲思”,他的故事情节就显得非常单薄,因为米兰·昆德拉讲故事的能力不行,缺乏像样的人物对话去驱动故事的发展。譬如,男主与女主初识这段:“Tomas与Tereza初识于三个星期前捷克的一个小镇上,两入呆在一起还不到一个钟头,她就陪他去了车站,一直等到他上火车;十天后她去看他,而且两人当天便做爱。不料夜里她发起烧来,是流感,她在他的公寓里呆了十个星期。”
这是我读过的爱情故事里,写得最干瘪、最没有文学味的一段。为了弥补这种贫乏的叙事,作者只能机械性地扭曲人物心态、人物行为来创造情节的起伏和曲折。这种无能为力,简直弱爆了。
作者大段的“哲思”,似乎是为了加深小说人物的心理深度与内省,好像捧着本【浮士德】或【安娜卡列尼娜】,有了通行证一样,渣男就可以随便“渣”了,引用一下贝多芬乐章里的“非如此不可”,男主可以任性而为,作者也有了随意操纵情节的魔法棒。写作能力越弱,魔法棒就越神奇。
过度的哲思与反思,不仅经常打断故事的脉络,还影响了读者对人物的“同情”compassion,稍稍培养了点感觉,被作者一盆超然的理智的冷水泼醒,立刻拉开了心理距离,跟作者一样,以局外人的态度超然地评判Tomas,Tereza,Sabina之间的关系与行为的现实合理性。越看越觉得牵强、生硬。
虽然我只读了他一本书,我真是服米兰·昆德拉的这种能捏着鼻子写下去的忍耐与坚持。那些推崇他的人,有多少是人云亦云?有独立的分析和自信、敢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的?那些真的从文学鉴赏或思想上喜欢昆德拉的,多少受了东欧文人的影响,沉浸在帕斯捷尔纳克的文字中,或有一种试图走出俄罗斯文学的辉煌叙事的反“媚俗”与文化反思的倾向吧?
所以,在我个人看来,米兰·昆德拉不算是一个一流的作家。他的问题在于:酷爱哲学但其哲学训练不足于使其能构建一个哲学体系成为哲学家;酷爱文学但其叙事才能又不足以讲述一个丰满完整、多维多层的人物故事;酷爱政治但其小说里对历史和政治事件的探索浮于表面,且与人物脱节,是转换舞台场景的方便借口而已,没有深入人物心理与性格发展;喜欢爱情但其本人内心冷淡、对女性有性方面的物化症(sexual objectification)。所以,他的作品是个“四不像”,或者像是个三明治,面包、西红柿、牛肉饼、绿菜叶都是分离的。
三明治,有人喜欢。我既尊重这种制作方式,也尊重这种口味和喜好,但现在早已不是我的菜。
i
ipeds
一年多
2 楼
我从来就没有喜欢过这本小说,电影确实不错。刚开始喜欢的是《为了告别的聚会》,后来就是《玩笑》。但王朔认为它们只是伤痕小说而已。
r
rosemary
一年多
3 楼
这书看半本弃了,前半本 男女之间 睡来睡去,曾让我一度怀疑自己是看错了书名,头都晕了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惭愧的是,当年翻看过几次,都没有读完。刚来美国时,室友打印在A4纸上;那时我对中文太饥渴了,很快读完了,但很失望,非常不解那些崇拜他的人。疫情居家期间,又重读了这本书。我似乎明白了为什么不喜欢这本书,也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推崇他。
我不喜欢这本书,主要是故事讲得太烂。在我看来,米兰·昆德拉,是个一流的知识分子,知识渊博,但不是个一流的小说家,虽然我只读了他这一本书。但一本书就够了。
昆德拉花了大量笔墨、大段大段地书写他的哲学沉思和评论,而他讲的故事,似乎变成了陪衬的绿叶与形象的注释。他的哲思,既不够深刻,又没啥独创性见解,表达更不够清晰简明,来回炒萨特的存在主义和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的陈饭,像是他抽出来的读书笔记,叠加在一起。读的过程中,停顿下来仔细咀嚼吧,不知是翻译的问题,还是作者的思维跳跃太厉害,总感觉似是而非,有驴唇不对马嘴之嫌。并且,这些看似深奥的“哲思”,间歇性地发作,往往把人物性格与故事情节的发展带到沟里,就像电视剧里经常插播的广告一样,阅读体验很差。如果我是小编,会毫不客气地把这些“哲思”删掉。
但是,一旦删掉了这些“哲思”,他的故事情节就显得非常单薄,因为米兰·昆德拉讲故事的能力不行,缺乏像样的人物对话去驱动故事的发展。譬如,男主与女主初识这段:“Tomas与Tereza初识于三个星期前捷克的一个小镇上,两入呆在一起还不到一个钟头,她就陪他去了车站,一直等到他上火车;十天后她去看他,而且两人当天便做爱。不料夜里她发起烧来,是流感,她在他的公寓里呆了十个星期。”
这是我读过的爱情故事里,写得最干瘪、最没有文学味的一段。为了弥补这种贫乏的叙事,作者只能机械性地扭曲人物心态、人物行为来创造情节的起伏和曲折。这种无能为力,简直弱爆了。
作者大段的“哲思”,似乎是为了加深小说人物的心理深度与内省,好像捧着本【浮士德】或【安娜卡列尼娜】,有了通行证一样,渣男就可以随便“渣”了,引用一下贝多芬乐章里的“非如此不可”,男主可以任性而为,作者也有了随意操纵情节的魔法棒。写作能力越弱,魔法棒就越神奇。
过度的哲思与反思,不仅经常打断故事的脉络,还影响了读者对人物的“同情”compassion,稍稍培养了点感觉,被作者一盆超然的理智的冷水泼醒,立刻拉开了心理距离,跟作者一样,以局外人的态度超然地评判Tomas,Tereza,Sabina之间的关系与行为的现实合理性。越看越觉得牵强、生硬。
虽然我只读了他一本书,我真是服米兰·昆德拉的这种能捏着鼻子写下去的忍耐与坚持。那些推崇他的人,有多少是人云亦云?有独立的分析和自信、敢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的?那些真的从文学鉴赏或思想上喜欢昆德拉的,多少受了东欧文人的影响,沉浸在帕斯捷尔纳克的文字中,或有一种试图走出俄罗斯文学的辉煌叙事的反“媚俗”与文化反思的倾向吧?
所以,在我个人看来,米兰·昆德拉不算是一个一流的作家。他的问题在于:酷爱哲学但其哲学训练不足于使其能构建一个哲学体系成为哲学家;酷爱文学但其叙事才能又不足以讲述一个丰满完整、多维多层的人物故事;酷爱政治但其小说里对历史和政治事件的探索浮于表面,且与人物脱节,是转换舞台场景的方便借口而已,没有深入人物心理与性格发展;喜欢爱情但其本人内心冷淡、对女性有性方面的物化症(sexual objectification)。所以,他的作品是个“四不像”,或者像是个三明治,面包、西红柿、牛肉饼、绿菜叶都是分离的。
三明治,有人喜欢。我既尊重这种制作方式,也尊重这种口味和喜好,但现在早已不是我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