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北美华人网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城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人才太多了
查看北美华人网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3年7月11日 20点9分 PT
共 (3)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a
aobababa
一年多
楼主 (北美华人网)
现在网上流行一句话大学生的尽头是送外卖,老板的尽头是网约车。听说以后送外卖和网约车都干不了了,因为中国一共4亿工人,送外卖的和网约车得到人数高达1亿人,送外卖的太多了,想送外卖都得走后门。网上的专家们都说了,今年是未来3年经济最好的一年,很悲观啊!中国人还有钱吗?有啥钱啊!什么618双11等消费节的消费额都不高了,人们都不敢消费了。 你凭啥有钱?学历高就应该有钱吗?最近网上有一位流浪大师火遍短视频,他叫刘彦宏,就是一个拾荒的流浪老头,他在河北农村地区流浪,村民们想要帮助他被他谢绝了,原来他是拥有硕士双学位的大学生,他说可以给小学生中学生高中生当英语家教,收费标准是小学生10元1小时高中生15元1小时,后来警察同志不让他教因为他没有证,他还是四处流浪教书。 这年头大学生太多了,不值钱了,今年中国又有1000多万大学生毕业了要找工作,自己想办法找工作吧!上大学不一定能成功,日本和韩国流行年轻人当练习生学习唱歌跳舞,然后加入男团或女团出道,趁年轻赚一笔钱然后退团,比如浪姐2023哪个刘逸云连中文都说不明白的,不就是美籍在韩国出道的艺人,她唱跳水平一般的,但是芒果力捧她。中国社会太包容了以前就是捧港台的艺人,现在外籍的华人比如刘逸云,于文文等都回国发展。还有一些海归比如龚琳娜,龚琳娜的奇怪的歌都是她老公老罗给她编的曲,龚琳娜年轻的时候不听她妈妈的话,她遇到老罗就像是遇到对的人,她妈妈根本不同意,因为老罗是德国人,比龚琳娜大8岁还离过婚。龚琳娜的工作是中央民族乐团不是铁饭碗,那时的铁饭碗指的是军队文工团,龚琳娜的老师想让龚琳娜读研然后当老师,龚琳娜没听老师的话,后来龚琳娜和老罗在德国经常举办10多个人20来人的演唱会,他们的音乐不火,收入也不高租房子住,但是老罗说他们的生活品质高,也对德国当时是发达国家福利好。现在有些人喊龚琳娜是外国人又来中国抢饭吃了。就是中国其实不缺人才,举办个超级女声,花儿朵朵,中国好声音等选秀节目能捧出无数个艺人。 最近我刷短视频看到辽宁锦州有一个汽车配件加工厂招人,年龄要求55岁以下,工作据说3岁小孩都能干,工作时长12小时两班倒,也就是上一周白班后再上一周晚班没有休息,工资说是4000-5000人,还有去过的说是108元1天应该是不同的车间不一样吧!这工作谁能干啊还不如富士康呢,所以说工厂也不是谁都能进的
g
gokgs
一年多
2 楼
中国应该实行 UBI, 高税收。 很难有那么多工作机会。
政府要保证粮食, 住房等最基本的保障。
S
Summerland516
一年多
3 楼
中国共产党机关报《人民日报》7月10日刊发特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呼吁年轻人“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挥光和热”。
这篇《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到,青春的样子,本就是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样子。树立积极的就业观念,在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工作中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一样能实现青春的价值,还能为一生的奋斗奠定基石。文章称,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中,有的青年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建功立业,有的青年成长为省级“优秀共青团员”,得到了磨砺和成长;在“三支一扶”计划中,大学生“新农人”把现代农业知识和技能带到农村,既助力端牢中国饭碗,又拓展自身的职业赛道。
文章末尾还呼吁中国的年轻人,“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挥光和热,不仅能够留下无悔的青春记忆,而且将在基层磨砺中获得受用终身的精神财富,为走好职业生涯提供源源不断的滋养。”
** 新版上山下乡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政府要保证粮食, 住房等最基本的保障。
这篇《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到,青春的样子,本就是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样子。树立积极的就业观念,在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工作中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一样能实现青春的价值,还能为一生的奋斗奠定基石。文章称,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中,有的青年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建功立业,有的青年成长为省级“优秀共青团员”,得到了磨砺和成长;在“三支一扶”计划中,大学生“新农人”把现代农业知识和技能带到农村,既助力端牢中国饭碗,又拓展自身的职业赛道。
文章末尾还呼吁中国的年轻人,“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挥光和热,不仅能够留下无悔的青春记忆,而且将在基层磨砺中获得受用终身的精神财富,为走好职业生涯提供源源不断的滋养。”
** 新版上山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