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张图怎么会是“福建特色姜母鸭”? 看着就是炸芋头嘛 pop 发表于 2023-07-07 21:51
Re,我也是看到那个图片愣了半天,不知道是小编胡写还是我无知啊。 azurepiggy~2代 发表于 2023-07-07 21:53
我看《偷偷藏不住》了,好奇芋泥香酥鸭啥味道 oneday123 发表于 2023-07-07 22:03
赵露思和马伯蹇的新剧《偷偷藏不住》就差把芋泥香酥鸭招为正式演员了。
这是道乍一看跟鸭毫无关系的油炸小吃:金黄的酥炸外皮,被淡紫的芋泥撑得鼓鼓囊囊。只有切开,才能看见手撕或切碎的烤鸭一团团承托起芋泥的香甜。每当女主角露思不开心,宠妹狂魔马伯蹇就会甘之如饴去排几小时长队,买到这份神奇滋味,哄得妹妹烦恼消散。 一时间,“芋泥香酥鸭究竟是什么神仙食物”的弹幕霸了屏:
“芋泥鸭能有多好吃啊?” “我以为是芋泥嵌在鸭子里…” “芋泥和鸭子配在一起能好吃么?” “这难道是黑暗料理?”
身在芋泥香酥鸭起源地——厦门,看到朋友圈和网络上接连不断的灵魂发问,搞得疑惑了:竟然还有这么多人不知道芋泥香酥鸭?厦门芋泥界的大明星,怎么能被误会成黑暗料理呢?
厦门对“芋泥脑袋”们来说简直就是妥妥的人间天堂。不仅糖水铺、奶茶店、面包店的招牌写满了芋泥;本地特色点心也无处不见芋包、芋枣、芋头糕、甚至芋头花生汤等多样化的芋头选择。而诞生在芋泥重镇的芋泥香酥鸭,就是游走在厦门人生活里的小天使,偶尔调皮捣蛋,时常恬静优雅,却总能让人没齿难忘。
八市到中山路这片老城区,永远热闹,永远让初来乍到的游客热泪盈眶。古旧腔调的闽南话,地瓜腔普通话,搭配游客们的各色外地语调,混杂成老厦门人的八面玲珑的市井风味。虽然不能确定剧中赵露思最爱的芋泥香酥鸭是哪一家,但能确定,以诱人香气迷惑着本地人和游客排长队的芋泥香酥鸭大概率就是这,芋泥和鸭和诸多外乡人,在这里一次次相遇。
夏天不是吃姜母鸭的最好季节,去到中山路的我并不打算顶着艳阳冲进人潮,但最近太频繁被问到芋泥香酥鸭,我还是不由自主地走去了四代老店”芋包王“的方向———这家店的招牌就是芋泥香酥鸭。一切都是为了芋泥!冲进拥挤的小巷,排过长长的队伍,一屁股坐进分不清原来颜色的包浆矮竹椅。菜还没上,小算盘已经在心底熟练地打得劈啪作响:先点一份圆滚滚的芋包,再来一盘圆乎乎的芋泥香酥鸭,喝的就店家自制的冰红茶吧,吃不完就打包,余下两块回家回家孝敬老妈。
也是天气热了胃口有限,不然芋泥香酥鸭还有种更地道的神仙吃法:大步流星都到几百米开外隔壁巷子的乌糖沙茶面店,把新鲜烫手的芋泥香酥鸭浸进海鲜满满的乌糖家沙茶面,吩咐老板少面多汤,香甜芋泥要在浓稠的沙茶汤里狠狠转两圈,吸饱沙茶酱汁,又是另一份快乐。
假如有外地朋友来了厦门,时间停留得够久,我还会带她们用吃来体验厦门的不同城市风格:走出小巷,走进厅堂,尝一尝芋泥香酥鸭在厦门施展拳脚的另一个舞台:私房菜、本地菜馆。第一家大概会带他们去堂宴,这家老店在我看来得算是当下芋泥香酥鸭的忠实骑士了。它开在有生活气息的街道,连店员的招呼声也是带着地瓜气息的。郁郁葱葱的树阴下,食客们可以拥有享受闽南气息和味道的港湾。
芋泥香酥鸭看起来其实也像老板那地瓜口音般朴实无华,白瓷盘、吸油纸,托着一张炸过的方饼,搭着不知道是什么的酱汁,甚至还不如作为前菜的油炸冰淇淋有噱头。
然而只要你趁热将它囊入口中:纤薄的酥皮裹着绵密厚实的槟榔芋芋泥,卤煮过的鸭肉条分缕析又润而不柴。橙黄的酸橙酱,金黄的饼皮,淡紫的芋泥,蜜黄的鸭肉 —— 黄与紫的对比,甜与咸的对撞,软与酥的纠缠 —— 视觉和味觉各自在芋泥香酥鸭里大显身手,只需一小块,就可以让爱吃的嘴巴瞬间充满多巴胺。
芋泥制品主打就是一个管饱,芋泥香酥鸭也不例外,尤其后来飞入寻常百姓家,性价比就成了他们的第一竞争力。但它最开始并不长这样 —— 在上海米其林一星餐厅遇外滩,一家闽南菜馆里,千里之外保留着芋泥香酥鸭最古早的做法:
借由传统中式点心的起酥工艺,纯粹使用芋泥作皮,必须透过蜂巢状的层层卷曲酥皮,唇齿才会和软糯细密的槟榔芋泥相遇。最地道的做法,非常考究功夫:新鲜番鸭肉使用厦门传统方法卤制,包裹在清甜的芋泥里。芋泥的清香让鸭肉的滋味变得丰盈饱满,而鸭肉的油脂和汁液反向渗透到芋泥中,两者相互交融 —— 如果说芋泥香酥鸭就像是厦门的海滩,那么外层的酥皮就是敞亮的沙滩,中层的芋泥是拍在脚踝的浪花,被卤煮秘方精心打磨的鸭肉,就是藏在海波下的缤纷世界。这一口层次分明又浑然一体的“酥脆天花板”,才是厦门风与浪共舞的身姿。
芋泥香酥鸭的故事要从槟榔芋说起。曾经的厦门多滩涂、沼泽,缺少种植其他优质高碳水作物的条件,但槟榔芋偏偏和不愿认命的厦门人一样,在这里深深扎根。
槟榔芋个头大不好整吃,厦门人就改刀,小扇形作芋角,长条状为芋条。清水蒸煮太噎人,那就加油炒,猪油搅拌柔软绵密,植物油煎炸酥脆香甜。单吃又寡淡,那就加配菜:芋泥作皮,内包酱香浓郁的猪肉碎、海鲜粒、香菇丁、笋丁,就是个顶个的大芋包;改刀油炸,加入酱汁,再搭上五花肉或者家禽烧制,更是阖家共享的大菜。
或许在其他地方,芋泥只能是甜品中的一味食材。但在厦门,芋头从来都是生活的构成。生活它百味杂陈,芋头也可以千滋百味。相比于芋头,番鸭倒是后来才安家于此。明清之际,原产于中、南美洲的番鸭穿越风浪,来到大洋彼岸的八闽大地。在番鸭到来之前,鸭肉早已是中华大地上的常见禽肉。“状似鸭而大似鹅”的番鸭,一开始只是作为泊来异珍得到小范围养殖。
番鸭瘦肉多、肥膘少、膻味淡、生长快,于是从闽北到闽南,它迅速成为全福建一致认可的上品家禽——做鸭肉菜?选番鸭就对了!
● 福建特色姜母鸭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厦门卷起经济特区的发展热潮,各行各业都在卯着劲创新发展,本来就有一双巧手的厦门厨师自然也不甘落后。“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带着对厦门味道的热爱,一批高档酒店首先尝试将槟榔芋和鸭肉通过油炸的方式串联 ——外皮有炸物惯常的香,芋泥是大家熟悉的甜,酱卤鸭肉依旧不愧番鸭肉质的上乘,一切都是厦门人熟悉的元素,拼起来却有与众不同的奇妙。
同一时间被发明的,还有面包内包海鲜的“海鲜派”、油炸鱼骨化身的海山骨、以及沙律鹅柳、水晶鲨鱼冻… 它们像是福建的厨师们对那个高速发展时代的思考和回应:为了让更多福建滋味走上商务宴请的高档餐桌,必须动足脑筋。闽北好甜食,闽南擅烹鸭,芋泥香酥鸭这款“咸甜永动机”,敲中了福建人的味蕾喜好,从出现的第一天,就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逐渐的,钻研芋泥香酥鸭的店家变多了,不仅是高档酒店,街头小店也开始探索起性价比更高的版本:用面皮、豆皮或面包糠代替繁复的芋泥酥皮。内里的鸭肉也从传统的卤鸭拓展为更实惠的烤鸭、熏鸭。 二三十年过去,芋泥香酥鸭的外形有变,价格有变,但油脂、芋泥和鸭肉共同创造的古早味,却丝毫未变。
Re,我也是看到那个图片愣了半天,不知道是小编胡写还是我无知啊。
图片传错了,改了改了
是我图片搞错了
同感,没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