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1楼weifen的帖子 The Joy of Living: Unlocking the Secret and Science of Happiness In Love with the World: A Monk''s Journey Through the Bardos of Living and Dying 这两本都是明就仁波切的书,他是被实验室测出来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Life Lessons: Two Experts on Death & Dying Teach Us about the Mysteries of Life & Living 作者是美国的死亡大师,这本书是她自己晚年直面死亡的时候写的 Freedom from the Known by Jiddu Krishnamurti 最近喜欢他的书,大觉者
A Beginner's Guide to America: For the Immigrant and the Curious 作者Roya Hakakian是个伊朗来美国的难民,写第一代移民对美国怎么慢慢认识的,从最开始的感觉到后来的慢慢了解,文字非常美而且描述得精准还好玩,虽然跟华人一代来美国的背景不同,但是很多很多的看法和感慨其实第一代移民真的都是共通的。特别有意思。 还有Good Arguments: How Debate Teaches Us to Listen and Be Heard, 作者Bo Seo是韩国出生后来跟家里移民到澳大利亚,内向的性格但是在辩论场上闪闪发光,讲他自己怎么慢慢成长,后来拿到澳大利亚的冠军,国际辩论冠军,进了哈佛,又代表哈佛辩论队比赛。虽说是以他自己辩论生涯为背景的“自传”,但是写的不是辩论技巧,而是个人成长,和辩论让他理解到的怎么更好的跟人相处。 这两本书都是母语非英语的一代移民写的,但是是我看到的文字特别美好,用词特别精准的作品。
Leonardo Da Vinci, by Walter Isaacson (达芬奇不但是全才,还是自学成才!书里对他养成多个小男孩当性和生活伴侣,兼带当画画男模,一笔带过。) We Were Dreamers, by Simu Liu (刘思慕亲自朗诵,听起来很悦耳,给书增色不少。) American Dirt, by Jeanine Cummins (讲述了西裔非法移民的故事,情节曲折,扣人心弦。) The Tender Bar, by J. R. Moehringer (是作者的自传体小说,书写得很温暖感人。我是从同名电影找来先看的书,再看的电影。果然电影一如既往的延续了改编电影不及原著的套路,小失望。btw,电影由本阿弗莱克主演。)
Leonardo Da Vinci, by Walter Isaacson We Were Dreamers, by Simu Liu American Dirt, by Jeanine Cummins The Tender Bar, by J. R. Moehringer bighead12345 发表于 2023-07-08 10:25
前段时间听完了刘思慕的We were dreamers, 有一种感觉,随着他的成长,不知道他日后会不会后悔,他父母作为一代移民,给他的都是最好的教育,他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在意父母对他言语中的伤害和没有爷爷奶奶对他的耐心,但他家就他一个孩子,各方面教育起点不低,甚至和现在相比都算挺高,其他族裔的孩子也不一定有这样的起点。这样的一本书出来,反而觉得他父母很伟大,硬性撕开父母对孩子教育的过往,虽然可能让其他人有启发,但即使父母之前同意。人生没有完美,取得成功之前或之后都需要独自承担一些生命中该承受的东西,他还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幸运。不同人不同选择,有些事其实放在心里最好。
前段时间听完了刘思慕的We were dreamers, 有一种感觉,随着他的成长,不知道他日后会不会后悔,他父母作为一代移民,给他的都是最好的教育,他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在意父母对他言语中的伤害和没有爷爷奶奶对他的耐心,但他家就他一个孩子,各方面教育起点不低,甚至和现在相比都算挺高,其他族裔的孩子也不一定有这样的起点。这样的一本书出来,反而觉得他父母很伟大,硬性撕开父母对孩子教育的过往,虽然可能让其他人有启发,但即使父母之前同意。人生没有完美,取得成功之前或之后都需要独自承担一些生命中该承受的东西,他还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幸运。不同人不同选择,有些事其实放在心里最好。 花开季节 发表于 2023-07-08 11:59
他应该和父母已经提前沟通并且达到一定程度的和解后才写的,写出自己的真实经历也挺好,给读者多少有所启发。 前段时间版上其他帖子里讨论过这本书。他父母肯定给他最好的条件,把自己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唯一的儿子身上。但是像他父母这个程度的verbal and physically abuse,就算在第一代知识分子移民家庭也很少见,不止一次打儿子耳光,对儿子奚落讽刺,导致孩子离家出走数次,情节很恶劣。
版上最近太多抑郁焦虑的情绪,不如换个话题,大家分享一下这个夏天值得读的书籍吧。出门旅行带的,在家避暑读的,锻炼身体听的,多多益善呀。 我推荐一本A Tree Grows in Brooklyn by Betty Smith,讲的是一个上世纪初一个贫穷爱尔兰移民家的小女孩在纽约布鲁克林的成长故事。 weifen 发表于 2023-07-07 11:29
这本书我也是超级喜欢,看完了推荐给我闺女读,我觉得这本书她这辈子至少要读一次。 我自己在读《The grapes of wrath愤怒的葡萄》by John Steinbeck,描写二十年代美国底层的那些农民,因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被迫往西部加州迁徙求生的故事。很悲凉,很无力,人在大时代背景里如蝼蚁一般被打跌下沉。 看得很灰暗的时候,就看看Jimmy 欧阳的<How to American>,讲他自己成长的故事。在传统中国文化家庭里成长,面对完全不同的西方价值观,最后成了一个脱口秀演员。我最感兴趣的是他父母和他之间的关系,因为这以后也会是我孩子们将要面对的困境。
我推荐一本A Tree Grows in Brooklyn by Betty Smith,讲的是一个上世纪初一个贫穷爱尔兰移民家的小女孩在纽约布鲁克林的成长故事。
The Joy of Living: Unlocking the Secret and Science of Happiness In Love with the World: A Monk''s Journey Through the Bardos of Living and Dying 这两本都是明就仁波切的书,他是被实验室测出来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Life Lessons: Two Experts on Death & Dying Teach Us about the Mysteries of Life & Living 作者是美国的死亡大师,这本书是她自己晚年直面死亡的时候写的
Freedom from the Known by Jiddu Krishnamurti 最近喜欢他的书,大觉者
顶一下这两本。 另外强推一本 Minor Feelings by Cathy Park hong关于亚裔在美国存在感 以及一本多年前出版至今还是非常喜欢的自传the glass castle
微信读书有中文版,清单人生
还有Good Arguments: How Debate Teaches Us to Listen and Be Heard, 作者Bo Seo是韩国出生后来跟家里移民到澳大利亚,内向的性格但是在辩论场上闪闪发光,讲他自己怎么慢慢成长,后来拿到澳大利亚的冠军,国际辩论冠军,进了哈佛,又代表哈佛辩论队比赛。虽说是以他自己辩论生涯为背景的“自传”,但是写的不是辩论技巧,而是个人成长,和辩论让他理解到的怎么更好的跟人相处。
这两本书都是母语非英语的一代移民写的,但是是我看到的文字特别美好,用词特别精准的作品。
这两本书以及作者,有着千丝万缕、妙不可言的缘分。
Alexander Hamilton 传记by Ron Chernow
We Were Dreamers, by Simu Liu (刘思慕亲自朗诵,听起来很悦耳,给书增色不少。)
American Dirt, by Jeanine Cummins (讲述了西裔非法移民的故事,情节曲折,扣人心弦。)
The Tender Bar, by J. R. Moehringer (是作者的自传体小说,书写得很温暖感人。我是从同名电影找来先看的书,再看的电影。果然电影一如既往的延续了改编电影不及原著的套路,小失望。btw,电影由本阿弗莱克主演。)
同喜欢第一本,看完很治愈。
前段时间听完了刘思慕的We were dreamers, 有一种感觉,随着他的成长,不知道他日后会不会后悔,他父母作为一代移民,给他的都是最好的教育,他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在意父母对他言语中的伤害和没有爷爷奶奶对他的耐心,但他家就他一个孩子,各方面教育起点不低,甚至和现在相比都算挺高,其他族裔的孩子也不一定有这样的起点。这样的一本书出来,反而觉得他父母很伟大,硬性撕开父母对孩子教育的过往,虽然可能让其他人有启发,但即使父母之前同意。人生没有完美,取得成功之前或之后都需要独自承担一些生命中该承受的东西,他还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幸运。不同人不同选择,有些事其实放在心里最好。
这类书不是比比皆是美国最多了。比较另类的可以看以色列教授写的sapiens和homo deus
Selfish Gene Guns, germs and steel
这是生物学吧。
哈哈,我觉得算宏观生物人类进化史
Guns是我all time favorite. 但是感觉那本是人类学。
他应该和父母已经提前沟通并且达到一定程度的和解后才写的,写出自己的真实经历也挺好,给读者多少有所启发。 前段时间版上其他帖子里讨论过这本书。他父母肯定给他最好的条件,把自己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唯一的儿子身上。但是像他父母这个程度的verbal and physically abuse,就算在第一代知识分子移民家庭也很少见,不止一次打儿子耳光,对儿子奚落讽刺,导致孩子离家出走数次,情节很恶劣。
Mark mark
别说当时的第一代,就是现在也有很多家庭verbal abuse,我们不提倡这个也犯法,确实对孩子有伤害。但这个出书见仁见智,他和父母商量好把这个口子撕开,其实他的父母承受更多。如果父母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了,我不会让他们再去承受压力,启发别人有那么伟大吗?真正爱你的人才会任你飞,又继续给他保底了。我不是抨击他,只是觉得人在每个年龄段不同,也许他进入中年后会后悔这个举动。
别人看到书受启发只是by product,并不是他有多伟大。
也许verbal abuse不少见,多次打耳光这种还是很少见的。
这两本我也很喜欢,好像比我推荐的确实更和历史沾边。Life 3.0也不错。
这两本打算找来看看。最近看了同一个作者写的21 lessons for 21st century,里面的观点太片面了。
而且自从出版以后piapiapia 的打脸。他一开头就断定人类正式进入恒纪元,战胜疾病世界上没有战争。说完没多久就是新冠然后俄乌战争……
哈哈 我一边听那本21课一边乐,忍到书的最后三十分钟“恍然大悟”,原来作者认为meditation是万能解药,可解世上一切问题和烦忧。有评论就说,“我要是天天有两个小时可以meditate,一年有几个月参加meditate camp,我也解百忧。” 😂
咱俩讨论的根本不在一个点上。我说了每个年龄层考虑不同,他前面说到自己父母,他妈妈为家里知情下乡是唯一一个考上学的,每一辈说到童年和青少年都可能有难过的地方因为有社会因素,但他父母为了他愿意分享教育他所犯下的失误就是很伟大,不是每个父母都能做到此的,有的父母连说对不起都做不到。莫言曾经说过一个人在童年时代假如童年漫长,吃过苦,对他未来人生是有深度的。打耳光肯定不对,且有伤害,但按你这逻辑,他父母就应该为曾经的教育失误拿出来晾?随着他年龄增长,等他看过了更多人间疾苦,且过了那个坎(他这坎是父母为代价的)就知道自己多幸运。行了,不回你了,根本不在一个角度。
😄 我以前看了前两本,觉得很不错,虽然不少观点是gun那本书内容。21那本书让人很失望。
他的书写得很真实。他父母年轻时候的经历和奋斗,还有后来对他的期望值和伤害,都是痛苦得非常真实。
如果觉得家丑不可外扬,遮遮掩掩就没有必要写书。 相反,我觉得他能真实还原自己的经历,写出来真情实感。
这本书我也是超级喜欢,看完了推荐给我闺女读,我觉得这本书她这辈子至少要读一次。
我自己在读《The grapes of wrath愤怒的葡萄》by John Steinbeck,描写二十年代美国底层的那些农民,因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被迫往西部加州迁徙求生的故事。很悲凉,很无力,人在大时代背景里如蝼蚁一般被打跌下沉。
看得很灰暗的时候,就看看Jimmy 欧阳的<How to American>,讲他自己成长的故事。在传统中国文化家庭里成长,面对完全不同的西方价值观,最后成了一个脱口秀演员。我最感兴趣的是他父母和他之间的关系,因为这以后也会是我孩子们将要面对的困境。
第一本我前几个月也看完了,很温暖的一本书
🤝Steinbeck是我很喜欢的作家,他与Hemingway, Fitzgrald是同时代的人,但风格却与他们大相径庭,带着悲天悯人的气质。如果说Lost generation的关注点是向内的,他的关注点总是向外的。他的主人公的生存危机不是知识分子信仰的迷失,而是贫苦大众实实在在的饥荒、失业,或是天生低智带来的无尽的生存挑战。可能是我年纪大了,需要感受这个世界的温暖和关怀,所以Steinbeck的作品给我带来的感动远远大于比如《了不起的盖茨比》或是《太阳照常升起》。
Guns germs and steel. 前言太掉书袋可以略看过,后面正文很不错
搜了下这本书,立刻下单了 Under the Tuscan Sun , 感觉读起来是让人好心情的书
你说得真好!我读他的书,感觉得到他不是那种高高在上审视之后的同情,而是实实在在地去了解过这样一群人,从他们的角度描写他们遇到的困境,以及穷尽所有心力都拗不过抵抗不了的向下滑落。就是在这种困境里的人还是彼此关怀帮助,特别温暖,也让人心存希望。我很喜欢这本书,虽然读得很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