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传国玉玺,会去哪呢?

t
tadyone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新三国中的传国玉玺
01
公元191年,冬。 孙坚在北邙山打趴董卓,率军冲进洛阳城,为关东联军的讨董行动正式画上了句号。 很快,老天爷对孙坚的奖励就下来了: 一天早晨,在孙坚屯军所在地,洛阳城南的甄官井上空,突然聚起五彩云气。 孙坚接到报告,火速派人下井查探,在井下开出一枚限量款印章。 上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 这不就是秦始皇当初命丞相李斯铸造的传国玉玺嘛! 孙坚再找人一打听,得知这玉玺是当初十常侍作乱时,被人故意扔到井里的! 如今失而复得,岂不是昭示着孙家可以取代刘家坐定江山?
韦昭《吴书》载: 坚入洛,埽除汉宗庙,祠以太牢。坚军城南甄官井上,旦有五色气,举军惊恠,莫有敢汲。坚令人入井,探得汉传国玺,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方圜四寸,上纽交五龙,上一角缺。初,黄门张让等作乱,劫天子出奔,左右分散,掌玺者以投井中。
但孙坚并没有一飞冲天,反而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被袁绍手下部将周昂偷袭,丢掉豫州;荆州的老地盘也被刘表摘了桃子; 隔年在岘山之役中,被刘表的部将黄祖射成了刺猬。 年37岁。 孙坚死后,他的顶头上司兼天使投资人袁术便跳了出来,囚禁了孙坚的老婆吴夫人,以此要挟孙策,将传国玉玺据为己有。
《三国志·吴书一·孙破虏讨逆传》裴松之注引《山阳公载记》曰: “袁术将僭号,闻坚得传国玺,乃拘坚夫人而夺之。”
袁术剧照
建安二年,袁术在寿春称帝,自号“仲氏皇帝”。
《典略》载: 术以袁姓出陈,陈,舜之后,以土承火,得应运之次。又见谶文云:‘代汉者,当涂高也。’自以名字当之,乃建号称仲氏。
后来,袁术被曹操击败,传国玉玺回归许昌。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代汉称帝,玉玺再次换了主人。 以上,是现代人对传国玉玺在东汉末期流传脉络的基本看法。 各种史料拼接看起来严丝合缝,但仔细推敲,发现有很多站不住脚的地方。

02
从张让作乱的中平六年(189年)八月,到孙坚进洛阳的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冬,中间有整整两年事件。 这两年,洛阳的话事人是谁? 是董卓。

董卓剧照
那么第一个问题就来了—— 如今的史料上,找不到董胖子对传国玉玺有一丝一毫的想法。 传国玉玺丢了,董卓既不找,也不造,丢了就丢了,没事人一样。 要知道,在古代,你没有传国玉玺,那就是站不直坐不稳。 后世的晋元帝司马睿,在建业(今南京)立国时,就因为没有玉玺,被时人讥讽为“白板天子”。 所以,可疑吗? 太可疑了!

03
第二个存疑——袁术绑架孙坚的老婆吴夫人
“袁术将僭号,闻坚得传国玺,乃拘坚夫人而夺之。”
这句出自《三国志·吴书一·孙破虏讨逆传》裴松之注引《山阳公载记》。 和《三国志》一比照,也有颇多出入。 《三国志·吴书一·孙破虏讨逆传》载:
策字伯符。坚初兴义兵,策将母徙居,与周瑜相友,收合士大夫,江、淮间人咸向之。坚薨,还葬曲阿。已,乃渡江居江都。
可知: 早在孙坚举兵讨董的一开始,孙策就带着老妈回到了庐江郡的舒县(今安徽六安)。 为什么? 因为孙坚不会甘心给袁术当一辈子马仔,如此安排,为的是将来脱离袁术的时候省掉很多麻烦。 为什么送到舒县? 因为此时的庐江太守名叫陆康,陆康和袁术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陆康无论如何,都不会把吴夫人交给袁术。 更重要的是,让孙策带老妈迁居舒县的人是周瑜,凭着两人交情,周瑜也不可能把孙坚一家老小往袁术嘴里送。 而且,孙坚死后,孙策打算投奔袁术的时候,为了安全起见,又给他妈搬了一次家,脱离袁术的控制范围。 所以,袁术是否能够扣留吴夫人,便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04
分析到现在,我们可以得出推论: 孙坚在洛阳大概率没有得到玉玺,那么袁术自然也不可能从孙坚(孙策)手上得到玉玺。 裴松之在做注时,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臣松之以为,孙坚於兴义之中最有忠烈之称,若得汉神器而潜匿不言,此为阴怀异志,岂所谓忠臣者乎?”
说,孙坚这样一个坚定的“保皇派”,怎么可能干出来"私藏玉玺"这样的事情吗? 那袁术手上的玉玺是怎么来的呢? 为了登上皇帝大位,自己伪造一个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那袁术为什么要把孙坚拉进来呢? 很简单,让孙坚挡枪: “孙坚那么卖力打董卓,是有私心的,他私藏玉玺便是明证,所以孙坚才是天字第一号的乱臣贼子,你们要算账就找他去。”

05
而且,老王翻材料,注意到: 关于孙坚得到传国玉玺这件事情的原始材料,最早记录于韦昭的《吴书》。 韦昭是什么人呢? 他历经孙权、孙亮、孙休和孙皓四朝,可以说完全与东吴的国祚全始全终,掌管的又是编修史书的活计,和司马迁是同行,堪称东吴历史的活化石。 《吴书》的纂修时间是在孙权晚年。
孙权剧照
这就不得不让人猜测:所谓的孙坚得到玉玺事件,是东吴官方,甚至是孙权本人亲自授意韦昭这么写的。 为什么呢? 东吴立国正统性不足! 曹魏虽然被汉吴两家称为“国贼”,但不管怎么说,曹丕是接受了献帝刘协的“禅让”,在程序上合理合法; 而单论“正统性”,却是刘备最强; 只有孙权一直抬不起头来,其“大魏吴王孙十万”的外号更是被大家一直笑到了现在。 孙权当然拼命寻找自己当皇帝的法理依据。 在《吴书》中,随处可见各种“祥瑞”。 比如,孙坚死后,他的坟上出现了和洛阳甄官井上同样的“五彩云气”:
“冢上数有光怪,云气五色,上属于天,曼延数里。”

06

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举行灭佛运动时,在邺城佛寺的泥像中发现了两枚玉玺。 这两枚玉玺上所刻文字都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其中一枚上还特意刻上了“魏所受汉传国玺”。
北齐魏收《魏书·世祖纪》载: “四月甲申,车驾至自长安。戊子,毁邺城五层佛图,于泥像中得玉玺二,其文皆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其一刻其旁曰:‘魏所受汉传国玺’。”
这俩枚玉玺应该都是十足假货。 如果一枚真一枚假,那真品和赝品怎么会同时放在一起呢? 史书也没记载过哪位曹魏皇帝曾在玉玺上乱刻一笔,显然是画蛇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