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o thin air 我看了很多遍,因为这本书里有很多西雅图人,hit right at home。Pete Schoening,a Himalayan legend,. 1996年69岁了,和他的侄子一起爬珠峰,因为身体原因没有继续往上爬。2020年暑假我跟儿子爬 local 的山,Putrid Pete Peak (PPP), 忒难爬了,一整天整个路上就遇到两个人,当晚差点没来得及下山,10pm 举着手机当手电筒一点一点往下爬。回来后研究发现这山就是以Pete Schoening 命名纪念他的,感觉这苦没白费。只是后来邀请儿子跟我再去一趟,他怎么都不同意
Into thin air 我看了很多遍,因为这本书里有很多西雅图人,hit right at home。Pete Schoening,a Himalayan legend,. 1996年69岁了,和他的侄子一起爬珠峰,因为身体原因没有继续往上爬。2020年暑假我跟儿子爬 local 的山,Putrid Pete Peak (PPP), 忒难爬了,一整天整个路上就遇到两个人,当晚差点没来得及下山,10pm 举着手机当手电筒一点一点往下爬。回来后研究发现这山就是以Pete Schoening 命名纪念他的,感觉这苦没白费。只是后来邀请儿子跟我再去一趟,他怎么都不同意 Slou9900 发表于 2023-06-06 02:45
Short roping is the use of a small portion of the rope to lead clients through exposed terrain in such a manner as to safeguard clients from the possibility of a slip or fall by both reducing the likelihood of a slip and by arresting a slip before it becomes a fall 真正的登山者的 short roping 是为了安全,绳子一直是松弛状态。带不够资格的客人爬山,一对一的 short roping 可以时不时拉一下客人。我带朋友的狗爬山时,把绳子系我腰上,这个四驱大狗就在short roping 我
Short roping is the use of a small portion of the rope to lead clients through exposed terrain in such a manner as to safeguard clients from the possibility of a slip or fall by both reducing the likelihood of a slip and by arresting a slip before it becomes a fall 真正的登山者的 short roping 是为了安全,绳子一直是松弛状态。带不够资格的客人爬山,一对一的 short roping 可以时不时拉一下客人。我带朋友的狗爬山时,把绳子系我腰上,这个四驱大狗就在short roping 我 Slou9900 发表于 2023-06-06 03:13
Short roping is the use of a small portion of the rope to lead clients through exposed terrain in such a manner as to safeguard clients from the possibility of a slip or fall by both reducing the likelihood of a slip and by arresting a slip before it becomes a fall 真正的登山者的 short roping 是为了安全,绳子一直是松弛状态。带不够资格的客人爬山,一对一的 short roping 可以时不时拉一下客人。我带朋友的狗爬山时,把绳子系我腰上,这个四驱大狗就在short roping 我 Slou9900 发表于 2023-06-06 03:13
既然你引用了这个short rope 的注解,那你应该知道这个保护操作是菜鸟在前面走,保护的人在后面跟着的,不会有保护的人在前面一步一步拉着菜鸟上去的。你应该是想当然的觉得可以拉上去,可是现实情况是你需要先做anchor station 再做pully system, 这个是rescue的技术,跟short rope 没有关系。
不觉得爬雪山的人是为了fame,我觉得都是为了那份经历与体验或者calling。特别喜欢看爬雪山的片子,into the thin air我就想那个女孩能理解她的爸爸吗?会不会觉得他太自私。也许等她成熟以后会理解。还有那个日本mm最后终于圆梦,也再没离开。seven year in Tibet也是个登山的片子。 最好看的是YouTube里vlog爬山视频,比如国内四川的雪山,那些视频比电影更能让人感觉到冷和艰难。有很多时候铩羽而归,也有的到时候字幕上写哪年哪月某某出事。爬山的人是那么普通接地气又那么执著。 我自己能飞机飞过看一下也好。对登山者确实由衷佩服。
之前我看过很多珠峰的资料,当初写了一篇珠峰短文,我把它搬这来,大家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当时很多都留言说,非常喜欢这个文章。
我2019年写的,共4大部分,分别有绿色标题,非常感谢大家的留言,学到了很多。
【概况】 一张珠穆朗玛峰的禁令,让我对这个地方产生了无限兴趣,研究了一个多周,查看了各种文献视频以及登山者的日志,分享下心得。 珠穆朗玛峰南坡设有5个营地,图1,大本营基本是安全的,很多人去住,基本就是一晚。听说那里的夜空美轮美奂,看的我蠢蠢欲动,居然有去住一夜的想法(图2), 1953年新西兰的希拉里还有夏尔巴人旦增一起登上山顶(图3), 他们俩到底谁先上去的至今是个迷,他们当时没有讲,如今人都去世了。 从那开始至今,有4000多人,7000多次登顶,死亡280多人。所有的登山者在山顶只能停留30分以内,否则就会有生命危险。 登山时间大概4-5天,费用基本7-10万美金,费用琳琅满目,衣服,向导,物资补给,培训,厨师等等。 珠穆朗玛峰的攀登季节非常短,冬天大风肆虐,夏天雪崩塌方,所以基本就是4-5月属于登山季节,几千家登山公司因此而生,90%的攀登者都是商业攀登。 所以想去爬,得舍得钱,也得舍得命。
🔥 最新回帖
那其实也就是用断肢的截面打字了。
这个神奇僵尸医生当时走回营地大家都以为他是walkingdead。他手算保留的不错的。前肢没了,胳膊和肘子都还在。鼻子也冻没了,从额头种皮养肉养了一块移植到鼻头。说在医院培养时很吓人,吓到过别的病房病人。他采访视频夸了德州医疗救了他。
他的脑袋和身体,肯定不是一般人,就是有天赋,攀爬基因卓越。
🛋️ 沙发板凳
我现在还是觉得他们好厉害,又烦又厉害。😅
😊当年看了好多资料,花了很长总结的,这么一看,写的真不少。
纳木错怎么了呢?说出你的故事
我怎么没看懂,会玩的女生是上面的睡美人?
我也想知道
🤣去了纳木错和那山那湖那星光没有相看对眼,不想冻在那儿了,马上取消了去大本营,打道回府了. 向往的先去看一眼,也许气场磁场不合,就放下了. 故事写起来太复杂,还是楼主的信息贴对大家有用。
我只是想看看他们的故事 了解下珠穆朗玛 我自己对爬山特别没兴趣 我们倒是经常开车去非常高的山 目前没有过高原反应
我迷恋星空 非常喜欢 不过美国也可以看到很美的星空
我在西藏高反很历害,头痛欲裂,同时闻着拉萨满城油腻的羊膻味,时时要吐
我也不喜欢羊膻味 没去过西藏 不知道自己会怎么样 不过一起出去玩的 确实有好几次有高原反应 一旦有 就废了 很难受
人类一次次看似无聊无意义,燃烧多巴胺的行为,其实推动着人类从山洞部落一步步走向星辰大海,这道路上填满了“无意义”牺牲的生命。 然而这样的基因在人类的基因库里显然是有存在意义的。
曾经看过登山皇帝梅斯纳尔(Reinhold Messner)部分传记,他登了14座8000米的山峰(珠峰对他而言就是easy job)。
印象特别深的是他和他弟弟在1970年攀登南迦帕尔巴特(8142米,8000米上死亡率极高最难攀登之一的山峰)的过程中,两人成功从鲁帕尔岩壁登顶(人类首次从这条路线登顶), 然而下山的路上两人走散了,之后他再也没见到弟弟。 为了找寻弟弟(的遗迹),他后来数度重新去南迦帕尔巴特找寻弟弟。这绝对是crazy的举动,能一次活着从南迦帕尔巴特回来就很不容易了,他还去了数次。
记得读文字里写他第二次回去,天气极糟,完全不是登山的好日子,但他还是坚持要攀登。 女友在base等他,深夜外面狂风呼啸,还能听到远处雪崩隆隆声。终于他回来了,浑身颤抖,哭泣着说自己爬到一半走不下去了,因为心怀恐惧和悲痛。
他们的父亲一直没有原谅他,可能因为他弟弟一直很崇拜哥哥,是他的follower,家人认为他“应该带着弟弟平安(完整)回家”。 他自然知道弟弟肯定是长眠于此了,一次次回去寻找,可能是缘于内心的遗憾和不甘心,想要带着弟弟完整回家。
极限状态中,人的情感、痛苦和纠结会无限放大抑或缩小。
“我在这冰封雪冻的冰川中用冻伤的手脚整整搜寻了一天一夜,这是我第一次懂得什么是发疯。 我当时不知道,也不在乎我是谁;不知道,也不在乎我的命运会如何。在不久前雪崩的积雪中用双手刨翻。 我有个奇怪的感觉,他就在附近,我听见身后有脚步声,回头一看他却不在那儿。有时我会听见他的声音……我走过去,他又不在那儿。 我的理智和我清醒的意识告诉我,’你弟弟死了’,但感觉却说,’弟弟还在这儿‘” (——《粉碎一切不可能》,刊于国家地理杂志)
只身回归的梅斯纳尔,因“丢掉了弟弟”而在当时备受指责。直到很多年后,他都还不能从这场悲剧的刺激中恢复过来。 1971年,梅斯纳尔重返南迦帕尔巴特,寻找弟弟的遗体。在大本营,他梦见冈瑟(弟弟名字)从冰川走下来,走入帐篷里。但这次,依旧没能找到弟弟的任何踪迹。 随后的六年内,他又曾两次尝试单人攀登南迦帕尔巴特峰,但均以失败告终。 1978年8月9日,第五次来到该峰的梅斯纳尔终于独自一人成功登顶。站上顶峰时,他如释重负,感觉完成了心底对冈瑟的怀念。
直到2005年7月17日,一名巴基斯坦向导在南迦帕尔巴特峰西线的达米尔岩壁下山处,约海拔4600米的地方发现了一具冻僵的尸体,后被确认就是冈瑟。
我研究一顿后也觉得没法抬,怎么说呢,他年纪不小了,不论如何能现在那世界之巅身体素质还是可以的,即使有很多人帮忙。
谢谢分享 也是个悲伤的故事 你说的有道理 人类确实需要不同的个体 去推动去拓展 尤其是看起来疯狂的 你的名字好低调 你应该叫 zhidao
Conrad Anker 自己也是个神人,我特别喜欢 Jimmy Chin 和他还有另一个人一起爬 meru 的片子,片子就叫 Meru, 网上有免费的。
我2019年手术前借了下面这本书,
嘿嘿我当时写的时候 很多人都给我留言说 很喜欢看 简明扼要的 谢谢阅读
是的 是根据衣服判断是他 我当时特意把这些著名的死者照片全部找到了 如我文中所说 看看他们生前死后的照片 内心确实感慨万千 我也试图去理解这些探险者的心态 我觉得他们的基因里 都是不安分的 就是喜欢冒险的
谢谢哈哈。
关注到雪山,是缘于央视的《梅里雪山——卡瓦博格》纪录片(至今未能有人登顶的雪山)。 那次著名的山难事件后(死了17名中国和日本联合登山考察队),遇难家属去卡瓦博格山脚下祭拜亲人。
一位家属在纪录片里对着记者讲述他们的祭拜过程,讲到家属们都遥遥望着雪山悲痛的低声哭泣,气氛十分沉重,天气也阴沉,云雾缭绕着神秘的山峰。 突然一道阳光劈开云雾,卡瓦博格山峰就那么不期然的清晰的出现在大家视线里。 据说卡瓦博格常年云雾缭绕,很少有人能看到它的真容。 那一刹那,所有人都失魂落魄的看着山峰,忘记了哭泣,静静地看着阳光闪耀下的山顶,那么神圣平和。 太阳停留了一会,最后消失而去,山峰又重新被层层云雾锁上。
她的话就此停住,可是隔着镜头让人感到了语言都不能形容的情绪——极致的痛苦和大自然玄妙的“神迹”,交织在一起。
“山就在那儿”,无论我们经历多少痛苦多少希望,它们就静静地看着我们一言不发。
行动不便就躺床上翻着玩,越看越放不下来,从来没想到自己会对这个topic 感兴趣。后来就迷上了,去图书馆把关于爬这类山的documentary 全借了回来。还买了这本书,大部头,印刷特别精美,高清图片,完整的统计,才不到$6
如果你指的是alpine 的short rope,那是不拉人的,只是做保险的。珠峰都有夏尔巴布好的安全绳, 自己用上升器跟着走就行了。
我觉得大多数人不是否定探险这种行为 - 去月球也罢,去火星也罢,去太平洋海沟也罢,去人迹罕至的高山雨林沙漠也罢,都是人类的一种精神。
去这个完全商业化的珠峰算什么探索?在khumbu icefall 排队排得像去85C买奶茶那么长算什么探索?危险是有的,钱包要鼓的,像王石这样的不过是富人的一种新奢侈罢了。
首先极限运动搞啥不要钱呢? 探险极限运动很多都是烧钱的运动,或者国家烧钱,或者个人烧钱。
首富不也掏腰包上了太空(他的探险精神和意义在人类一大步面前自然不值一提),太空平民化商业化或许将来也很有意义。
去珠峰爬过的人下次可以去别的雪山探险。 学习锻炼的过程不就是这么一步步进阶的么。
梅斯纳尔也几次登顶珠峰(搞了无氧登顶)。
商业化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更不是鄙视的原因。
你真会写,我都看了两遍呢。
嗯 这个话题是有点意思的 我当时也是看了很多资料 纪录片也看了很多 最近又是珠峰攀登窗口 所以忽然想起来 就贴过来了
是的 上面绳索都是夏尔巴提前去弄好的 我个人觉得 没有两把刷子 站不到顶
你说 如果彻底取消了珠峰商业攀登 夏尔巴人会怎么感觉
探索啥?人家本地人早上去了,换了外地人搭着本地人搭好的梯子上去了就变成探索了?
他传奇更多是因为他曾经救过一堆人的生命吧 k2好像
Short roping 可以拉人,google 一下就知道了。但是很少人这么做,只有客人很弱,但是又想登顶,需要助力,sherpa 会考虑这么做。
“自己用上升器跟着走就行了”, 听上去看容易。爬山的人把自己腰上的绳索扣在主绳上,只起到防止摔下去的效果,爬山还是要靠自己的腿和意志力,“跟着走“本身就是最难的部分
是的,因为他年轻时那件救人的事
我看了看 我怎么觉得 这个技术 也没什么助力作用啊 是安全作用吧
嗯 够厉害的 在那种条件还能救那么多人 身体真好
Short roping is the use of a small portion of the rope to lead clients through exposed terrain in such a manner as to safeguard clients from the possibility of a slip or fall by both reducing the likelihood of a slip and by arresting a slip before it becomes a fall
真正的登山者的 short roping 是为了安全,绳子一直是松弛状态。带不够资格的客人爬山,一对一的 short roping 可以时不时拉一下客人。我带朋友的狗爬山时,把绳子系我腰上,这个四驱大狗就在short roping 我
普通山我觉得助力没问题 不过珠穆朗玛峰 可能偶尔能助力下 大部分还得自己走 夏尔巴也没本事把一个成人一路拽山顶
主要是客人自己走,sherpa 拉一下帮点忙。into thin air 里面一个 female client 就是被sherpa 拉着帮了好多,最后登顶那天。不然她上不去
嗯 那有可能 偶尔还是可以的
既然你引用了这个short rope 的注解,那你应该知道这个保护操作是菜鸟在前面走,保护的人在后面跟着的,不会有保护的人在前面一步一步拉着菜鸟上去的。你应该是想当然的觉得可以拉上去,可是现实情况是你需要先做anchor station 再做pully system, 这个是rescue的技术,跟short rope 没有关系。
菜鸟在前面 怎么被保护 好像视频也不多 我找了找
我认识两个,第一个是在国内的时候一起玩认识的驴友,联通赞助她爬了两次,第一次失败了,第二次成功了,当时觉得她很牛。后来在北美认识另一个,他在这边就是普通户外人,他说爬珠峰的技术都不咋地,还有人甚至都不会自己绑crampons,花足够的钱买氧气,你会爬得比在落基山还轻松。
Lol 这轻描淡写 不过我还是觉得很不容易 不论怎么上去的 他们没说说登顶看世界的感觉吗
猿粪!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bBvXZSrdVo0
2'50", 蓝衣服的是 stronger climber, 红衣服的是regular climber。他们下山。
The stronger climber is always uphill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VkIG_NDob6Y
1''''28", 红衣服的是short roping guide, 后面两个是clients。客人不是被拉上去的,绳索提供心理 assurance 和一点拉拽,就跟爬山时前面的人偶尔轻轻拉你一下
我遇到过两个。一个是到来interview EM position, resume 上有他登过顶,我带他去吃饭聊了一会儿;一个是个公司请的motivation speaker , 会后聊了一会儿。
坐标仍然是西雅图。
p.s. 有同事认识几个into thin air 里的人。
疫情前我和我大闺女一起登顶玉龙雪山,在阶梯上走的感觉,非常难受。我们每人带了2瓶氧气瓶,氧气足够,但是高原反应非常难受。我mission peak 登顶好几次,平时最爱hike,滑雪。
对于挑战珠峰,我没有兴趣。但是佩服这些挑战自我的勇者。
我跑半马,冲过终点线的时候,那个激动喜悦,我永远难忘。但是因为我没有正确训练,膝盖疼了半年,还没有鼓起勇气再去跑马。
看到楼主帖子,上来唠叨几句,😂
谢谢信息 我也看到了这个
哇 你直接间接认识好几个呢
是的 很危险 他们背下来很多但还有更多留在那里 活动发起人几年后也在珠峰遇难了 不知是否还会有第二人
19年当时忽然有了禁令,我好奇去研究的。 我是一点点都不运动的人,从来不喜欢爬山,一点也不想去爬,但是我想去大本营看星星。 跑马也挺厉害,有想法我都佩服。
我猜视频照片? 其实尼泊尔那边珠峰也不是有钱就让爬,好像得有3座8000米雪山的攀登经验?那个也不知他们怎么证明。
有这个想法 我都觉得勇气大大
嗯 我同意你的分析 应该是夏尔巴 不过 他俩也就是前后脚 他们登顶的故事 好像没有特别具体的记载
看了和想象类似,黄石还是挺牛的。
这个有意思。 同时移动的时候,我遇到的都是菜鸟走前面的,这样后面的人可以随时看到前面人的行动,及时做出补救措施。lead在前面的时候都是做了anchor然后belay菜鸟。有fixed line 的时候也不会用short rope。
你遇到的 你是爬过什么险峻的不
征服自己也不错。
最好看的是YouTube里vlog爬山视频,比如国内四川的雪山,那些视频比电影更能让人感觉到冷和艰难。有很多时候铩羽而归,也有的到时候字幕上写哪年哪月某某出事。爬山的人是那么普通接地气又那么执著。
我自己能飞机飞过看一下也好。对登山者确实由衷佩服。
写得太好了,看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帮助探险家背负沉重的物资,为他们提前布置加固绳索” 那登顶有啥意义?
能爬泰山我都佩服 泰山是我一辈子唯一爬过的了 还是坐缆车到了什么天门
我猜 即使是有人帮忙 能爬上去的 也是非常厉害吧 纯自己的 那就更厉害了 非夏尔巴自己爬的 寥寥无几 身体条件不行
自主登山是说 非夏尔巴人吗
就是你提到那些登山先驱啊。他们自己勘察地形,了解气候和温度,制定、修改登山计划,团队合作铺绳索,搭帐篷做饭背器材。 他们登山也需要夏尔巴人的帮助,但是他们自己是登山项目全过程的领导者和决策者。
12 十一郎发布了一篇小红书笔记,快来看吧! 😆 yJ34WKpZ9qY4fu0 😆 http://xhslink.com/kn9QRq,复制本条信息,打开【小红书】App查看精彩内容! 视频里说的第二只蚂蚁反而是现在登珠峰的大多数人。
估计现在的情况 只要有夏尔巴 别人就基本是跟从状态 我猜的 主要夏尔巴经验丰富 爬过多次 可能最初的 比如旦增和希拉里 估计他俩商量着来的 一个身体更好 一个战略更好 绝对的先驱
看过into thin air 的书,商业expedition 的leader和guide是制定登顶计划的主要人员,包括如何安排队员适应高原气候,如果协调各方队伍,一同出人协作搭梯子布绳索,以及错开登顶时间,避免拥堵。Sherpa更多负责执行,提前安营扎寨,准备食物,干重体力活。
谢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