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得到的结论, 1)每个人都有这个能力 2)但绝大多数人做不到,原因很简单 就是因为10%-15%,分散到每一天,每一周,就显得很少了 在股市混的任何一个正常人,完全不能容忍这么少的收益,赚钱了头脑一定会发热 于是账户就(一定)会出现(一个或者数个)比较大的下跌段 As a result,10% - 15% return appears to be veri veri difficult
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得到的结论, 1)每个人都有这个能力 2)但绝大多数人做不到,原因很简单 就是因为10%-15%,分散到每一天,每一周,就显得很少了 在股市混的任何一个正常人,完全不能容忍这么少的收益,赚钱了头脑一定会发热 于是账户就(一定)会出现(一个或者数个)比较大的下跌段 As a result,10% - 15% return appears to be veri veri difficult
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得到的结论, 1)每个人都有这个能力 2)但绝大多数人做不到,原因很简单 就是因为10%-15%,分散到每一天,每一周,就显得很少了 在股市混的任何一个正常人,完全不能容忍这么少的收益,赚钱了头脑一定会发热 于是账户就(一定)会出现(一个或者数个)比较大的下跌段 As a result,10% - 15% return appears to be veri veri difficult
股市总有那么几个专家非常Negative,然后中文媒体又特别喜欢这样的声音。
你的要求不能降低啊,保持20%
如果以天和周来计算的话,100%是想暴富的主。应该是5年10年来看。
牛市指数上涨可以超过20%
选对股也可以。
你如果sell puts做不到,那怎么beat 其他人。
那可是钱,跑的快就是奖励,😄
如果单纯相抬高market return的百分比,其实只要具备足够的专业素养是可以做的相当高的。我们就通过market making/arbitrage做到过一年50%同时保持很高的sharpe ratio(9左右)。但是需要面对很多问题。
首先是对盘子的挑选,不能太大,否则一旦更牛叉的market maker进来,很快就玩不过了。在盘子小的同时还要有比较宽的bid/ask。但是由于盘子很小PnL很不scalable,能赚的钱往往不多,也就几百万的水平,更多的钱投入只会降低回报率。
其次这种盘子随着时间也会变化,有些越来越小最后就消失了,有些越来越大,结果来了一群更牛叉的,特别是那些IB的market maker,根本不指望赚钱,单纯就为他们的Prime Brokerage拉客,很快就没钱赚了。然后又要花力气找盘子,改模型,改code。
第三现在market making/arbitrage必须是由code完成的,人眼看的年代已经过去,做期权市场还需要很强的数学背景(单纯spot的market making对硬件要求太强),同时需要一个真正对market有理解的trader, 这些知识都很难在一个人身上具备,需要2~3个人组队cover所需的知识面。
最后即使做到以上全部也不能保证总能赚很多钱,有些时候Market没有Volitility,只能干坐着,但一般不会亏钱,只要不是傻傻的short gamma(单纯没有保护的sell option是中高级业余爱好者埋葬自己的最好途径)
今年情况特殊,recession 仅发生在某些方面某些公司。所以目前某些个股表现优异,大盘指数 道 标普可能一般,奈斯出色。后半年又有新的机会。
确实。看这架势,很难跌。
股市和房子都是资产。有一些的缺是比劳动赚钱快
不是recession仅发生在某些方面某些公司吧,是某些方面的某些公司超跌反弹撑起了指数尤其纳指的上涨。至于能持续多久我们回头看。热钱炒作的股票已经越来越少了这也是一个信号。
别看炒作,看财报,的确是有些公司超好,有的超烂。
美国经济数据有点复杂,job数据一直好,哪怕是新闻上总是layoff layoff。
下半年预期的Recession,恐怕还是和穷人相关的那些领域。
财报配合新闻热钱涌入不就是炒作,我今天开始建仓做空英伟达。
鸡蛋硬要去碰石头
在于低薪工作职位多吧,美国GDP本来服务业就占大头。高薪职位要少了
投机,控制好仓位,不要模仿。
你的想象力受限了
我今天抛了一些。边长边抛,现在大概75%仓位。不一定会一直涨。
我有50%的仓位都是dow相关。周一应该会跌了。先跌一周再重新进。
这几天刚入了道股, 今天果然涨起来。
踩对节奏。
房价已经开始涨起来了,湾区加三五十万抢房已成常规操作,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坚定不移的房黑?和股市的空方是同一批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