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万一个月,我跪地当丫鬟”

t
tadyone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前不久,有一条招聘启事火了。
网友上传了一张“上海太太招聘月薪14万保姆”的朋友圈截图,不禁让人瞪大双眼。
服务内容包括:给太太穿鞋、脱衣服,且要求“跪式服务”。
还有不少附加条款。
比如“自尊心强的不要”,要像“古代贴身丫鬟”,能歌善舞,对身材长相也有一定要求。

为了验证这条招聘的真假,有人联系了截图上的中间人。
家政公司表示:消息属实,已经招到两人。

这则招聘引起了网友们的讨论。
一方面,2023年了,一口一个丫鬟、跪地,妥妥的皇太后文学。
这要放在《甄嬛传》里,华妃娘娘听了都要自愧不如。

但另一方面,也有网友表示:“这可是14万啊!” 
过高的筹码,让这些要求变得也不是不能考虑了:
“别说跪着了,太太不开心了给我两巴掌也没啥问题。”
“但凡我犹豫一秒,都是对钱的不尊重。”
这个话题讨论激烈,戏谑和调侃并存,颇有点猎奇的味道。
但作为普通人,难免会发现,这类事情并非猎奇。
有钱人的为所欲为,其实早就见怪不见了。


最能让人体会到这种悬殊落差感的,大概就是离娱乐圈最近的地方。
镁光灯下的新一代明星们,早就过上了比“上海富太太”还要精致优雅的生活。
前脚走上房车,随意踢翻的鞋子,助理紧跟其后给默默收好。

吃东西吐出带着口水的食物残渣, 也有人伸手去接。

也有个别“大腕”,仗着财富和名气,时刻凌驾于普通人之上。
就连他们朝夕相处的助理,也常常不被当人看。
经纪人杨璐在综艺中,就控诉了某位艺人对自己造成的伤害。
艺人不开心了,就把他叫到房间里骂,宣泄情绪;
还曾把他丢在高速公路上,让他睡浴缸、睡酒店的走廊……
杨璐作为一个专业的经纪人,在面对这些不公平待遇的时候,还是会产生心理阴影。

在娱乐圈,再离谱的要求,仿佛也成了很正常的事情。
明星们的任何一点喜好,都会被无限重视和放大。
比如明星们的通告单上,常常被密密麻麻地备注着:
咖啡只能手磨,果盘必须得是星巴克,不能走路,无论去哪里都要安排司机接送。

花钱雇人做这些事,看上去没什么不合理。
但即便如此,普通人在和明星一起工作时,还是难以接受这份落差感。
比如在剧组里,一边是日薪208万的明星,一边是月薪3000的群演,两者对比十分惨烈。
有一位专业“龙套”曾透露:
“群演真的是整个剧组里面等级最低的工种了,谁都能上来踩你一脚,那种感觉真的很不好受。”
哪怕只有几秒的镜头,也能让你体会到“狗的卑微”。

主角们每拍一条,都需要重新整理服装造型,不能有一丝疏忽。
反观群演们,只能穿着厚重的戏服干等着,因为想躲躲雨,都要被领队骂。

最悲哀的是,这些事情越来越成了“理所应当”。
有时候,明星好像已经优越成了人上人,完全没演技、业务能力为0,也能混得风生水起。
非但如此,他们还享受着种种好处,任何一点努力都可以被无限放大。
落水拍戏是努力、磕伤碰伤是敬业……
连自己穿件衣服、拿个剧本、带瓶水都能被夸成娱乐圈的一股清流。

然而,这些“表面努力”的明星们,却更容易受到人们的崇拜。
近几年,整个互联网的审美趋势,都逐渐戴上了金钱、名望、权力的滤镜。
这种慕强式的“向上仰望”,也达到了巅峰。
不仅仅是明星,网络红人也是如此。
他们掌握着社会上更多的财富和资源,享受着更好的待遇和服务,同时被近乎疯狂地追捧。
某社交软上曾有个很火的标签,叫做“老钱风”,指代那些通过世袭获得财富的人。

因为是“有钱人”,所以值得更多的瞩目和曝光,也更容易成为所谓的网红。
就像世界杯期间爆火的卡塔尔小王子,凭借一张表情包就火遍了大半个互联网。
他凭借家里的权势,轻易揽获了更多的崇拜。

更别说凭借一个“地理定位”就火遍全网的万柳少爷。
豪宅、名画的背景下,“少爷”随便运个篮球,就轻松吸粉几十万。

离了大谱,但也越来越“合理化”。
围观现在的娱乐圈、网红圈,靠投机取巧地一夜爆红,似乎越来越容易了。
新一代的偶像,也成了虞书欣、欧阳娜娜这类明星。
不是她们本身不优秀、不努力,而是比起这些,粉丝同样喜欢她们优渥的家境下,还能展现出令人羡慕的那份财阀千金般的“松弛感”。

以前,很多大众偶像都是艰苦奋斗,从底层靠自己一路拼杀上来,成为一代人的精神支柱。
他们的故事背后有血有泪,坚韧和勇敢都让人动容。
但这些真正努力、靠实力从底层爬上去的优质偶像,似乎只停在了上个时代。
真正想依靠自己的努力闯进演艺圈的草根,不是没有成功的几率,而是入场券的价码太高,高到让人望而生畏。
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悲哀?
g
goodme
是啊,松弛感呵呵呵,我也想要有钱人的松弛感
h
hideandseek
怎么从批判富人转移到了明星身上? 难道明目张胆要求跪式服务的是明星?
m
miaka
做个保姆还要长相身材?怪不得那么多漂亮女孩情愿靠男人了。跪着当保姆和当个通房丫头/姨太太没什么区别。姨太太说不定还能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