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问家中独女是不是就不懂抗争 比较憨厚?还是你姑姑这个是她自己性格憨厚? CK 发表于 2023-05-31 17:54
是她性格憨厚,多少也有点觉得自己配不上夫婿的意思。姑父人风流倜傥,又有工作,姑姑农民不识字。爷爷奶奶也觉得高攀了,对姑父敬若神明,不敢得罪。 Lisaapp68 发表于 2023-05-31 17:59
长女,是你爸爸的姐姐,应该是姑妈 TWBear 发表于 2023-05-31 19:53
我们那里都是叫姑姑,不管大小。估计lz家那边也是这样。 miaommiaomm 发表于 2023-05-31 19:59
虽然生养五个孩子很苦,但至少最后还剩下三个让自己老年生活还不错吧,也算苦的值得YYFLy 发表于 2023-05-31 20:38
你姑姑丧偶的时候你爸不是也没去看么? gas 发表于 2023-05-31 23:40
我爸去看了。回来之后说我姑姑当时丧夫的时候不悲不哭。由此推断出我姑被姑父伤得很深。家人的推断是我姑憨,感觉不到痛。 Lisaapp68 发表于 2023-05-31 23:44
回复 1楼Lisaapp68的帖子 中年丧夫和晚年丧子(女)都被你姑姑赶上了,生活肯定是多苦。如果离娘家比较近,就需要娘家(你的爷爷奶奶和爸爸)帮衬一下,但是离得远,你们也帮不上她。你妈妈小家子气且爱嚼舌根,抱怨你姑姑不能照顾老人,她怎么不说你爸爸需要帮中年守寡的姐姐拉扯五个孩子,你爸爸也没尽到义务。 honeysucker 发表于 2023-05-31 20:46
就她的生活经历来看,憨是一种bless,要不她活不到80几 shenmafuyun2011 发表于 2023-06-01 02:20
农村人一直是底层中的底层,有了一个吃皇粮的亲戚,即使是孤儿寡母,也觉得那是比自己高的阶层,应该她补贴自己,而不会想到自己去帮衬她的。huhando 发表于 2023-06-01 06:24
回复 22楼吃鸡蛋的帖子 我妈有点心窄计较了,不会换位思考。 Lisaapp68 发表于 2023-05-31 23:21
姑姑在嫁人之前,因着家中独女的身份,待遇还是不错的。
姑父风流倜傥,看不上憨厚的姑姑,年轻的时候劈腿,他们的婚姻摇摇欲坠中也生下了五个孩子。姑姑一家随姑父迁居东北某个林场,姑父因工伤中年去世,留下了妻儿六口:最小的孩子当时八岁。
姑姑一人吧孩子们养大,因着姑父工伤,家里的所有孩子都有生活补助,吃饭没有啥大问题。
我爷爷去世时,姑姑远在关外林场,不能尽孝。我奶奶去世时,姑姑也没有从关外回来尽孝。我母亲对姑姑父母病危不回颇有微词,此为后话。我的理解,姑姑当时因着大儿子,小闺女婚姻的不顺,一个农村妇女无法从千里之外脱身回家奔丧。
姑姑大儿子品性随妈,性情憨厚,未婚妻因为姑父的意外去世而悔婚,大表哥受了刺激,精神不再正常,被姑姑送回老家,大表哥郁闷再老家自杀,姑姑依旧未归。
姑姑三女儿结婚后与夫家不合,后忧郁症爆发,差点把她儿子给杀了,最后也自杀去了。
姑姑剩下的三个孩子都是人群中出挑的,晚年生活也算是无忧。可惜她小儿子婚姻不顺,离婚再婚,让她烧脑。
好歹姑姑生性憨厚,一个个的不幸都没有把她打倒,最后她信了基督,在主里找到了慰藉。
本以为就这样过完一生,到了八十岁的年纪中了风,瘫在床上四年了。
写到这,很压抑,姑姑这辈子是来受罪的。
之二
因为姑父是林场工人,工资不低,加上为人大方,每次到我爷爷奶奶家都带足了礼,撑足了场面。自从姑父去世后,姑姑每年春节都给爷爷奶奶寄点钱过年,每当收到姑姑寄的钱,奶奶,父母都很兴奋一段时间。常听到奶奶给人说姑姑家每个孩子每个月都有补贴金。不知道从啥时候开始,母亲开始抱怨姑姑不回老家看爷爷奶奶,姑姑没有村里的另一个堂姑对父母孝顺聪明体贴。母亲开始叫姑姑“憨姑”,听到母亲的抱怨,父亲多半是不吱声,个别的时候会说“大姐夫没了…”
从来不曾听到父母说过一次“大姐日子过得咋样了…” 我想在父母的意念里,姐姐一家都有政府组织照顾,姐姐心大,不悲伤,姐姐一家不需要他们担心。
之三
大表哥被送回老家他奶奶,叔叔家照顾(后来了解到这是我大表姐的主意,大表哥的精神状态影响到了底下兄弟姐妹的婚配前途)。当时表哥的林场单位补给照顾他的叔叔们每个月80元。大表哥在我家呆住一段时间后,就被送回他奶奶叔叔家,母亲说钱都给了他叔叔家,确实也不宜在我家常住。后来大表哥在从他奶奶家往我家走的路上心灰意冷自杀了。电报给姑姑,姑姑没有回来处理大表哥后事,后事是我父亲带村里人处理的。村里人都说我姑姑心硬。(后来了解到这也是我大表姐的主意)
之四
大表哥去世后几年,奶奶也去世了。姑姑在奶奶去世后我家寄了几百块笔钱,那个年代不多也不少,说不回去了。父亲很悲伤,我想他是想有姐姐和他一起操办奶奶的丧事的,姑姑没有回。奶奶一周年纪念,两周年纪念,三周年纪念姑姑都没有回。父亲彻底失望了,写信骂了一通,从此不再和姑姑家联系了。
之五
大学之后,我根据姑姑信封上的地址,打当地114 辗转找到了我姑姑,特意去了一趟关外林场,找到了我基本上即陌生又熟悉的姑姑。那时候的姑姑已经信了主耶稣,她确实不是八面玲珑的那种性格,沉静而安详。
之六
我大表姐邀请我爸爸去关外林场做客,我爸去了两次,每次去我表姐表哥对我爸非常热情,临别,送礼物,送钱。回到老家后,我父母到处夸耀我表姐表哥们多么多么有钱,孝顺,大方。我姑姑病重后,我爸爸妈妈又去了一趟看望姑姑。
就看到这句了:他们的婚姻摇摇欲坠中也生下了五个孩子
哎
是她性格憨厚,多少也有点觉得自己配不上夫婿的意思。姑父人风流倜傥,又有工作,姑姑农民不识字。爷爷奶奶也觉得高攀了,对姑父敬若神明,不敢得罪。
其实姑姑在家附近找一个条件相当的小伙子,过得不一定就这个高攀的婚姻差。
一个单妈该有另外5个孩子,她应该是自顾不暇了,其他的都放弃了吧
这个说不清楚,我姑姑和姑父有点近亲结婚。我奶奶和姑父的妈妈是姨姐妹。
我们那里都是叫姑姑,不管大小。估计lz家那边也是这样。
那个年代的交通又不比现在,听父母提起去老家现在开车只是几个小时,在几十年前都要一两天,带两个孩子上路都极其辛苦,更不用说出远门还要带一大堆东西了。现在是生活方便,以前还要手洗衣服,冬天洗菜洗衣也都是用冷水,织毛衣毛裤,蒸馒头,家务活的量远比现在多。洗衣机热水器都是八九十年代才开始普及的。一个人拉扯大几个孩子不容易,多体谅吧
对,姑姑,姑妈本身不分大小,一般都是叫大姑,二姑...小姑,只有一个的就叫姑姑
中年丧夫和晚年丧子(女)都被你姑姑赶上了,生活肯定是多苦。如果离娘家比较近,就需要娘家(你的爷爷奶奶和爸爸)帮衬一下,但是离得远,你们也帮不上她。你妈妈小家子气且爱嚼舌根,抱怨你姑姑不能照顾老人,她怎么不说你爸爸需要帮中年守寡的姐姐拉扯五个孩子,你爸爸也没尽到义务。
不能只看剩下三个啊 幼年丧了几个弟妹,中年丧夫,老年孩子自杀两个 一个单亲妈妈自己在外拉扯五个孩子 非常辛苦了
我妈有点心窄计较了,不会换位思考。
我爸去看了。回来之后说我姑姑当时丧夫的时候不悲不哭。由此推断出我姑被姑父伤得很深。家人的推断是我姑憨,感觉不到痛。
我奶奶还是至死都思念我姑姑的。只是那个年代,以我奶奶的身子骨和家里的条件,她没有办法去看看自己的日思夜想的女儿。
当时能够去关外林场看我姑姑的,也只有我爸。农村人出村,花路费钱去做一件只讲“亲情”的事情,似乎不多见。
感觉所谓家人,真的也不能体谅姑姑的苦,竟然说得出这样的话
看起来不仅是娘家没有帮称她,反而是她帮称了娘家呢,每年都寄钱
就她的生活经历来看,憨是一种bless,要不她活不到80几
对,家人也都这么说。
我也这么认为。我妈认为在“外边”的姑姑,应该和我堂姑一样,照顾到爷爷奶奶。我妈妈始终认为我姑姑憨。
喜欢楼主的文笔。朴实,又不乏生动,有趣!希望你以后再写些东西给大家读一读。
赞楼主看事情客观。
我母亲最大的问题是不能换位思考。
举个例子:
我姑姑说过她在山里捡蘑菇换钱。 我妈就理解成了我姑姑在山上随便捡蘑菇就能赚到大钱。于是我妈教我初中辍学在家的堂哥给我姑姑写信,要去关外找我姑姑捡蘑菇挣钱。我堂哥还真的给我姑姑寄信求着去关外林场捡蘑菇。我姑姑没有回信。我妈妈就抱怨说我姑姑不理故乡人。其实是我妈幻想关外林场到处都是蘑菇,钱容易赚。
前面有位层主总结的很到位,农村底层老百姓,认为吃皇粮的城里人都很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