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北美华人网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城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乾隆问武将要啥赏赐,一个要美妞,一个要官,两人结局如何?
查看北美华人网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3年5月26日 1点20分 PT
共 (1)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A
Adalalala
接近 2 年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在影视剧《还珠格格》中,乾隆皇帝这个老头总是笑呵呵的,似乎很是慈祥,即便是《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面,乾隆皇帝也是一个看起来没啥大心机的乐呵皇帝。加上历史上的乾隆是一个长寿皇帝,以至于众人的心中都觉得乾隆是一个在没啥城府的皇帝。
然而在历史上,乾隆皇帝统治的时代,是一个封建皇权达到巅峰的时代。朝廷出现这样的成果,表明乾隆皇帝绝对不是一个胸中没有一点沟壑的皇帝。实际上,历史上的他曾经问两个打仗大胜的武将要什么赏赐,一个要美人,一个要官爵,就可以看出来乾隆皇帝的心计。因为要美人的活了,要官爵的死了,下场截然不同。
出身不同,同至高位
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十分辉煌的时期,就是乾隆皇帝统治的时代。在他的统治下,当时的清朝如日中天,成为世界强国。当时,清朝的人口不断增加,经济不断增长。而在战事上,虽然跟他的爷爷康熙皇帝比较起来,是无法相提并论的,但至少也没有输过什么战争。
当然,没有战事上的失败,证明他统治有方,而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下面的将帅会统领,士兵会打仗。比如在他的统治时代,就出了很多武将,如富察·傅恒,福康安等。除此之外,还有海兰察等人。
不过,海兰察比之富察·傅恒等出身优渥的人不一样,他的成功与他自己的努力以及在朝堂上的察言观色密不可分。海兰察虽然是满清八旗人,但出身比较低,从他出生的地方就可以看出来,出生地为黑龙江。
虽然满清的龙兴之地为白山黑水之地,但是在皇太极时期就已经进入了中原,而到了乾隆皇帝统治时期,已经是在中原稳稳扎根了,所以当时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等都在京师北京。海兰察这样出身的人,想要在这样的时代里出人头地,只能通过科举或者武举。当时海兰察走的是武举路线。
他每天在家里勤学苦练本领,终于后来遇到了征兵,进入了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在这里,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普通士兵,但好在他知道进来主要是干什么的,因此作战十分勇猛。就这样,他以一个低微的身份不断累积战功,走到了乾隆皇帝的一等侍卫之职。
清朝的一等侍卫可不是打杂的象征,他们是地位与权力的象征。比如富察·傅恒,出自显赫的富察家族,还有亲姐姐做皇后,身份尊贵非常。他刚入仕时,就是以一等侍卫的身份在乾隆身边任职。也就是,这个职位是皇帝的亲信才能做的,是贵族子弟们的入门职位。
而另一个如富察·傅恒一样的贵族子弟就是乌尔登了。他也出身显赫,从小就是锦衣玉食,而且还是家中的嫡子身份,家族对其寄予重望。而乌尔登也比较争气,虽然出身显赫,但从无贵族子弟的骄横之气,反而十分刻苦,立志做出一番事业,甚至想从基层兵做起。
但他的父亲却不这么认为,因为从基层兵做起太累了,而且时间成本大。因此他的父亲动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将其安排进了一个比较好的单位。而乌尔登也比较努力,所以成了跟海兰察同时期的一等侍卫。
从侍卫开始,两人也就经常出入战场,并且都立下赫赫战功。尤其是乾隆皇帝统治时期,打得极为艰难的金川之战,海兰察和乌尔登因为这一站被乾隆皇帝嘉奖。不过在嘉奖前,皇帝因为高兴,会专门问他们想要什么中意的赏赐。他们的不同回答从此决定了不同的命运归途。
封官赏赐,暗含玄机
战争胜利后,乌尔登面对乾隆皇帝的提问,说为国、为皇帝尽忠是臣子本分,不求赏赐,唯一的要求就是继续在战场上打仗立功。乾隆皇帝听了之后,脸色微微变,几乎不为人所见,但海兰察看到了。
于是在当问他想要什么赏赐的时候,没有说什么大话,只是说想要美女。乾隆皇帝听后龙颜大悦,兑现了赏赐。当时,很多人还说海兰察傻,大好的机会,为何不要其他实用的赏赐,反而不思进取,只晓得沉溺于安乐与美色。但海兰察什么也没说。
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海兰察选对了赏赐。因为后面又爆发大小和卓之战,还是海兰察和乌尔登领兵。但这次大败,让乾隆皇帝有了借口,他以乌尔登领兵不力为由,将其处死,而海兰察则是背上了个降职的处分。
但后来他又升起来了,官至一等超勇公。要知道,富察·傅恒这样出身的官家子弟,最后也是一等忠勇公爵位。所以海兰察还是赚了,他死的时候,乾隆皇帝甚至还破例批准其入祀昭忠祠,甚至位列紫光阁功臣。
那么,明明乌尔登的答案显得更有志气一些,海兰察的赏赐要求显得更为堕落一些,为何乌尔登还死了呢?原因很简单,乌尔登的野心显露出来了,并且还很大。他什么都不要,只想要立下更多战功,但战功多,名声就大,拥护的人就多。人多了,威胁的就是皇权,自古功高震主而死的臣子不是没有。
而海兰察要的赏赐虽然看起来有些“堕落”,但这却表明一个事实:他没野心,如此乾隆皇帝就可以放心了,自然他就没事了。所以伴君如伴虎就是如此,因此帝王之心不可测。
都说女人心,海底针,其实在出生在帝王家的人,他们能够当皇帝,那心绝对是比海底针还深沉,还细小。因为能到朝廷的人都不是傻子,都擅长工于心计,而皇帝只有一个,要管理这么多人,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心计只会比臣子更甚。当然,所以的心计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
朝中不是不能有大官,但主动要和他主动给,完全是两码事。主动给,说明皇帝自己欣赏的同时还很信任,而主动要,就看乾隆皇帝如何揣摩了。很显然,乌尔登在乾隆皇帝这里不是心腹的存在。因此,他要官爵之位,就看不到他的忠心,而是野心了,所以他注定难逃一死。
来源:历史人物简史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然而在历史上,乾隆皇帝统治的时代,是一个封建皇权达到巅峰的时代。朝廷出现这样的成果,表明乾隆皇帝绝对不是一个胸中没有一点沟壑的皇帝。实际上,历史上的他曾经问两个打仗大胜的武将要什么赏赐,一个要美人,一个要官爵,就可以看出来乾隆皇帝的心计。因为要美人的活了,要官爵的死了,下场截然不同。
出身不同,同至高位
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十分辉煌的时期,就是乾隆皇帝统治的时代。在他的统治下,当时的清朝如日中天,成为世界强国。当时,清朝的人口不断增加,经济不断增长。而在战事上,虽然跟他的爷爷康熙皇帝比较起来,是无法相提并论的,但至少也没有输过什么战争。
当然,没有战事上的失败,证明他统治有方,而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下面的将帅会统领,士兵会打仗。比如在他的统治时代,就出了很多武将,如富察·傅恒,福康安等。除此之外,还有海兰察等人。
不过,海兰察比之富察·傅恒等出身优渥的人不一样,他的成功与他自己的努力以及在朝堂上的察言观色密不可分。海兰察虽然是满清八旗人,但出身比较低,从他出生的地方就可以看出来,出生地为黑龙江。
虽然满清的龙兴之地为白山黑水之地,但是在皇太极时期就已经进入了中原,而到了乾隆皇帝统治时期,已经是在中原稳稳扎根了,所以当时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等都在京师北京。海兰察这样出身的人,想要在这样的时代里出人头地,只能通过科举或者武举。当时海兰察走的是武举路线。
他每天在家里勤学苦练本领,终于后来遇到了征兵,进入了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在这里,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普通士兵,但好在他知道进来主要是干什么的,因此作战十分勇猛。就这样,他以一个低微的身份不断累积战功,走到了乾隆皇帝的一等侍卫之职。
清朝的一等侍卫可不是打杂的象征,他们是地位与权力的象征。比如富察·傅恒,出自显赫的富察家族,还有亲姐姐做皇后,身份尊贵非常。他刚入仕时,就是以一等侍卫的身份在乾隆身边任职。也就是,这个职位是皇帝的亲信才能做的,是贵族子弟们的入门职位。
而另一个如富察·傅恒一样的贵族子弟就是乌尔登了。他也出身显赫,从小就是锦衣玉食,而且还是家中的嫡子身份,家族对其寄予重望。而乌尔登也比较争气,虽然出身显赫,但从无贵族子弟的骄横之气,反而十分刻苦,立志做出一番事业,甚至想从基层兵做起。
但他的父亲却不这么认为,因为从基层兵做起太累了,而且时间成本大。因此他的父亲动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将其安排进了一个比较好的单位。而乌尔登也比较努力,所以成了跟海兰察同时期的一等侍卫。
从侍卫开始,两人也就经常出入战场,并且都立下赫赫战功。尤其是乾隆皇帝统治时期,打得极为艰难的金川之战,海兰察和乌尔登因为这一站被乾隆皇帝嘉奖。不过在嘉奖前,皇帝因为高兴,会专门问他们想要什么中意的赏赐。他们的不同回答从此决定了不同的命运归途。
封官赏赐,暗含玄机
战争胜利后,乌尔登面对乾隆皇帝的提问,说为国、为皇帝尽忠是臣子本分,不求赏赐,唯一的要求就是继续在战场上打仗立功。乾隆皇帝听了之后,脸色微微变,几乎不为人所见,但海兰察看到了。
于是在当问他想要什么赏赐的时候,没有说什么大话,只是说想要美女。乾隆皇帝听后龙颜大悦,兑现了赏赐。当时,很多人还说海兰察傻,大好的机会,为何不要其他实用的赏赐,反而不思进取,只晓得沉溺于安乐与美色。但海兰察什么也没说。
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海兰察选对了赏赐。因为后面又爆发大小和卓之战,还是海兰察和乌尔登领兵。但这次大败,让乾隆皇帝有了借口,他以乌尔登领兵不力为由,将其处死,而海兰察则是背上了个降职的处分。
但后来他又升起来了,官至一等超勇公。要知道,富察·傅恒这样出身的官家子弟,最后也是一等忠勇公爵位。所以海兰察还是赚了,他死的时候,乾隆皇帝甚至还破例批准其入祀昭忠祠,甚至位列紫光阁功臣。
那么,明明乌尔登的答案显得更有志气一些,海兰察的赏赐要求显得更为堕落一些,为何乌尔登还死了呢?原因很简单,乌尔登的野心显露出来了,并且还很大。他什么都不要,只想要立下更多战功,但战功多,名声就大,拥护的人就多。人多了,威胁的就是皇权,自古功高震主而死的臣子不是没有。
而海兰察要的赏赐虽然看起来有些“堕落”,但这却表明一个事实:他没野心,如此乾隆皇帝就可以放心了,自然他就没事了。所以伴君如伴虎就是如此,因此帝王之心不可测。
都说女人心,海底针,其实在出生在帝王家的人,他们能够当皇帝,那心绝对是比海底针还深沉,还细小。因为能到朝廷的人都不是傻子,都擅长工于心计,而皇帝只有一个,要管理这么多人,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心计只会比臣子更甚。当然,所以的心计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
朝中不是不能有大官,但主动要和他主动给,完全是两码事。主动给,说明皇帝自己欣赏的同时还很信任,而主动要,就看乾隆皇帝如何揣摩了。很显然,乌尔登在乾隆皇帝这里不是心腹的存在。因此,他要官爵之位,就看不到他的忠心,而是野心了,所以他注定难逃一死。
来源:历史人物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