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觉得批判了他儿子的同学啊。 我觉得他这个帖子主要是raise awareness about autism kids’ social life,我觉得非常好。他也是很理解同学没有来啊,所以才会去找神经多样性组织,为所有神经多样性的孩子办生趴。并没有道德绑架其他孩子陪他儿子玩。 看到第二年,这个爸爸非常有行动力,是个很优秀的家长。
重新仔细看了一遍原帖,他说difficult to explain to kid’s mom. 也就是说这孩子妈妈不是负责办这件事的,甚至可能不会讲英语?还是从来不去学校?都不了解一丁点孩子的社交状况。这种情况下明白为什么没人来,这家人与学校其他孩子家长之间完全没有社交、不交往、没联络,孩子本身也是特殊儿童,所以爬梯没人来。
据CTV报道,这位爸爸陈先生(音译,David Chen)去年时曾表示,他的儿子Max患有自闭症,目前上幼儿园。Max经历了很多挑战,后来才逐渐适应上学。
在儿子6岁生日即将来临的时候,陈先生说家人想做一些特别的事情,因为生日派对是一种“成人仪式”,于是他们想为孩子举办一个全班的聚会,并定好场地,向全班同学发出了邀请。
但是,很快就有一个人说来不了,接下来第二个人也说不,还有16人什么也没说,根本没有回应邀请。那种感觉是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后来陈先生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这个经历并表达了对这件事的失望。令他意外的是,这篇帖子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我很惊讶浏览量达到100多万,” 陈先生说道。“接着突然之间很多人来表达爱和关注。最让我想不到的是,有成千上百人说,他们也经历过。”
陈先生说,他不想评价其他家长或推测为什么这么少同学出席。当时一些疫情限制仍然生效。相反地,今年他决定用当时的失望和社交媒体上人们的回应来启发儿子,并继续在今年给他办7岁的生日派对。
“所以我联系了BC省自闭症协会,并提出‘你觉得为所有神经多样化的儿童办一次大型生日派对的想法怎么样?’ 这样他们就能真切体验到大型生日派对是什么样的感受了,” 陈先生说道。
于是今年5月19日这一天,几十名儿童和家长们来参加Max的生日派对。来参加的客人名单上不仅有Max的同班同学,还有来自整个区的神经多样化儿童。
“作为自闭症儿童的家长,这是一次很好的经历,” 高贵林地区一位自闭症儿童的父亲Afshin Afshar表示。“他们都在一起玩,没有注意到彼此之间有什么差别。”
Erin Neoh是另一位自闭症儿童的母亲,她表示Max的故事触动到了内心深处。
“看到你的孩子整个学年都没有被邀请去参加生日派对,我们尽全力保护他们不受这类事情的影响,” Neoh说道。“但是对我儿子来说,很高兴看到他能到这里,支持其他有过同样经历的孩子,这也让我们感觉到我们是其中的一员。”
这次生日派对的结尾是每一个人都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小杯子蛋糕,上面都插着一根蜡烛。这样每一位孩子都能体验到吹自己的生日蜡烛的快乐。
“我很激动,” 陈先生说道。“人们问我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都很感激。我在想着,如果这是好事,那么我们每年都会这么做。”
这个爸爸好有行动力,赞一个!
如果你的孩子是自闭症,你的精力会放在交友上吗?
生日派对是一个社交活动,要么孩子熟,要么家长熟,两个都不占的话人来得少也正常。
我没有觉得批判了他儿子的同学啊。 我觉得他这个帖子主要是raise awareness about autism kids’ social life,我觉得非常好。他也是很理解同学没有来啊,所以才会去找神经多样性组织,为所有神经多样性的孩子办生趴。并没有道德绑架其他孩子陪他儿子玩。 看到第二年,这个爸爸非常有行动力,是个很优秀的家长。
你咋想的, 当然会啊! 恰恰因为是特殊儿童还是个亚裔, 平时大部分精力一定应该是放在therapy 和social上, 各种机会的交友,包括和其他家长多联络,去学校多做义工,到处找可以陪自己孩子社交的“目标”。要么孩子熟,要么家长熟, 两头都不靠的可不是没朋友么。自闭儿童难道精力放在各种科目鸡娃?
孩子自闭症, 和其他孩子交流交往都不是很容易的。当父母的要替孩子勇敢, 为他们发声。这个亚裔爸爸有头脑, 有血性, 很让人佩服。
这个新闻虽然没有直接批判,不就是明里暗里说他儿子同学家里歧视所以不去生日趴?你家要是他儿子同学会怎么想?认识的人知道你家是他同学看到这个新闻又会怎么想?他同学家里指不定心里跟吃了苍蝇似的。
再说我非常认可楼上的,有五岁孩子家里都知道,班里有party这么大孩子都是全想去的,如果没去跟他家儿子八成没关系,多数是家长有疫情的考虑当时omicron正传染的飞起他们还搞了个室内趴。说不定还可能是纯粹不爱跟他们家这种丁点大事捅上媒体哭的人来往
另外我觉得这事挺诡异的吧,那么多人没rsvp,我感觉一般人人不去都会说不去。没回复更像是没看到而他在大多数人没回复的情况下也没有follow up吗或者发短信确认码?还照着邀请人数订party?正常人不是数着参与人数订吗?
again我非常同情小盆友,爸爸想来也很辛苦。不过这么件事上媒体大字报暗示全班同学歧视我觉得有点不地道。不过想想他是个政客好像又觉得很理所当然了。
小学或者幼儿园的生日趴没那么讲究,基本上时间可以就去了
你真的认为是小朋友们自己决定不去的吗?
这里说的都是大人之间的感觉
美国人不热衷社交? 你认真的吗?
我们这里的能办生日趴地方都是满员的,想要好地方都有提前很久来定的
各种兴趣班,俱乐部的聚会活动就没听说过办不起来的
学校各种周末,傍晚活动都有靠报名来控制人数的好吗
你這話説得太輕飄飄了,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我说到点子上了啊。你看下一年为什么突然就那么多人去了?因为他们家出去“活动”了,出去联络人、出去社交了。 此处的社交专指为了孩子进行的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交朋友,结交一些家庭, 不是说家长自己的与孩子无关的社交。 这不叫劝他善,明明是他自家必然要为孩子做的有益的事情,又不是为别人做。
重新仔细看了一遍原帖,他说difficult to explain to kid’s mom. 也就是说这孩子妈妈不是负责办这件事的,甚至可能不会讲英语?还是从来不去学校?都不了解一丁点孩子的社交状况。这种情况下明白为什么没人来,这家人与学校其他孩子家长之间完全没有社交、不交往、没联络,孩子本身也是特殊儿童,所以爬梯没人来。
是认真的,有孩子的办生日party什么的只是为了孩子和同学联络感情而已。美国人热衷的社交和中国人想的不一样。你和关系好的多聊聊就知道了
小孩子愿意去大人为啥不去?party全班那么多孩子大家又不是非跟寿星家里social。很多人去party也就是跟主人客气两句就找别的熟人玩/说话。你下面帖子也说了美国人很热衷social和party。他家没办起来不管是什么原因跟他家特殊儿童儿子关系不会太大。
算了不说了。小孩子和大人都不容易。大家都该关爱他们。当政客也需要时不时想办法给自己曝光。去年新闻说一遍不够今年还要再上一次新闻。只不过可惜没人替他同学家里鸣句不平而已,给全班都扣了顶歧视的帽子
了解一下moms club, 还有公司的各种下班后活动,教堂就跟不用说了。 想找活动真的是选择特别多,社牛的人很忙的
这种回复竟然有高赞,对于闭娃,最最需要投入精力的就是帮助他社交